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世无双>第玖贰章 潘儿郎孤勇闯地洞 风云变猴精学人舌

  却原来那山崖陡壁一侧竟有个石洞,洞口一人多高,内里黑漆无声,迷雾缭绕,一股子森寒之气漫出侵人骨髓。

  “不晓通向何方?”潘衍俯身探头探脑,甚是好奇。

  燕十三摇头道不知,谨慎地打量周侧:“此地处处透古怪,勿要轻举妄动。”

  潘衍道:“怕甚!有两个恶丑金刚作镇,妖魔鬼怪不敢相近半步。”

  话是这么说......燕十三蹙眉:“万事总有意外。”他不涉妖湖,哪知其间险恶。

  潘衍笑而不语,转身在金刚像前逛了一圈,积了一把线香,取过架上燃烧的烛台,兴致勃勃道:“我们进去看个究竟。”

  燕十三面露难色:“还是不吧!”

  “你若不敢,就在外面等我。”语毕,潘衍即要往洞里钻。

  燕十三叫住他,从腰间卸下降妖剑:“你拿去,若剑身抖动不止,定要速速回转,否则凶多吉少。”

  潘衍一把接过,猫腰进入洞中。

  看官定迷惑,这潘衍前还因听信燕十三之言,为保性命,都不愿陪潘莺来卧佛寺烧香念经,此时怎又逞起胆大来,就不怕洞中有妖怪害其性命么。

  却原来他在前朝时,曾来过此地一遭,那时这里不叫大悲山,民众唤它无名山,亦没有卧佛寺,只有个香火不旺的观音庙堂。

  诏狱里羁押着兵部左给事中章冕,趁夜脱逃,他带东厂人马一路追踪至此,不见其踪,却发现此山洞,命校尉叶青进去搜寻,后他出来只道内里浅短无人,方才算罢。

  如今看见这山洞便想起前情过往,他琢磨自己是否太过信任叶青,便有进去一探之意。

  更况他也不是吓大的,点亮线香星火簇簇,举高烛台,便往里走,很是低矮窄细,只容一人过,再走十数步豁然开朗,烛照头顶,顶接九重霄,烛照四围,岩壁多嵯峨,烛照前方,似通黄泉路,他唇边浮起冷笑,那叶青果然有疑,忽听哗哗之声,执烛晃去,一涧浊河长流,河岸连绵皆生红花,但见无叶,蕊长滴血。

  他暗觉惊奇,这种黑洞无阳阴森森寒凉凉之地,怎会有花开。

  朝前走数步,河水朝东而去,北面却有个柳叶式洞门,好奇进去,入目竟是立一座鱼篮观音像,十分逼真,竹编篮里两条大鱼出头露尾,欲挣脱跳海耍子去。

  观音像旁又是一条窄道,他慢走十数步出将来,又是片宽阔之地,一圈竹篱内竟盖着一间石屋子,门窗俱全。靠近竹篱搁着石凳石桌,桌面一壶十盏,壶嘴热气冉冉。

  不远处有具尸身手脚大摊俯趴在地,穿四品绯色官袍,戴乌纱,脚穿白底黑面鞋履,两个手背血淋淋各有一洞,是在诏狱施的钉刑所致,背心插把绣春刀。

  潘衍心一动,章冕右手六指,正合此尸身特征,原来他是被叶青灭口......欲待上前细看,那尸身忽然衣化肉碎成沙砾,稍顷只余白森森骷髅一架。

  他惊睁此幕,忽见石窗亮起烛火,一驼背老妪剪影映于上,咳个不停,犹显可怖。

  而燕十三给的降妖剑倏得剧晃起来。

  潘衍心知不祥,一口吹熄火烛,只借手中线香簇明簇暗星火,转身迳往来路疾奔,原平静流淌之河忽潮声大作,浑波涌浪,劈天盖地而来,裳摆打湿,腥臭溢满鼻息。

  不敢回头,奔出窄道,脚下踩到什么一滑,幸有武艺傍身,堪堪稳住足底,趁势垂目而看,竟是两尾鲜蹦乱跳的活鱼,明明镌刻在观音的竹篮里,怎会成了活物。

  他此时已不及细想,只觉背后似有人不紧不慢跟着,有时很近,近到耳边吹嘘,有时很远,远得空谷回音,来时不觉此路漫长,此刻却总奔不至尽头。

  忽见前路烛火淼淼,再近些果然是燕十三,等了许久不见他辄返,终是难放心,硬着头皮进来察看。

  “快走。”潘衍高喊,燕十三迅速调头,两条身影一前一后风驰电掣,冲出洞口。

  潘衍拔出降妖剑,燕十三张开乾坤袋,拔刃张弩对着洞口,半晌无动静,内里仍旧黑漆漆,漠冷之气漫出侵人。

  等过半晌,他俩方松口气,潘衍把剑还给燕十三,此处不宜久留,迅速走出法堂,且看天色大变,疑惑问:“来时才日当午,怎现已日衔山?”

  燕十三脸色微变:“恐是妖施幻像。”他俩同时想到潘莺和巧姐儿,急朝大雄宝殿而去。

  且说潘莺跪坐蒲团诵念金刚宝卷,待百遍毕,方松口气,只觉骨软筋麻,再看巧姐儿已趴于蒲团熟睡,把她抱起走出殿外,不知何时天昏地暗,烧香客杳无影踪,寺内空荡荡的,两边库院僧堂紧阖不见微光。走至地央石鼎,原是插满了线香和蜡烛,此时内里却积着半浅污绿水,显然荒废许久。

  她看见殿堂红柱黯淡、扇门破败,远望佛祖金身斑驳,尘埃满面,显得狰狞,已不是先来时所见模样,心底发紧,四顾寻找潘衍和燕十三,并不见影踪。

  “阿弟,燕生!”她开始边走边喊,就听得回声层层叠叠飘传开来,稍顷功夫,便隐隐听得有人呼唤:“阿姐,阿姐!”

  她抱着巧姐儿闻声靠近,是从七层佛塔传出,塔内人影憧憧,举着烛火橙黄。

  虽觉异象,但还是加紧步履就要过去,电光火石间,胳臂被只大手紧握拽至抱粗柱后,她本能地张嘴欲叫却被捂住,听得熟悉嗓音在耳边低沉响起:“是我!”

  抬眼睃他,不是旁人,竟是常燕熹。

  心刹那就安定下来,没有什么比现在见到他更高兴的了,连唇角都不由翘起来:“你怎会在这里呀?”

  “可有看到我阿弟和燕生?”

  “这里倒是大变样了!”

  “闭嘴。”常燕熹蹙紧浓眉,眼眸冷峻地盯着那座七层塔。

  潘莺也随他的目光望去,顿时怔住。

  塔门处走出个弓腰弯背的老者,手里拎着一盏灯笼,边踱步边东张西望,但见他:

  素衣袖长摆短露毛腿,戴帽却露两鬓秋霜白,一点光芒映衰颜,尖嘴缩腮赤眼满脸毛,说他是食松果的猿猴,却学人站立走秉烛游,一声声“阿姐”,你没它唤得更情深意切。

  常燕熹揽住潘莺的腰肢移位躲避,直至那猿猴精远去不见了影。

  他压低声道:“我们往寺门走。”

  “得找阿弟和燕生。”潘莺有些迟疑,他们或许也在四处寻她们。

  “顾不得了。”常燕熹斩钉截铁:“这里多留一时便多一时凶险。”

  见潘莺抱着巧姐儿,伸手来要接过去,哪想那巧姐儿紧紧搂住阿姐的颈子,似很怕分离,阖紧的眼睛淌下泪来。

  “我可以抱她。”潘莺低说,嘴唇轻触她的额头,有些烧烫,心蓦得沉下谷底。

  常燕熹也没再坚持,从僧堂廊下避走,把她护在里侧,自己则持剑警惕的四下张望。

  一路不停迈进前殿槛内,他反手闭门,潘莺听得有人悄声喊阿姐,潘衍和燕十三显身于四大天王像前。

  这俩怕死的,原来早躲在这里,枉她自做多情了。

  潘莺懒理他俩,转到怀抱琵琶的持国背后蹲着,轻解巧姐儿的衣襟,替她散身上的热。

  “她怎么了?”潘衍察觉到了异样。

  潘莺不答反道:“你把包袱里的人参取一片给我。”

  潘衍刹时明白,赶紧寻了递将过来,看着她把参片塞进小妹的嘴里。

  “她怎么了?”燕十三探头探脑。

  “病了。”潘衍答。

  燕十三顿时五雷轰顶,他原本还指望她.......妖孽果然靠不住。

  四大天王殿东西砌得青墙,前后是雕镂的扇门紧关,糊着月白纸。

  常燕熹从门隙里,一错不错盯着外面动静,忽然低喝:“潘衍,与我守前门,燕生守后门。”

  燕十三解下乾坤袋,往门闩上一挂,说道:“前门不用守,有它即可。”

  再从袖笼里取出十数黄纸咒符四处张贴,取一囊柴灰边角撒了,自己则手持照妖镜,把降妖剑递给潘衍,一起守后门。

  一阵怪风呼啸而至,威力委实惊人,有词来形容:

  呼云唤雪荡扫乾坤,飞沙走石阴霾大地,撞檐掀瓦摧毁庙堂,折树切花兽禽奔逃。

  就听得个老妪嘁嘁喳喳高唤:“巧姐儿,巧姐儿你在哪里呢?我可想念你。”

  潘莺抱紧巧姐儿,看她额上汗珠大如黄豆颗颗滴滚,面颊苍白,眼落热泪,嘴里喃喃说着什么。

  常燕熹守在她俩身边,他习武之人耳聪目明,听得仔细,见潘莺一脸茫然,便道:“她在唤娘亲。”

  潘莺俯首,果然听巧姐儿在喊:“ 阿娘,阿娘。”顿时眼泪如断线的珠子簇簇落将下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