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千江不渡(穿越)>第16章 明月歌

  那是一册讲述大周开国的话本,这节正说到秦王周温嵘的劣迹,其中最突出的两桩,一是杀俘屠城,二是灭佛抑道。

  越千江认真看完,直言说:“故事有夸大,但事情还是有的。”

  周不渡:“野史说他入魔了,是真的?”

  “我曾经那样想过,因此与他产生嫌隙。”越千江态度坦诚,并不避讳说这些事,“事后反思,才发现是自己目光狭隘。”

  周不渡:“怎么说?”

  “唐末战乱,百姓贫苦,能作战的男丁多半都当了兵。”越千江目光微暗,陷入回忆,“向时,藩镇林立,钱粮积于战将、豪族之家,各自建国称帝,相互攻伐,契丹趁机壮大。石敬瑭为认贼作父,割让燕云十六州,灭梁而建后晋。及至太/祖建立大周,后晋消亡,十六州仍被辽国占据。”

  说到此处,他抬起头,问:“你对燕云有什么看法?”

  通史、军事战略,周不渡还是懂的,便道:“燕云之地据山川河流之险,是北方的天然屏障,失之,契丹铁骑随时都能长驱直入。”

  越千江点头:“没错,十六州始终是我朝的心头之患。开国之初,士气最强,温嵘主张北伐。但从强敌手里收复失地殊为不易,须先灭藩镇,富民强军。屠城……除了有一次我不在,其他时候,我所见到的,并非杀光城内所有人,而是立一标准,允许我方兵卒抢掠契丹贵族豪强,以战养战、鼓舞士气。但战事复杂,杀戮,无可避免。”

  “这奠定了大周至少百年的太平。”周不渡的观点跟周温嵘惊人的相似,不禁赞了一句,但越千江说得也很对,战争残酷,血的代价是否应当?他不敢妄言,“战争里没有真正的赢家,若是不可避免,快刀斩乱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少,结果是好的。”

  越千江:“话是这么说,但罪孽是真的,也不单是他的。”

  周不渡原本不想跟他讨论这段历史的,是怕惹他伤怀,但既然已经开始谈了,就索性问个清楚:“那他灭佛抑道,又是为了什么?”

  越千江:“那时的佛道与今不同。所谓的僧人,不须守戒律,占有良田而免于赋税,又有寺庙武装。所谓的道人,伐山破庙,不认三天道祖,只认活人宗师,宣扬三皇五帝祖先神明皆为应被扫除的六天故气,说昊天大帝是高天万丈鬼。在你看来,他们为的是什么?”

  周不渡:“灭儒乱政,自立为王。”

  “温嵘也是这么说的。”越千江眼神闪烁,有一瞬间陷入了过往记忆,但很快回过神来,“纵观古今,乱世之中,多少豪强凭借教派起家?教派夺权失败,才不得不自我约束、远离世俗,再过许多年,倒让人以为他们是天生的出尘。他痛恨那些以神之名愚弄百姓、动摇国本的人,但毕竟是青阳山弟子,对玄门不能做绝,于是便灭佛而抑道。”

  “他真是目光超常。”周不渡感慨道,自己生在未来,置身事外,能用后世的眼光客观看待历史问题,但周温嵘生于古时,出身玄门,年纪轻轻就能看透本质,不可谓不是天纵奇才。

  ·

  越千江看着周不渡,神情严肃,说:“温嵘才智过人,有勇有谋,但的确缺少敬畏,他不敬天地、不畏神佛、不惧妖魔鬼怪,什么都不怕,甚至不怎么在意他自己,行事易于陷入极端,有人说他杀红眼入了魔,可能也不算错。”

  师父,你是在……点我吗?周不渡感觉怪怪的。

  年少时,他曾有过一丝天真,反对战争、反对公司向反抗军贩售武器,厌恶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对抗,认为机械升格最有希望能帮助人类摆脱苦弱的血肉,彻底结束乱世纷争,于是跟养父发生分歧,断指明志,逼养父妥协,让他退出公司、隐姓埋名、加入升格教团做研究。

  创造出机械之神之后经历的一切让他彻底醒悟,教团要的从来就不是神,不是拯救,而是权力和统治,真正的神会撼动他们的权威,造神之人必须死。他意识到,养父才是对的,放自己离开,只是因为怜爱孩子。

  后来,父子两人各行其道,渐行渐远,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思想,周不渡孤注一掷,用尽全部心血证明机械升格的可行性,成功了,却也一败涂地。从前,他不曾问过养父,没想到经此奇遇,反而得以看开,假使自己早早认清现实,又或是自杀未遂侥幸存活,一定会跟养父走上同一条路,说不得更为激进,就像……周温嵘那样。

  当然,现在不同了,有师父在,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越千江闭目,轻轻摇头,叹道:“但我常伴他左右,竟不懂他的苦心,到底是无知迷信、畏惧罪业使然。你在业海里也看见了,我曾燃指供佛,现想来是何等的愚昧?但他不想见我损伤身体,无奈退让,没有斩草除根,使得隐患不绝。谁都可以说他的不是,我不能,当时该直接问他的,可惜,我没有。”

  周不渡忆及前尘,亦是怅然,但历史不容假设,他此时想来,有悔有憾,劝慰越千江,也是自我安慰:“只要苦难的现实存在,教派就不会灭绝,这一点,他一定明白。恐惧是人之常情,又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裹上神圣的外衣,你不是迷信,只是向善、向美,怕所爱之人……抱歉,我说错了。”

  “没错。”越千江面无异色。

  没想到越千江这样坦然,之前的猜测被确证了,周不渡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越千江待自己太好了,那样不同寻常的温柔包容和无微不至的照料,再加上杨悉檀的暗示,难免让他产生错觉,仿佛两人之间存在暧昧,不知该如何自处。

  另一方面,越千江坦承对周温嵘的爱慕,他竟然莫名有些羡慕,人世间至死不渝的感情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想到最后,周不渡只替越千江感到委屈:“你怕我爹遭报应,真心为他,才会劝他。况且,善恶业力确有其事,他要是知道,不会怪你。”

  “是吗?”越千江似乎有些惊喜。

  “真的。”周不渡没有瞎扯,因为他相信养父不曾责怪自己,差不多的情况,周温嵘肯定不会责怪越千江,“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从不做错事的,大家都在成长,只是造化弄人,无可奈何。”

  “只怪我恍悟得太晚,现想来,多少有些遗憾。”越千江轻轻叹息,说罢换上笑脸,显出轻松,“总算说了出来,说完,便放下了。”

  清凉夜里,秉烛夜话,窗外的世界被黑暗吞没,恍惚竟似只剩下这一个有光亮的角落,独属于这两个人。

  周不渡已经想不起来有多久没曾与人这样不带隔阂地深谈了,不舍得打破这份安宁,好想就这么聊下去。

  但越千江仍是说出了结语:“徒弟,今日告诉你这些,不为论对错,只是让你了解,师父跟你爹都不是完美的人。往后,你会从别人口中听到更多传言,亦真亦假,有甚疑惑都可直接问我。”

  周不渡:“你们是英雄,亦是凡人,向来当局者迷,不该用后世的眼光苛责前人。有幸再世为人,你说了既往不念,我便只认今后的你。前尘随风,没什么要紧,以后我不会再问,也希望师父能真的放下,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其实,他仍有一事不解,有关秦王谋反的因果,书里说得很模糊。大周王位兄终弟及,太宗便就传位于世宗周元景。秦王是世宗的弟弟,战功显赫,王位原本就是他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又想,以秦王的能耐,行事不成,大抵是他自己看清了什么才放弃的。

  周温嵘到底看清了什么呢?最关键的东西似乎就隐藏在其中。

  但话已经说完,还是不要再纠结了。

  越千江一指拂开周不渡垂落前额的发丝,朝他笑了笑:“我有个好徒弟。”

  周不渡见到那笑容,竟生出了新的勇气,也笑,说:“既往不念,未来不迎,就这样!”

  ·

  就这样!

  书虽然越看越迷惑,但看完了,词曲就写成了。

  周不渡学过艺术,擅长绘画,通晓乐理,但造诣着实不高。好在音律与数学之间有着深切的联系,他数学学得不错,又见多识广、思维开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采用十二平均律,就能以数学方法构建音律与和弦,至不济照着《卡农》改和旋,再差也难听不到哪里去。

  当然了,给师父的东西可不能糊弄。他采撷精华,取长补短,把后世一支广为流传的思乡曲改为古调,曲就成了,再配上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也有了。

  说实在的,他并不想“写”出这么惊艳的乐章,毕竟周温嵘给周廷兰写的曲也只是填了前人不甚知名的词。

  但这是给越千江的。

  周不渡的情感既淡漠,又极端,因为交际圈狭窄的缘故,除了养父之外,前生几乎没有遇到过几个能走入内心的人,他甚至都没办法喜欢自己,与学长则只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他不懂什么是喜欢、该如何喜欢。

  只是,在他的想象里,喜欢一个人,就要给对方最好的。

  他喜欢越千江,就必须给越千江最好的,而这首词恰好合适。

  越千江的名字与月亮有渊源,月有阴晴圆缺,他与周温嵘有悲欢离合,但此事古难全,遗憾已成过往,希望他能看开,但愿从今以后,师徒俩能……算了,等到真相揭开,他们未必能有“以后”,但愿越千江能继续好好生活、遇到对的人,拥有幸福的一生。

  周不渡悄默默地写词作曲,把成品誊写在画符用的黄表纸上,折起来,趁越千江在门外用凉水洗漱的时候,塞到他枕头底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越千江夜里回神,在朦胧月光下睁着一双金瞳,细细地看,慢慢地读,背挺直,声渐颤,仿佛想把每个字都刻入灵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周不渡脸烧了起来,不知道在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东坡先生,希望有罢,但即便没有,词曲非自己作,他都不敢享受因之而得到的赞赏。

  然而这事说不清,他不住地解释:“词是我在书里看见的,沧海遗珠,不知作者,但绝不是我所作,曲亦是古调改编。”

  “可曾定下名字?”越千江问。

  周不渡答:“《明月歌》。”

  周温嵘为周廷兰作《红叶赋》,周不渡就给越千江写《明月歌》,前者是思人的愁绪,后者是超脱的祝愿。

  越千江点了点头。

  周不渡有些忐忑,小声问:“师、师父……觉得如何?”

  这词必然是好的,甚至有人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样好的作品,一经问世,又怎么可能成为沧海遗珠?

  然而,许是人无完人罢,纵然是金瞳罗刹,亦不免被自己过分在意的人所带来的巨大欢喜冲昏头脑。

  不论周不渡说什么,越千江都只是点头,道:“再喜欢也没有了。”

  当晚,他一直背对着周不渡,道谢亦只是侧脸,看了许久,小心翼翼地把黄纸折好,用油布包起来,再装入小布袋,最后才收入怀中。

  周不渡没有出声打扰,甚至不去看他,但能感觉到他是真的喜欢,自己亦随之欢喜。

  这感觉很好。

  五月十五日,夜阴,圆月隐在云后。

  师徒俩坐在杂草丛生的屋顶。

  景象荒凉,人却和乐。

  越千江取出紫金洞箫,第一次吹奏周不渡为他作的曲。

  周不渡低声唱和。

  《明月歌》有古风,有新意,有东坡的豪放,缥缈的乡愁,美好的祝愿,无哀婉,无心伤。

  曲尽云散,月出夜明。

  周不渡望月遥思故乡人,却不能诉说心事,便向师父感慨道:“千江有水千江月,你的名从这佛偈里来,姓却也合适。”

  这不是一个问句,但隐含着探寻。

  越千江,月千江……

  师父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读音完全相同,他为什么会跟另一个世界里的学长——那个被自己改造成机械之神,而后遗忘、抛弃了自己的人同名?

  作者有话说:

  周不渡:现在就是羞耻,特别羞耻,我做文抄公了……

  越千江:他心里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