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皇子有大疾>第73章

  手掌粘乎乎的满是热汗,朱承秉暗暗在衣角搓了搓,掌心短暂干爽。他伸手指着墙角一个香炉道,“你看那香炉还点着。他确实是在这里,说不定只是刚刚出门而已。”

  “也有这个可能。”沈钧慢悠悠道,又拿起木桌上的茶具把玩,不经意道:“哦,刚才忘了告诉你了,五年前龙胜天根本没有伤手臂,伤的是腿。”

  朱承秉心跳遽然加速,退至墙角,抿紧了嘴,远远盯着沈钧。

  沈钧缓缓在竹凳上坐下,“你叫什么名?”

  朱承秉静默良久,嘲讽地勾起嘴角道:“行不更名,坐不改信,朱承秉。”

  “你确定纪拂尘在这儿?” 

  “信不信随你。”

  按照原定计划,荀裕会一直待在这个竹屋里直到沈钧前来,然后想办法把他拖住。只要将沈钧引至此处,抢银子的事便成功一半。

  可是此刻,荀裕却并未按照原计划做,他不想傻乎乎地等待沈钧找上门。因此,他算准了时间离开竹屋,目的是为了让他扑个空。

  此时日影渐长,荀裕正在竹林里穿行。

  阳光倾泻下来,穿透绿叶,在褐黄的大地上留下一个个镀金边的斑驳光圈。山风混着草木的清香迎面拂来,竹叶一半光明一半阴暗,随风摇曳多姿。眼看就要出得竹林,突然,荀裕顿住了脚步,凝神而立。

  只听先是一阵虫鸟扑簌之音,随即,一阵熟悉而温和的声音强有力响起,固执地飞入耳朵:“拂尘啊,我到竹屋了。给你一柱香时间,你要是不出来见我,我旁边这个叫朱承秉的人便活不了啦。”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拂尘算算我们都分别几秋了?”

  “只有一柱香时间哦,我说到做到。现在开始计时。”

  林子重新归于宁静,只剩依稀可闻的流水涧涧、虫鸟鸣鸣。

  荀裕一手捏在竹枝之上,竹枝火烧似的兹兹响。他现在离竹屋少说有十里路远,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竟胁持了朱承秉,用内力传声,把他想说的话传遍了整片林子。

  荀裕抬脚继续前行,才跨了一步,又生生定住:倘若朱承秉因我而死于竹林,朱夫人必定不惜赔上整个青云寨,也要杀了我为她唯一的儿子报仇。若是如此,这两个月的经营必将付诸流水。

  荀裕闭眼沉思,眉心微蹙,便是见了他又当如何?沈钧既然选择这种方式逼他相见,就必然知道相见面是敌非友。睁开眼,荀裕转一个身,大步踏往来时路…… 

  此时,沈钧早已在竹屋里点燃了一根香。

  香火冒着轻烟,香灰摇摇欲坠地堆在火光之上,风一吹,圆柱形的灰烬应风倾倒,散落于地归为尘土。借助风力,香心一点火光猛地一亮,最后只剩零星一点,缓慢熄灭。

  一柱香尽。沈钧巴望着门口,眼里亮起一团火星子。

  门口,荀裕撑着一根去了皮的半粗树枝,面颊晒得微红,脸上蒙了一层薄汗,咯噔咯噔走进来。

 

  、第46章 第 46 章

 

  看到一抹熟悉的白色人影,沈钧站起身走过去, 目光紧紧粘着他, “看你活得好好的,我今晚大约能睡个安稳觉了。”

  荀裕抬头迎上他灼热的目光, 不着痕迹后退几步,将树枝握在手里, 说道:“沈公子别来无恙。”

  沈钧见他故意拉开距离, 露出一脸受伤的神情,身体迅速朝他倾去。

  荀裕早有防备, 两手化为拳头攻去。沈钧却像长了眼一般,身形一闪躲开, 左掌迎上去,握住他的拳头, 右手搭住他的腰身, 轻轻一拉,即将他圈至自己怀中。

  “拂尘真是个不守信用的小骗子,如若我告了官, 你可知私自逃跑的小厮被抓回来, 最后会有什么后果?”沈钧道, 身子紧贴他的后背,温热的呼吸喷在他的脖颈间, 胸口均匀有力地跳动。

  手脚皆被制住,荀裕一时挣脱不出,深吸一口气道:“沈公子若报官的话, 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你就是算定了我不会报官,”沈钧抿嘴一笑,认命似的叹了叹道,“我偏生就栽在你手里了。”

  荀裕并不接话,静了好一会儿才道:“还请沈公子放开我。”

  “放了你你可还会走?”沈钧挑眉道,双手不由圈得更紧了。

  烈日当空,本就热汗淋漓。再加上还有一具滚烫的身躯紧贴着自己,荀裕涨得脸色通红,一手抵在他的胸口尽量保持距离,紧绷着身子道:“脚长在我身上,我自然想去哪便去哪。沈公子这般行事,不嫌太过霸道么?难不成沈公子还能圈我一辈子不成?”

  “若是拂尘愿意的话,我一点也不介意。”沈钧笑道,眼神一闪,却意外地松手放开了他,“拂尘啊,你要相信,无论你人在哪里,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你。”

  荀裕皱着眉头打量他,似乎想把这张嬉皮笑脸从里到外看个透。

  沈钧眨眨眼道:“这才二个月零九天没见,拂尘就不认识我了?”说着,一只猝不及防摸上他的脸,手指轻轻摩挲道:“才二个月零九天,拂尘就茶饭不思、想我想成这副模样了,真是教我心疼。”

  荀裕打掉那只手,默默无言后退两步,说道:“我每日吃好睡也好,寝食正常得很,沈公子无须挂心。”

  沈钧甩了甩被打的手,轻轻一跃窜至他身后,胳膊恰如铁链再次箍上他的腰身,一阵窸窸窣窣的摸索后,鼻尖蹭上他的耳垂,低声道:“明明衣带都宽了许多,拂尘还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