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此生共我饮长风>第65章

  到底是下不了手,还是没有能力,姚孟轩不想深究。

  只有将生死看得太过轻易的人,才会将残杀同族视为理所当然,可姚孟轩不是,他一直是最懂得尊重生命的人。

  长久压抑的心事突然涌上心头,情绪无从排解,姚孟轩感觉有一团热火在他的体内燃烧,焦灼着他的理智。

  自南平大战过后,他们再无瓜葛。

  从此以后,他的眼里,便再也没有燕骁此人,但其实姚孟轩自己也很清楚,这样的漠视,说到底也不过是在彰显另一种动摇。

  欲盖弥彰。

  想到此处,姚孟轩浑身一颤,惊惶之感仿佛海啸一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他被困在这冰冷的浪潮中,几乎就要窒息了。

  “父亲。”

  姚凌云的一声呼唤,喊回了姚孟轩的神志,惊惶之感戛然而止,浪潮退去,所有的情绪亦逐渐平复了下来。姚孟轩敛下脑中思绪,转头看着姚凌云,轻声说道:“没什么了。”

  姚凌云闻言默然。

  姚孟轩就那样静静地站在明月下,幽深的眼眸里,有冷厉一闪而过。

  “你可还记得这些年为父所教导你的。”

  姚凌云一愣,颔首:“父亲所教,孩儿一日不敢忘怀。”

  姚孟轩满意一笑:“你长大了,在很多方面,你甚至比为父更加出色,这些年父亲一直以你为傲。”

  姚凌云抬目注视着姚孟轩,心下蓦然升起一股难以言说的烦闷感,难以排解,找不到由头,亦寻不得解脱。

  “父亲……”

  不等姚凌云说完,姚孟轩直接开口打断:“关于燕骁,你可还记得当年为父对他的评价?”

  姚凌云压下心中烦闷,答道:“父亲您说,即便最后是幼子继位,你也不想让宁王那样的人执掌国家。”

  “没错,一个人,不管他有怎么样的苦衷,总要有一个底线,一旦突破了这条底线,那他便不能再被称之为人。”此时的姚孟轩已恢复了往常的笃定,一丝不苟,一板一眼,“当年南平之战想来你已有眉目。”

  姚凌云点头。

  “南平一役,燕骁坑杀战俘15万,而此事我并未禀告陛下。”

  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姚凌云也还是忍不住一阵感慨。

  “当时天下基本已定,大襄乃人心所向,可那时的启帝陛下江湖习性未脱,为人磊落,襟怀坦白,若在那时将此事上报,他定然会公告天下。”微顿了顿,姚孟轩再道,“这天下历经了数百年的战乱,眼见终于要太平了,我不能赌,唯有瞒。”

  当年的场景,如今想来,依旧历历在目。

  “南平是战场,燕骁总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哈,可心中的底线若是没有了,那战争,便不只是战争,而是一场舍尽品格的屠杀游戏。”他出口的声线依旧,可那双眼睛却是异常的锐利,“寻儿,你切记不要与父亲犯同样的错误。”

  姚凌云斟酌半晌,犹豫着开口道:“父亲,您其实……”

  知道对方意欲安慰,姚孟轩直接抬手制止:“我明白,你要说的我都明白,我就是都明白,所以才会产生一套又一套的道理,来说服自己,但明白与看透终究是两回事。”

  他的眉峰都微不可察地颤抖着,本就苍白的脸上,最后一丝气血也随之消散殆尽,痛楚在于他的眼眸深处一闪而过。

  “大殿下,是难得一见的明君,但一个人的才能再如何超群,也总有力尽之时,此时若能得到好的辅佐,便可避免不必要的虚耗,事半功倍,故而你的运筹帷幄,对殿下而已至关重要。”

  姚孟轩今日的所有言行都一反常态,姚凌云心中不安,他尽量掩饰自己的彷徨,点头应道:“孩儿明白。”

  庭院有风呼啸,拂着二人衣摆,飘荡而起。

  “厚德载物,这是大殿下的优点,但他也时常因为这点而遭人诟病,但是寻儿你务必切记,真正的仁厚是需要勇气的,且所需的勇气更是数倍于杀伐狠厉,而大殿下是我平生仅见最勇敢的一个人。”

  微风加剧了空气中的沉重感。

  “他为其当为之事,治民若水,因势导利,实属难能可贵。”

  姚凌云赞同:“我一直相信他会是个好皇帝。”

  “这天下终究还是要交到你们年轻人的手里。”姚孟轩最后深深地看了姚凌云一眼,转身,轻叹着缓步离去:“时也运也命也,只固守着那条底线,其他,你只要按照你的心意处理便可,我累了,你也早点休息,明日还要赶路。”

  姚凌云作揖目送。

  而回到屋内的姚孟轩,烛火未燃,独自静坐。

  三更更声过后,姚孟轩突然站起,燃起高烛,起笔书写奏本,洋洋洒洒通篇皆是仁者治国之道,最末尾告明身体不适,请求大殿下准许告病三月。

  次日,燕辰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