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一品良缘之夫人在上>第九十四章 朕要修法立后

  “皇叔。”

  封镜逸喊了一声,在明亲王探究的神色中换上认真的表情说道:

  “皇叔认为墨守成规好,不做改变可安于现状没有动荡,可朕,倒觉得随时局而变革是兴国之策,每到科举年,都有很多贤士良才联名上书进言,要求改变男妻不得入仕的规定,先帝也曾经跟朕提过说要考虑,但最终因为年事已高有心无力便只能作罢,如今,朕确实是有心想考虑修法一事。”

  说到这里稍作停顿,在明亲王要开口之前又继续说:

  “当然,此事朕会慎重考虑,也请皇叔认真帮朕考虑,朕登基至今都是拜先帝和皇叔以及诸位元老大臣的扶持才能稳住根基,国强民安,也是该做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来赢取民心了。”

  “纲法乃立国之本,怎么可以说改就改,帝君圣明,自然是民心所向,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

  明亲王继续劝说,但心里却是知道,依照封镜逸的性子,这事恐怕改不了了。

  果然,明亲王说一句,帝君便又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朕没有说要全部改了,只是准许男妻考取功名而已,男妻本就因为无法孕育子嗣而在家庭中地位尴尬卑微,若是能让他们拥有提高自身身价和地位的渠道和方法,不仅可以消除很多不稳定因素,更会让那些因为不合理的约束而隐忍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谓有利无害的。”

  “……”明亲王皱眉不语,虽然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但封镜逸居然会这么细致的解释这些,更加显得他痴迷应离无法自拔,一国之君因为一己私欲而大动干戈。

  “皇叔,如今天枢国国情跟建国之初到底不一样了,有些需要改变的东西是必须要改的,墨守成规不如顺应时局,皇叔说呢?”

  封镜逸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得很明显,知道明亲王就算心中窝火也无可奈何,但还是把该说的说清楚。

  “帝君既然早已做了决定,又何必还跟臣绕这么大的弯子呢?”

  明亲王深吸一口气,心里愤懑难平,但找不到有力的反驳理由,封镜逸的大道理比纲法还多。

  然,封镜逸却还没有满足,摇头否认后一脸真诚道:

  “皇叔错了,这些是朕跟皇叔聊天时突然福至心灵想到的,若不是皇叔过来朕都无法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只想着不择手段逼得应离就范就好,如今跟皇叔一说,倒真的想出了个万全之策了,朕该该谢谢皇叔才是,若不然,就真的要背负一个不择手段霸占臣子的昏君之名了。”

  “……”明亲王居然被噎住,这都变成是他的错了?

  封镜逸见状又趁机恭维:

  “朕知道皇叔一生都为天枢国鞠躬尽瘁,一心想帮天枢国黎民百姓谋求安宁,所以这次也希望皇叔能协助朕推动修法一事,有皇叔帮忙,肯定会容易得多。”

  “帝君您这样可是折煞臣了,臣深感惶恐……”

  明亲王又气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从封镜逸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知道其城府深沉,表面纯良内里黑着呢,但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套路至此,他真的是小看这个病秧子了,还以为他会继承大统后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没想到如今却越来越嚣张。

  封镜逸见说得够多了,也知道明亲王已经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了,便又换了语气缓和道:

  “皇叔过谦了,朕也理解皇叔不赞成修改纲法的顾虑,朕也不会让皇叔为难的,这样吧,若是皇叔心中实在不踏实,在朕跟丞相等各位大人商议决定前,皇叔可有暂且在府上休息一些时日,省得被弄得心烦,等正式决定,无论结果如何,朕会告知皇叔的。”

  软硬兼施,恩威并进,封镜逸可谓是将一个君主的城府和狡滑以及决定事情的果决第一次在明亲王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亲王终于知道,封镜逸的问和解释,是表示对他这个皇叔的尊重,但最后的决定,则摆明了就算他是皇叔也无法干涉君主的立场,既然如此……

  “臣谢主隆恩,恕臣迂腐。”

  这件事他已经无法继续劝说了,他没有什么实权,说得再多也只是跟封镜逸绕来绕去,说不定还会被绕到坑里去,干涉到此为止,剩下的就看其他人的态度了,他不管了,有心无力……

  若是之前他肯定会多做些努力,但如今因为颜清的事情他有点心力交瘁,这大半个月来,他传出去的消息都没有得到顺利回应,断断续续的,就连时常召唤的人也没有出现,传消息也只将密信放在他的书桌上。

  他完全不知道颜清一行怎么样了,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到南安国了,那封密信按理说也到了接头人的手中,可是却没有一点消息,情况不正常,让他心神不宁,只能费重金找人去清查,希望不要出乱子才好……

  “好吧,”封镜逸只得眉头微蹙略带失望点头:

  “那皇叔这段时间就好好休息吧,等事情安定后皇叔才上朝不迟,一切随皇叔高兴。”

  “……谢主隆恩。”

  明亲王暗自咬着后牙槽,憋了一肚子气,高兴?哼!他不知道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从头至尾被耍的人是他,他怎么高兴?

  封镜逸装作没有看到明亲王隐忍怒意的模样,大大方方的摆着一副失望的表情看着明亲王离开,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国君身份真的太好用了,明亲王再不满也不敢当面发作,最多私底下去煽动其他人来劝他。

  但是他无所畏惧,因为老太傅已经完全知道颜清和魏殊寒重生的事情,一个劲的感叹,要他好好善待这两位可以掌控天枢国命运的良才,他要修法虽然私心作祟,但也是为了方便魏殊寒和颜清以后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如果丞相大人去找老太傅,老太傅自然会跟他说,到时候丞相大人不反对,老太傅也支持,谁还敢多说呢?

  帝君和明亲王你来我往的演了一番,弄得在屏风外守着的杨横都差点憋不住笑了,还别说,帝君那副对太傅大人势在必得的样子还真的是本色出演。

  送走了明亲王,已经是晚膳时辰了,杨横走进来传话:

  “帝君,晚膳已经传好,帝后在偏殿等着您了,今日晚膳是帝后亲自在小膳房做的。”

  表情带着笑意,已经没有了方才被吓破胆的怂样。

  “朕知道了。”

  封镜逸表情一松,扬起笑意起身,路过杨横的时候扫他一眼:

  “今天演得不错,赏。”

  杨横喜上眉梢:“谢主隆恩。”

  封镜逸走了两步又丢下一句:

  “去跟帝后领吧,以后朕说赏你的,都去跟帝后拿。”

  杨横微微迟疑猜点头:“……是……奴才遵旨。”

  他是第一次知道,这赏赐还能代劳啊,以前从未有过的,莫不是觉得帝后出身颜家特别有钱?

  封镜逸见他迟疑,仿佛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佯怒道:

  “乱想什么呢,朕的內帑交给帝后了。”

  杨横一听赶紧躬身谢罪:

  “奴才知错,奴才遵旨,谢主隆恩。”

  封镜逸来到用膳的偏殿时,晚膳已经全部传上来了,应离在一旁端坐等候,见到他后起身迎上来,顺手拿过一个锦袋递给杨横:

  “杨公公,今日辛苦了。”

  “谢帝后。”

  杨横领下赏赐后笑着退下。

  封镜逸意外问道:“你怎么知道朕要给他赏赐?”

  应离狡黠一笑:“臣会算啊。”

  “哦?”某人眉毛一挑,长手就搭上应离的腰肢,轻佻道:

  “那你算算,朕今夜要来几次?”

  “……”应离原本淡定的表情突然僵住,下一秒已经面红耳赤,这个人耍流氓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了。

  “哈……”

  封镜逸笑起来,揽着人到桌前坐下:

  “好了,先用膳,这几天你下厨朕的胃口大开。”

  应离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得顶着个大红脸坐下给他盛汤打饭。

  封镜逸喜欢他害羞又没法反驳的小样,心下高兴又继续调戏:

  “若是在民间,你我这样都是老夫老妻了,怎么说句话还羞成这样”

  说完还用手指轻佻的刮一下应离的脸。

  应离终于是忍不住,拉下脸来严肃道:

  “您身为一国之君,不要这么没脸没皮的。”

  封镜逸却依旧笑得痞气十足:

  “朕也就在你面前没脸没皮而已有什么关系,好了用膳吧,吃饱了你慢慢算,时候还早。”

  “你别说了……”

  应离囧得低下头去,真是的,除了在寝殿内殿就寝的地方,现在这里都有暗卫的,为了保证安全,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都让暗卫跟在封镜逸的周围。

  刚才之所以提前知道要赏赐杨横也是他故意事先询问暗卫告诉他的,这人倒好,就这样来占他便宜。

  用过晚膳,封镜逸正腻在应离大腿上商量着朝堂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计划,萧云慕突然来报说老太傅和丞相大人求见。

  封镜逸挥手:

  “带他们到御书房。”

  然后转身把人抱回龙床上:

  “朕很快回来。”

  应离突然使坏的拉住他的腰带:“有多快?”

  封镜逸弯身下来在他嘴上咬一口:

  “比你……还要快一点。”

  应离一急:“封镜逸!”

  封镜逸坏笑:

  “帝后胆色不错,都敢直呼朕的名讳了,朕等下再跟你算账。”

  “……”

  应离气得不理他,等到人走出去好一会之后才拿起一本书来看,边看边还在郁闷,不管他怎么样,封镜逸总能技高一筹的镇压他。

  而此刻的封镜逸,已经到了御书房,丞相和老太傅正在叙旧,见到他笑眯眯的起身行礼:

  “臣等参见帝君,深夜入宫叨扰帝君,还望帝君恕罪。”

  老太傅老神在在,丞相大人也没有了前两日的满脸愁容,封镜逸心里有了底,长手一挥:

  “两位大人免礼,眼下夜已深,确实有诸多不便,不知两位大人深夜入宫所为何事?”

  “行了,”老太傅直接摆手微笑:

  “臣与丞相年事已高,没有明亲王那般精力来跟帝君您周旋了,您就说您想怎么样吧?”

  “咳……”被直接揭穿封镜逸也不恼,放手在嘴边清咳一下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直说了,朕要修法立后。”

  老太傅跟丞相对视一眼,似乎早有预料,便异口同声道:

  “臣等愿闻其详。”

  封镜逸神色收敛,缓缓道来:

  “历年科考年,都会有不少人进言修改男妻不得考取功名的纲法,先帝在世的时候也跟朕提过,只不过他还未来得及认真思虑便驾崩西去,而朕,先前身体一直不太平,对此也是有心无力,如今,朕的身体因为颜清的帮助而改善不少,为了了却先帝遗愿,再加上朕喜欢应离,所以,修法一事不能再拖。”

  “朕是有私心,也因私心而起了修法的念想,但不得不承认,男妻不得考取功名入仕确实是限制了太多英才为国效力,颜清和魏殊寒就是最好的例子……,”

  封镜逸语气平静坚定,将之前跟明亲王说的大道理又跟丞相和老太傅说了一遍,虽然知道他们肯定都懂,但过场还是要走的。

  丞相和老太傅听完后纷纷点头:

  “帝君所言极是……”

  “帝君言之有理……”

  “那么,就有劳两位大人了。”封镜逸满意点头,又道:

  “纲法修好,朕就要立后了,我天枢国诸邦来朝,没有个帝后也不成样。”

  老太傅点头:“帝君顾全大局乃百姓之福。”

  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丞相还是问一句:

  “敢问帝君要立谁为后?”

  封镜逸笑答:

  “当然是应离,立后之后,朕就可以遣散后宫了,然后好好专心治理天下。”

  “……”丞相还想说什么,但老太傅对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多说。

  封镜逸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受元老大臣左右决定的羸弱君主了,就他所知,封镜逸的身体已经痊愈许久,但却一直没有去后宫走动,不近女色,他们再说也只能惹得君主不快而已,罢了,储君已经有了,就放过帝君吧。

  老太傅看着封镜逸长大,看着他成为太子继承大统,虽然身份尊贵,但这些年封镜逸受的苦比常人多得多,就这样吧,随他高兴就好,而且,应离确实跟帝君般配,有这样一群人辅佐,天枢国盛世长荣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