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暴戾太子总在装可怜>第209章 京中热议,王八闹湖

  画舫上的骚乱来得突然,平息得也很快。

  数百人聚集在清元湖观赏花魁斗艳,最后只有盛大公子为了抢救自己的流水琴落水。

  锦衣卫在洪熙帝的刻意扶持下,短短几月就有了足够的威慑力。众人虽然有些许惊慌,却没敢趁乱生事。

  除了裴松青,其他人顶多有一两处小小的磕伤,皮都没蹭破。

  而褚承安所期待的舆论焦点,完全偏向了匪夷所思的方向。

  满城都在讨论:拱吐三皇子殿下的那只巨型王八,到底活了多少年?

  毕竟花魁比拼每逢初一十五都能看到,争风吃醋的戏码也屡见不鲜。

  反倒是巨大的王八跃出湖面的景象,百年难得一遇。

  更何况在场的大多数人也不傻,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心里门清。

  与其冒着得罪顾相和盛太傅的风险,揣测顾大小姐、莳花馆琴师以及盛大公子的三角关系,不如分享些老少皆宜的奇闻异事。

  再加上顾莫卿派人在暗地引导,王八闹湖的趣事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莳花馆的琴师,到底拿的是顾大小姐的行云琴,还是盛大公子的流水琴,已经没人在意了。

  不知有多少人扼腕叹息,为何偏偏那一晚没有去凑热闹,平白错失参与论战的资格。

  其中最为后悔的,就是穆祁麟。

  穆祁麟自识字起,就偷偷看志怪传奇一类的书,对各种神话传说如数家珍,尤其喜爱传说中的神兽玄武。

  就像蛟蛇能化龙一般,穆祁麟坚信乌龟王八一类形似玄武的带壳生物,也一定与神兽沾亲带故。

  爱屋及乌之下,穆祁麟还曾想过在穆府的井里养一只乌龟。

  原本龟都到手了,可惜年幼的穆祁麟一时口快,暴露了心底的想法,立刻被没收了养龟的权力。

  穆老太爷因为洪熙帝求仙问道一事,极为抵触怪力乱神之事,害罚穆祁麟抄了整整十遍四书。

  而今晚,本该是穆祁麟最接近传说中的神兽玄武的机会。

  如果他没有因为太困,婉拒同窗邀约的话。

  昨日听穆歆讲述对文岳霖和慕容离的猜测,穆祁麟与祖父一样睡不着,在书房琢磨到天明。

  不同的是,穆老太爷早已告老辞官,困了就直接睡一上午。

  作为穆府最高掌权人,谁也不敢打扰。

  而穆祁麟还要去国子监上学,春困秋乏着实难捱,全靠意志力才没在课堂上睡着。

  下学后,谁都拦不住穆祁麟奔赴床榻的脚步。要不是被饿醒,差点一觉睡到天亮。

  太可惜了,穆祁麟围绕着穆歆,一个劲儿地询问着大王八的英姿,时不时还摇头叹气。

  “行了,王八的事到此为止。”穆老太爷见穆祁麟百爪挠心的模样,嫌弃得不行,“歆儿,你让顾家小儿答应了什么?”

  穆歆没料到穆祁麟原来这么喜欢王八,早知道带一只回来送他玩了。

  之所以要辛苦王八们,还是考虑到宴翎和慕容离都在场。

  都是心眼比筛子还多的主,若是只催动水草搅动画舫,很容易让他们起疑。

  清元湖底的王八们多来附近寺院道观的香客放生,平日里还有许多游湖的公子小姐们投喂,一个个都膘肥体壮,刚好派上用场。

  听到穆老太爷发问,穆歆收回发散的思绪,正色道:“顾莫卿答应我,顾氏名下所有麦田,都会种上第二批新麦种。”

  穆祁麟闻言立即将玄武搁置一旁,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顾莫卿一个小辈的承诺,会有用吗?”

  顾莫卿只比穆祁麟大一岁,他至今无法获得祖父首肯在穆府养一只乌龟,没道理顾莫卿能轻易代表顾氏做决定。

  纵使世家大族不会因为一两年内的小麦产量受影响。但顾氏数代积累下来的田产不是小数目,一旦有大动作,肯定会被注意到。

  新麦种是由穆歆牵头负责的,顾氏站出来全面支持。在其他人看来,意义就不只是想增加粮食产量那么简单了。

  这一点,穆欣很清楚,顾莫卿也不可能忽视。

  “哥哥,他是顾家嫡长孙。”穆歆试着安慰了哥哥两句,“顾氏近两代人丁单薄,需要顾莫卿尽早顶门立户。”

  “顾相在顾莫卿十五岁后,就从不驳回他的决策。”

  穆老太爷深以为然,教训道:“你就是老想着有长兄在前顶着,才不如人沉稳持重。”

  “别说顾莫卿了,歆儿都是郡主了,再看看你这个兄长。”

  “什么时候才官拜正一品?”

  穆祁麟被问得愣住了,无意识地嘟囔了一句:“可是,祖父也没到过正一品啊。”

  穆老太爷辞官前,官拜中书令,位同宰相,上佐天子,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然而,权重职轻,仅从官品来说,中书令是正二品。

  穆老太爷的历史最高官职,不仅比顾相兼任的正一品太师低了一品,甚至不及穆歆的从一品郡主。

  “麟儿,你方才说什么?”穆老太爷语气和蔼,亲切地看着陡然瞪大双眼的穆祁麟。

  穆歆赶紧拽了兄长一把:“哥哥,祖父对你向来寄予厚望,千万不要辜负。”

  “祖父,孙儿是说日后必定夙兴夜寐,以光耀门楣为己任。”穆祁麟就坡下驴,赶紧把危险发言揭过。

  最近整日看祖父与妹妹相处的模式,不知不觉中,近墨者黑了。

  换以前,再借穆祁麟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反驳穆老太爷的话,更不用说揭短了。

  “祖父,顾莫卿能保证荥阳顾氏全部使用新麦种,但这还远远不够。”

  穆歆将话题转了回来:“就算加上穆氏和我外祖家的全部产业。与天下相比,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要让新麦种真正推行到田野间,我们需要更多懂得双赢互惠的同盟。”

  “歆儿,你可是在防备什么人?”穆老太爷略一思忖,就能推测出穆歆为何要这么做。

  要提升大周全境的小麦亩产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仅要在初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稳定的大后方支持,对朝令夕改或阳奉阴违之人有相应的惩罚制度。

  有人想要天下再无饥荒,自然也有人时刻等着发天灾财。

  穆老太爷从穆歆向洪熙帝提出要求后,就跟她强调过,无法执行到位的善念,很可能会滋生新的恶行。

  这也是为什么每逢天灾,朝廷的赈灾粮,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在押送的途中「耗损」。

  穆歆直言不讳:“祖父应当很清楚,最该防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