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江湖容不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番外:秋·吃瓜

  去伪存真从来都是一件难事。

  在杨青的印象里, 最容易被扭曲误导的大概就是历史。

  因史料存在互相矛盾,甚至缺漏不足,民间流传的野史等各种问题, 加上当世的记录者也会因自身的主观认知,还有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叙述上形成一定的偏差。

  需知写《史记》的司马迁都会编点小故事塞入其中, 后世再对此进行解读考据的学者更难免受其误导。

  作为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杨青对不少历史人物的认知深受地摊文学与电视剧的春秋笔法影响。

  因此在网上吹牛时,被意见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突然掏出史料吊打是相当常见的事。

  且不说史料, 光是杨青无所事事时翻看手机, 平日热搜上的数十条新闻, 其中就可能存在超过半数的假料。

  甚至最严重的时候,上面全部都是营销、造谣、捕风捉影乃至恶意炒作。

  现代信息尚且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去求真, 可见假消息这个东西,在人类生活的环境里就跟空气差不多,都属于无孔不入。

  即便是辟谣, 辟谣甚至还有关于辟谣的再辟谣,反转还有反转再反转, 大量的信息混淆人的视听, 令人难以分清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杨青没有想到, 在这片没有互联网的江湖里, 他照旧还是掉进了信息的漩涡之中。

  事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 杨青正在给慕容华挑簪子。

  慕容华倚在躺椅上, 正给自己打着扇, 现在才刚入秋,还热得很, 几缕头发丝腻在脸上,他忽然开了口:“小杨青,你觉得是谁的可能性更大,沈不染?赤红锦?”

  “什么可能性?”杨青正忙着整理璎珞,小心不要碰散罗绢捏起的花,“她们怎么了吗?”

  他如今正在给慕容华打工,老板可以把他当小朋友,可他必须把老板当老板,大家各论各的,这一珠宝匣够他给慕容华打二十年的工了。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濯雪。”慕容华用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口吻道,“你觉得他会喜欢哪个?”

  喜欢哪个?

  杨青严肃地思考了一下这两个选项。

  所谓事不过三,自从杨青在山雨小庄跟慕容华身上搞出过两场有关秋濯雪的恋爱乌龙之后,杨青对自己的观察判断毫无信心,几乎不怎么关注这方面了。

  他只等着哪天秋濯雪发来喜帖,过去喝一杯喜酒时,确认完新娘子后站“官配”。

  “如果是我的话,我比较喜欢赤姑娘,她长得好看。”杨青对此有些兴致缺缺,不过不妨碍他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赤红锦跟沈不染的长相,又很快补充,“不过我觉得秋大哥应该不会在意这个。”

  慕容华叹了口气道:“他的确不会在意,就是因为不在意,我才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太过不在意,连有些应当要说的话都忘记了。”

  杨青道:“慕容大哥,拒绝谜语人。”

  慕容华:“……”

  “我的意思是——”慕容华皱眉道,“他到底有没有告诉过心上人,我其实是个男人,而且跟他毫无关系。”

  这句话的信息量过大,杨青宕机了片刻后才问:“等等,什么心上人?说书人嘴里的那些不都是谣传吗?”

  他还以为慕容华只是随口聊聊,怎么突然就上升到心上人的高度了。

  自从步天行的阴谋开始,杨青就一直在听说秋濯雪的“风流韵事”,其中有不少很确定是造谣生事,不过也有些还属于未解之谜——比如说丁流云。

  由于两人的年龄差距,加上二人语焉不详的暧昧态度,杜撰什么的都有。

  杨青在茶楼磕个瓜子都听说过不下十个版本,比如秋濯雪幼年见过丁流云,两人定下过约定——这种还算是比较轻的,猛一点的甚至直接编丁流云老房子着火一见钟情,当场就是一个周幽王附体……

  这也算了,最离谱的是还有说书的版本不一直接真人斗殴的,让杨青不得不感慨一句江湖人真是武德充沛。

  慕容华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市井流传的那些当然是假的,不过濯雪显然有心上人了,你看不出来吗?”

  考虑到工钱,杨青硬生生把喉咙里那句“慕容大哥你听起来跟说书人差不多假”咽了回去。

  而且作为一个爱好相当不容于世的男人,慕容华的猜测实在保守得出奇。

  他老实道:“我看不出来……他有吗?”

  这让慕容华深深叹了口气,好像有点头痛的样子:“算了,也是,你还这么小,这种事不应该问你,我自己之后去问濯雪吧。”

  他站起来捞过一根簪子,随手别入发里。

  作为秋濯雪的朋友,慕容华的言论显然属于考据里比较值得信任的那类资料,值得小说家打破脑袋都要记录下来的言论。

  不过杨青并没有太当一回事,他正忙着怒吼:“我哪里小!”

  第二个跟杨青提起这件事的人是宋叔棠。

  他到吴都来做一些生意,跟慕容华有关的,顺道过来找杨青玩。

  这种行为听起来虽然不太符合七星阁少阁主的身份,但作为杨青的朋友就再合适不过了,他们在吴都逛了一圈后,在一家茶楼里喝茶。

  今天说书人讲了另一个杨青完全没听说的江湖人,让他松了口气。

  毕竟宋叔棠在说书人的口中,也在秋濯雪的猎艳名单上。

  按照现代的话来讲,这叫养成系小奶狗,显然江湖人也很好这一口,外加救命之恩这一桥段,以至于每次听都让杨青不由得幻视某些英雄救美,美还自带家财万贯跟一个门派的老土桥段。

  自从知道百炼铁来历之后,杨青对宋叔棠的心情一直都有点复杂,倒不是那种鄙夷轻视的复杂,而是知道某种有关他秘密的复杂。

  不过他很确定现在这种复杂跟那个原因完全没有一点点关系。

  因为宋叔棠正有些好奇地问道:“恩公是否好事将近?”

  杨青沉默地喝了一碗甜汤,半晌才道:“何出此言呢?”

  “前不久恩公来找我问剑。”宋叔棠用眼神示意了他一下,充满暧昧跟揶揄的那种,微微笑道,“他那时神采飞扬,格外多情,因而我有此问。”

  杨青已经很习惯他们说话的方式了,在直白的地方过于直白,在含蓄的地方又过于含蓄。

  这种形容差不多是秋濯雪当时就差给他递喜帖的意思了。

  不过作为一个曾经跟宋叔棠一起八卦过的人,杨青觉得这番话的可信度本质上是很低的。

  杨青沉吟片刻后问道:“剑……剑……嗯,我想想,秋大哥认识的用剑的朋友不少,我知道的就有风大哥,越大哥……除此之外,噢!对了,还有个徐大娘!”

  宋叔棠立刻陷入了思绪的漩涡:“徐大娘吗?确实,我在落花庄时听说她似乎对恩公颇有情意。”

  杨青叹了口气道:“松鼠糖,难道你没有想过,很可能是风大哥的病情有所好转,所以秋大哥才会那么开心吗?”

  宋叔棠:“……这……可是我觉得……”

  杨青毫不客气地打断道:“我们之前已经觉得过一次了,更何况你也说了,你是听说的,我还在说书人口里听说你对秋大哥有意呢。”

  宋叔棠:“……”

  宋叔棠竟然无言以对,他只好抓住杨青,狠狠搓揉了一下小伙伴的脑袋。

  不过宋叔棠走后,杨青自己倒是真的萌生了一点好奇心。

  秋濯雪真的有心上人了吗?他到底喜欢谁?

  考虑到秋濯雪这个人复杂的江湖人际网,还有他过高的人格魅力点,判断他是否陷入恋爱本质上是个难题。

  八月十五的时候,杨青被掳到了一艘楼船上,一开始他差点被吓晕过去,脑子还不忘想慕容华愿不愿意出赎金,自己又要打多少年工来偿还,眼泪几乎出来。

  直到抓他来的女人咯咯发笑,把他扫出怀抱,杨青这才发现绑匪居然是徐大娘。

  准确点来讲,是徐大娘跟明月影。

  徐青兰抱着手打量他,眉毛微挑,转头对明月影道:“就是他救了你?看起来不像有这胆气啊。”

  杨青愤愤不平地瞪着她们,完全不明白这两人是怎么搅合到一起去的。

  “正因如此,才愈发难得可贵啊。”明月影不紧不慢地将琵琶放好,她笑盈盈地坐在太师椅里,似乎看穿了杨青的疑问,贴心地解答道,“不必这么看我,徐大娘欠我一个人情,我又答应了卡拉亚帮他杀了澹台珩,因此特意请她相助。”

  杨青听她这么说话,心倒是放下一些,左顾右盼道:“那卡拉亚呢?”

  虽然杨青并不认识卡拉亚,但是在秋濯雪的评价里,那个不怎么会说中原话的异邦男人显然道德水平高于明月影跟徐青兰二人。

  明月影缓缓道:“带着澹台珩的人头回大沙漠了。”

  杨青眨了眨眼,忽然抽了一口气:“……你把丁流云也杀掉了?”

  “当然没有。”明月影慢悠悠道,“不过一向只有做贼千日,没有防贼千日的,再是铁打的人也会累,更何况我们杀的不是他这个铁人,而是澹台珩。”

  虽然明月影并没有透露太多,但是杨青还是听得头皮发麻。

  他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徐大娘、明月影、卡拉亚组成的三人杀手小组盯上了什么人后,对方得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杨青吸了口气,颤巍巍道,“那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虽然杨青很想表现得更硬气一点,但是考虑到之前被蛇拍了一次后他差点在床上躺成一个瘫痪,还是不要作死比较好。

  明月影剥了个橘子,给了他一半。

  杨青捧在手里,忍不住怀疑里面下了毒。

  “请你来听曲。”明月影轻描淡写地说,“这里的乐师造诣很高,值得一品。”

  杨青战战兢兢,说不出来自己不懂阳春白雪的话。

  倒是徐青兰看着他咯咯直笑,似乎有些轻蔑,不过也没说太多,倚在窗边看水。

  等曲子弹了两首,橘子充沛的汁水溢满口腔,杨青终于意识到明月影在向自己委婉地示好,这让他突然感觉到喉咙里泛起一点酸意。

  明月影不是个好人,不过对自己认定的人不算太坏,当然,产生利益冲突的除外——比如说慕容华。

  显然杨青暂时还没有能跟她产生利益冲突的本事。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明月影忽然道:“是时候了。”

  她起身来,对杨青招了招手,带着一脸茫然的他往外走去。

  船厅大得几乎有些异常,已坐了不少人,他们的位置在二楼,杨青茫茫然地坐在明月影手边,脸微微往外探了探。

  舞姬们无一例外,年轻貌美,身姿轻盈曼妙,各拿着乐器,犹如天女下凡。

  杨青认出来不少较为常见的乐器,不过也有许多他看得一知半解的。

  只看出来大家都围绕着中间的盛装女子在转。

  杨青虽在网络上看过不少舞蹈,但这种现场版倒还是第一次享受,一时间不由得有些头晕目眩,直到第一段结束后都觉得大脑昏沉。

  明月影问他:“如何?”

  “很好。”杨青诚恳道,“歌很好,乐很好,舞也很好。”

  徐青兰将他的表情收入眼底,嗤笑道:“只是你没看懂,是吗?”

  杨青“呃”了一声,明月影不以为然,微微笑起来:“方才这一段是在盛赞故事里这名女子的美貌能令万人倾倒。”

  还没等杨青反应过来,明月影又促狭道:“正如你的秋大哥一般。”

  杨青:“……”

  虽然听说书人讲书已经听习惯了,但是听到认识的人也这样评价,他还是骤然生出想要脚趾抠地的尴尬感。

  徐青兰忽然脸色大变,恶狠狠地哼了一声。

  杨青冷汗直流,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明显地感觉到了徐大娘的恶意。

  徐青兰冷冷道:“他可不必惶惶不安地等着情郎归来,他那情郎巴不得投怀送抱,黏得寸步不离!”

  杨青:“……”

  他一时不知道该先指责徐青兰提前剧透,还是震惊于秋濯雪有个情郎,或是惊叹于徐青兰在这件事上的猜测竟比慕容华更加奔放。

  明月影但笑不语。

  不过如果秋濯雪真的有心上人,现在起码已经能再排除两个人选了——明月影跟徐青兰。

  加上杨青手头资料掌控的,还可以排除掉慕容华、风满楼、宋叔棠。

  杨青默默地想:剩下的人选还有沈不染、赤红锦、丁流云、唐轩、萧锦瑟、甚至越迷津等等,看起来这个范围圈好像完全没有缩小啊!

  看完歌舞后,明月影又送了他几样礼物,将杨青平安送回挽风小筑之中。

  杨青不太确定慕容华知不知道,总之对方没提。

  第二天,杨青起早给风满楼写了一封信,由于信息来往过于缓慢,以至于晚秋时分都没能受到回信的杨青开始怀疑是不是鸿断鱼沉,没能寄到。

  秋已晚,说书人的秋濯雪艳史又不知道添上几个新人的时候,杨青已经差不多放弃那封信了。

  结果早冬时分,风满楼差人送了一枝山茶花与信来,信上回复他的猜测。

  越迷津。

  杨青花了几秒回忆当时自己写了什么,然后深深感慨风满楼的猜测也甚是狂野。

  他没信。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有读者讨论过杨青作为穿越者的特殊性,实际上杨青并没有什么特殊性。

  因为他象征的是武侠小说里经常被提到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普通人”(除暴安良,为民除害,侠最朴素的核心就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可是普通人除了受害者这个角色之外,基本上没有力量出现在这种故事里),因此他在塑造上呈现出非常多的缺点,比如说懒惰、多嘴、凑热闹等等,也有一定的优点,比如他对越迷津的理解,为弱者(重伤的明月影)挺身而出等等。

  普通人不是圣人,并不全都是好人,也不是完美的受害者,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见识跟智慧被其他人恶意利用,或是好心办坏事,从而在故事里引起读者的反感,因此塑造上很容易出现普通人跟大侠的“阶级差”。

  因此我就想加入这样一个角色在故事里试试看。

  我理解一部分读者认为穿越者必然会有一些特别之处,这是因为网文习惯性的思维,但这里的设计需要杨青融合孩子的无助(无辜的稚子),可又具备一定成熟的思维(有社会经验的老者),因此才会设计成穿越者。

  可是他最本质的角色自始至终是普通人,不过很可能是因为我文笔不够,才让大家产生一定的违和感,所以特此说明一下塑造时的想法。

  这里是一点后记。

  其实步天行是幕后主谋在之前已经有人猜对了,不过有些分析的线索没有猜对23333,不过还是给一朵小花花。(本来应该在真相那章说的,但是我忘记了。)

  这篇文其实写得相对轻松,也很随意,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结构,希望有带给读者一定的快乐。

  既然是篇武侠文,就这样告辞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再会。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