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第130章 突厥

  “冻肥牛一头!起拍银二两, 举牌无悔, 各位慎重!”

  狄丘畜牧司越司长红光满面, 挥着木锤子站在临时搭建的草台子边,大声吼着,再一次强调此次狄丘牲畜拍卖的基本规则。

  他身后两个伙计推着一辆平板推车,上头躺着一头颇为肥壮的死牛,足有千五百斤。

  草台之下排了十几把胡椅, 上头都坐满了人,更后面的就没座位, 大伙挤挤挨挨地站在一起, 人手一块小木牌。

  人群外围拦了一圈护围, 少年团的孩子们威风凛凛地守在一旁,防止看热闹的人群拥挤喧哗——哪朝哪代“看热闹”都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事。老仲带着黑衣城管们站在远处,为自家小六的少年团伙伴们撑腰, 再混不吝的也不敢捋仲无敌的虎须啊!

  来狄丘参加此次牲畜拍卖会的, 多是平陆商家,也有附近郡县来的豪商,甚至有来狄丘贩货, 结果因大雪滞留于此的外地客商。听得厉大人亲自从草原弄来了一大批死的活的牛羊,价廉物美, 便纷纷前来打探, 结果倒探出了个新鲜事——厉大人除了留下狄丘自用的部分肉食,要将这批牲畜大部分拿来拍卖。

  虽说一千多头牛羊分在四千多个狄丘百姓头上,也不过一人一条腿, 但狄丘家底到底还不厚,哪里敢这么放开肚子吃?再说草原上的交易还在陆续进行,大可不必急于一顿全给吃完了,能高价卖给客商换粮食却是划算得多。

  “二两三百钱!”

  “二两五百钱!”

  “五两!”

  ……

  这“拍卖”的形式虽是新鲜却极为简单。

  要参加的客商只需押上一笔银钱便能领到一个牌子,举牌喊价争货物,客商们被组织起来试了几次,便已懂了其中的关窍,各显其能,来争个高下。有耐着性子慢慢喊价用水磨功夫的,也有气势逼人一把喊个高价压人的,看这举牌的举动倒也能品出这些商贾的几分性情来。

  一千四五百斤的大牯牛很快被喊到了十二两银,最后却被一户商家以十二石粟米的价格夺下——狄丘喜银更喜粮,在相近的价值上,狄丘一般会选择与提供粮食的客商交易。

  死牛死羊一组组地推上来拍,基本都拍了个好价钱,拍完这些死的牲口,接下来便是拍活牛羊,这些牲口虽是挨了场冻,但在狄丘暖棚子里休养几日,又吃了好些青贮饲料,大多精神了许多,只有十几头实在捱不过去断气的。

  厉大人虽能救死扶伤,但也没到花费巨额积分救牲口的份上,厉大人指示:死便死了,炖了喝汤!余下的拍卖。

  活牲口的拍卖却比死的活跃了些,但价格也没贵到哪里去。

  马秋嘬着他的豁门牙,拢着厚袄袖子看热闹,很是不解地问一旁的“农业专家”廖老六:“廖肥使,您说这么壮的牛,咋就卖不上价呢?比那拿来吃肉的死牲口也没贵上多少啊?!”

  廖老六摇摇头,啧啧几声,道:“这蛮胡养的牛拿来吃,用来取皮子取筋都是极好的,可这活牛它不服管,不会干农活,鼻子里穿上孔也不大听使唤,所以便是活的也只卖个肉价钱,不过是取个新鲜罢了。”

  马秋恍然大悟,看着这许多牛,他本是跃跃欲试,也想给他家半瞎的老爹买上一头,那农活可松快多了,如今听廖老六这么一说,才知他为何劝着自己不去买那拍举的牌子。

  廖老六左右看看,瞧热闹的闲人都在兴奋地盯着场上,未曾注意这边,他侧过头去,悄声附耳对马秋道:“你小子莫急,我听畜牧司的丘老牛说了,今年他们畜牧司人人撸得手都快废了,可把那百十头好母牛给弄大了肚子,等得春暖花开,便有一批小牛犊子落地。”

  说起这等甚是暧昧的事情,廖肥使那嘴也忍不住歪起,与马秋你知我知嘿嘿地笑,又道:“厉大人说起过,这牛只会择一批好种牛和母牛留下在畜牧司里继续筛选良种养育,其余的小公牛除了农庄里养一些,也会优惠发卖一批给狄丘有户本的农户,到时工分攒的多的,便可优先选好牛。

  我狄丘弄出来的好耕牛,哪里是这蛮子养的肉牛、长毛牛可比的?!你好好攒工分,到时争上一头,你家老子也能松快些。”

  马秋深以为然,此时听了内情再看这些争着肉牛的商户,这眼光就未免如打量肥羊牯一般了。啧啧,好啊!多拍些粮和银,也让我狄丘百姓过得宽裕些。

  这一批一千多只牛羊陆续拍了两三日,总共换了近万石的粮食和几百两银钱,陆续运来的粮食把狄丘新建的粮仓又塞得满满当当,因平陆“赈灾”而带来的些许粮食压力顿时又消弥于无。

  第一批牛羊拍卖完,从草原上换来的第二批牲口又已上路,只要不刮得羌蛮狗急跳墙,这倒是一桩极好的细水长流的生意。

  商队驮着牛羊回程,热闹看完,辛劳的狄丘人又开始忙忙碌碌。

  与别处歇冬不同,临近年关了,狄丘的沟渠施工之处、水利机械等虽因冬日水枯土冻而停,各个作坊里仍是热火朝天,尤其是煤饼作坊,焦炭与铁器作坊,整日里叮当作响,忙个不停,往往入夜都是灯火通明。

  闲下来的部分农户也有事干,厉大人颁布了民兵训练法令,闲暇壮劳力都要趁冬闲之时作一个短期“军训”,不要求能操兵刃上阵,但起码得知道各种哨声和号令的意思,知道有敌来袭时,如何利用慢慢修建完善的望哨堡垒来避敌示警。

  这等训练民兵的小事,自然不需要仲校官出马,训了快半年的少年团由驴子和仲六带领,一力承担起了训练民兵之责。

  用驴子的话来说:“这等区区小事,我等少年团手到擒来,若是做不好,提头来见——呀!”

  临近年关,有个戏班子听说狄丘旺了起来,便来此唱起了大戏,让一年到头没甚耍子的狄丘百姓兴奋得呼朋唤友追着看戏。往往台上一出戏,台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上十七八遍不带腻的。尤其是孩子们,特别爱看武将打戏,秦腔高调,连唱词都能背出大半来了。

  一年辛劳下来,狄丘的百姓们手头也有了点活钱,偶尔狠狠心也肯丢几个子儿上台,倒是吏员和正兵们,手头宽裕松络,看到好处往往喝彩连连,撒一大把散钱上去,喜得戏班谢赏不已。

  其实对那些出身郑家和厉府的仆从们来说,这等乡野小戏不过是博一乐而已,哪里比得上京城和豪门里的名班大戏?可谁让大伙都暂时只能待在这穷乡僻壤呢?憋得久了,看只母猪都显得格外眉清目秀,何况这等描眼绣眼的花活儿。

  厉神使在草原上这一通奔忙,又是装神装【哔——】,又是炉子煤饼换牛羊奴隶,好容易回到狄丘,把后续事宜都交给石屏烟青他们安顿,这才有空歇下来好好准备过个年。

  二舅和表哥表弟们都要回临洮郑氏过年拜宗祠,这等时候他这厉家人却是不便上门,更何况,他在狄丘也有了个小家,有了能欢聚共度新年的那个人。

  让烟青准备了几车年礼和“特产”派人送京城,厉大人便开始琢磨用什么借口与某人一起过年,想了半天,眉眼一横,严正地命令仲校官道:

  “年节之时,防务不可懈怠,尤其守岁之时,更易有敌冒犯!你吃过团圆饭,便来府衙与我同值,以防不测。”

  仲校官狠狠亲上那双大义凛然的眼,也肃然道:“必不负大人重望,奋力效死,与大人同守年夜。”

  厉大人笑骂:“滚罢!”

  中原大地大燕上下,有钱没钱的汉人都在等着过年节,西北与北方的草原上突降大雪,格和勒等地暴雪成灾。格和勒有神使解牧民之危难,虽有死伤但并不惨烈,更未有入侵大燕之举。北蛮突厥的内部纷争似也被雪所冰冻,很久都没有这些北蛮部族的消息传来。

  狄丘民众欢欢喜喜过大年,元宵节赏花灯之时,一个令天下震怖的消息传来——雪灾之后,东突厥阿史那部率三万蛮族精兵悍然入寇陈国,陈国军神——白袍庆则竟然不知所终,名将诸葛成率十万陈军与突厥兵交战,大败而归,困守京城。

  这几乎就是去年大燕被突厥蛮骑包围的翻版,只是陈国庆则不是老仲,谁也不知还会不会有另一出“刺王记”。

  [啊呀,如今这历史真是像匹脱肛的野马,放飞自我,四处乱蹿哟~难道都是小厉子的锅?他有这么大的邪乎劲么?!]

  [不是说没有大规模入侵么,难道只是说没有大规模入侵大燕?]

  [中古时代就是消息传递太迟缓,算算时间,那就是小厉子在草原上忽悠羌蛮时,东突厥的蛮子就冲入陈国杀个稀里哗啦了。]

  [等等,我查到东突厥原本的历史了!……东突厥贵族阿史那折得潜入大燕,收买策反众多大燕高官贵族,后引兵入寇燕国得立大功,最后即位东突厥可汗。后来这位阿史那折得汗的手下突利图在陈国的支持下反叛,使东突厥分裂,突利图南投归附陈国,东突厥自此一蹶不振,逐渐衰弱……]

  【等等,现在的东突厥汗就是“突利图”汗,那位阿史那折得汗跑哪儿去了?——大家不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吗?!】

  [嗷嗷嗷~我想起来了,当年咱小厉子在京城郊外干掉了一帮突厥蛮子,那帮蛮子不是叫他们的头头阿史那折得吗?]

  钟大仙忙让光脑回放当日的战斗影像,四维全方位地与观众们一起回顾了仲二杀戮蛮胡的威风,还有小厉子趾高气扬,凭着夜视眼指点仲二夜入密林,一箭射死倒霉突厥蛮头子的光荣历史。

  那些突厥人在呼喊时,确实叫着“阿史那折得”这个倒霉催的名字。

  虽说蛮人的口音有些难辨,但有光脑分析比对,还有同时期潜入大燕的记载,一一对照来看,死球的就是这家伙没跑了。

  [……]

  [原来这么早的时候,小厉子不知不觉已经把一个突厥王给蝴蝶了。老仲都比不上咱家厉子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啊!]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突利图当了汗王,东突厥不但没分裂,还入寇陈国。这是干掉一只豺狼,换了头恶虎当家,总感觉不太妙啊!]

  【阿弦啊!你怎么看?!】一头懵的钟大仙问道。

  厉弦一脑门子官司,还在震惊怎么就莫名其妙干掉了一个突厥王,听闻此言没好气地道:“还能怎地,顺势而为,见招拆招!”

  这帮子北蛮,还让不让人好好安生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