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边关开荒致富指南[种田](穿越)>第57章 没挣到钱,白干活了

  蒋先生填好学籍后, 晏宁交了五十文钱的学费, 这就算办完入学手续了。

  宋朝时期,因为当朝的经济比较富裕,因此朝廷对于求学的学子们一向优待有佳。州府府衙设立的学堂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而且日常读书写字所需的书卷、笔墨纸砚等等也都免费发放, 且在学堂读书时表现优异的学生还会时不时得到嘉奖。

  陎州城虽然穷是真的穷, 但这些朝廷明文规定的律法也不敢违抗,报名时收取的五十文钱, 其实只是收了两套学服与两套鞋帽的钱。

  可即便如此,穷苦的老百姓依然不愿让孩子来上学。

  一是因为穷惯了,舍不得花那五十文钱。再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小孩作为家里的劳动力之一, 去读书还不如早些下地干活挣钱。

  二是“靠读书出人头地”这种事对他们来说彷如天方夜谭, 想都不敢想。那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该做的, 他们只是种地的流民,出身就就已经低人一等。

  晏宁听蒋先生说到这儿, 也忍不住一阵唏嘘。

  “会好起来的。”他说,“待陎州城富裕起来了, 挨家挨户都能吃饱穿暖的时候, 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来学堂求学了。”

  蒋先生摇摇头, 想想自己这把老骨头,叹息道:“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很快的!”晏宁直视他,眼神纯净又坚定:“您相信我, 不出三年, 陎州城一定会富裕起来的!”

  蒋先生被他的豪言壮语唬得一愣, 愕然道:“晏公子何出此言?”

  是什么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来?!

  晏宁雄赳赳, 气昂昂地:“因为我相信英明神武的知府大人!在他的带领下, 陎州城一定会富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先生,请您也暂且相信他罢,他真的是个好官。”

  “……好。”蒋先生失笑,捋了捋胡子,“你这孩子,倒是有趣。你这般相信知府大人,与他很熟么?”

  当然熟了!我们可是在同一张桌子吃饭的关系,以后还会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呢。晏宁骄傲地想。

  “莫逆之交,我二人时常在一起畅所欲言。”他大言不惭道。

  “原来如此。”蒋先生略微有些意外地望着他。能与知府大人说得上话的,想来也是有学识有修养之人。再观他外貌,一张俊秀的脸,漂亮的桃花眼,肌肤白皙细腻,身姿笔挺气质温润,确实与山野村夫有着天壤之别。

  蒋先生越看越觉得他顺眼,久违地打开话匣子,与他畅谈起来。

  魏承启初高高兴兴地抱着老者发给他的学服在一旁等晏宁。可左等右等,天色越来越暗,他腿都站麻了,晏宁竟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看了看天色,想出声喊他,但又不敢,犹犹豫豫地努起嘴。

  “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去罢。”蒋先生余光瞧见魏承的小动作,不由笑了笑,“明日辰时三刻到学堂早读,若是迟到了为师可是要戒尺伺候的,记住了不曾?”

  魏承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是在与自己说话,忙道:“是,弟子记住了。”

  “好,那你们回去罢,我就不送了。”

  “不敢劳烦先生。”晏宁笑眯眯地与他道了别,“等改日空了我再来聆听先生教诲。”

  出了学堂,两人先把学服拿回家里放好,然后再去市集的书铺买笔墨纸砚。虽然这些东西学堂也会发,但还是得再买一套放在家里。

  晏宁想了想,又对书铺老板道:“再包一套罢,我要两套。”

  魏承傻眼:“一套就够了,用不着买两套吧?!” 阿宁也太瞧得起他了!

  “谁说全是买给你的了?我用不行?”晏宁斜眼。

  “喔,原来你也要与我一起读书写字么?”魏承开心地鼓掌:“那好呀,你陪我一起学。”

  “书袋要不要?”书铺老板热情推销,“这两日学堂开学,不少学子来我这买书袋,最后还有几个了,你们要的话便宜些给你们。”

  “我要。”魏承兴奋指着挂在墙上的书袋子,说:“我要绣了小花的那个,和阿年的一样!”

  “好嘞。”老板笑眯眯地拿下来给他。

  魏承高兴地接过来斜挎在身上,臭屁哄哄地问晏宁:“好看吗?好不好看。”

  “好看好看。”晏宁敷衍答道。

  “那你不要一个?”魏承问。

  “不用,我回去让阿姐给我缝一个小猫的,肯定比你这个好看。”晏宁哼道。

  “那我也要!”魏承马上说。

  晏宁:“你都有了,要什么要。”

  魏承:“我可以背两个。”

  晏宁调侃他:“你有那么多书么,还背两个呢。”

  魏承:“那我一天背一个,轮着背。我不管,反正我也要。”

  “行行行,你是小祖宗你说了算。” 晏宁十分心痛地掏钱付账,牵着他回食馆。

  两套笔墨加一个书袋,再加上报名费五十文,一共花了一百文钱。

  娘的,这一天挣的还没花的多。

  他的心在滴血啊。

  越想越气,于是他恶狠狠地威胁魏承:“小兔崽子,你要是不给我好好念书,看我怎么收拾你!”

  “………”魏承为自己日后的学习生涯感到深深的忧虑。

  回到食肆,天色已晚。酉时一过便有食客来店里吃晚饭了,雯娘与王阿平正忙得热火朝天。

  晏宁见状,赶忙去招呼客人。

  雯娘见他回来,松了口气,“事情都办好了不曾?怎去了这般久?”

  晏宁笑笑说:“都办妥了,放才我带阿承去书铺买东西来着,耽误了一会儿。”

  魏承才不背这个锅哩,不满地嘟哝他:“怎怪到我头上来了,明明是你在学堂与先生扯闲天忘了时辰……”

  “啧,就你长嘴了是罢。”晏宁瞪他,“没听见客人催菜了么,赶紧端菜去!”

  魏承瘪瘪嘴,“哦……”

  雯娘好奇地问晏宁,“你与先生都聊了什么?”

  “闲聊么,蒋先生为人风趣学识渊博,得他教诲受益匪浅。”晏宁笑道,“我看阿承以后可得怕他,若是不认真念书,指不定得挨戒尺哩。”

  “那好,读书不认真就该挨打才行。”雯娘也笑道。

  两人说完齐齐看向魏承,似乎已经在提前琢磨要从哪儿开始下手打孩子了。

  魏承:“………”呜呜,你们不要这样看着我,我害怕!

  .

  陎州城内的夜生活不比汴京、通州这些富饶的城池繁华热闹,一到入夜掌灯的时辰,外头几乎就没什么人了。百姓们结束一日的辛勤劳作,都各自回家填饱肚子,睡觉休息。

  忙完饭点那一个时辰,四人将食馆打扫干净,也关门收摊,回家吃饭去。幸好有王爷爷在家替他们早早煮好了饭洗好了菜,不然回去还得再忙活一通。

  这一天下来确实辛苦,雯娘与王阿平忙了一日不曾歇息,晏宁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与两人商量着要不要再请个人到食肆打杂活。

  两人都是勤俭持家之人,一听他又要乱花钱,连连拒绝。

  “不要花那冤枉钱,阿姐不辛苦,不累,做得过来的。”

  “我哪有乱花钱,还不是担心阿姐你身子吃不消么。”晏宁一面帮她收拾碗筷,一面说道:“你早上起得最早,给咱一大家子人做早饭洗衣裳。白天去食肆洗菜洗碗,晚上回来了还得忙这忙那,这一整日都没个喘气儿的时候,万一要是累坏了可怎么办?我就你这一个好阿姐,若是换了别人,我才不担心哩……”

  雯娘知道他嘴甜会哄人,但心里依然觉得十分宽慰,忍不住笑着轻轻敲了敲他的额头,“你呀,整日就会油嘴滑舌哄人开心。”

  “我哪有。”晏宁佯装不满的努起嘴,“我是真的心疼阿姐哩。后厨那地方油烟味儿多重呀,是阿姐这般如花似玉的大美人儿该呆的地方么?!那决计不该啊。要我说啊,我再去请个大老爷们儿和一个小丫鬟,大老爷们儿去食肆打杂,小丫鬟来家里洗衣裳做饭,阿姐每日养养花溜溜猫得了,你说好不好?”

  雯娘听得笑弯了眼睛,“那我岂不是什么也不干了?”

  晏宁点点头:“嗯嗯,阿姐以后就在家里当金枝玉贵的夫人,什么也不用干了。”

  雯娘:“瞎胡说,我哪是什么夫人……”

  “我说真的喔,不是开玩笑的。”晏宁说,“阿姐你就在家里好好享福罢,王爷爷也是,有我和阿平哥在外头挣钱养家就好啦!”

  “对的对的,阿宁说得对。”王阿平点头道。

  “还有我呢,我也可以出去挣钱养家。”魏承小猪崽也起哄说。

  “好好好,你主意多的很,阿姐都听你的就是了。”

  “好嘞,那就这么说定了。”晏宁笑嘻嘻接过她手里的家务活儿,把她赶去沐浴歇息去。

  忙碌一天,众人洗洗也就睡下了。

  夜半三更,晏宁提着小夜灯回到卧房。魏承这会儿已经睡着了,撅着小屁股对着床铺外头。

  房间里很快亮起烛光,晏宁拨了拨灯芯,让火烛烧得更亮些,放到桌上。

  “喵——”阿肥跃上桌案,聚精会神地看着晏宁从鼓囊囊的钱袋里倒出一把铜钱来。

  “今天卖了两只烤鸭、三条鱼、四十根玉米……鸭蛋用了十五个、西红柿十五个………一共做了二十份西红柿炒蛋…”

  晏宁用自制的鸭毛碳心笔在纸上写写算算,眉头越拧越紧。

  “一共挣了180个铜板,三条鱼花去24个铜板,还剩156个铜板。再刨去鸭子、西红柿、玉米、还有各种配料、油盐酱醋的成本……等等,怎么好像还亏本了……”

  阿肥:“………”

  晏宁:“………”

  一人一猫面面相觑,无语凝噎。

  “新店开业前几天都是赔钱赚吆喝,正常现象。”阿肥说,“等过了这两天可以适当涨价,不会赔钱的。”

  “涨价也涨不了多少,太贵了没人来吃。”晏宁皱着眉头,盯着纸上歪七八扭的字,陷入沉思。

  城里的夜比云涧溪的夜似乎更为静谧,没有了山林里的虫鸣鸟啼,只偶尔会冒出一两声流浪狗的嚎叫和敲更的梆响。

  过了许久,正当阿肥昏昏欲睡时,忽然听到他问了一句。

  “阿肥,你之前说过,只要能挣钱,我去卖身也可以,对吧?”

  作者有话说:

  阿肥:你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