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欢那就多住住 ...

  姜卓以为竺年是背靠着南王府才不差钱。

  南王府派人一船船地往京城送东西,是谁都能看到的。

  其实竺年自己赚了不少钱。不提那些不能直接在手头直接周转的外部产业的钱,就是他现在身兼的户部侍郎和工部都水使的职位,俸禄就很不少。

  等到天气终于凉快下来的时候,他又拿着钱准备把梨园旁边的一块地给买下来,然后就又被叫到了宫里。

  竺年第一次到姜卓的寝宫,一点都不好奇,看到这位大叔叔简直烦死了:“您不休沐的吗?”

  为什么休息天,他还要来见老板啊?

  有没有一点当老板的职业素养啊?

  知不知道休息天最好不要打扰打工仔啊?

  姜卓抬手就要拍他,被躲开了也不生气:“这不你小子又在城外买地嘛!”没事他把人叫进宫里来干嘛?

  “我就买个地,又没有抢别人的地,正经买卖,怎么了嘛!”京城最近又没什么好玩的,也没人做戏舞到他头上,放假没事干,他们夫夫一起去看个房怎么了?

  “你买城外的地干什么?想要修房子,城里多的是。那地方又不是田庄。”姜卓是真想不明白,这小子怎么就尽想着要买城外的地呢?

  虽说那地方就在城门外,可就因为就在城门外,加上沃水码头眼看着就要修好了,地价可不便宜,都能够在城里买不错的地了。

  也因为在城外,没有城墙和坊门,又不像是村落,贼人强人都得自己防。

  “我修些小房子来租出去。”竺年撇撇嘴,用一种老头子就爱刨根问底的眼神看了看姜卓,“现在码头那儿做工的人多,不少拖家带口的。单是一号码头就有不少匠人和小吏是这样的。附近也没什么适合住的地方,他们要不就是得去城里住,要不就是得往郊外的村子里或是庙里住。路又远,房租又贵,还没法照顾家里,不如住一起,平时也有个照应。孩子们我建个托儿所,至少有大人看着也不至于出意外。和梨园那边一样修个围墙,再雇些人看着,也不费什么钱。”

  姜卓听他这么说,在内心简单算了一笔账,觉得这不算是一笔赚钱的买卖,最起码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本的时候,就抬手放他出去,顺手又赏了他一笔钱和物,就当是没事把他叫进宫里来的补偿。

  既然有钱拿,竺年倒是不生气了,快快乐乐地回家,尉迟兰已经拿到了地契。

  东风号的几个专做设计的大师傅,正在厅堂里围着画图。

  梨园精舍这边房子小,本来设计就是给小有家财的小富人家度假用的。

  他住的这栋是给自己预留的,已经比别处更大一些了,但在住进了数量更多的护卫和侍从之后,能用的地方就很少。不像其它住处那边能分几个院落,同一个院落里还能分内外书房。

  现在要商量事情,就只能在厅堂里摆上两张大桌子拼在一起。

  竺年和东风号的人再熟悉不过,见他进来都是略一拱手当做招呼,就继续各自忙碌。

  竺年凑过去一看:“设计图都要画完了?”又摆了摆手,“把灯点上,都瞧不清了。”

  天色是还亮着,可要做图这种精细活儿,光线就不够亮堂。

  大管事就亲自拿了擦得透亮的琉璃灯出来,一盏盏摆上新的蜡烛,点上之后再吊起来。

  屋内一下子就明亮起来。

  几个大师傅也下意识吐了一口气。

  竺年坐在尉迟兰边上,拿他们画好的草图看。

  为了节约成本,这些都是联排的房子,两层楼带一个阁楼,前后各有一个小院。

  大一些的有三个房间,小一些的只有一个房间。家家户户起码有一个大火炕。

  大师傅们分工不同,另一张草图上画的是一部分排水管道和消防设施。

  竺年凑过去看,发现大师傅在画引沃水入内的设计图,以及打井的位置图。

  一个大师傅最“闲”,拿着画完的草图,像学生向先生交作业一样捧着还没干的墨迹来找竺年。

  竺年怕打扰别人,就示意他到旁边的位置坐下。

  草图放在中间的边几上。

  大师傅说道:“我寻思着,租户院子小,由得他们洗晒就差不多了,后院多半还得放些柴火杂物。外面倒是不妨种些果树。咱们都是在梨园一片,可寻一些其它品种的梨树种上。海州和沃州都有不错的苹果树,耐寒,本地也能成活。再种些石榴和杏树,一年四季有花看,有果吃。”想了想又说道,“就是果树得多照料,还得仔细被人攀折。”

  竺年沉吟片刻:“还是种果树吧。”

  这年头还是吃的更重要一些。几棵果树,也结不了多少果子,却能让人多一口吃的甜甜嘴。

  大师傅们是建造梨园精舍的原班人马,最早是从京县东风号出来的。搞小房子又不是完全没经验,东风号的宿舍就差不多,设计这么一个和宿舍差不多的小区驾轻就熟。

  两层的小楼,不用打多深的地基。

  砌墙、架梁、盘炕、砌灶台,一通操作下来,正好赶着入冬住上新房子。

  姜卓一得到消息,就带着姜崇,又叫上新上任的工部尚书韦逸仙一起走了一趟。

  竺年这边的信息,现在都是七天一汇总,送到姜卓的案头。可以说这边的工程进度,除了在里面干活的人之外,竺年第一清楚,姜卓就是第二清楚。

  可他还是被这进度给惊呆了,马车停在了挂着梨园小筑牌子的大门外,特意下来多看了两眼,才重新上车进去:“这就能住了?”

  韦逸仙是从礼部调过去的,以前在姜国负责过一些大型工程,不算是外行。本来是年纪略有些大了,姜卓才安排他到礼部,算是半养老。没想到工部出了那样的大事情,只能还是由这位先做一段时间再说。

  说是养老,韦逸仙年纪也不是很大,还不到六十。

  竺年看着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不是很感冒:“普通人家住房子,又没那么多讲究。”

  他指着一处地方说道:“把车停边上点儿。今天搬家的人多,别在中间碍事。”

  刚说完,他就挨了姜卓拍在后背的一掌。

  他不痛不痒地原地跳了跳,带着人就往一处空房走,还叨叨:“您就欺负我吧,回头我告诉皇祖母去。”

  前两个月他已经正式认了太后做干奶奶,但后面太后还是那个太后,依旧待人亲切;皇帝却不再是那个皇帝。竺年总觉得自己不像是认了个干奶奶,倒像是认了个干爹。姜大叔叔有事没事就把他当半个干儿子,前阵子甚至还提议让他跟着太傅学习,把他吓得够呛。

  老姜家的太傅,教的自然是老姜家的皇子皇孙,和他这个南王府的世子有什么关系?

  “臭小子。”姜卓笑骂,跟着他进到一处还没租出去的房子。

  前院地面用土水泥刷平,留了一条窄窄的地:“这是方便种点葱蒜。屋子里窄,进来小心。”

  皇帝出行,再怎么轻车简从,护卫的数量也不少。那么小一间屋子,竺年他们四个人进来就已经很挤了,肯定塞不下那么多壮实的成年男性。

  “南面是两小间,里面一间火炕,后面连着灶台……”

  竺年带他们看的是样板房,但也看得出简陋。墙就是水泥墙,连大白都没有刷,再摆了少少几件家具,就算完了。整套房子唯一能称得上装修的,就是火炕和灶台。

  竺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没有上下水,也不用拉电线,能装修什么东西?

  一个温暖结实能住得下一家人的房子,不比什么都强吗?

  姜卓看过之后,若有所思,一反常态地没说什么就回了宫里。

  倒是韦逸仙拉着竺年问了一些内行话。

  竺年也没“藏私”,把各种花费什么的大致说了。

  韦逸仙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第一批住户大概知道当天来了个大人物,但是他们忙着搬新家呢,哪有空管那些啊!大人物也不给他们发钱不是?

  送走了大佬们,竺年以为自己总算有空回去休息,没想到还没走到门口就见有人闹了起来,赶紧叫了个人问:“怎么回事?”

  从门口过来的汉子见是竺年,赶紧说道:“有人要租房子,沈经纪不让。那人就要打人。我得赶紧回家拿棍子去!”

  这是准备打群架?

  第一批搬进梨园小筑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在一号码头做工的工人和小吏。他们本来就是租房居住。

  梨园小筑在竺年的意思里,就是一个员工宿舍,当然不会收取多么昂贵的租金。对外租金虽然和市场价差不多,但是针对自己的员工,他是给了补贴的。扣除补贴的话,这些人只需要花非常少的钱,就能得到比原先更好的住宿环境,自然立刻就搬了进来。

  由于都是一个工地,或者是几个工地做工认识的,他们的凝聚力也非常强。

  一个人被欺负,甚至都不管自己人有理没理,率先就是大家伙一起上。

  汉子口中的沈经纪也不是别人,是当年京县县令家的大公子。这位原本被全家寄予厚望准备踏上仕途的沈大公子,如今自然不能再去当官。

  他家还是沃州人,是受到战火侵害最严重的地方。

  一场仗打下来,官没了,老家也没了。

  还好沈大公子没怎么消极,也没跟幼弟去西州,自己带着大部分家人继续留在京城,一直靠着给人写信,也写个话本之类的为生。直到找到竺年,当上了梨园这边的房产中介,才算日子安稳下来。这一次他就自己租了两间最大的房子,带着家人一起住。

  虽然他只有一套房子的优惠补贴,但这里比他们之前的住处要好得多。

  他为人热心,学识又扎实,也没什么架子,一点都看不出原先是个衙内。

  竺年正打算重用,怎么就要被打呢?

  他一个习武之人,一旦跑起来,自然比其他人要快得多。

  一眨眼就到了闹事的大门口:“闹什么呢?”

  两拨人持刀持枪地对峙。

  刀和枪都是外面那拨人的。门内这边拿的都是些烧火棍之类的东西,最有杀伤力的也就是劈柴的斧头。

  但是门内人多,而且都是做惯了力气活的匠人,年轻力壮气势上还更强一些。

  竺年一出现,众人就找到了主心骨。

  沈大上前来说道:“殿下,这些人想把剩下的房子都给租了,我没让,他们就要打人。”

  外面带头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显然也是知道竺年的。他原本站在人群后面,现在走出来,一边让人收了武器,一边对竺年拱手笑道:“倒是不知道世子殿下在这儿,冲撞了,得罪得罪。”又指着沈大说道,“您这使用人可真不讲道理。我照着价租房,也没抢已经被人租掉的房子,怎么就不让租了?”

  竺年一看这人一身锦袍,身上玉佩、带钩样样精致,就也带上了笑:“还不知怎么称呼?”

  年轻人就微微抬了抬下巴:“好说,姓姚。”

  “哦~兵部尚书姚大人家的?”

  “正是。”

  所以,这人觉得自家大家长是他家夫人的顶头上司,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二十多岁的“小盆友”,到底知不知道就算是姚大人亲自出面,他家夫人也不一定给面子?

  竺年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长得好看,笑起来就更加好看。

  姚小盆友没见过这样的世面,一时间也跟着笑了起来,觉得话还是要跟身份地位和自己相当的人说,才能说得通。底下的这些杂碎,简直蛮不讲理。

  竺年摆摆手:“一场误会。你们都忙自己的去吧。”又伸手对姚公子做邀请状,“姚公子既然喜欢我们梨园小筑,自然是再欢迎不过。来,姚公子,我亲自带您走走,看看您想住哪里?”

  姚公子觉得竺年人长得好看,说话也好听,跟着他就进了大门,还不忘诚恳解释:“本公子是不会住这儿的。你这儿的房租太便宜了,加上三成的价再租出去,也多得是人租。”

  竺年没想到这位竟然这么实诚,忍俊不禁:“姚公子此言差矣。你既然来了,总得让我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才是。”又问他,“你打算租多久啊?我这儿剩下的房子可多,全租下可得花不少钱。”

  姚公子还没觉得不对,老老实实地回答:“当然是租越长越好。也不用花钱,我都打听清楚了。这儿是先住,再收房租。我转租出去,可以先收房租。我不用自己掏钱。”又觉得竺年脸嫩,摆出老大哥的架势面授机宜,“你年纪太小了,一点都不会做生意。”

  竺年想:我这就不是个生意啊!我盖个廉租房,谁能想到二房东直接就找上门来要强租呢?

  社会糕决定给这位年轻的姚公子一点来自社会的毒打,比划了一个手势。

  姚公子还在想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就见突然不知道从哪儿蹿出了一大批人,二话不说就把他带来的人缴械制服了不算,有个人还直接把他给双手反剪在背后扣住了。

  他想说什么,嘴里很快被塞了一块布。

  竺年看着只剩下“唔唔唔”的姚公子,笑得眼睛都弯了,拍拍手:“来,给姚公子好好挑一间屋子。既然姚公子这么喜欢这儿,就先住个三五年的再说。那些人就先送回去,记得把消息告诉姚大人。”低头打量眼睛都快要瞪出眼眶的姚公子,像是在看什么新奇玩意儿,“空手套白狼,套到我头上来了。”

  跟在身边的沈大勉强忍住笑,做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殿下,我去办这差事?”

  “行。”竺年从姚公子身上扯了一枚玉佩交给沈大,指着自己的一名护卫说道,“你带上腰牌,送沈大和这些人去姚大人府上。姚大人年纪大了,客气点。”

  护卫都是皇帝身边的人马,听自己被安排的这差事,脸上简直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但也不能说不去,只能让人套了两辆牛车,把人全都捆了扔上去,自己带着沈大,一人一辆马车驾着去往兵部尚书府。

  去的时候特意没走正门,没想到后门敲开了,里面的人鼻孔比眼睛抬得还高,看也不看问也不问,啐了一口就把门给关上:“什么破落户都找上门来。”

  沈大笑道:“还是走正门?”

  能够在皇帝身边办事,且被委派监控竺年这样重要任务的,护卫的出身和能力都不差,被这么摔门,还是生平头一遭,拉下脸:“走。”

  后门巷子窄,往来的都是各府的下人,偶尔有一些相熟的贩夫走卒送来蔬菜果子之类的东西。

  正门是正经的宽巷。坊内住的人非富即贵,车马往来频繁,路比别的坊要宽阔许多。

  秋天结束,各家都开始准备起一年最重要的收成,往来十分繁忙。

  如兵部尚书府前面,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广场。今天虽然是休沐,也还有许多来办事的人等着。

  即便如此,当护卫和沈大带着人,压着两辆牛车过来的时候,还是让人不自觉让开了一道通道。

  门房很快就发现动静,急急忙忙出门过来。他不认识沈大和护卫,却怎么不认得牛车上的人?那可都是孙少爷身边的人,早上出的门去,怎么变成这样回来了?还不见孙少爷的影子,这可如何是好?

  他也不敢多说什么,还要给人陪笑脸:“不知两位爷……”

  护卫直接打断他的话,从沈大手上接过姚公子的玉佩丢过去:“人送到了,告辞。”

  门房不敢怠慢,也不敢去阻拦,只能急急忙忙叫人,先把车和人一起安置到家里,又是松绑,又是派人去进去通知。

  没一会儿,这些人全都面色惨白地跪在姚尚书面前。

  他们虽然是孙少爷身边的人,平时在下人中间也算体面,但府里面的孙少爷不是只有一个。再说,孙少爷再大,那也大不过老爷。

  不等姚大人发话,他们就一五一十把事情说了,也不敢添油加醋。

  姚大人听完,像是没看到身边神色各异的家人们,很是平静:“世子殿下是个讲道理的人,不会刻意刁难人。意哥儿既然喜欢梨园小筑,就让他在那儿住着。阿园,去账房一次把意哥儿五年的例钱支了,送去给世子殿下,总不能白住人家的。”说完,老爷子笑道,“来,没得打扰了兴致,继续给爷爷念新话本。”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脆生生应道:“是。爷爷,咱们家也能请戏班子来唱戏吗?”



  姚大人笑呵呵地点头:“行,就让他们来唱这个《三更惊案》。”

  其他人听着,都纷纷把意哥儿的事情给略过去,连意哥儿的爹娘都陪着笑脸,不敢提一句给儿子收拾点衣物,或是去看看。

  姚公子在梨园小筑左盼右盼,一直等到快天黑,才等来阿园。

  这是他爷爷跟前的管事,十分得用。他一看就两眼放光,从屋里面迎了出去:“园叔,你是来接我回家去的吗?”

  阿园看前后门都守着人,就拉着他往里面去:“屋里说。”

  姚公子在这简陋的房子里待了一下午,再怎么蠢笨也想明白自己是踢到了铁板,但总觉得无非是丢脸,大不了被罚着跪祠堂、抄家法、关禁闭,现在看阿园的样子,觉得事情应该比他想象中的要更严重。

  他在姚家孙辈当中算是年长的一个,虽然没什么大出息,但也算是机灵,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和府里面的人关系也很好。

  阿园这种姚老爷身边的管事,自然和姚公子关系不差,一进到屋里就先点了灯:“老爷子今天是真生气了。他都没发火,让我给您支了五年的例钱,说是让你住这儿。”

  姚公子一听,顿时就急了:“难不成真让我在这儿住五年?!”

  开什么玩笑?这么一个走路都转不开身的地方,别说五年,就是五天他也受不了!

  阿园赶紧把他拉住:“意哥儿,冷静!现在老爷子正在气头上,你就先在这儿住着。我来时给您收拾了些东西,现在天马上就要暗了,我先拾掇着,晚上好休息。”

  姚公子被他一拉就停下了脚步。他要是能冲出去,哪还会老老实实在这小屋子里待这么半天?

  身为将门子弟,他自己的武功不能说是稀松平常,也不能说是好,但从小到大眼光还是有的。

  而且人家也明说了:“姚公子不妨省点力气,我等隶属御林军。”

  御林军是直属皇帝的,和兵部没关系。

  他爷爷是兵部尚书也管不到御林军,也不敢管御林军。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ω+):发现了新的商机!

  先生⊙ω⊙:什么?

  糕儿o(* ̄▽ ̄*)ブ:给纨绔子弟提供一站式改造服务。

  先生(+ω+):……发现了新的功课!

  糕儿(-ω- ):……这个可以不用发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