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八十年代生活日志>第24章

  林青玉说重新支起摊子不是说瞎话的,一方面是家里有进项老人能放心些,另一方面是这趟医院之行让她心里再次紧迫起来。

  钱,钱,钱!

  爷爷就是因为从前家里没钱才拖到现在,她父母也会老,她不想到时候悲剧再次重演。

  所以,这个家的抗风险能力一定要提高。不能随便一个大风大浪过来,一家子就倒下了。

  林青玉在二手市场里买了两辆自行车,她和哥哥一人一辆。

  然后兄妹俩就开始,从早到晚都在外面找门面。哪里热闹他们就往哪里沿街找店面。

  但是,合适的门面房真不是那么好找的。

  一连好几天兄妹俩一大早出去,太阳落了山才回来。可还是毫无收获,眼瞅着爷爷和爹娘都替他们上火了。

  “不行算了,要不还是摆摊吧?之后再慢慢寻摸。”林青旸说。

  林青玉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她好像有点中暑了,这年代没什么房产中介,找房子是真的不容易。

  同时,她心底也记挂消失了这么些天的徐榛年。

  林青玉觉得吧,他出事肯定不会出事。没看她昨天去医院拿药,白阿姨还和同事有说有笑吗?

  之所以这么搁心里总是惦记徐大哥,是因为她记得徐大哥说的那句:“有事和你说。”

  就这几天,她一遍遍回想他当时的语气、表情。她十分好奇那到底是啥事儿!

  至于为啥心底会等待、失落、生气,她解释为,不知道答案所以心里痒痒。

  就像看电影,光给她看了精彩的预告,可到了日子,正片却一直不上映。哪个观众碰上这种情况能不着急?

  所以,她觉得自己就是被吊胃口了,也劝自己别想太多了。

  “小林?”王大娘牵着孙子出门溜达,碰上刚回来的兄妹俩。

  “王大娘,溜达呢。”林青玉扬起笑,打了声招呼。

  “嗯呐,你们最近忙啥呢,都没怎么见着了。小桐和榕榕呢?”

  “我爹娘来了,他们照看着。”林青玉先回了句。她以前请王大娘看孩子,一个月给人家三十块,在这个年代也算高薪。还以为她是想自己帮她看孩子。等看到对方点了点头,她才接着说,“我们找门面房呢。”

  王大娘眼珠转了转,“闺女,你跟我来。”

  徐榛年在老宅躺了两天才做好决定。

  他设想了千万种情况后,最后意识到,他确信,如果以后的生活不是和林青玉一起,他宁愿一直单着也绝不将就。

  颓废了两天的人终于清醒了。

  得解决,但不能让他爸知道。所以,很多人都不能用。很多事也只能他自己来。

  他有些嫌弃地嗅了嗅自己,然后就冲进浴室。

  再出来后神清气爽。

  合上院门前他看了眼林青玉住的院子的方向。他假期不多了,他得尽快把这事解决好再去找她。

  皇冠车停在师大后街的东方招待所门前。

  暑假,大学城本来人就少,住招待所的就更不多了。徐榛年到的时候,那前台的女同志正低着头忙着打毛线呢。

  “介绍信。”那女同志听到有人进来,头都没抬就说了句。

  “同志,不住店。找你有事。”

  这才抬头,是个好看的男青年。

  “有啥事啊?”那女同志被他的气势唬了一下。

  “找你打听点事。”

  那女同志站起身,放下毛线。

  徐榛年也意简言赅地说了,开始那女同志还有些顾忌不愿意说,直到徐榛年拿了证件出来后她才放心了。解放军嘛,能做啥坏事。

  于是田大鹏和田丽这两个名字和家庭住址就被问了出来。

  甚至最后在徐榛年要走的时候她还嘟囔了句,“上回也有个师大的女学生来打听过他们兄妹,这是咋了,犯事啦?”

  徐榛年脚步一顿,然后笑了笑没回应。

  招待所距离田大鹏家并不远,徐榛年是走着过去的。这里是附近几个单位的家属院,都是一排排平房。平房的外面都是前几年的抗震帐篷拆了后,自发搭建的简易的厨房。

  因为搭了厨房,过道很窄,都不能两个人并排走的。就像这会儿,前面走来一个穿着喇叭裤,手里提着收音机的男青年,徐榛年就得侧着身子让他先过。

  “臭小子,一天天的不着家,你那点三瓜两栆哪个月不是月初就嚯嚯完了?你给我站住!你今儿敢给老娘再上公园去丢人现眼,这个家你就别回了!”

  “我说妈,我不就是去跳舞吗,您至不至于?”他边说边经过徐榛年。

  “田大鹏!你走了就别回来!”

  田大鹏?

  徐榛年眼疾手快,长臂一伸就从后面拽住了他的衣领子。

  “你干嘛啊?你谁啊?!”勒着脖子,田大鹏立时叫了起来了。

  刚才骂他的女人也终于从屋里出来了,看到这场景,愣了。然后赶紧小跑上前,锤打着徐榛年,“你谁啊,放开我儿子!”

  徐榛年松开他的衣领转而擒住他的双手。

  “去年四月十五你在东方招待所做过什么?”他的声音冷若冰霜。

  田大鹏缩了缩脖子,眼珠滴溜溜地转。去年四月份,他想起了堂妹找他那事。

  “你们那个同党已经在公安局里了,几十年的牢狱等着他。你想清楚了再说。”

  这话说得旁边的女人吓了一大跳,她拍打着儿子,“你还不说,到底惹了什么事?!”说着又回过头,冲着徐榛年:

  “同志,你看,在这说不方便,那家里坐坐吧。”

  进了门,徐榛年也没再压着他。

  得了自由后,田大鹏先是小心地瞥了眼徐榛年。

  这人看起来很不好惹,而且看着也不像啥普通人。

  没斟酌多久,他就说了。

  “同志,我真没做什么!我堂妹找我说,有个同学在学校欺负她,让我帮着教训教训。她说她都安排好了,到时候就只要我提供钥匙,自然有人来。我也怕出事,但她说就是拍照,不会做其他事。我想想也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天夜里她扶着几个喝醉的姑娘家来了,后来果然有个男的来拿钥匙了。但他说反锁了,打不开门!那天夜里还有人进来找人,乱得很,我也顾不上。

  第二天那姑娘啥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就知道下午我妹来找我,说事没干成!那人还收了她一百块钱都跑没影儿了。

  同志,事情就是这样。我说得都是真的,你看我也没做啥,我……”

  “那个女同志叫什么?”徐榛年面无表情地打断他。

  “啊?”田大鹏愣了下,然后才反应过来,“我不知道啊,我妹也没说她的名字。我都没怎么看清她……”

  “你妹家在哪?”

  “她不在家,上哈市她姑家了。”

  徐榛年问了地址,就转身准备走了。

  他刚刚松了口气,就听到已经走到门口的人又说了句,“你自己去公安局自首吧,不去,过几天也会来找你。”

  撂下这一句,他没再管身后的骂声和哭嚎。

  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是吗?

  田大鹏是,田丽是,当然他也是。

  林青玉拿着房本从房管所出来的时候,脚步还有飘忽。

  她真买房了。

  花了两万多买了个带门面房的小院子。

  “妹儿?”林青旸也有些不确定,声音都发虚。

  “咱们真在京都买房子了?”

  “嗯!”林青玉握着房本,脸上是灿烂无比的笑容。她率先蹬起自行车,然后回头冲林青旸道:

  “走,咱先回家拾掇拾掇。然后就接爷爷和爹娘过去!”

  这处小院子是王大娘带着买下来的,原来的房主是她娘家兄弟。因为她大侄子单位要集资盖新式小区才把这处院子给卖了好凑钱。

  说是小院子倒也是真合适。

  进了门,先是个五福照壁。旁边是两间门面房,但是现在朝外的那面都封了门,原来的房东是当做厢房用的。

  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个不大的院子,有张石桌,院墙根还有棵很高很壮的枣树,枝繁叶茂的,枝叶伸展开挡了半拉院子。

  正对着院子的是一排厢房,左边是个看着像后来才搭的小厨房。另外一边是拆了以前的防震棚自己搭的自行车车棚和一个小水池,旁边还有口水井。唯一宽敞点的就是厢房后面有块空地。

  要说这院子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地理位置好。身处市中心,出了门就是繁华闹市。这也是林青玉决定买下来的最大原因。

  一是适合他们现在做生意。二是这院子再过十几二十年,就这位置,价格得长疯了!

  “哥,咱自己盖个厕所吧?”原来租的王大娘那,院子里就没有厕所。得去胡同里的公厕,味道大不说,晚上过去也吓人。

  林青旸点头,“这个不难,去买点材料自己盖就成。”

  兄妹俩说着就开始收拾。

  真的开始收拾才知道,原来除了院子,厢房其实也不算小了。难怪原来能住下那么一大家子。

  进了门,是正堂。正堂后面有个带着小书房的大卧室。正堂左右两边的次间都是拱形门,如今也敞开着通风。林青玉进去看了看,里面还算干净,显然是有人已经打扫过了。

  “有人在吗?”外头传来一个声音。

  紧接着就是林青旸招呼的声音。

  是他先前定的锅碗瓢盆还有床和衣柜沙发桌子这些家什到了。

  林青旸都没在百货商店买,他是跟私人店铺定的。如今,什么东西都有私人店铺。东西不比百货大楼的差,可价格却低很多,人家服务也好,送货上门不止,还帮着安装。

  就拿那几个带镜子的大衣柜来说吧,百货大楼里这样的,起码得二百,可他定的就160块。

  这就有了四十块的差价了。可别小看四十块,这个年代,几十块的购买力也不容小觑。

  有人帮忙就是快,兄妹俩并几个送家具的工人一块,不到天黑小家就拾掇齐整了。期间,林青玉还骑着车出去买了菜和米。

  “还差两床被褥,一会子得去搬过来。哥,我累得动不了,你去呗。”林青玉瘫在格子沙发里,有气无力地摆手。

  “啧,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真不假。”林青旸打量了一圈后叹了一声。

  三个房间带正堂,所有的家具装好,没到一千。林青玉觉得很划算,但可把林青旸心疼坏了!

  要知道一个月前,他还摆着摊,每天赚七八十块钱就乐得没边儿呢。

  “这要是在家,只要有弹簧,咱爹都能做。就这还得200块钱,真贵!”林青旸指着林青玉躺的沙发。

  “哥,哥,好歹咱在京都也有家了,真有个自己的落脚处了!您可别抱怨啦,你都这样,一会子爷爷和爹娘更接受不了啦。咱不都说好了吗?况且等明天我那些家伙什都送来,咱们把资料证明都跑齐了就能开业了呀!”

  林青玉推着酸胀的身体起来,往外推林青旸。她记忆里,他们那新家讲究燎锅底。

  “快去吧,你骑我车去,把他们都接过来。我在家做晚饭。咳咳,晚上就让你们尝尝这火锅!”林青玉从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取出一个布兜子,那里面装的是她今天早上去买的香料。

  林青旸出门了。

  林青玉站在小厨房门前一边揉着腰,一边回头看这小院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是她的想法,也是商量买房的时候劝父母和哥哥的话。

  她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可她现在很开心。穿越至今,半年的时间。她从最早那两块钱一个月的小破屋到五块钱一个月的小厢房再到现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子。

  她想给孩子换个好环境,她自己也需要好环境。

  再回想起来,没有哪一步是容易的。照顾孩子、上学、凌晨起来和面。她和大哥每天顶了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他们才攒到本钱去苏国。

  说到苏国就不得不提抢劫案。他们至今都不敢和爹妈说,虽然她后悔过,内疚过。但到现在,她无比感谢那个执着的自己。

  因为有之前的自己坚持,才有今天这套院子。

  继续加油吧,林青玉!

  她忽然抬头看向天空,天际是大片玫瑰色和金色交融的夕阳余晖,绚丽灿烂。

  林爷爷林有根坐在自行车后座,林青旸推着车,前面的框里放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另一辆自行车是林建友推着,那上面带的东西就多了。有两床被褥,有生活用品,还有衣服。

  李月娥背着行李,两手也拎着布兜子。

  林青晨大概是最轻松的,因为他就背了几个小包,推着龙凤胎的摇篮。

  当他们披着晚霞到小院儿的时候,林青玉还在厨房忙活。

  这厨房里用的还是柴火灶。

  人家的铁锅自然带走了,她用的是新锅。

  两个大铁锅。

  一边锅里是两根大骨头,这是用来炖汤的。

  另一边锅里焖了小米和大米的二米饭,她记得这样的饭养胃,应该更适合她爷爷。

  等到厨房灯亮的时候,大骨头的香味就出来了。林青玉开始配料。

  她这手艺还是因为前世那一场席卷全国的肺炎,在家隔离的时候上网学会的。那时候哪哪都出不去,她一个人在家,索性也是无聊,就跟着网上学了不少东西。

  如今想来就跟命中注定的一般,她那会学会炒火锅料、学会做饮料、还学了好多面食方子、就连踩缝纫机都看着视频学会了。

  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在未来,她也就当个兴趣爱好。可在这个年代,好像就是技能,能够生存的技能。

  饭熟了,她先盛出来。天热,也不怕这一会子就冷了。主要是想腾个锅出来,炒配好的料。

  麻辣的料炒了,往炖好的骨头汤里一倒。料下锅的瞬间那香味就冲了出来。

  要是有醪糟就好了。林青玉有些遗憾,决定等天气凉了自己酿一些,汤底里加一些这个,能更香。

  “姐,姐!你做啥了!好香啊!”一进门就闻到这股味道,林青晨把俩外甥一放就不自觉地冲进厨房。

  林青玉抬头看他,笑笑道,“火锅。你叫爹娘别忙着收拾,马上就能吃饭了。”

  麻辣的好了,林青玉又在配三鲜的。她爷爷吃不了麻辣的。以后的好几种调料这年代都还没有,但她用她娘带来的菌菇和虾皮吊味也鲜得不得了。

  她今儿买香料的时候看到酒精炉特意买了两个回来。

  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就那些火柴出去,先去把酒精炉生好。

  等她把锅底端上桌后,整个院子里都飘着那股香味。本来辛辣就是很霸道的味道,这会儿又是吃饭的时候,附近的院子里都闻到这股味道。

  在林青玉不知道的地方,几个孩子哭着闹着,不肯吃饭,就要吃这个,作着爹妈爷奶让人去买。可这上哪买?连这玩意是啥都不知道!

  只好抱着孩子顺着味道找来了。

  老王家的房子卖了他们是知道的,但搬了什么人过来,这些街坊邻居还真不了解。

  居委会主任陈大妈端着碗走在最前面,带头进了院子。

  “哟,闺女,你这是做得啥呢,这么香?”

  林青玉回头,是个婶子,“您进来瞧瞧,这是火锅。”

  都是邻居,在这种胡同打交道的地方多着呢。况且她还得开火锅店,更得和人搞好关系。

  那婶子边往里走边介绍自己,“闺女,我是咱们居委会主任,你叫我陈大妈就行。今天才搬过来吧?明儿记得来居委会登记信息哈。”

  林青玉就笑道,“好的,陈大妈,本来也打算明天过去的。我叫林青玉,您叫我小林就成。我是师大的学生,前面那俩门面房,我家人少用不了。就打算打通了开店,火锅店。这不,自己先尝尝。”

  领她们进了厨房,厨房虽小,但是看着干干净净的。

  到了跟前再一闻味儿,好家伙,这味儿是真霸道。

  “就站了一会儿,感觉我都腌入味了。”有个婶子扯了胸前的衣服嗅,边嗅边说。大家都被她逗笑了。

  “这火锅这味儿是真冲!我就吃过涮羊肉的。”

  “我也是,不过冲归冲,也是真香。你瞧瞧我家这小子,哈喇子都要滴到地上了。哈哈哈。”

  “我家这个也是,在家里就吃不下饭了,非拽着我出来,让我买。小林,你这个买卖指定能做,这味儿闻着谁受得了?”

  跟着陈大妈进来的几个婶子也议论纷纷。

  林青玉就道,“这汤底都是我刚用大骨头熬好的,婶子们不介意的话,我给你们碗里都打点。有辣的,有三鲜的。”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就是过来瞧瞧。”大人还在客套,孩子却忍不了了,拽着大人衣角,吵着闹着要吃。

  林青玉已经拿起大汤勺了,她对着她们扬起笑脸,“都是邻居,这有啥的。以后店开了,也得婶子们多照顾照顾呢。”

  她这样说了,她们才没接着推辞。陈大妈还主动道,“小林,开店那些手续你办齐了吗?明儿你过来的时候我领你一道儿去。”

  等他们陆续走了,林家人才开始吃饭。

  “爷爷,您吃这边的。这个是三鲜的,我还放了娘带来的菌菇,可鲜了。”林青玉给爷爷涮了片肉,夹到碗里。

  “嗯呐,我自己吃,你也吃。”林爷爷笑呵呵的。

  而对着麻辣锅的几人觉得,嘴里的口水都不由的分泌出来了。又香又辣又麻,虽然味儿厚重但却不是很刺激。

  大夏天来上这么一口,浑身都热出汗了,但却格外舒坦。

  “好吃!就是自己涮麻烦了。”林青晨边吃着煮得很软烂的萝卜块,边含糊不清地说了句。

  “你就懒吧,哪家的火锅不得自己涮啊?”李月娥剜了眼老儿子,她家以前也吃过涮锅子,虽然没小鱼整得这个好吃,倒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自己涮的。

  林青晨这话其实也提醒了林青玉。

  火锅这玩意,通常都是家人朋友一块坐下来边聊边吃,挺耗时的。但有一样东西,味道差不多,可却没这么麻烦。

  ——麻辣烫!

  这玩意可就不同了,就算是赶时间的人也能装饭盒带走。而且顾客从小孩到大人,各个年龄层,通杀!

  “晨晨说得对!我想起另一个吃食!”林青玉夸了句弟弟。

  而林青晨朝他娘挤眉弄眼的,意思是,看吧,我姐都夸我。

  倒是林青旸问了句,“啥啊,那火锅不整了?锅子都定了。”

  “整,两个都整!另一个叫麻辣烫,和火锅差不多,也是他们点菜。不过我们帮着煮,煮完了直接端走,嗯这个不用锅,碗就行了。咱们就是熬两锅汤,一锅用来煮,另一锅就是汤。这个方便,上班上学的饭盒一打就能带走。”

  “姐你可真聪明,你都咋想到的!”林青玉迷弟林青晨第一个捧场。

  “书上看来的。”林青玉随口说瞎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听到没,以后好好读书,将来也像你姐一样。”林建友对老儿子说。

  林青晨咬着肉骨头,哼哼唧唧,“我这学期还拿第一呢!爹,等开学,你去和老师说,我直接上六年级得了。现在那些我早就会了,我姐以前都教过我。”

  “你踏实点!”林建友下意识就是反对。

  倒是林爷爷和林青旸帮着说好话,林青晨心心念念姐姐也帮他说几句。而后者看着却有些愣神,因为她心里有另一个想法,一个还没和家人说过,暂时也还实现不了的想法。

  农村的日子到底还是苦,这种苦是各方面的。这年代不像后世,在农村生活,尤其是她老家那种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偏僻村子。生活一点儿都不方便,出去一趟就老费劲了。

  就算现在她家的条件在村里应该算很好了,但不方便就是不方便。这不是个人就能解决的,这是农村和城市资源的差异。

  她想一家人都留在京都,想让弟弟进京都的好学校。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