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第109章 牧草

  激励之后事情还是要做,厉弦按着轻重缓急把几项事情排了排。

  砖屋是必须要起的, 而且是重中之重。

  如今已是深秋, 重阳一过, 眼一眨就入冬了,西北不比江南和中原, 没个挡风御寒的窝,老弱能冻死一大半。穷苦人家再不济的, 也会在山上刨个洞,躲过严冬。华夏子民思根念乡,漂泊在外, 唯有在一处有了屋子有了地,那才算是真正有了根脚。

  从开春他领着这些百姓到达狄丘,当牛做马般地苦熬了这几个月, 要不是有他这神仙大人“以身作则”地带领, 一股心气提着,粮食又堪堪顶住,怕是大伙的精气神早散了。

  即便如此,秋收之后, 他都能感觉狄丘像是一张拉得过紧的弦,有些绷不住劲,要疲了。

  此时此刻,何以提气振奋精神?土地要大农场化作业, 暂不可分,那就分屋!

  三千多人, 八百多户的人家,要在短时间内住上砖屋,自然不可能如平常人家一般,每户人家在空地上起几间平屋,围个小院子,有点闲钱的还要建个几进。

  对见识过上人们各种“高效”设计的厉大人而言,这么做实在是太不经济,太不求效率。

  虽然在如今的年头,人的活动范围远不如野兽,山林野地大多被禽兽虫蚁所占,荒林野地数不胜数,但是同样的,限于人手与能力,被开荒出来适宜人居,还不浪费耕地的地方并不多。

  厉大人在狄丘的舆图上看来又看去——这上头已经花二千积分请钟大仙规划了一个小城镇的基本设计,他狠狠心,在居民区与教育区块中间划了十亩贫地,用来建大屋。

  这种大屋有三层,按着上人们给的简数计量来算,足有50米长,20米宽,每层都可建30至40间小室,用上叠床,每间都能塞下四到六个人,每层的顶端设一间盥洗室,四排大屋围成个口字形,中间便是活动的天井。

  上人们说,这便是当年还挤在地球生活的时代,华夏的宿舍格局,学校工矿都有,格局久经考验,十分强大,适宜有一定纪律性的人口密集居住。

  厉弦对这设计如获至宝,建上这么一圈屋子,起码能塞下一两千号人,待得日后条件好了,民众们再慢慢搬入民居,这屋子还能给以后的学校、工矿作坊当宿舍,一点都不浪费!

  唯一可虑的就是取暖。

  这种砖瓦房虽是比那些泥墙草屋山洞御寒的功效强出许多,但在缺少御寒衣料,又地处西北的狄丘,如果室内不点火盆火炉取暖,还是极难扛的。若是每间屋子塞个火炉子,这么多人一不小心失火便是场大祸,烧着煤石,捂了毒气都能闷倒一屋子人。

  钟大仙便给厉大人出了个主意,反正如今狄丘小高炉产量也稳定了,一日千斤的铁料,除了制农具和兵器甲胄,完全可以挪出一部分来造水暖系统。

  水暖这东西,要说简单极简单,热水管、土锅炉,排管布局开烧,锅炉里的热水通过铁管传导至所经的路线,方便快捷,再容易不过。

  在地球近代的养鸡场小浴室里,时不时就会有老板偷偷安一个拿常压锅炉、废旧汽油桶随便改的土锅炉来弄这一套,一旦有人举报,安监部门就会迅速查抄,名副其实地连锅端。原因就在于锅炉这东西属于特种制造,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使用都需要有相当的安全资质,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来个连锅开花,这东西爆起来简直堪比TNT啊!

  厉大人有钟大仙的光脑设计,又有一手爪炼特种精钢的神功,这锅炉自然是土不了,但是如何安全应用,还是拎着铁甲的徒孙,耳提面命地训了好久,又安排六人三班轮流盯着,再加上钟大仙为中古人类特地设计的几重安全阀门,只要能按部就班地操作,安全基本无虞。

  一圈大屋并没有全部都设计成宿舍,正对门的一楼是食堂,也是方便这么多户不开火的“宿舍”住户能吃上热饭食。

  如此一来,整圈宿舍可容纳住户为1760人,为了尽量调济资源,厉弦打算拆户,学龄前的子女和老人跟着成年夫妻同住,十四岁以上的未婚青年若是未入学、未成婚的,都按男女分宿舍。

  四幢大屋,两幢为青年男女宿舍,两幢为家庭宿舍,如何分派,谁能入住,就要按工分来评分排队抽选了。

  既然有了如此激励人心的计划,也将在两个月之内建成,厉大人当然就先放出风来,鼓舞大伙的干劲,力争上游,努力争取分房么!

  除了在建的仓库、望哨、让民众安居的大“宿舍”,还有一个工程必需在近期完成的,就是——青储窑。

  青储就是将可作饲料的青绿植物,通过特定的方式控制发酵而制成的饲料,这东西制作简便,原料又多,一个至两个月就能酵成,在冬季无鲜草料时喂养牲口,又顶饿营养又丰富,简直是育肥家畜的一大法宝。

  只是厉大人手头可没什么塑料布,更没有玉米杆、紫花苜蓿之类的好青料,只能因陋就简,先挖大坑做深窑,然后收集各类青料,好好窑藏发酵,先顶个一冬,待得明年,就有好牧草了!

  当地生长的、适合喂养牲口,又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不是很多,紫花苜蓿有,狗尾巴草也有,这两样虽是很多百姓都知道能喂猪羊,甚至苜蓿草嫩时人都能采来吃,却是从未有人想过要种植。

  不走寻常路的厉大人说要种草,那就种!

  几十亩的好地收获之后,厉弦就让深耕,因为种子收集太少,导异都来不及,今年的秋种更加来不及,也只得等到来年春天再选种播草。

  狗尾巴草倒是不必特地播种,但收集草料也很是花费一番精力,小学生们的课余如今基本就是采草换工分,孩子们勤勤恳恳采上一大筐鲜草,才能欢天喜地地换上小小一工分,厉大人如今的劳动力“剥削”可谓做得淋漓尽致,童叟无欺,简直一丝一毫都没浪费。

  除了这两样,厉大人还得到了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牧草。

  这东西的来处有些奇妙,是黑子送的。

  黑子原本叫胡黑子,他不姓胡,但是家乡人人都叫他胡黑子,只因他娘是被胡蛮子糟蹋了,才生下他的。

  他家在塞北,与突厥蛮子交界的荒凉之边,那里比狄丘更蛮荒,更苦,百姓们种得一点地,每到秋收时节,胡蛮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来抢掠,除了抢粮,还抢人,胡黑子的娘便是这样被抢走的。

  她挣扎着趁蛮人不备,与乡人结伴冒死逃回家乡,肚子里却有了黑子。

  苦水里泡着的边民,哪里还顾得贞洁两字,活着就是万幸,她娘挺着肚子嫁了个逃荒汉,这才养活下他。

  她娘虽是嫁了人,他却没有姓,连那逃荒的汉子也不愿让人胡蛮崽子跟着自己姓。

  黑子便成了众人口中的胡黑子。

  磕磕绊绊,忍饥挨饿,终于长到了十几岁,因为饥饿和劳苦,他个子又瘦又小,像是个未长成的孩子,但黑子能干活,不会干活就没有吃的。

  他娘嫁的逃荒汉子有一手养牲口的手艺,却秘不相传,他说要传给他家的子孙。

  黑子却晓得,这汉子无非是会栽种一种长叶的牧草,那草牛羊爱吃,能长膘。他悄悄地跟着这汉子,偷着摘下了许多种子,那时他想着,娘肚子里的弟弟出世,这汉子若是再容不下他,他就另找一块地,种上那些好草,然后养几只羊,也能自己养活自己活下去。

  哪知突厥蛮子突地疯了,冲入大燕去围了京城,后来也不知怎么地,不知谁杀谁,几千几万骑都互相不要命地厮杀,边民们便遭了大殃,黑子的娘就在那时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被蛮子的马踏死了。

  那汉子哭嚎着拼命,被蛮子一刀砍了。

  他冲出去想把娘拖回家,却被蛮骑一蹄子踢晕,等到他被热醒时,周围是一片火海,整个破村都被烧起来了。

  黑子就逃了,带着家里仅剩的一点粮,带着他的宝贵草种,跟着村里还活着的人,踏上了逃荒之路。

  一路走,一路不停地有人加入,不停地有人死去,黑子一度以为,他也会是倒在那条逃荒路上。

  然而,命贱阎王都不收。

  直到他走到了狄丘,这个奇怪的,却如同神仙地的宝地。

  厉大人让他填饱了肚子,黑子便将自己最宝贵的“草种”送给了他。

  厉大人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不干干起眼的礼物,并且给它起了个甚是好听的名字——黑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