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船 ...

  伴随着竺年的回归,宫中其他皇子皇女的消息,就像是春日最后一丝荼蘼的风,最终被炙热的烈日取代。

  竺年本人的回归,加上他带回来的一系列的消息,都像是灼热的夏日,让过年起整个有点波诡云谲的大梁朝廷直接变得没有一丝阴霾。

  迅速败落的常家,被飞快送往各地的成年的临近成年的皇子皇女,都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气泡,直接就消失了。

  竺年本就不在意这些,听闻了过程之后,吃过接风洗尘的宴会后,只感慨了一句:“宫里头现在可清净多了。”不像以前看着闹心。

  已经半退休的竺瀚听了,老脸红了红,当着客人的面只能当没听见,转而问起自己的继父宋华和继父的大侄子宋贤,他理论上的堂弟:“怎么样,还住得习惯吗?”

  宋华是竺瀚的继父。

  自古至今,虽然等皇帝死了之后,晋升为太后的养几个男宠的不稀奇,但正经拜堂成亲的,宋萱还是第一个。

  太后住在宫中,那是理所应当。

  但是太后的夫君,还不是太上皇,这是不是该住在宫里?

  幸好这些年竺瀚起码把京城的很多产业都管了起来。他对原先的南王府有感情,没有赐给人,改做行宫。

  这会儿就让宋华带着宋贤,以及一应泉国的随从在行宫安顿,倒是刚好。

  宋华年纪比宋萱要小很多,保养也好。对比竺瀚常年在外征战,保养什么的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但看面相,两人年龄也说不上谁年长谁年幼。

  宋萱此前并没有把宋华带到过内陆来,竺瀚也没去过海外。

  这对继父子平时有书信往来,见面还是第一次。

  父父子子的写在纸上就是一个字,但见面了要叫出来,两人都有些为难。

  好在两人只对视一眼就忽略了这个问题,别人看破了,也不会有人说破。

  宋华说道:“习惯。”

  两人聊了一会儿,竺年就被尉迟兰拉着来了。

  竺瀚看他气鼓鼓的脸感到奇怪:“生什么气呢?几年不回家,哪里让你不开心了?”昨天晚上接风不还挺高兴的嘛,跳舞都比别人多。

  竺年给长辈行了礼,坐下之后嘴硬:“没不开心。”

  竺瀚就去看尉迟兰。

  尉迟兰微微一笑,微微抬了抬自己握着竺年的手。

  黑白两只手交叠在一起,对比格外明显。

  竺瀚一看就“啊”了一声:“确实……”

  黑皮的太子在海上太开心,压根没想到海飞的毒辣,但是不允许别人说他黑!

  竺瀚一接触他的眼神,就把话拐了个弯:“确实瘦了。在海上吃鱼肉那些,不长肉。”

  大热天把自己包裹严实的竺年这才开心,回头对宋华说道:“小爷爷,一会儿吃过饭我带您去看奶奶住的地方。她以前住的院子都还留着呢。”

  宋华一听,眼前一亮:“好!”

  宋贤能听得懂大梁官话,但是说不好。他也很想去,但来之前被教了许多规矩,知道他这个身份去后宫是非常不合适的。

  他还指望着竺年能邀请他一起去,毕竟太子的权利是很大的。

  竺年到达泉国之后,就是宋贤负责一路接待,并且还跟着竺年冒险到了大梁。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但在这方面,竺年是绝对不可能把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带到后宫去的。

  小爷爷不一样,他都叫爷爷了。而且小爷爷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去奶奶住的。

  竺年能理解宋贤的意思,尉迟兰可不能。

  他就看到一个小白……小黑脸,冲着他家胖狸奴挤眉弄眼。他还没死呢!

  宋贤还因为自己能够坐在大梁无比繁华的宫殿里兴奋呢,突然就打了个寒颤,循着莫名的寒意,就看到坐在竺年身边的陌生男子,两只眼睛都要飞出刀光剑影来了。

  他吞了吞口水,不敢打断竺瀚和宋华的对话,只敢对竺年做小动作,意思是:你快管管你身边那个人!他要杀了我!

  尉迟兰一看,脸上笑容不便,上身微微前倾。

  竺年原本配合着宋华,在跟竺瀚说这一路的情况,重点是泉国所在的是另外一片大陆,双方的许多物产都能够互通有无。航线的建立能够极大的促进两国的发展。

  尉迟兰的身体一动,他才把注意力拉回来,也搞不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幸好宫人进来说可以用膳了。

  一行人就移步到边上餐厅。

  依旧是各人摆桌子分餐。

  竺年和尉迟兰两人坐一桌,小声问:“宋贤怎么了?他大梁话都说不了几个字。”

  尉迟兰一听杀气又要冒上来,一出口就酸得不行:“你什么都不知道,就肯定是我欺负他?”

  噫!这老陈醋!

  竺年随手夹了一块冷菜怼到他嘴里:“那你说给我听嘛。”两个人分坐左右两边,中间隔着好几米,怎么还能闹出不愉快来?

  尉迟兰就说:“刚才起,那小子就一直在对你挤眉弄眼。”现在还!

  他抬起的筷子就要飞出去!

  竺年想着自家先生的飞一粒花生米都能怼人脑袋一窟窿,这一筷子要是真飞出去,那外交事件就来了,赶紧把人摁住。

  两人的动作幅度有点大。

  坐在上位的竺瀚和罗英全都看在眼里。

  竺瀚年后被罗英揍过一顿之后,就一直安分守己到现在。再说他也不觉得人小夫夫俩这么闹有什么,虽说有失庄重,但也不失俏皮可爱。小别胜新婚,两人这可是半年多没见呢。

  罗英说道:“穗穗,芳儿。”当着亲戚的面呢,吃饭喂两口不够,还搂搂抱抱的,像话吗?

  两人赶紧端正坐好,安安静静吃饭。

  至于被他们嘀咕的宋贤,美食面前早就已经把别的都抛诸脑后。

  糕儿又不能吃,哪有真的糕香甜?

  眼前的这些食物,原材料究竟是什么,他完全吃不出来,只知道:好吃!

  一般午饭是属于工作餐,不搭配饮酒。

  但是有客人在就不太一样,虽说餐食品种不多,但给客人们配了清淡爽口的酒水。

  竺年这么些年,已经对自己的酒量彻底没了指望,继续滴酒不沾。其余人都喝了一两杯。

  酒杯不大一个,其实挺能装酒的。

  在座的就宋贤没经验,只觉得这酒味道和果汁差不多,再加上杯子这么小,就连着喝了好几瓶。反正瓶子也没多大。

  宋贤就被抬回行宫休息,也省的要闹着参观后宫。

  宋华也知道分寸,竺瀚、竺年陪着,去宋萱住过的宫室看过就出来了。

  外头御书房里,朝臣们已经自发聚成了一堆。

  人太多,导致御书房里坐不下。

  尉迟兰只能把人请到了平时开大朝会用的大殿里:“我知道诸位要说什么,稍等等。”

  竺年昨天才回来,但是大臣们可是一晚上没睡着,此刻像一个个萝卜带着土蹲在地里一样,神思恍惚。

  哦,倒是知道吃冰。

  尉迟兰看着比教学道具先一步送进来的冰淇淋,也就跟着吃了起来。

  于是等竺年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对。

  竺年已经踏进了大殿,往后退出去几步,被竺瀚问了一句,摇了摇头,才继续走进去:“这是在做什么?”没事干在大殿里排排坐吃冰冰?

  竺瀚看到角落的几个道具,对儿子指了指:“都等你上课呢。”

  自从有了望远镜之后,至少他们家里就对竺年的某些天体地理的小模型小道具有了崭新的理解。但从小接受天圆地方教学的大臣们没有。听到竺年“绕了一圈”回来的事情,在纷纷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从小接受的理念也发生了崩塌。

  如果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球上面,那是怎么保证自己站着不滑倒的呢?不会摔下去吗?

  这么一想,走路都不会走了。

  可要不是一个球,那天下应该有边界,怎么能够绕回来?

  在大梁的朝廷里,有个不太受重视的冷衙门,叫鸿胪寺,就是主管外交的。

  目前和大梁建立邦交的国家,包括这个天下的大致舆图,各国的语言习俗等各种方面的内容,只要能够搜集到的,都有记录。

  其实大臣们对于天下认知,是要超出很多人的。

  泉国,作为一个和大梁有正式邦交的国家,究竟在哪个位置,他们也都知道。

  画在舆图上,那也得展开一丈布,可见两国的距离遥远。

  可以说两国的建交,象征意义居多,纯粹是因为宋华的面子。

  至于这一切是不是竺年瞎编的……人太子干嘛编这个?

  有必要吗?

  竺年可不是宋淮那种即将继承大统,非得编造一些功绩塞到他名下的太子。

  他的功绩当皇帝都足够了,再搞这些做什么?

  新航线已经送到鸿胪寺了,户部也有。等相关准备做好之后,这条新航线就会有船队通行。

  远的不说,泉国的王子还得原路给送回去呢。

  竺年就给一群脑袋懵懵的大臣们,上了一下午的地理通识课,顺带还讲解了一些关于万有引力的基础物理知识。再深的他也讲不了,不会。

  大臣们还不肯走,就只能留了晚饭。

  夏天的晚上天气晴朗,又去后山观星台上看星星。

  简陋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但大臣们还是饱受震撼。

  接下来几天,好几个大臣因为夜观星象失眠、感冒,各种生病。

  竺年还在接手当皇帝,就看到这么多假单:“跟我闹呢?”

  活不要人干吗?

  工作不要人做吗?

  在海上连着航行了几个月的竺年,此时重回到工作岗位,只觉得一团乱麻,险些露出资本家的丑恶嘴脸,给这些病假的打工仔一人派个御医过去。

  “那肯定不是跟你闹。”尉迟兰看看加长的御案,看看身边坐得端正的黑皮年糕,觉得悬着的心无比踏实,“没心思看那些,你先看看这个。”

  “什么?”竺年嘀咕了一句,接过厚厚的一本册子,翻开就不动了。

  尉迟兰看着他就笑,心想:果然就这些东西能让竺年全身心投入。

  竺年这一看,就沉迷其中,就跟昨天那些朝臣一样,一直到天黑掌灯了还不想挪屁股,被尉迟兰拉到后面小殿喂饭,吃完又拉回去御书房。

  尉迟兰就在边上办公。

  等人进来通报说泉国王子宋贤想要邀请竺年吃饭,他也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就说太子有重要公务,脱不开身,稍后再去赔罪。让鸿胪寺的人去陪着。”反正他们平时闲着也是闲着。

  唔……其实鸿胪寺里安排了许多银鱼的人。倒也不完全是挂名,毕竟银鱼的人出于职业需求,见多识广,对各地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多,在语言方面的天赋极强,在堪舆方面更是一把好手。

  目前就他所见,对其他国家还用不上银鱼,但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第一代的银鱼,像是钱银等人现在也都是三十左右的人了,虽说还是壮年,但奔波了一辈子,现在更适合以家业为重,顺便带带徒弟,退居二线更合适。

  要说尉迟兰最佩服竺年的一点,那就是他在广撒网这方面太舍得下本钱了。

  遍及全国的教育体系,就是他撒下的大网,每年每年都给他层层筛选,“捕捞”上来海量的鱼群,由他分别安置到更加适合鱼群生长的地方。

  适合进入银鱼的人很难找,但把选拔的基数拓宽到整个大梁,哪怕是万中取一,也能收获不少。

  竺年压根不知道宋贤来找他玩过,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看这份册子看了整整三天。

  第二天的时候尉迟兰觉得还好,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就有些后悔这么快就把东西交给竺年了。

  竺年这三天里,可谓把目中无人发挥到了极致,“醒”过来之后也不管尉迟兰,问了他小爷爷的位置,就哒哒哒找过去。

  竺瀚正准备带自己的继父去迁州打猎玩呢,就被竺年拦下了:“怎么了?”

  老爹都退位了,连玩都不让玩了吗?

  竺年压根不理他,拉着他小爷爷的手,就要往苍陶跑:“正好,咱们去找王叔。小爷爷您看这……咱们是不是能把蒸汽发动机搞出来?”

  来到京城之后,一直表情温和的宋华,翻了两页册子,整张脸就变了。

  竺瀚很熟悉这表情——这不就是他弟的老年版吗?

  “嘶——”

  他还想说什么,竺年就已经下达命令,让车队直接转道向苍陶。

  他们本来就是要去迁州的,出远门的什么准备都是做好了的。

  见皇帝没反对,车队就从东该往南走。

  竺瀚觉得具体去哪里都是无所谓的,反正他一个太上皇,想去哪儿玩不可以?

  不知道是两个技术狂魔太沉迷,还是竺瀚的存在感太稀薄,一直到了苍陶下来,宋星出来接人,叫了一声“皇兄”,竺年才发现竺瀚,特别惊讶:“老爹,您怎么也在?”

  竺瀚:“……”

  宋华和宋星赶紧一手一边把竺年拉到他们身后,怕这位太子还没登基就被他老爹给废了。

  “别生气。糕儿就是做事专心。”

  “是啊是啊,皇兄。来来来,我整了个新炉子,你随便玩。”

  竺瀚:老子是小孩儿吗?给个玩具就随便打发了?

  噫!这炉子有点意思啊!

  见竺瀚被“奇怪”的炉子打发了,三个人就凑一起研究起来。

  没一会儿,研究的地方换成了一个大课室,好几个研究小组一起进来,又来了好些匠人,也跟着一起研究。

  至于京城送来的信?

  竺瀚把尉迟兰写给竺年的丢到一边,认真给只交代让他照顾儿子的皇后写长长的家书,还试图把自己在研究所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画了给她看。

  在边上伺候的内侍,只能把尉迟兰的信整理了放好,想着等竺年休息的时候交给他,然后就没等到他休息的时候。

  尉迟兰恨不得直接追过来,无奈竺年和竺瀚都走了,罗英又明显把注意力放在泉国上,倒是和宋贤很亲近。瞧着她像是准备等竺瀚一退位,先去泉国看看。

  丈母娘胸怀星辰大海,女婿也没有任何办法。

  等时间进入到第二个月,天气都已经快转凉的时候,尉迟兰的心情已经很糟糕了,甚至都写信给了上都的竺婉,想让她过来暂时顶个班。

  无奈尉迟兰不是竺年,没了亲哥,竺婉还是很难被忽悠得动的,迅速找了许多合情合理的借口,留在上都不回京,还把自己儿子送了过来。

  尉迟兰看到刚到自己腰的小不点信使,眉头拧得死紧:“阿莽?”

  虎头虎脑长得比一般小孩儿更加高壮的宋莽,仰头看着眼前的“巨人”,微微握拳:“嗯!大舅舅!”阿莽以后也要长到这么高!不,比这还高!

  外甥像舅,一点没错!

  宋莽过分年幼的脑袋里,暂时还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和尉迟兰直接的关系,可能这个舅舅的称谓得拐成舅妈。外甥和舅妈之间是没什么血缘关系的,不会相像。

  尉迟兰就让人给他在自己身边摆了张小桌子:“宫里头现在太学里没什么人,这几天你先跟在我身边学,有什么不懂的先问我。”

  “嗯!”

  尉迟兰挺喜欢这么安静不吵闹又看着强壮的小孩儿,至少比宋果果时不时要和竺年吵一架的好多了,就问他:“现在学什么功课了?学到哪儿了?”

  小孩儿嘛,见一个长辈就要被考校一番功课。宋莽已经很熟悉了,非常熟练地把自己的学习进度报出来,然后就被尉迟兰轻而易举地问倒了。

  小孩儿的眼睛亮晶晶的,暗暗握拳:不愧是我大舅舅!我以后也会和大舅舅一样厉害的!

  尉迟兰看着好笑,这时候的心情还算轻松。

  但他万万没想到,给小孩儿找个合适的先生,竟然这么难。

  想他,姜王,预定的半个皇帝,目前实际上的大梁统治者,还是郑家的外孙,大学问家吴灲的学生,给个刚启蒙没多久的小孩儿找个靠谱的先生,多简单的事情对吧?

  结果京城这段时间竟然起了游学的风气。

  竺年带回来的消息太惊人了,甭管是学问家和实干家们,都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觉得自己不该再沉溺在古圣先贤的研究中,应该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夏天是台风高发期,各路海船都基本停航。

  但是内河航运不受影响呀~

  大梁那么大,他们想去看看!

  旅行或者游学或者调研,花费也不太多。

  以他们大部分人的身份,都可以在各地的大学、官办的学校免费住宿,伙食费吃一些简单的食物,也不用花费多少。

  如今南来北往的商队极多,在货船或者货车上找个能坐的位置,花不了多少钱,还安全。

  尉迟兰派人找的时候,京城的大学和书院几乎走空了一半。

  他认识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大家,给小孩儿启蒙不需要学问这么好的,但他除了这些也不认识其他人,只能让人推荐,总算是找了几个合适的。

  只是这么一来一去,一个月又过去了。

  京城的秋衣都换上了,宋莽都已经裹成球了,竺年还没回来。

  竺婉更是应该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除了正经奏折之外,连一封家书都没有了,安静地在上都装死,就怕被抓壮丁。

  到最后罗英也没了耐心,又拍坏了一张桌子:“竺大头还回不回来?早点退位,老娘好早点去南方!”

  京城冬天这么冷,她想去海外吃冰。

  她小爹也真是的,别人不着急,他就不想他老婆?也不担心他老婆又养个小白脸!

  罗英腹诽,不好说出口。不过她本以为宋华就是宋萱养着玩的,有点感情,但是不多。但看这两人的感情,起码比竺瀚对常妃什么的要多。

  好在这时候竺年稍信回来,是一封不怎么正经的家书,语气有点奇怪:怎么一眨眼天都冷了?

  罗英见尉迟兰拿着家书不放,也不去凑过去看,问:“糕儿说什么了?”

  尉迟兰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他说和小爷爷、王叔一起造了个好玩的小船,这几天就回京。”

  “这几天是哪几天?”

  “说不让等,小船容易坏,得边走边修。”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这是一个球。

  大臣⊙△⊙:……

  糕儿 ( ̄ω ̄):走一圈就过来了。

  大臣⊙△⊙:……

  糕儿(=?ω?=):你萌怎么都不说话?

  大臣⊙﹏⊙ :我萌有点晕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