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何人寻仇(修真)>第185章

另外求个收藏,发现你们好多人都不收藏。我本来也不看读者后台,可是发红包,要是在评论下面发就会出现那种发红包的默认回复,我挺不喜欢那个,每次都要手动删。所以发红包一般都是点进读者后台发,然后那个页面就那么大一点,很容易就看见收藏了,然后,嗯……

 

  、何人寻仇(十一)

 

  天下人心惶惶,众人虽觉得叶周与郑地的事是殷王在扫灭晋地余孽,但叶周之人的死相太过恐怖,终究是让一些人心中惴惴不安。

  殷地的修士最近在天下走动着,但凡有些风吹草动,讨论关于殷王的事,他们都可能出现。

  众人是怕殷地的,殷王强悍的形象一直铭记在他们心中,天下的修士加在一起可能都不是殷王与殷地的对手,就算他们耗尽全力也无太大可能取胜,殷地毕竟统治了修仙界这么多年,不是一朝一夕的猜忌就能使人们反对殷王的。

  不过猜疑的话还是越传越多,叶周那些人的死相被不断夸大。

  郑地的兄弟不合,母子嫌隙也全赖在了殷王一人身上。

  近日甚至有人又把赵子大婚那一日的情形说了出来。

  晋仇在走过齐地时,就曾在一楼阁中听过与此有关的话。

  “赵子听殷王的话给魏子下了药,却被殷王倒打一耙,流放到极北之地去了。”,有人悄悄说。

  对方一脸惊诧,“赵子大婚那日是听说天降雷劫,且只前后降了两道,像是在惩罚什么人一般,难道就是由殷王引起的?”

  “可不是殷王吗,元伯为他说话,却被天劈了,可见赵子那时说的不假。殷王就是骗他给魏子下药,答应他事成便将魏地给赵子,可惜殷王说的全是假的,他表面上答应了赵子那些,在魏子身体不行时,又假装自己一事无知,还将事全推给了赵子,让赵子一人背这事。如此,魏子身体已不行,赵子又是害魏子的对象。赵魏两家不是都完了吗?”

  “还有这事,殷王真是心肠恶毒啊。明明已经那么厉害了,却还要使这般肮脏的手段。”

  “能兵不血刃,谁愿意背上杀死臣属的罪呢,那多为天下人所不齿。殷王这样,明显是想在道义上、权力上都不落。”

  “唏,竟是如此,要不是有雷劫还没人能证明殷王在使阴招呢。”

  “可不是,那天那道大雷劫,将大泽上空都劈裂了,大泽的灵气在那瞬间一片混乱,当真是恐怖,你说大婚之日本该俱是喜庆的红色,那日可好,全被雷劫照亮了。不去真是要后悔终生!”一人比划着手脚,看样子像是恨不得再现那道雷劫。

  仿佛他只要摸到那雷劫的边便足以吹嘘一生了。

  实际他于天呢,他离天太远了。天只是小小的咳一声,他便当做珍宝般恨不得与任何人都说一遍。

  如此的小人物是何其可怜啊,但天下又有多少小人物,总是无穷无尽,又招人愤恨怜惜的。

  “好后悔啊,好后悔!你这道人,现在说的这般好,当时我炼丹你为什么不拉着我去啊,我也想见那盛大的场景啊!那大恢弘的雷劫,啊!”

  “去,明明是在讲殷王与赵魏,你怎么把话全放在雷劫上了。”

  “你懂什么!殷王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我们谁能斗得过殷王,他是天认可的人,哪怕惹天不喜,也只是降下道雷劫劈劈,本质上只是让他看看天的态度,实际上根本不会劈伤他。这样的殷王,哪怕犯了错也不是你我能讨论的,勿要再说此话了,与其说此,不如谈谈那雷劫。能劈开大泽的雷劫,会是多么雄伟啊!大泽有几万里,它又该多大!”,那道人双目放空,似在想着那场面,竟是眼中渐渐流下了泪,也不知是为何而流。

  修仙的人那么多,能碰得上顶端的,又有几个。

  “嘿,叫你那日沉迷炼丹,否则就能看见,只要看见一眼,真是终身都不亏。”,旁人笑着,似在为自己看到雷劫而欣喜。

  这的确是值得欣喜的事。

  他们这般高兴,想必会添油加醋再将那道雷劫的光大说出,但谈雷劫便要谈殷王,殷王是必将被谈及的。

  三人成虎,被劈的其实不是殷王,也不光是元伯,赵子与魏莹也被劈了,且那道雷要比劈殷王的粗上许多,可谁又会记得全部。

  他们只知有道雷,在场又有殷王,殷王是那些人中的主宰,所以他必然将与雷劫挂上,大家必也会传雷是劈地他。

  这与事实并无太大关系,殷地的人就算传播正确的场景,人们也不会记得。

  毕竟人们真正想记的是自己希望记的。

  与他人交谈时,说有道极大的雷劫劈了殷王也比说有道雷劈了元伯、赵子强。劈殷王的雷一定极有力,劈元伯跟赵子的雷就不一定了。

  人们贯会取舍,不至于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这谣言更吸引人。

  晋仇当时想出此法,便是考虑到了这点,中途虽有波动,但传到人们嘴中的样子与他心中希望传成的样子是一般的。

  修仙界的天还是蓝的,但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晋仇慢慢走着,他用得不是自己的脸,就像当年见殷王,殷王不用自己的脸一般,不过区别于殷王的,是他不光换了脸,还将自己的气息隐去,伪装了一番,如此,他在天下行走。

  听着那些流言愈演愈烈,晋仇只是漠然,他要找殷报仇,流言只是第一步。

  其实这事已算暂时完成,只等人们再传些,将事传得越糟便越好。

  十日之期已到,甚至过去了一日,已有十一日,他再不回去便有些说不过去。

  殷王也不知如何,他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