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探花郎>第89章 沈静婚事

  沈静跪在地上,久久没有答话。

  他手心里还攥着两枚棋子, 棋子硌着手心, 他却丝毫不觉得疼, 双眼茫然瞪着地面, 心里不由得想起上元那日,与赵衡在马车上分别,赵衡凝视着自己的样子。

  ……他从未见过赵衡那样伤心的样子, 可是事到如今,自己却还要被逼着拿起刀子, 再往他心上捅一刀。

  沈静缓缓闭上眼睛,深悔半年前那个暴雨之夜, 自己为何一时心软,竟对着赵衡妥协?只因那一刻一时之软弱, 才要遭受今日凌迟剐骨之痛!

  “……臣领旨谢恩。”

  “好。”赵度听到他的回答, 应了一声, 又提高了声音,“郑满,进来。”

  郑满推门, 无声的走到沈静身边:“圣上。”

  “将名册单子拿来, 给沈大人过目。”

  “是。”郑满应声,从怀里摸出一本薄薄册子, 两手递向沈静, “沈大人, 这是朝中几位大臣适龄之女。”

  沈静又磕了个头, 缓缓抬起头来,双手将名册接过,又跪下磕了个头。

  “朕命郑满仔细搜罗了宗室与百官之中适龄的女子。你仔细看一看吧。”赵度坐在椅上,又露出倦怠之色,“选中了哪个,或者没有在册子上的,告诉朕一声,朕即时为你赐婚。”

  顿了顿,又添一句:“沈卿,朕知道这是委屈你了。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宜早不宜迟。你要好生斟酌思量着些。”

  沈静捧着册子,垂着眼应道:“……臣明白了。谨遵圣上旨意。”

  话音刚落,院子里头传来动静。郑满将门口打开一条缝隙,探头看了一眼,又转过身来,轻声笑道:“圣上,沈大人义姐与外甥回来了。”

  “是么。”赵度笑了笑,强打起精神,“沈大人的亲眷,内外有别不便相见。把孩子领进来见见吧。”

  郑满应声出去:“是。”

  沈静闻言回过神来,又磕了个头,低声恳求道:“圣上……臣外甥年纪幼小,也没见过世面,只怕冲撞了圣上……”

  话音未落,郑满已领着小舟走了进来。

  潘小舟站在门口,怯生生往里看了一眼,先看见赵度,又见沈静跪在地上,眼中登时充满惊讶不解,往沈静那边挪了两步,又看了赵度一眼,有些害怕的不敢再往前来,身后又有郑满站着,便只好站在当地,小声叫着:“……舅舅。”

  沈静回头,对他伸出手来,柔声哄着:“小舟乖,到舅舅这里来。”

  潘小舟迟疑了下,才迈着小小的步子,慢慢挪到沈静跟前。沈静拉着他,轻声哄道: “乖,跪下给圣上磕头问好。”

  潘小舟这才犹疑着,跟着沈静嘱咐,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抬头看着赵度,小声嗫嚅道:“爷爷好。”

  赵度表情凝滞片刻,随即苦了起来:“也就同铭儿镌儿差不多的年纪,竟喊朕爷爷了?来,过来朕这里。”

  小舟抬头看他一眼,便埋头在沈静怀里,怎么叫都不肯出来了。

  “这孩子长得秀气可爱,朕看着甚合眼缘。”赵度也不强求,笑着从腕间摘下来一件珠串,抬头对郑满招手:“赏吧。”

  郑满应声,上前来接过珠串,递到小舟怀里;小舟却不肯接,由沈静为他接了下来,又哄着小舟:“爷爷送了礼物,小舟快磕头谢恩。”

  “罢了。”赵度摆了摆手,“孩子还小,别吓着了。郑满,把孩子抱出去,找他娘亲去吧。”

  郑满应声抱着小舟出去。

  赵度顿了顿,放柔了声音,对沈静道:“沈静,朕知道此事委屈了你。”

  沈静垂着眼,短促笑了一声:“……臣不敢。”

  赵度看他一眼,站起身来,长叹一声:“不过既然你身边也有家人亲眷,想必也能明白朕的苦心。朕也为了阿衡,希望他将来的路能走的顺当些,平稳些,比起曾经朕走的路,少几分磋磨。”

  “你好好想一想吧,三日之后,跟朕回个话。”他说着,一边往外走着,“不必来送了。”

  沈静捧着那份薄薄的名册,仍在地上跪着。

  不知又跪了多久,直到天色昏暗,曹小玉进来叫他吃饭,又吃惊又慌张的扶他,他才蹒跚从地上起来。

  “这是怎么了?”曹小玉看着沈静神色,摸摸他冰凉的手,顿时满脸都是心疼,“这么冷的天,阿静,你怎么一直在地上跪着?跪坏了腿可怎么办!”

  她说着,便拉着沈静回房,一边回头嘱咐小孟:“快去厨房,灌个汤婆子来。”

  沈静这才回神,将那份名册往衣袖里一塞,蹒跚往自己房中走着,一边回头对曹小玉勉强笑了笑:“大姐,不妨事的。”

  “你是年轻,不知道厉害。”曹小玉心疼的眼看泪都要掉下来了,进去房门,推他在床上躺下,“你潘大哥当年怎么去的?开始也以为是呛了水,他自己都说没事,后来不就那么去了?你怎么就不知道爱惜自己一点?”

  说着话,小孟已捧着汤婆子进来。曹小玉拉开被子为沈静盖上,隔着被子将汤婆子塞到他怀里,又端来热茶递到他嘴边:“喝口热茶。等会觉得身上热了,再起来吃饭。”

  “知道了。大姐,我没事,歇一会就好,你放心吧。”沈静劝道,“我不饿,你们先去吃吧,不用等我。我有些累了,想歇一歇。”

  曹小玉看他神色,不敢再多劝,只将旁边褥子拿来又为他盖上一层,才转过身去:“你歇着吧。”

  等她出去了,房中安静下来。

  沈静呆坐了会儿,才把手从被褥中抽出来,探到衣袖里,摸索了半天,将那份名册抽了出来,翻了开来,一页页翻看起来。

  沈静略翻了翻,见这名册上记载着十二名闺秀,每一页名册都是一位姑娘的闺名,同时还记载着年龄属相,父母是谁,家中行几。

  难为郑满费心,这十二名女子,不是宗室女子,就是大臣之女,身份地位,无不尊贵。

  沈静将名册放下,随手挥灭了床头的烛台。

  黑暗之中,他缓缓阖上双眼,长叹一声,叹出无尽的疲惫。

  辗转一夜,次日,沈静一早起来又去上值。

  忙完一天,到了黄昏,刚从翰林院出来,便见一位小太监在外头等着:“沈大人是吧?郑总管打发我来沈大人一声,那件事情有回音了吗?”

  沈静被问的一愣,向他拱了拱手:“请回郑大人,就说我还没有想好。”

  那小太监闻言,行了个礼,转身匆忙去了。

  沈静目送对方走远了,才迎着日暮,踟蹰往家中去。

  本来两三刻钟的路,他足足走了快一个时辰,才回到家中。

  曹小玉早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刚从厨房出来,见他回来,笑着招呼道:“回来了?昨日奚将军送来了两尾鲜鱼,今日炖了一锅鱼汤。小舟正等着呢,阿静快去换了衣裳,然后过来喝汤。”

  沈静在廊下站了站,见小孟正带着小舟在院子里给花浇水,挥手叫到:“小孟,你给小舟洗手,带着他先吃吧。”

  然后转过身,走到厨房门口,对正在忙碌的曹小玉道:“大姐,你同我过来一下。我有两句话,想同你说说。”

  曹小玉回头应了一声:“什么要紧的事?我刚热好了鱼汤,阿静,等吃了再说吧?”

  沈静顿了顿,点点头:“……也好。”

  鱼汤端上桌来,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好,曹小玉先给沈静盛好了汤和饭,然后依次给小舟、小孟都盛饭,最后才将小舟抱在怀里:“好了,吃吧。”

  安稳吃完了饭,沈静便放下碗筷,站起身来:“大姐,我去书房等你。”

  曹小玉应了一声,带着小孟收拾好碗筷,将小舟交给小孟哄着,才匆忙往书房去。

  书房里蜡烛毕毕剥剥响着,灯油在烛台下流了一桌,沈静瞪着蜡烛,却似看不见一样,只顾着发呆。

  曹小玉看着他叹了口气,拿起灯下的剪刀将灯芯剪了剪:“阿静?”

  沈静回过神来,抬头笑了笑,随即垂下眼去:“……大姐。坐吧”

  “有什么要说的就说吧,也不是外人。”曹小玉在他对面坐下看着他,试探道,“看你这为难的样子,是不是我和小舟……给你添什么麻烦了?”

  沈静笑了笑:“没那回事。”

  沈静说完,又犹豫片刻,才又抬起头,看着曹小玉,迟疑几次,才问出口来:“……大姐,你曾说过不想再嫁了……是真心的这么打算的吗?”

  曹小玉怔了一怔,不由得苦笑道:“阿静,我是真的不想再嫁了。”

  沈静顿了顿,又道:“去年中了进士以后,当今圣上在谢恩宴上,金口玉言,说要为我赐婚……这件事大姐应该听说过了吧?”

  曹小玉点了点头:“听说过了。”

  她之前也曾旁敲侧击问过奚维,沈静为何一直没有成亲,奚维便将圣上赐婚的事告诉了他。

  “昨日来咱们家的客人,就是当今圣上。”沈静轻声说着,“他来跟我说……要为我赐一门亲事。”

  说完,沈静不顾曹小玉震惊的目光,起身在她面前跪下:“……大姐,我想求你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