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第116章 青霉

  那一夜,趁着夜色, 跳荡兵们英勇地护卫着医护营的大小女娘们, 一道将百十来个伤重的啸虎营兵弄上大车, 满满当当塞了,运回狄丘。伤轻些能走的,便像是赶羊一般捆了跟着大车走。

  吴油灯虽是脸上伤口颇长, 但要害无虞, 四肢也无重伤, 便被当作轻伤跟着大车走。

  淡淡的月光照在脚下的路上, 耳边听得大车辘辘轮声, 不时还有几个女娘轻声在说话,路边的草丛中偶尔传来秋虫长声鸣叫, 若不是脸上一阵阵发麻的抽痛, 吴油灯简直觉得自己如在梦中悠然漫步, 周遭的一切都不像是真的。

  只是离着大车的灯笼稍远些,眼中便皆是一片昏黑, 啸虎营轻伤的俘虏们大都有些脚步踉跄, 他们多半都是夜瞎子。

  吴油灯也不例外,他紧紧盯着前面的灯笼, 脚步紧跟, 尽力不让自己摔跤。

  “青叶,再多点几盏灯,这些兵卒多有夜盲之症。”

  那位叫剑衣的,仙子般的女娘吩咐道, 几个年轻的女娘们应着喏又点上了几盏灯笼。

  朦朦胧胧的黄光,照得路亮堂了些。

  夜盲症是什么个病症?这脚下的长路怎地又变成了一整块的石头?这便是狄丘?好生豪富……

  吴油灯脑海里乱七八糟地转过各种念头,身上渐渐走得热了,一阵凉风吹来,又忽地一阵发寒,他心知不妙,怕是……还没想明白,眼前一黑,已是晕了过去。

  耳旁隐约听到女娘们的惊呼:“快!这个发烧晕了……”

  吴油灯半昏半醒,只觉得自己脑袋沉得要命,像是肩膀上头抗了个斗大的石块,浑身发烫,偏偏四肢冰冷,神智都有些模糊了,额上似有一只柔软的手,带着清凉的湿意拂去燥热。

  是,是那位圆脸的年轻女娘吧?似乎有人叫她阿娟。

  耳中听她在与旁人说着些什么,吴油灯竭力想听明白,却根本听不清。

  “……灌柴胡汤,先把烧退下来,大人的这道验方极有功效。”

  柳老先生搭着伤兵的脉,转头向医护卫的女娘吩咐:“他这伤利刃所致,创口颇大,就怕‘伤痉’,呃,就是‘赤书’中所言的破伤风,阿娟,你为他清创敷药,注意观察。”

  “赤书”就是《赤脚医生手册》,柳老先生等一众医士得到厉大人允许,抄录研习此宝书之后,当真如巨石坠入深潭,激起了滔天的浪花,其中玄妙之言,譬如“细菌”、“病毒”之说,让人细思极恐,思之若狂。

  一花一世界,一滴水中万千虫。

  也有几个实在受不了这等邪异之说的医士,愤而弃书,辞别而去。

  厉大人也未留难,这医书上的道理虽是古怪离奇,却能自洽自融,那些验方更是疗效显著、立竿见影,虽则还未能做出那甚“显微镜”来一展微生物的世界,但大多数医士还是相当务实地留下来研究——此地有吃有喝有钱拿,更有千金难得一窥、世家珍而藏之的医术妙方,即便有些难解离奇之处,先学了再置疑也不迟,哪里舍得错过这等好机会。

  如此一来,狄丘医院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水平突飞猛进,若非是此地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小,能对得上的实例实在太少,且多半是些外伤、风寒、头痛、腹泄的常见病症,医士们怕不是要把书上能实用的案例都做上一遍才干休。

  即便如此,狄丘小小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可毫不心虚地自称当今天下最强,没有之一。

  随着这帮医士们一道研习,狄丘医护营女娘们的手段一日更胜一日,不识字的也央了厉大人摸顶赐福,咬着牙学,生生啃下“赤书”,更学会了战场急救与医护,这帮女娘们若放出去,怕也是能称得上医护国手了。

  厉大人又花大积分兑换了“小柴胡汤”、“白药”、“六味地黄丸”等中古史上著名的成方,对于一般常见病和外伤,医护人员已经可以基本按流程迅速解决了。

  然而对于因“细菌”引起的外伤、内伤炎症,中医药汤虽也有疗效,但始终没有钟大仙说的“抗生素”来得粗暴对症。

  “抗生素”这等牛X的东西,厉大人自然也想搞搞,比如青霉素,可惜这玩意的菌种实在太难搞。

  钟大仙说,在地球近代时能找到毒副作用少的特异菌种,不但是花了海量的人力物力,更是撞了天大的运,靠着无数科研实验人员一代又一代地优化菌种,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才能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制备。

  厉大人想搞也成,比之“后”贤们毫无目标的海选菌种,自然是能避开许多弯路。

  先要在特定物品上找到相对合适菌种,然后导异,再精选慢慢培育,大工厂化生产是不用想了,靠厉大人的金手指人工少量制备一点倒是可以,权当秘制“神药”了。

  听了这话,厉大人心气就灭了大半,但想想自家夯货免不得在沙场征战,万一倒霉伤着发炎了——

  嗯,有备无患,果然还是要备上些许“青梅散”——厉大人嫌弃那“霉”字甚是难听,换了个仙气十足的名字。

  培养青霉菌什么烂瓜腐果的都成,当然最合适的某种甜瓜与玉米还在地球对面的大陆上长着,鞭长莫及,厉弦也只得退而求其次,用烂橘皮腐果子来养“霉”,为了弄这点东西又消耗了他小金库里的不少水晶做实验器具,甚为肉痛啊!

  玻璃,这玩意无论如何也得尽快搞出来,自家收藏的珍贵水晶哪里够这般消耗?

  也不知朱九发的刀上沾了什么“毒性”,吴油灯的脸皮红肿起来,发了一夜又一日的高烧,眼看着就要顶不住,厉大人开口了:

  “给他用‘青梅散’。”

  这粗制的初代“青梅散”中青霉“毒性”挺大,药性又不持久,遇到疑难之症,能救人一命之际,厉大人也不吝试上一试。

  只是会不会过敏,是生还是死,得求老天保佑了。

  吴油灯活了下来,并且迅速好转起来,听说自家这条命是厉大人用珍藏的神药,给从阎王爷手中生生抢来的,吴油灯悄悄的,在夜深人静之时去府衙之前磕了九个响头——大人,小的这条贱命就交给您了。

  伤愈之后,吴油灯埋头苦做,甚至去夜校学那些“天书”,他如此勤奋不辍自然得到了管事的赏识,被推荐给大人摸顶赐福,而后,吴油灯辞了工地的活,跑去黑甲军征兵处,成了一员老于军伍的新兵。

  大人的狄丘,我们共同的狄丘,自有我等用命来守护。

  日理万机的厉大人自然顾不上一个小小降卒的心思,就连自家夯货一时都有些照顾不上,因为二舅回来了!

  郑锦风尘仆仆地回到狄丘,照例又是一长串见头不尾的车龙,好在如今狄丘通往平陆县的官道已拓宽修整,不然这许多大车恐怕还难顺利进入。

  郑锦不光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厉弦的两位表哥表弟。

  到了地头,郑二舅再也掩不住疲累之色,连话也不想多说,指着郑纪、郑纫兄弟俩,对厉大人说:“安顿下,长住的。”

  说完便在仆从们的服侍下,走入浴室去泡澡了。

  “表弟有礼了。”

  “见过表兄。”

  虽是自家亲戚,除了前次大舅带着他去州郡拜访诸位官员时,彼此共处了几日,实在也不太熟悉。

  好在厉大人善与人交,交际也好,交啥也好,只要他开心乐意,自然也能让人如沐春风,没几句话说下来,两兄弟都已开颜,年少活泼些的郑纫更是对狄丘好奇不已,东问西问,问个不停。

  话扯到怎地会到狄丘来长住,郑纫闭了嘴,郑纪嚅嚅几声,吱唔着说是二叔会与表弟详加分说。

  有些意思。

  厉弦垂目暗自笑笑,也不以为意,他们不说,二舅总是会说的。

  随口便让思庐带着表兄弟两人下去安顿,狄丘如今也无甚好住的地方,大家伙既然要长住,那就一道先委屈着挤挤吧!

  “表哥你都能吃得苦住得,我们如何不能住?”

  郑纫笑嘻嘻地随着思庐出去,郑纪犹豫着似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悄悄叹了口气,蔫头蔫脑地也跟着走了。

  好好洗漱了一番,郑锦才换了一袭淡青如烟的薄袍来到厅堂。

  “阿舅你们这是……”厉弦肚里攒了好多疑问,迫不及待地问道。

  “郑阀分家了。”

  郑锦斜坐在胡椅上,冲着厉弦疲惫地笑笑,道:“因为一个银矿,郑家三分。”

  “什么银矿?什么分家?!”

  听到“银矿”两字,厉弦寒毛都竖了起来,前世郑阀的悲剧正是因此而起,今生他无数次想提起这茬,奈何根本不知道当年是何时、如何发现的那“银矿”,想劝都不知从何劝起,只能静待事情有了苗头,再想办法掐灭祸根。

  哪里想得到,当年秘而不宣,到元和七年才事发的银矿,如今阿舅回去转了一趟,回头就冒出来了。

  怎能不让厉弦亡魂皆冒?!

  郑锦有些意外地看看小脸煞白的外甥,温言安慰道:“莫急,我家并未大伤筋骨,不过是夕年诸葛氏旧计罢了。”

  汉末乱世,世家诸葛氏分拆几支,遣族中俊杰入各大势力,尽心尽力辅佐所选的主公,即便同族为敌也毫不手软,各自都成了各家势力的顶梁柱。到得乱世结束,虽有几支游离而散,但终有一支选对了人,诸葛诞一系成了陈国的开国重臣,权势彪炳,富贵至今,诸葛家在北国也越发鼎盛。

  厉弦听了稍有些安慰,但最记挂的事情仍是没明白,心头火急火燎,就想问问二舅:那该死的银矿什么时候钻出来的,郑阀如何处置了?

  “哦!你说那银矿啊!”郑锦摇摇头,“阿丑,临事须静,你这般猴急可不是处事之态。金银何物?不过是一般等价物,虽然金银因其稀少,货币天然是金银,但其本身……”

  “阿舅!”厉弦惨嚎一声,这是上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么?!

  郑锦抿嘴笑了起来,悠悠道:“我家在司州、并州交界之处发现了一处银矿,皇帝知晓后颁旨矿为官有,并设司银中郎将官冶,银矿就缴卖了官营,换了点东西回来。”

  “……这,这就完了?”厉弦极度不可思议地问道。

  “你还待如何?”郑锦也很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