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此生共我饮长风>第63章

  燕辰点头:“可奇怪的是,根据沈世门人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会南下救灾,乃因本皇子。”

  “你?”

  燕辰一笑,再次点头:“对,我,据说是本皇子亲自传书至蜀中,请求沈氏出山,沈门主感念本皇子一片拳拳为民之心,为本皇子所折服,当即便率领门中众人,南下救灾。”

  姚凌云踱步至就近的位置上坐下,单手托腮,另一手则置于桌面,轻轻敲击着,笑吟吟地冲着燕辰搭话:“我居然不知,你竟和蜀中沈氏也有交情?”

  燕辰无辜:“连就我自己也不知道。”

  姚凌云思付一瞬,又笑了起来:“那看来二皇子此次会如此雷厉风行地解决谣言之事,必然与沈门主有关。”

  燕辰“嗯”了一声,说道:“沈门主在得知传言的当下,便赶至湖广督府面见二弟,随后二弟便处置了一干人等。”

  姚凌云曲起的手指很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敲击着桌面,同时脑海内亦飞快地算计着这其中的利弊得失,最后五指摊开,说道:“蜀中沈氏这一代的门主我记得乃出自旁支,他好像也一直对外宣称说自己只是代门主,待沈氏正统血脉回归,就会让出位置。”顿了顿,姚凌云问道,“沈氏这一代还有正统血脉存留?我记得当年沈崇是被陛下亲手斩杀的。”

  “阿寻。”燕辰认真地看着他,摇了摇头。

  姚凌云见状立马收住话头,也不多问,转而回到原来的话题上:“这些与南平闹鬼有何干系?”

  “南平之事便是在局面乱成一团时,喧嚣尘上的。”

  “以何由头?”

  燕辰微微掀起眼皮,投射过去的视线,颇有些凌厉冷然。

  “天子失德,宁王暴虐。”

  “嗯?”姚凌云觉得自己可能是听错了。

  燕辰说:“你可还是记得当年的南平大捷,九皇叔歼敌20万。”

  姚凌云点头:“那是自大襄成立以来最辉煌的一战,九王爷也是因为那一战而与陛下比肩,被誉为大襄军神,据说由于那一战实在是太过惨烈,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便是惯战沙场九王爷观之也心生不忍,而命兵士们将敌军尸身尽数收埋在南平一处的峡道之中。”

  说话间,姚凌云已隐隐猜到传言内容。

  燕辰同他对视,微颔首说道:“这是史载,而按照眼下南平之说,那20万士兵并非战死,他们早已投降,是九皇叔下令坑杀的。”

  “坑杀战俘?”便是料到,姚凌云也依旧震惊,“我记得那一战父亲也有随军。”

  “姚相从南平归来后,便与九皇叔再无瓜葛。”

  二人对视无言。

  难道……

  “关于此事,二殿下并无奏报吗。”虽是疑问,姚凌云却用了肯定的语气。

  燕辰颔首:“二弟的奏章中只提到了谣言和水祸之事。”

  姚凌云闻言沉默,起手抵着下颚,陷入沉思之中,他于室内来回踱了两步。良久,才迟疑着说道:“我记得你之前提过,说二殿下总是让陛下想起他的母亲,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不亲厚关系。”

  燕辰叹息:“因为绮妃之故,二弟一直是与父皇关系最疏远的皇子。”

  姚凌云却持怀疑态度:“可我却不这样想,我认为二殿下与陛下的疏远,原因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娘娘之死,这其中定还有其他因由。”

  “哦?”燕辰挑眉,示意对方继续。

  “以陛下的个性,他对二殿下的态度,你不觉得有异吗?”

  “因过往之事,父皇不知如何相处,这不奇怪。”顿了顿,燕辰再道,“这世上,谁无心结,个中滋味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明了。”

  姚凌云倒了杯茶,茶杯在手,褐色的茶水随着他踏出的脚步在白玉杯中泛起小小的涟漪。

  “可陛下是何等人物,即便当年有错,误了娘娘的生死,事后也不该是逃避畏惧之人,更遑论是在事件过后即刻将二皇子送去江南,此后更是整整八年不曾召见一面。”

  “这事少时我曾问过父皇。”

  “那陛下是如何说的?”

  燕辰抬手接过姚凌云递来的茶水,脸上露出了些遥远的追忆神情,嘴角微微上扬,可眼底却落着不平静的暗潮,待姚凌云仔细一看,对方已垂下眼帘,将多余的情绪掩饰的干干净净。

  “父皇只字为提,只说若无来处,天下之大,何处都是归路。”

  姚凌云不解其中深意,不由皱眉。

  杯中茶水饮尽,燕辰手腕一动,茶盏在半空划过一道圆弧,被稳稳当当地放在桌面上:“如今想来,关于父皇对二弟的态度,确实有待深究,你之所言的也不无道理。”

  “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姚凌云牵了牵嘴角,道,“各中隐情我们暂且压下不论,但二殿下此番作为,其意图不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