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此生共我饮长风>第107章

  闻他所言,燕煦好似骤然松了口气,道:“若是如此,本皇子反而不担心了,毕竟落下之物已然在手,无需杞人忧天。”

  姚凌云却不赞同:“寻倒以为,如此殿下才更该担心,毕竟不是自己一手培养扶植的势力,用着也未必趁手。”

  燕煦看着姚凌云,似在为对方与自己的观点不同而感到遗憾。

  他轻轻叹息了声,微扬半阖的嘴里随之轻吐出一阵无奈,而后语态笃定道:“趋炎附势,权衡利弊,乃人之本性,相信经过本皇子的稍加提点后,矛之所向,必无往不利。”

  姚凌云微垂着眼睑,深长的眸光略略敛合,宛如一个忠实的听者,待人话毕,他先是微微一笑,然后才慢慢开口说道:“殿下此言差矣。”

  “哦?”燕煦略略侧首表示疑惑,他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笑得十分优雅好看。

  姚凌云目光湛然,与之对视。

  “人之本性,又岂止如此?没有人生来便有趋炎附势之心,大襄朝臣更是如此,他们大都经历战乱,十年寒窗,奋发苦读所为的是济世匡时,是□□定国,不过是在朝廷这个大染缸中参色太久而忘了原本的初心罢了,令人趋炎附势者是环境,而非本心。”姚凌云看着燕煦,面上亦始终含着几分笑,笑容得体有礼,清淡的目光悠远却不深邃,但直指人心,“人心是最不可控之物,人或许贪图名利,趋炎附势,但寻始终相信支持众人前行的,不仅仅只有这些,尚有最后不变的原则,以及最开始的一片初心。”

  清晨尚有着几分薄雾弥漫空中,然等到天边的太阳破开地平线上时,仅有薄雾顿时迎光而散,消于无形。

  “哈。”燕煦闻言却是笑出了声,如嘲似讽,“世人总是如此,将自己的行为推脱给当下环境,好像自己就没有一点主观的错误似得。”燕煦说话的时候已移开了视线,并没有看着姚凌云,转而注视着天际,他出口语气也不是很强烈,仿佛就好像在说我觉得今天的天气很不太好一样,平淡无奇,略略停顿了一会,燕煦再转回头看着姚寻,好奇道,“都说聪慧之人对于人性的看法皆独到新颖,怎么寻公子的看法却宛如三岁孩童一般?如此天真。”

  姚凌云想了想,轻笑了起来,说道:“这大概就是大殿下最欣赏的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吧。”

  燕煦闻言双眼微眯,斯文俊秀的脸上,含笑温和的眼中,一抹阴翳悄然浮起。

  姚凌云浑不在意,微移的视线看向燕煦身后,说道:“而且寻始终相信,纵使立场会变,但一个人的本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你说是吧?秦大人。”

  秦项君闻言一怔,抬目看向姚凌云,他并没有开口,可隐于衣摆下的手,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微微曲卷了起来。

  燕煦眉峰一扬,眼底仿有浮云凝集,不紧不慢的语调里骤然添了几分压迫之意:“寻公子果然好口才,如你这般的人,本皇子平生仅见,不愧是连父皇都赞不绝口的人才。”

  姚凌云一礼,客气道:“殿下抬举了。”

  “本皇子是抬举了,可奈何公子你却偏偏不识抬举啊。”燕煦说话的语气平稳温和,可表达出来的语言却与口气截然相悖,仿佛他口中的不识抬举并非贬义。

  姚凌云见状,丝毫未受影响,微微弯了弯眼唇,露出一个极为谦逊的笑容,说道:“只因寻能为有限,而殿下却将微臣抬的太高,名不符实,微臣实在拉不下这个脸受之。”

  日轮高升,温度渐攀,霞光渐趋消散。

  在语言的角逐中,先激动的一方,则输,燕煦深知此理,所以听闻此言,他非但不怒,反而也跟着微笑起来,谦善翩和,言辞恳切,听着甚为无奈。

  “如此说来倒是本皇子眼界不够,识人不清了?”

  姚凌云从善如流,诚惶诚恐,附身请罪:“微臣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是微臣自己的问题,与殿下无关,还望殿下明鉴。”

  声线刻意带上几许恰如其分惶恐辛酸,听起来似是逗弄,又恍如讨饶。

  燕煦凝目看着姚凌云,心下莫名的躁动浮现,但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恢复了气定神闲,从容淡定的模样。

  “自身问题皆由自己造成啊,寻公子所言在理。”燕煦意有所指,微顿了顿,再道,“本皇子也一直如此相信,命运是操之在己的。”

  波澜不惊的脸,依旧不变的眼,以及,随风而动的衣摆,大襄王朝的四皇子从这一刻起,再也不掩饰他的野心。

 

  、诸王进京

 

  “未曾踏足大襄国土之前,本王一直以为是启帝陛下以一人之无边风采驾驭天下,而造就了大襄王朝如今的清平盛世,现今看来,倒是本王偏颇了,前有大皇子沉稳有度、不卑不亢,随后路遇的两位亦是一表人才、英姿勃发,中原腹地当真人杰地灵,超伦轶群者又何止启帝陛下一人。”

  就在燕煦与姚凌云二人堪堪对峙之时,感叹的声音自一侧远远传来,踏步而来的人,身高马大,鼻挺眉深,样貌与中原之人孑然迥异。

  随人走近,一个身份同时在燕煦和姚凌云的心中同闪过。

  楼兰王。

  一瞬惊讶过后,二人俱是一笑,纷纷以礼问候。

  楼兰王见状诧异,他微微偏了偏头,有些疑惑地问道:“两位以前应该没有见过我?”

  姚凌云与燕煦二人齐齐点头。

  楼兰王的疑惑更深了,他甚是不接道:“这次进京的国家总有八个,两位何意断定我就是楼兰王?”

  姚凌云转首,与燕煦对视一眼,而后转回头,含笑解释道:“此次前来的八位首领中,年岁在而立左右的唯有三位,据我等所知,楼兰王不仅仪表堂堂,更是落拓不羁,喜好游历,甫一入宫便会四处走走看看的参观者,八位中又舍阁下其谁呢?”微停顿了下,姚凌云前跨一步,再说道,“故而我等才会有此推断,在下姚寻,这位是我们大襄的四殿下燕煦,旁边这位是中书令项大人。”

  “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姚寻,果真气宇轩昂,风姿迢迢。”楼兰王打量了姚凌云一瞬,赞叹道,再转头看向燕煦时,神色又是一亮,不由再次赞叹,“本王幼年时,曾远远地看过启帝陛下一眼,雄姿英发,威风八面,如今在一观四殿下倒是与启皇帝不甚相似,想必您的母亲一定是位不可多得的大美人儿。”

  “楼兰王的赞美,本皇子替母妃谢过了。”燕煦神色未变,如春风拂面的微笑依旧在他的脸上,即便他很不喜欢楼兰王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