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第156章 第156章诸王所请

  因此,人才从韩信处出来,马上都寻上张良了!

  张良看着来人,倒是客气的同他们见礼。

  “诸王深夜到访想必是为了封赏一事。”与韩信冷漠的样儿不同,张良面对一干人素来是彬彬有礼的,虽也带着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却不代表人人都觉得这是拒绝。

  “正是正是。张军师,汉王当日请你与韩元帅一道商量此事,万望张军师指点,我们这些王若是不为王,将来如何自处?”在韩信那里得不到的答案,他们觉得完全可以让张良代为解答。

  三人惴惴不安的样儿,张良尽都看在眼里,对张良来说,眼下这三人并不能代表全部。

  “诸王的心思并非良一人懂得,可是汉王的心思,诸位懂吗?”张良没有回答,而是提醒他们是否明白刘邦的心思。

  此话落下,一个两个面面相觑。

  “如今谁为主?”张良清楚眼前的这些人必然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的,也只好说得更通透明白些。

  一个个听到张良的话,虽然是不太想承认的,却不得不如实而答道:“当以汉王为主。”

  行,有这句话证明他们虽然不想承认这个事,却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他们,生死都在刘邦一念之间的事实。

  “既是以汉王为主,汉王的心思各位不该考虑考虑?”张良只能引导他们继续去思考,想清楚他们究竟接下来该如何的面对刘邦。

  “这个,汉王既得了这天下,接下来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怎么会还需要我们帮汉王考虑。”魏豹那叫一个不认同。坐拥天下的人,有什么是他所没有的,根本不需要他们帮刘邦想。

  “此言差矣。汉王虽得了天下,却要思考如何治理天下,才不至于让他重蹈覆辙。秦因何而亡;项羽因何而败;不该引以为鉴?”张良也是没有办法,对付眼前这群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唯有把事情说透。

  “得江山者以为此时得了就能一直握在手中;得天下者不思安民?”张良再次提出问题,好让他们想清楚了。

  “可这些与我们有何关系?”张良说起这些话,那是一个得天下的人该考虑的事,同他们当不当王有何关系?魏豹显得不满地拧紧眉头。

  张良对此人的智商也是无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诸位想当王,却不想如何做好一个王。”

  “当然不是,我们难道这个王做得不好?”张良定论他们的行事,一个个自问王做得不错的人马上反驳,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

  “若是做得好,诸位难道会愿意在你们为王之下再有一个王。旁人只知那位王,却不知你?”张良这个时候算是真正的把话说开了,这下三人都一顿。

  别说在他们之下更有一个王了,在他们之上的王他们都想拉下马!

  可这份心思他们不敢说出口。

  张良见他们都不作声了,脸上也没有方才的愤怒,好似要马上去寻刘邦算账的样儿。

  “以己度人。想过如何当好一个王的诸王,该明白汉王不愿意王之下再有王,都是为了天下,也与你们一般无二。”张良可不会就此罢手,话都点明了,必须要继续的跟眼前的人说道说道。

  魏豹他们既然说了懂得如何做好一个王,现在要是说他们不管那么多,就想成为王,算不算是自打嘴巴?

  “汉王的意思便是如此,从今往后再不以分封各路诸侯,以免重蹈覆辙。当然,汉王也不想再同诸位再起战事,诸位也都明白,凭各位手中的兵力,就算你们全加起来也不是汉王的对手。”张良想啊,刘邦敢要改革,不再行分封之制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他手里握着能控制整个天下的兵马。

  想到那日刘邦与韩信开诚布公的一谈,韩信若是说出他也想试试当王的滋味,刘邦或许真的会让他试试的。

  韩信此人,张良其实亦不知该如何的评价,说他有野心吧,其实并不是。韩信只是想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也不管旁人如何的看待他。直到现在为止韩信都没有因为权势地位而变得面目全非,大概也是跟刘邦有关。

  刘邦是个很仁厚的人,对韩信既信也纵着,不过有些规矩也约束着韩信,才不至于让韩信在尝试各种生活的过程中异变。

  “话虽如此,汉王也不能出尔反尔吧。”提到兵力,这是最让他们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可是这口气实在是噎不下去!

  张良看向他们道:“善待诸位,汉王并未失信。难道在诸位看来封王才是对你们最大的善待?”

  要说一开始真没想好的人在听到张良一问时,马上地道:“对,让我们当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善待。”

  一时间,帐中一片死寂。在明知道刘邦有意不再封王,他们却提出这样的要求,算不算是强人所难?

  看到张良一时不作声,众人都以为难住刘邦了。同一时间也在考虑一件事情,他们是不好正面和刘邦对上不错,却可以做些一些事让刘邦无论如何都得按他们想的给他们。

  “三位的想法并不代表其他诸王的想法。”张良过了许久才开口,神色一度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他们也不愿意多想多管,唯捉住一个重点:他们或许可以请别人一道配合!

  就凭他们三个人想让刘邦改口或许有难度,所有归降刘邦的人要是一起出力,全都要求刘邦做到答应他们的事,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大家都如愿以偿?

  “若是我们都一样的心思,张军师能否帮我们在汉王的面前多美言几句?”虽然没能从韩信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支持,却从张良这里得到一个解决事情的办法。

  只是就算不容易从张良这里讨得一个好主意,那也可以想方设法的拉拢张良。

  “恕良不能。”张良神情坚定地拒绝。众人都不意外,张良看来就不像一个喜好名利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轻易帮他们出头?

  “今夜打扰张军师了。”既然张良拒绝了,他们也就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况且有些事他们得一块讨论讨论,究竟要如何将事情扳回正轨,按他们想要的发展。

  刘邦一直以来塑造的都是一个仁厚的形象,无论对百姓也好,对他们各路诸侯也一样。

  那就意味着刘邦如果不想才刚得了天下就让人指责他竟然变了一个人,还真得一直维持这个仁厚的形象。

  虽然刘邦不封王的话传扬出来了,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说事情全都由刘邦说了算。

  现在刘邦究竟是称王或是称帝也是有人在考虑这个问题的。

  称王与称帝并不是一样的性质,刘邦不想分封各路的诸侯,看起来是要效仿秦始皇了。

  想当皇帝更需要好名声吧。正面和刘邦对上,他们的兵力是占不到半点的便宜,然而以舆论压人难道不是一个办法?

  因为张良的提醒,他们确实想到这个办法了,也认为这个办法可行,接下来......

  一个个都开始拉拢同路人:都想封王的人!

  然后在刘邦发话要往长安去,打算定都长安的时候,这群人立刻都跪在刘邦的面前,“汉王称帝,我们自是拥戴。然我等亦有所求。望汉王答应。”

  人都跪在刘邦的面前了,更是在刘邦打算前往长安的路上。吕雉在车轿之内,看着跪下的一干人,人倒是都和上辈子差不多,却不知将来这些人的结局会不会如同上辈子?

  “诸位如此隆重,究竟所求为何?”这个时代的人就算是见到帝王也是极少跪的,刘邦来到这个时代许久,早就成为汉王,能让人对他行此大礼,真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眼前的这些人啊,几乎都是项羽时期的各路诸侯,曾经都是王的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刘邦的面前。果真是因利而动,为了他们要的那点利,可以付出所有?

  听到刘邦沉着的一问,当头的人知道无论如何也得将心中那点念想说出口,再想藏着掖着,刘邦可就要定下此事了。

  “汉王承诺可作数?”无论如何现在都必须问刘邦要一句准话!

  刘邦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难怪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请求了,这是等于当着三军将士,天下人的面问刘邦,他是不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人无信无以立。刘邦岂会不懂这个道理,“作数。”

  “当日汉王让我等归降时说过会善待我们,此话汉王可认?”刘邦斩钉截铁的话让他们暗松一口气,他们得继续。

  刘邦像是一下子惊醒一般,可他答应过的事,想否认都不成。

  “认。我答应过只要你们归降于我,从今往后我都会善待你们。到此为止,我扪心自问从未有违此诺。看诸位的样子是觉得我做得不够?”刘邦扫过跪下的所有人,等着他们的答案。

  “汉王从前一直善待我们。故今日我们一道请汉王再善待我们一回。”必须得承认刘邦之前待他们是不错的,现在是他们希望刘邦可以再待他们好一些。

  刘邦身体往前倾,弯下腰地问道:“如何才算是再善待你们一回?”

  终于说到重点了,一群人立刻正色以对,立起朝刘邦作一揖道:“我等爵位,望请汉王保留。”

  话音落下,一片死寂,众人都偷偷地看向刘邦,原以为刘邦的脸色会很不好,但让他们意外的是,刘邦的神色很平静。

  “保留你们的爵位就是对你们最大的善待,你们是这个意思?”刘邦听完他们的话,直起了背,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

  一群早就讨论过的人想都不想地异口同声道:“是!”

  刘邦看着他们半响没有作声,直把人看得都发毛。

  他们虽然觉得刘邦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因为他们的要求把他们全杀了,可是就怕刘邦突然发疯,不管不顾的啊!

  “一个爵位对你们就那么重要?除此之外,你们可以不要任何东西?”刘邦的眼中闪过旁人无法察觉的光芒。张良和韩信在一旁都垂下了头,一群自以为聪明的人,怕是永远都无法意识到此话所含的玄机。

  于刘邦他们来说,这些人不懂最好。

  “是。请汉王成全。”跪请所愿,这已经是最高的礼节。刘邦面对一群人,如何能忽视他们的所言所行?

  沉吟了许久,刘邦再一次问道:“果真只要给你们王爵,其他事都听我的安排?改日,你们不会又来同样这一出?”

  丑话得说前头,刘邦从来不愿意给人机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同样的机会威胁他。

  “是。”虽然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事到临头却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刘邦要的就是他们这一声答应,指着他们道:“好。你们记住我答应你们的话,也记住你们对我许下的承诺。”

  好像事情发展得过于顺利,顺利得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跪在地上的人都没有回过神,刘邦却已经走向马上,过了一会儿卢绾走来传话道:“诸王请起吧。汉王说了,到了长安必如诸位所愿。”

  得,就算心里总觉得太顺利,让他们七上八下,这回的心终于落定了。

  封王啊!他们一定会再次成为王的。

  刘邦这会儿上了马车,吕雉早在车内等着他。一见吕雉,刘邦马上问道:“如何?”

  “不错。”刘邦一开始装出受人胁迫的样儿,确实看起来像那么一回事,接下来又在一群人以为他们之所以会达到目的是因为他们一起合作,看起来完全就是刘邦被他们逼得不得不答应给他们封王,其中藏着多少的无奈心酸,这些人但凡想着都会高兴坏了。

  刘邦得了夸奖笑眯眯地道:“子房想出的好计谋。啊,我们直接去长安?”

  “嗯,我请元帅和夏侯回去接父亲和孩子们了。”吕雉早就安排妥当。家人孩子重要;在长安内准备诸事的萧何正等着他们,那更重要!

  “好吧。反正到了长安以后我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往后没事我肯定不出去。”刘邦想着这些年在外奔波,孩子一个个的出生,都要懂事了,他一个当父亲的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忒心虚的啊!

  吕雉扫过刘邦一眼,“这些王解决了,一众功臣你可要想好了。”

  封赏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不能做到让大部分的人满意,极有可能引起内乱。

  吕雉不在意诸王,这些人在眼皮子底下,就算想要掀起风浪都不容易。同刘邦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就不一样了,要是不能好好的将他们安排妥当,极有可能引起动乱。

  “那就要看官制了。”刘邦对历史所知不多,可他记得后世的官制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丞相只有一个如何够?

  吕雉一听马上明白,唐朝的时候三省六部制,亲眼看着武则天和李初如何任贤用才,吕雉也觉得这样的制度比起秦汉时的制度好得多。

  当然,官制也是慢慢的改变的,并非一开始就形成的。而后世总结出来的精华,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改变,他们更应该借鉴。

  “三省六部制。”吕雉立刻将刘邦一知半解的官制说出来,刘邦一听这词那是马上拍掌叫好,“对,就是三省六部。具体的你知道吗?”

  知道,吕雉那是必须知道的。在太后群里六十年,唐朝的官制吕雉了解得一清二楚,更和李初学了不少的手段,等的就是回来的时候,一举为她夺到绝好的露脸机会。

  刘邦一瞧吕雉颔首,激动地握住吕雉的手,“媳妇儿啊,能改的,该改的,咱们都一起改了。”

  这份决心绝对的真实,不打半点的折扣!

  “好。”改,正好的改改,给越多的人机会,也是给他们机会。

  **

  一路上再无事,刘邦和吕雉终于抵达长安,萧何已经在城门相迎。

  “汉王,夫人。”萧何在看到两人时激动的神情并不掩饰。天下啊,终于叫他们这些人打下了,从今往后,他们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萧先生辛苦,辛苦了。”刘邦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去扶起萧何,那般模样完全是待萧何如同往日。

  萧何看着刘邦越发显得威严的面容,心知刘邦也在一步步的成就自个儿。

  “这些年辛苦萧先生了,往后还得辛苦萧先生。”战事稍停,眼下虽然还有人围剿项羽的旧部,但天下几乎大定,刘邦道萧何辛苦,那都是因为萧何多年来一直在后方调动粮草,要不是有他调动,战事岂会有那么容易得以平定。

  “不敢,不敢。”萧何听出刘邦言语中流露出的郑重,那是对他的信任,甚至连未来都愿意相信他。萧何越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这天下打下了,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这件事我们得好好的商量商量。”刘邦同萧何如此说来。萧何的心里也是记着此事。

  功臣,打下这个天下出力的人不少,刘邦必是要论功行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功臣觉得不公,只怕会引起众怒。

  “此事回去再议。”吕雉一看刘邦连给萧何喘息的机会都不曾便道出他们都为难的事,无奈地提醒刘邦一记,要急也不必急一时。

  “对对对。看我都急糊涂了,这里岂是说话的地儿。”再多的话要说,也该回到宫殿,召集多几个人一起商量。刘邦拉起萧何的手,“走。”

  这拉着萧何的手,压根就把吕雉忘了啊!

  吕雉眼皮一抬,见刘邦与萧何低头说话,便不与刘邦计较了。

  长安的宫殿吕雉是熟悉的,虽然远看朴素无华,近看却显得威严。

  想到后来的李初在长安登基为帝,虽然宫殿早已不是同样的宫殿,吕雉想到她们虽然间隔数百年依然能在同样一个叫长安的地方站立,便觉得那些年的相处极好。

  刘邦倒是对长安的宫殿并没有多少的好奇,一路同萧何走来,刘邦问出不少的问题,从萧何处得到了答案,也让他有了衡量。

  “秦何等强盛,却在秦始皇去后数年间败落,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警惕。”刘邦同萧何轻声地说来,萧何其实心中是为秦亡而欢喜,闻刘邦所言,立刻正色以待。

  “别的大道理且不说。秦亡后,王如何?臣如何?有目共睹。我们若不想重蹈覆辙,需得谨慎。”居安思危,刘邦其实是不想在这个时候给人泼冷水的,却不得不做这样的恶人。好叫萧何明白,很多事才刚开始,接下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是他们更应该尽所能赢得胜利的。

  萧何也沉下了那颗因胜利而活跃的心,附和地道:“汉王所言甚是。”

  有萧何引路,刘邦随萧何入了太极殿,吕雉紧随其后。宫殿内的陈设并不多,简单而明了,伺候的宫人有男有女,都低头垂眉的。

  吕雉瞧着不得不说,有萧何在,着实叫人省心无数。

  刘邦亦知他为主,虽然这长安的宫殿他和吕雉是第一回 来,若说熟悉当然是萧何更熟悉。瞧到殿内的蒲团,刘邦走了过去坐下,也招呼萧何,“来来来,我们坐下说。仗打完了,我一直想同萧先生好好的商量商量接下来的事究竟该如何办。”

  萧何与刘邦作一揖,没有忘记随后的吕雉,吕雉挥挥手让他不必多礼。坐吧坐吧,这些虚礼尽可免了。

  “汉王是指?”萧何见吕雉无意打扰他和刘邦说话,或者更应该说,吕雉就是想听他和刘邦的对话,便不再藏着掖着,老老实实的在刘邦对面坐下,也问起刘邦。

  刘邦与萧何一笑,带着你是明知故问。萧何再作一揖道:“汉王既然提起秦因而亡,何也请汉王莫忘项羽之亡。”

  行,终于说到正事了。刘邦正色,示意萧何再说下去。

  “天下一统,再无战乱,这是我们为百姓之心,也是天下百姓之心,故天下不可分之。”萧何也明白,刘邦并不是一个心无城府的人。

  天下打下了,如何治理这个天下更重要,刘邦不可能没有想过。

  萧何立起,与刘邦道:“请汉王称帝。”

  哟,这个话题到现在为止都没人提过,终于这话由萧何说出口了。

  刘邦倒也真没想对萧何说虚的,沉着的道:“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