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何人寻仇(修真)>第119章

  打破这局面的却不是修士们,而是姜氏自己,太叔的礼已献了上来,是雕绣极精致的一件牡丹长袍,上面的每一丝线俱可感受到灵气,看样子是将灵石碾碎置于线中。如此一件长服,价值定是甚高。姜氏也像是爱不释手的样子,谁能想到她会突然向郑伯问话呢。

  “段送了我礼,郑伯却不知有没有准备。”,她问。

  郑伯当然有准备,只是没想到姜氏会直接问。

  “儿子也准备了一件长袍,却是与段的相似。”,郑伯低声道。

  他送得是真与郑悟段相似,极相似,上面也是牡丹,同是用灵石磨线所缝,连长短都与这件别无差别。

  他挥手让人带进来,姜氏只看了一眼,便笑了出来。

  “真是兄弟,连送得竟都如此相似。”,她道。

  郑伯却是笑不出来,京地有他安排的人,郑悟段送给姜氏的原应是一些丹药,有助于姜氏变美的丹药。他自己要做的是牡丹长袍,怕的就是两人送得一样。

  说来,他命人做此物时特意向姜氏披露了些细节,却未想今日太叔果与他送了一样的。

  说不是姜氏与郑悟段故意找茬他都不信。

  郑悟段在看见他的礼时明显神情不悦,也不知心里怎么想的。

  “娘可要将两件都收了?”,他问。

  姜氏笑笑,“这种相似的衣有一件便可,段先送的,便收了段的,郑伯的东西只管送给那些女子便好,说来这么多年,我盼着有孙儿,郑伯却是一无所出。”

  收大儿子不收小儿子的也没什么,毕竟是小儿先送的,可她又提关于子嗣的事,便不得不使郑伯心生郁气。

  在场修士们也都知是怎么回事,郑伯没有子嗣可以想办法以后生,总之修士们漫长的岁月,想要个子嗣总是早不了。

  却未想到姜氏会提这件事,她不提大家都不会想。她提了,便显得她对郑伯颇有意见了。

  太叔眼见情况不对,罕见地道:“我准备了歌舞,不知众人可要听?”

  他既如此问,众人当然要说想听,总不能再继续方才那事。

  只是歌舞一出,大家便觉得不好。

  女修们穿得极为暴露,身上的肌肤大片大片的呈现出来,腰肢摆动似水蛇。

  旁侧的乐却是轻响着,空灵的声音传出:“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妖媚的女子们与这乐的意思形成了极大的对比,讲兄弟之情却用这种艳俗的女子,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在嘲讽。

  太叔也皱起了眉,这明明是他准备的,他自己却像是不大满意。

 

  、京地逸闻(十一)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虽与妖艳女子们的舞姿不相匹配,但也算得上是没什么,或许这是太叔的一份别样心意。

  但紧接着响起的下一句,却是让人睁大了眼,太叔更是一脸错愕,晋仇没见过这般失礼的太叔,但听着那乐,就知道事情开始不对了。

  “弟请严邑,公曰它邑。它邑唯命,遂而居京。”这是讲太叔妄想要得到制地,制地是险峻重要的地方,郑伯说制地不可,太叔如想要,可挑另一块地。挑另外的地方郑伯一定会答应太叔的,于是太叔要了京地,居住在了京。

  京也是严邑,地位不下于制地,可郑伯先前已答应太叔只要是制地外的地方,都可以给自己弟弟。

  在场修士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讲太叔恬不知耻,郑伯本着兄弟情说他要哪里都可,他就真的厚着脸选了京地,比郑地还要大些的京地。

  太叔脸色不好是应该的,只是郑伯没叫停,他也没叫停这场舞乐。

  下一句响起,“今京不度,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国之害也。”,那个“害”字格外重,加之说了两遍,使人心提了上来。

  国之害到底是京地不合制度的害,还是太叔的害?

  郑伯平日里一向宠爱自己的弟弟,太叔却不一定爱自己的兄长,姜氏也不一定爱她的大儿子郑悟言。

  如此,郑伯、太叔、姜氏,到底谁有害。

  “姜氏何厌之有?野草蔓蔓,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女子们的腰更柔了,像是草一般,那些绝美的舞姬扮作匍匐于地的姿态,草似乎越来越多,鼓声掺和进来,响声愈来愈大。

  旁有声穿插,清问道:姜氏哪里会满足呢?

  姜氏的心和野草一样,不断蔓延,蔓草难除,更何况这是因郑伯宠弟而生出的蔓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