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后娘文里的炮灰前妻>第71章 来人

  余桃建立药厂之时,?并没有辞去在妇委的工作。

  不过,因为药厂挂在妇委名下,余桃也算是为妇委工作。

  这两个月,?余桃忙于奔波,?对妇委的工作无暇顾及,?方兰蕙又总是往药厂这边跑,?弄得妇委经常是孟萍一个人“坚守”岗位。

  说实话,?她每天上班,也就喝喝茶看看戏。

  一开始余桃焦头烂额时,孟萍还在心里看笑话,现在见余桃的事业有了起色,孟萍心中又不舒服了。

  她本来就是这样笑人无嫉人有的一个人。

  眼看着余桃的药厂慢慢走上正轨,而她一毛钱的便宜都没从余桃这里占到,?心中的妒火快要将她燃烧。尤其是看到方兰蕙挺着一个肚子,扒拉着算盘算算账,?就能额外拿八块钱,孟萍心中更气了。

  这天,余桃有个资料需要道妇委查找,孟萍无所事事,见余桃隔了好久才到妇委,?忍不住阴阳怪气道:“呦,终于看见大忙人了。”

  余桃淡淡看她一眼,没有搭腔。

  孟萍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不知想到了什么,启唇说道:“大忙人干一样的活,拿两样的工资,世界上这么好的事我咋没遇上呢。”她是在暗示余桃一边拿着药厂的钱,?一边还拿着妇委给的工资。

  余桃把书合上,面无表情地直盯着孟萍的眼睛:“萍姐,你若是对我有不满的地方,可以直接说出来,不用这么遮遮掩掩。”

  两个多月,余桃几乎靠着一个人,把一个十人大的小工厂建立起来,期间遇到了种种困难,都靠她自己一个人解决。

  这两个月,余桃自己都感觉到自己成长了许多。

  面对孟萍的挑衅,余桃心平气和。

  孟萍见余桃面无异色,还带着以前没见过的威严,忍不住退缩。

  她心中转过一个念头,动了动嘴,却不敢再说话了。

  孟萍不再挑衅,余桃也不想搭理她,现在孟萍根本不在余桃眼里,她每天要忙的事情多了去了,孟萍的小心思,余桃才不想猜测。

  方兰蕙见此,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余桃笑着瞥她一眼:“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样了。”

  “会动了。”方兰蕙笑道,手不自觉抚摸上肚子,“特别不老实,每天都要跟我打招呼,力气也大,踹得我肚子疼。”

  虽说如此,方兰蕙脸上却带着一股母性的光辉。

  余桃见此笑道:“看来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方兰蕙道:“唉,真愁人,我就希望他以后听话一点。”

  余桃笑笑没说话,大概哪个母亲没生出来,心里对孩子都有无限的暇想,等生出来后,觉得自己孩子真是哪哪都好。

  匆忙从妇委出来,余桃踏着吃午饭的军号声,跟着训练完的战士们一起走了一路。

  路过食堂时,余桃看见李招娣挺着肚子,正小心地移动。

  这么长时间没注意,余桃发现李招娣更胖了,胖的如同一个发面馒头一般。她本来就黑胖,如今下巴上的肉都已经叠了两层,肚子看起来还没肥肉多。

  余桃微微皱眉,本来不愿跟李招娣多说话,可是看着她那样,余桃还是停下来,等李招娣路过时,开口喊住她。

  “李嫂子。”

  李招娣一愣:“你叫俺啊?”

  跟余桃打完架后,这都多久了,余桃都没跟李招娣说过话,没想到今天余桃会喊住她。

  余桃点点头。

  李招娣不自在动动嘴:“你喊俺干啥?”

  现在余桃的身份不一般了,人家现在是厂长,不是那个跟她一样,从乡下来的童养媳了。

  余桃道:“李嫂子,你这肚子有五个月大了吧?”算算时间,李招娣比方兰蕙怀孕时间还晚。

  “对。”李招娣仰着头得意地笑道,说起肚子里的孩子,她话就多了,“俺做了梦了,一条小龙绕着俺飞了几圈,就钻进俺肚子里了,这次肯定是个男娃。”

  说完,李招娣还故意挺了挺肚子。

  肚子里的孩子是她的挡箭牌,是她的救命草。

  余桃只笑笑,说:“李嫂子,我听说怀孕时不能吃太胖,否则生的时候不好生。”

  李招娣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你咒俺干啥,人家怀孕巴不得多补补呢,那是有福气,就你让俺吃少点。俺是跟你吵过架,你咋那么恶毒咒俺呢?”

  她的声音尖利,尤其是余桃说了她肚子里的孩子。

  或许余桃没这个意思,不过听在李招娣耳里,就是这个意思。

  李招娣跟一只抱窝老母鸡一般,挺着肚子攻击性极强,这幅样子弄得周围有不少人,往她们这边看。

  余桃也沉下了脸:“李嫂子,我若是真的想害你,也不会在这种场合下提醒你了。你也知道咱们有矛盾,要不是担心你吃太多,身体负担不了,我根本不会多管闲事。”

  余桃掷地有声,让李招娣也忍不住有点相信她的话。

  “在老家俺只听说过吃不饱流产的,还没听说过吃得好生不出孩子的。”李招娣半信半疑,还是梗着脖子犟道。

  余桃冷脸:“反正该提醒你的,我已经提醒了,你若是怀疑我说的话,可以向医生打听打听。话就说到这,嫂子你忙吧。”

  说完,余桃就大踏步离开了。

  李招娣动了动嘴,看着自己碗里油光滑亮的红烧肉,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俺看她就是嫉妒俺怀孕了,她没怀。”

  说完,李招娣忍不住用手拎了一块红烧肉搁嘴里,享受一般迷上了眼睛。

  余桃走道不远处,就看见刘青松和郑长征一人拎着一个饭盒,正等着余桃过去。

  余桃一笑,加快了步伐,走到刘青松身边,笑道:“今天好巧。”

  刘青松哼笑一声:“咋又跟她吵架了?”

  三人接着往家里走,余桃说:“没吵,我就是看她吃的太胖了,提醒她一句,孕妇吃的太胖,生孩子时不好生。”

  郑长征听了这话,竖起一个大拇指朝着余桃比划了一下:“嫂子你是那个,大气。”

  余桃讪笑一下:“也怪我没想好,我跟她有矛盾,好心提醒的话,李招娣听着像是在咒她一样。”

  如果不是担心李招娣再这么吃下去,会出人命,余桃根本不会多管闲事。

  刘青松只看到李招娣冲着余桃嚷嚷了,他才不想管李招娣那些狗屁倒灶事,忍不住道:“你别管她,好言难劝想死鬼,等明天我跟杨和平说说。”

  “杨和平也指望着李招娣肚子里这一胎是儿子呢。”郑长征在一旁道,他跟李招娣家住的近,很容易发现杨和平的心思。

  “就是可怜了秋草三姊妹。”余桃叹道。

  几人没有就李招娣的事聊太久,说到底也不过是余桃心里担忧,多管闲事罢了。

  回到家里,三个孩子已经放学在家里呆着。

  给他们准备的东西已经吃得差不多,一看到余桃和刘青松回来,几个孩子就七嘴八舌嚷嚷起来。

  “爹,娘,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快饿死了。”

  “今天吃啥啊?”

  “娘,三娃又用我的笔乱画,还把我的笔弄坏了。”

  一个个跟张着嘴巴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样,余桃换了一双舒适的鞋,一个个回答:“再煮个面条就能吃饭了,今天吃凉面,弄坏了让你爹再做一个。”

  好不容易应付完三个皮孩子,余桃到灶屋里,刘青松已经把水烧上了。

  从食堂里打了两样菜,一样豆角烧肉,一样红烧冬瓜,刘青松煮面条,余桃再调一个糖醋蒜汁,很快就能吃饭了。

  八月份已经下了凉,以后就吃不了凉面了。

  余桃的糖醋蒜汁已经调制好,刘青松也把面条过了冷水。

  余桃吆喝一声,三个孩子一溜烟地跑到灶屋。

  “把碗端到桌子上,咱们吃饭了。”

  几个孩子洗了手,各自分工端好碗,搬好椅子。余桃把在食堂打的菜装进自己家用的搪瓷盆里,刘青松端着泡在冷水里的面条放在桌子中央。

  “大妞二娃自己捞面条吃,少放点蒜酱。”说着余桃端起三娃专用的碗,给他拌面条。

  三娃已经过了四个生日,秋天开学的时候,被余桃送进了学校,跟着比他大一两岁的小朋友上一年级。

  本来老师不想要三娃这么小的孩子,还是三娃哭着不愿意离开学校,老师为了哄他,让他听一上午课。

  没想到三娃意外地认真,因为跟着哥哥姐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字,老师一教就会,还特别乖。

  现在才开学半个月,三娃已经一跃成为老师眼里的心头好了。

  大妞和二娃开学就上了二年级,俩人一个数学不好,一个语文不好,不过成绩在班里也都名列前茅。

  因为父母的影响,三个孩子都很喜欢学习,在这方面让余桃和刘青松都省心不少。

  徐红果早就眼馋了,她家的小儿子洪超今年也上一年级,天天哭着不想去上学了,弄得徐红果都想脱了鞋底子,揍洪超一顿。

  眼看着夏天过去,秋天来了,几个孩子秋天的衣服已经短了一截,余桃打算过些天到市里送药材的时候,再买一些布,给三个孩子做点衣裳穿。

  刘青松的白衬衫也该添几件了,还有内裤,余桃自己倒不愁没有衣裳穿,不过今年辛苦,她也可以为自己添置几件新衣服。

  “三娃上课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讲的你能听懂吗?”

  把碗递给三娃,余桃随口关心地问道。

  三娃点点头:“我都会,洪超和洪小莲不会。”

  “才没有人欺负三娃呢,一年级的好多人,都是我手下。”二娃拿着筷子,仰着脸说道,“他们不敢欺负我弟。”

  大妞也道:“我和二娃一下课就跑到三娃班里。”

  余桃和刘青松对视一眼,都笑了。

  刘青松往余桃碗里夹了几块肉丝,又往孩子们碗里加点菜,他自己倒只扒着白面条配糖醋蒜酱吃。

  余桃往刘青松碗里倒些菜:“够吃的。”

  想到这一段时间,家里不管是刘青松还是三个孩子,都为她的忙碌让步,余桃心中慰帖。开口道:“等明天我去买只鸡,给你们做板栗烧鸡好不?”

  余桃话刚落,二娃眼睛都亮了:“真的啊,娘。”

  上次余桃费功夫做饭,还是三娃过生日时呢,这都一个月多了,每天都吃食堂。

  不是说食堂的饭不好吃,只是大锅饭,怎么吃都是一个味道,几个孩子早就吃腻了。

  “真的。”余桃语气温和道,“娘谢谢你们三个和爹这段时间对娘的支持和包容,等娘再忙一个月,到了冬天,天天给你们做好吃的,行不?”

  “恩恩。”大妞嘴里含着面条点头

  刘青松问道:“还要一个多月啊?你身子吃得消吗?”

  余桃点点头:“对,第一场雪下来之前,估计都要忙。”

  俩人又谈起家常。

  余桃道:“我们挖药材的时候,在山上捡了很多板栗和松子,还有榛子,都分好了堆在山上,一会儿你帮我一起运回来。”

  刘青松道:“你不用管了,我自己晚上下了营地,直接背回来就行了。”

  余桃说:“你不知道在哪,我们捡了很多,你一次背不回来。”

  因为药厂工作的都是军嫂,也要为过冬准备,大家在找药材的过程中,趁着闲暇扫了很多板栗和松子,晒干等到冬天,就能当孩子们的零嘴吃。

  除了板栗,榛子,松子,还有一些菇子,不过那些菇子轻,都被余桃当天跑了一个来回,背回家里晒成干货了。

  “咱们过冬吃的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白菜和萝卜熟了。”

  “等我休息了,我喊上老郑上山一趟,打些猎物回来。”刘青松说,“多做一些熏肉,往年家里给我寄的熏肉,都被抢了,我都没吃过瘾。”

  余桃笑道:“行,你多打一点,今年我跟孩子在,肯定让你吃过瘾。”

  “我还打算给栓子和翠翠做几双棉鞋,家里爹娘该添新棉袄了,大牛三兄弟也要一人做一双鞋,一个新褂子。也不知道棉花票和布票够不够,改天我找人淘换一点,你打猎的时候,多打几只兔子,注意别把皮毛弄坏了。”

  余桃一边说一边絮叨着。

  刘青松担忧道:“要做那么多东西,你能忙得过来吗?”

  余桃道:“我交给没工作干的嫂子,给她拿钱就是了。”

  这话说的敞亮又大方,若不是余桃这俩月挣到钱了,她也不敢这么大手笔。

  刘青松哼笑一声:“你放心吧,不仅兔子皮,狼皮鹿皮,我都能给你好好的弄来。”

  他的枪法在部队里出了名的准,不敢说第一,前十也该有的。

  日子平静地过着,除了孩子们偶尔的小争吵调剂以外,余桃几乎没有不顺心的时候。

  药厂正式走上正轨,各种考核和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等到十一月份,也就是农历十月的某天,一封来信,打破了余桃家里的平静。

  这天,如同往常一般,余桃去了厂房,先看看里面的药材。

  一场雪下来,就意味着药厂的忙碌暂时过去,在第一场雪来临之前,余桃已经把药材卖出去了大半,只剩下一点堆积在厂房里。

  上次雨夹雪,竟然有雨水透过瓦片低落到堆放五味子的竹筐上。

  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不过还是有十几斤的五味子受潮,余桃只能点了炕,用小火慢慢烘干她们。

  天气渐冷,药材只等着卖出去,余桃就给大家伙放了假。

  短短三个月的工作时间,跟着余桃干的那几个军嫂,都挣了六七十块钱,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余桃说放假的时候,几个人都很慌张,害怕余桃辞退她们,等知道了余桃的意图后,才安心回家休假。

  余桃越来越理解陈清荣当时说的话,她们这种炮制药材的工厂,产业链太过单一,就跟农民靠天吃饭一样,出了一个意外就很难维持下去。

  问题常看常新,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余桃暂时先把心放进肚子里,一切等到开春再说。

  十月中旬,天气已经冷了,余桃已经把家里的薄棉袄拿出来给孩子们穿上了。

  地里的萝卜白菜叶都收拾好,萝卜缨子还有补种的菠菜,都被余桃煮好晾干收了起来,萝卜干也晒了两大筐,酸菜淹了一坛子,坛子都有半人高。

  因为没有经验,又听徐红果和其他嫂子们感叹秋季弄了几千斤的大白菜不够吃,余桃就一个劲儿的往家里屯东西。

  过几天,她还打算跟着徐红果还有王小娟一起,去附近的村子里,再弄些大白菜回来。

  心里计划着未来要做的事情,一个警卫员突然找来。

  “嫂子,门口有人找你。”

  余桃一愣,不知来人是谁,还是道了谢,一脸疑惑地跟着警卫员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