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一百二十一章 砸钱砸出来的 ...

  杨凉刚开始以为竺年说把茅军都留在阳州,是连续打了几场胜仗,飘了。

  但他很快发现,这小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得挑着听。

  所谓的把人全都留下,只是他的想法。想想嘛,怎么想都可以。

  但是他说的要攻打涉阳关,却是真的。

  “我娘都把神火炮给运来了,还有那么多弹药没用完呢,打着试试。反正也不是我自家的城,打坏了不心疼。”被没收了所有糖果,彻底没了补充的竺年,嘴里嚼着一块奶贝,话说得有些含糊,最清晰的是一句,“没有……皇叔家的好吃。”

  觉皇叔家的奶贝真心好吃,不知道下回什么时候能够吃到。

  唉,下次再见觉皇叔,大概要挨揍,哪儿还有奶贝可以吃。

  作为主场,以及有求于人的合作方,南军的所有用度都由阳海军提供。其中就包括了数量不少的奶制品。

  每个地区的奶制品都各有不同。

  汾州的奶制品其实是以牛奶为主,南地也有牛奶,但都是水牛奶,一般也不会制成奶酪一类的东西来储存。

  到了阳州这边,奶制品则以羊奶为主。

  这段时间开始,阳州上层盛行奶茶。杨凉也是爱好者之一,借着运送军用物资的当口,夹带了一些,

  顺便送了一些给竺年,本意是安慰一下小朋友,但是现在听小朋友的话,他恨不得把刚送出去的东西直接抢回来。

  听听,这臭小子说的是人话吗?

  竺年这边的军队行动通过接连的胜利,并且通过一场可以说是歼灭战的战斗,成功引起了茅军主力的注意。

  他们不知道这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是从哪里冒出来,明明阳海军主力已经全部被牵制在面前,按理说不会有余力才对。

  阳海军限于地形,此时也没法从别处调集援军。

  但不管如何,这支军队事实存在,而且已经成功威胁到了他们的后方安全,必须尽快处理。

  “派斥候去探。三日后,分兵十万,一定要把这支军队一举拿下,扫清后方隐患!”

  茅军和杨酌率领的阳海军,在正面对抗的一共有号称五十万人,实际人数大概在三十万左右。

  分兵十万是一种冒险,所以行动一定要迅速。

  如果要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应该派出更多的军队,但十万已经是极限。杨酌可不是杨大郎,而且阳海军擅长的本来也不是什么守城战,恰恰是这种更具进攻性的平原作战。

  和茅军的焦躁不同,阳海军一直知道自己盟友的消息。

  杨酌这边战况胶着,给竺年那边的后方留下了许多的操作空间。

  而几乎掏空了半个后方的竺年,让杨酌明显感受到对阵压力的减轻,让他可以空出手来进行一些战术调整,对茅军更进一步施压。

  与此同时,进一步北进的南军,让派出去的斥候近乎无功而返。

  探到消息的,都被干掉了。

  能回去的,都没探到消息。

  这么一来,三日后分兵出来的十万人,只能通过排除法来大致推断南军的方向,连敌方的确切人数都只能从之前溃逃的一千多人口中得知一个大概。

  这种近乎盲人摸象式的战斗,让茅军的行军都充满了踟蹰不定。

  身在南军的杨凉更是觉得难以理解:“你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够把茅军的斥候都留下这种事情……

  竺年对此显得理所当然:“啊,我的斥候花了那么多钱和资源砸出来的。”

  他本身有小地图在,现在能够显现的范围很广,几乎可以算是在对阵的时候开透视挂,什么敌方隐藏单位,在他眼里和黑夜里的大灯泡一样闪亮。

  接触这方面的人多了,他自然对此总结出了一套方法。

  通过实践经验,再进行一番改良,配合上他精心从小开始训练起的斥候,以及附近对他们有利,对敌方不利的山林地形,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没什么可骄傲的。

  但是杨凉听着几乎要骂人,咬着牙:“谁家的斥候都是花钱砸出来的。”

  竺年“啊”了一声:“那就是砸得没我多呗。”

  他手头的这批斥候,最少最少从训练开始到现在也有十年时间。他们或许战争经验不如普通斥候,但能力绝对没有问题。身边还配备了银鱼作为武力保障,加上望远镜这种侦查用作弊器,还有惊蛰、鸟铳之类的先进武器,等比造个金人都未必有这些斥候值钱。

  一名南军将领阻止了杨凉的继续追问,笑着说道:“殿下对斥候的投入是真的非常大,非常非常大。”培养一个斥候的花费,在他手里都能配置一支普通的百人小队。

  杨凉瞧着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将领,深呼吸一口气,实在是被竺年的斥候吓到了。

  试想有一天要是他和竺年打起来,要是地形再开阔一些,他这边的斥候怕是连竺年的位置都摸不到,然后就要应对一支神出鬼没、诡计多端且训练有素不差钱的军队,想想就是一场噩梦。

  现在,茅军就在做这场噩梦。

  他们根据排除法一路被引到了南部,结果当然扑了个空。

  在这段时间里,竺年已经摸到了涉阳关,在附近的山上架起了炮台,指着底下清晰可见的关城,彩旗一挥:“淦!”

  巨大的炮火从头顶倾泻而下。

  如今镇守在涉阳关城的茅军,第一反应是打雷了。

  在感受到城墙的震动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是被雷劈了。

  阳州是盆地,水网密布,地热资源丰富,只要一下雨,就云雾缭绕。这段时间虽然雨水较少,但很多时候下午都会来一场雷阵雨,着实让降水稀少地区来的姜国军队感到极端不适应。

  然而今天干打雷不下雨。

  一直到第二波“天雷滚滚”,他们才发现根本就不是打雷。

  站在炮台边上的杨凉,看着几乎瞬间被打出缺口的涉阳关,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他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竺年身边的工兵身上,而不是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的茅军身上。

  确实,神火炮很厉害。但是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大的杀伤效果,和神火炮可以说关系不大。

  涉阳关的关城,作为一座极其重要的关隘,当然考虑过防守问题。

  被关城连接起来的两边的山,是天堑。

  什么叫天堑?就是人力无法征服的地方。

  一般人要攀登上来就已经近乎不可能,更别说在这种地方架设神火炮这样沉重的武器。

  这个高度,不要说神火炮,就是砸几块石头下去,都威力惊人。

  坚固宽厚的城墙在几轮炮轰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开裂,部分比较薄弱的墙体,还出现了局部的垮塌。虽然暂时还能据守,但是墙头上的士兵已经躲进了箭楼等遮蔽物。

  箭楼也不是很保险。炮弹砸下来之后,发生的爆炸会掀起碎石,造成的威力比弓箭还厉害。

  弓箭还能有躲的轨迹,尤其是他们守城,弓箭几乎是从一个方向飞过来的,有些抛射需要注意一下头顶,此外就还算安全。但是神火炮……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会打到哪里。”

  有工兵在一旁拿着板子记录:“没关系,多打几次,下次你按我算的打。”

  杨凉凑过去看,一个字都没看懂,也不知道他在记录什么。

  打完了炮弹的炮手红着脸挠了挠后脑勺,等炮管冷却之后,几名炮兵立刻把神火炮全都拆开,用绳索绑牢,扛着就走。

  下山的路确实很陡峭,但是做过清理,难走的地方全都填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一条能够供一人通行的小道。

  跟在身后的几名工兵,负责和炮兵换手,以及把一些铺路的材料回收带走。

  竺年不在这里。

  他在涉阳关正面。

  茅军当然不会光挨打不反抗。在受到袭击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攻击来源,组织兵力要出城上山把那些“施展妖术”的人给打下来。

  竺年就负责把出城的茅军打回去。

  毫无准头的神火炮,在面对大规模聚集的敌人的时候,简直再好用不过。

  炮火不够的地方,还有大量的惊蛰补充。

  一时间杀声是听不见,炮火的声音震耳欲聋。

  第一波造成的杀伤无法统计,但是声势形成碾压。

  等茅军悍不畏死地冲出炮火覆盖,面对他们的还有箭雨覆盖。

  而等他们瞄准射击,南军的人早就已经策马远离。

  最可气的是,这群南军骑得明显是他们的战马!

  当然,南军有马,他们也有马。

  机动性上一点不差。

  南军的骑术显然要比他们差一畴,没过多久就明显缩短了距离。

  可当他们追击南军到一处地方时,原本普通的路面突然炸开。高速奔跑的队伍躲闪不及,直接冲着前面的队伍碾过去。

  这威力不用说是直接被炸到没头思考的茅军,就连已经跑出去的南军都吓得心慌。

  这些在茅军看来骑术不精的南军,其实都是演的。为的就是把茅军引入地雷阵。

  不过南军中骑术精湛的人确实是少,为此还借用了杨凉手下的一批阳海军的骑兵。

  铺设了地雷的地面,中间留出了几条路,两边用这个时节遍地都是的小黄花标识,在草丛中毫不起眼。

  但是在作战的时候,要求能够准确通过这几条道路,对骑兵的个人素质要求不低。更何况竺年还要求有演技。

  “只是演一演,就能让敌人丧命,不比刀剑相向来得省力?”

  竺年从容撤退后,一点都不掩饰。

  没错,就是省力。

  他手下的军队,确实都得到过良好的训练,也有相对较高的个人素质,但不表示他们就真的能够大战三天三夜什么的,更别说什么连续鏖战几个月的事情。

  再怎么连续作战,不是有中场休息,就是有换班。

  真刀真枪对着砍,能砍上一个时辰就已经是猛人。

  大部分人连着跑步跑一个时辰都未必能够做到。打仗还得穿兵甲,得算上负重。

  竺年的打野习惯根深蒂固,从时间、技能、路线等各方面喜欢抠细节。

  抠出来哪怕只是半秒钟,那也是优势。

  再小的优势积少成多,就成为足以赢得胜利的结果。

  这次的战场不好打扫,好在己方人员没有一点损失,收获只能靠估算。

  几个戴着望远镜的银鱼成员,把记录的数字上报给竺年:“可惜没留下战马。”

  南军实在是缺马,想要在北地继续产生一定的战果,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是不可或缺的。

  竺年也觉得可惜:“不着急,茅贼那儿还好多呢。”

  杨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这话说的,像是你想要就能从茅贼手里面把马牵过来似的。”

  竺年嘿嘿笑了两声:“就算茅贼那儿没有,小叔叔不也答应给一批了嘛~”

  要不是为了战马这种战略物资,阳海军出多少价码,他也不会行动。

  谁要帮着阳海军打仗啊?

  对南王府这个大月帝国的二爹来说,阳海君分明就是个只孝顺大爹的逆子。

  杨凉听得堵心,怀疑自己给错了价码。

  他本以为茅军非常难对付,但是在竺年这边并没有那么难对付。而且根据他们之前的协议,其实南军这时候已经可以算是完成了。

  茅军已经分兵,阳海军的压力减轻。剩下的就是巩固战线,层层推进。

  竺年这时候要是想撤,也是容易的,差不多原路返回就行。

  以他给阳海军争取到的时间,足够阳海军组织起一场反扑。

  但是竺年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此,又让杨凉看不太懂。

  说竺年要扣关吧,他显然没有真的攻打涉阳关的意思。

  要说竺年完全没有这意思,那更不对,他把涉阳关的南城墙都快砸裂开了。

  正在往南寻找南军踪迹的十万茅军,在竺年这么明显的行动之后,很快就知道了消息。不满自己被戏耍了一通,带队的将领极其愤怒。

  他连夜挥军北上,想把这支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莫名其妙的军队,直接摁死在涉阳关口,却没想到他这个行动早在竺年的算计之中。

  连随军的杨凉都没有察觉,大量的工兵此刻不在营地,而是提前出发,和留在当地的数千役夫们一起,给茅军制造一点小惊喜。

  之前被茅丘裹挟的一万役夫,在战后并没有回去林州新城。

  尽管竺年表示可以派人送他们回去,但是这些役夫已经不敢离开军队,觉得只有南军身边才是最安全的,情愿留在南军打白工,都要和军队共进退。

  竺年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打白工,工钱照着工兵学徒开,餐食等其他标准都比照着工兵来。

  他们本来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匠人基础,拿这份待遇理所应当。

  如今行军,军中一应待遇都比往常要高,顿顿肉顿顿干饭。除了受伤不能行动的人被集中安置之外,其余数千名役夫的加入,让工兵这支从装备上来讲可能还优于斥候的部队,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攻击性,或者说是实现想象力的能力。

  作为一支完全由竺年一手搭建的部队,工兵的教材都是竺年亲自编写的,受到竺年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其中还有数量不算少的梁州研究院的大佬,可以随时提供脑力和技术支持。

  各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机关陷阱,在茅军的感觉中,简直是铺满了每一寸土地,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做举步维艰。

  实际当然不至于此,但是南军个个都是演技派,他们会采用各种手段,把茅军引入自己设下的圈套内。

  等他们彻底认清根本无法从这个方向通过,准备绕路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们已经被各种机关陷阱包围,完全不知道往哪里走才算安全。

  敌人都没见到几个,己方损失已经超过了四位数,还被包围在一片陌生的地方。这种连敌人都看不到的压力,让许多人的心理已经濒临崩溃。

  而茅军的将领显然心不够狠,下不定决心让底下的士兵用人命去趟一条安全的路出来。

  他十分后悔。不是后悔带兵来走这一趟,而是后悔没沿途掳掠一些百姓。

  要是有一些阳州百姓在,他就不用纠结,早就已经冲杀出去了。

  他现在只能用笨办法,让属下伐木,用木头去探路,或者干脆破坏掉沿途的障碍。

  这种办法确实奏效,但是效率低下,每天能够行军的速度有限,还赶不上南军布置陷阱的速度。

  等到竺年率领大军赶到的时候,茅军的许多人已经明显心理不正常了。

  十万对十万,竺年极有耐心地依靠着工兵打出来的心理优势,一点点蚕食掉这支军队。

  在杨凉的眼中,竺年率领的南军像是一群隐藏在山林里的狼,只要鹿群稍有松懈,就进去叼走一只,直到把鹿群全都吃干净。

  从头到尾,没有热血冲杀,而是一场寂静中的屠戮。

  至此,十万茅军,无一幸存。

  工兵和后勤部队一起收拾善后。

  竺年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过分耗费心神,连战后总结都提不起精神参加,直接就睡着了。

  被作为临时营地的空地上,天空难得清爽无云。

  伙头兵的灶前已经有士兵开始排队打饭。

  杨凉看过营地唯一的帐篷里睡下的竺年,心中冰凉。

  竺年有多大?

  十六?十七?

  这个年纪,怎么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等他到了二十七,三十七,那会是什么模样?

  众所周知,南军最擅长的可是水战,平原作战恰恰是南军最弱的。

  等竺年成长起来,天底下还有谁能够挡得住他?

  哪怕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够挡得住?

  竺年是被饿醒的,眼睛还没睁开就开始哼唧:“饭饭~饿饿~”

  守夜的红二听得一个激灵,下意识就从温着的铁皮小火炉里下了一把面条,一把青菜:“先洗漱,马上就能吃了。”

  竺年睁开眼,像个破布娃娃,感觉自己浑身酸痛,根本就不想动,睁着眼睛看帐篷:“动不了,不想动。”

  正在点灯的红二叹了口气,出去叫了竺年的随从进来。

  随从平时做的事情,多是给竺年洗洗衣服收拾一下卫生什么的,能够正经贴身伺候的机会不多,今天得了这个机会表现,努力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把竺年快速打点得妥妥帖帖:“殿下连日辛苦,筋肉都绷紧了。一会儿您泡个澡,我再给您揉开就不酸了。”

  “唔。”竺年显然没什么精神,简单吃了一碗面,勉强洗了个澡,按摩的时候就睡着了。

  文书听到动静过来看了一回,见他睡着,没让叫醒,小声说道:“让殿下休息吧,累了这许多时日。”

  能睡着是好事,虽然会显得他们这些兴奋到睡不着的老家伙没见过世面。

  在真的把茅军十万人吃下来之前,他们谁都没想过能够完成这样的战绩。

  其实私心里,他是不赞成南军进入阳州作战的。

  阳州毕竟是敌非友,哪怕协议答应得再好,也随时都有撕毁的可能。

  茅军既然能够攻破涉阳关,不管是不是借了阳海军防守空虚的机会,都是一根硬骨头。

  哪怕他们只是打策应,南军的损失都不会小。

  可这场仗,竺年是主帅,他们不会反对,也相信竺年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人。

  茅军死伤十五万。

  南军,亡不到一千,伤不足三千。

  这样的战绩简直可以名留青史。

  而保存了自己大部分实力之后,他们也有了不被阳海军反水的底气。

  一直到现在,他们才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竺年整个儿都清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接近中午,简单洗漱之后,直接就是午饭。

  文书把昨天写好的总结和战报给他过目。

  竺年认真看过,就去看伤亡的士兵,脸上没有一点喜色。

  开过追悼会后,竺年召集了将领,指着舆图上的涉阳关:“我们现在可以把涉阳关拿下来了。”

  杨凉一惊:“不是去阳州,抄茅军的后路吗?”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把茅军一举歼灭的好时机!

  竺年对着杨凉扯出一个不带笑意的笑脸:“小叔叔,您是不是忘记了,我是南军,可不是阳海军。我相信杨酌大叔叔可以把二十万茅军吃掉的,无非就是多费点力气。我呢,就想要涉阳关。”

  涉阳关内,靠近台阳山,有一条通往海州的大道,曾经也是通往海州唯一的大道。

  海州现在是他的地盘。

  掌控了涉阳关,今后阳州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破口的气球。

  什么帮助阳海军打姜国军队,什么报林州新城背刺之仇,哪有这实在?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o(* ̄▽ ̄*)ブ:小叔叔,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杨小叔ヽ(#‘Д?)?:我要直接把这小子砍了!

  杨小叔ヽ(#’Д?)?:谁都不要拦着我!

  糕儿(~ ̄▽ ̄)~:来来来,你打不过我!

  糕儿(~ ̄▽ ̄)~:我青春年少,你已经是个小老头纸辣~

  杨小叔:(╬ ̄皿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