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今天太子被废了吗>第32章 共乘一车

  穆允之所以觉得他便宜大哥格外翠嫩, 是因为满朝皆知, 大皇子穆珏素来以勤俭朴素为诸皇子表率,从不追求华服与名贵的珍宝器具,平日所穿衣裳都是最素淡最低调的颜色。可今日, 他大哥竟然穿了件用极名贵的轻容纱制成的翠绿纱袍。

  穆珏乍然看到车中的穆允, 面上笑意亦一下子僵住, 尤其在看到少年身上那件明显做工与用料都更为精美华贵的金丝绯袍时——那是只有储君才有资格穿的朝服。

  “大哥看到孤, 好像很不高兴啊。”

  少年抬起眼皮,凉凉的,皮笑肉不笑的道。

  太子为何会与卫昭共乘一车?卫昭……怎会同意?穆珏压下心底翻出的惊骇,迅速恢复从容之色, 低下头, 恭施一礼:“臣岂敢。臣见过太子殿下。起先不知殿下也在马车里, 是臣失礼了。”

  他位居诸皇子之首,是被昌平帝特赦的可以在太子面前不必行大礼的, 此刻却一口一个臣, 姿态要多谦卑有多谦卑。任何一个有心人看了, 都会替光风霁月品行端正的大皇子感到愤懑和不公,并谴责一番那个前朝太子是如何如何的嚣张跋扈, 目中无人。



  虽然早见惯了便宜大哥这副惺惺作态的白莲花模样,穆允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泛起一阵厌恶,冷冷一挑嘴角,道:“大哥不必多礼。若教旁人看了,还当孤以幼欺长呢。”

  哼, 某人想装白莲花,他偏要给他拆台。

  然而事实证明,他便宜大哥的白莲道行要比他想象还要深厚。

  “殿下真是说笑。”皇长子先是惊讶,继而愈发谦卑的道:“殿下是君,臣是臣,臣在君面前,岂能有一丝不敬。臣只是遵守祖宗家法而已,断不敢冒犯殿下。”

  “哦。”

  太子殿下手撕白莲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如今是私下里,大哥何必时时把什么祖宗家法挂在嘴边,若真按照祖宗家法,臣见到君,是不是还得行跪拜之礼?”

  穆珏温润从容的面色果然再次一僵。

  “所以,咱们既然做不到完全遵循祖宗家法,就别老提了,这对祖宗也有点大不敬吧。”

  扳回一局的太子殿下心情格外舒爽。

  穆珏勉强维持笑意:“是……臣,谨记殿下教诲。”

  说完之后,他又转脸朝卫昭见礼,俊秀的面上泛起丝红晕,神色有些赧然的道:“雨润见过卫侯,方才在殿下面前失言,让卫侯见笑了。

  ”

  卫昭点头回礼,只道无妨。

  马车里空间虽大,但榻却只有一张,坐两个人刚刚好,坐三个人就显得有些挤了。出于礼节,卫昭欲把榻让出来给这位大皇子,自己坐到下首席上去,两个声音却同时道:“不可!”

  一个是谦虚的大皇子本人。

  另一个则是……

  卫昭挑眉,望向一边又不老实的小崽子。

  “咳。”

  见两道目光齐刷刷投了过来,太子殿下十分淡定的清了清嗓子,道:“这卧榻靠窗,孤的大哥体弱,是吹不得风的,还是坐在下面席上更为妥当。孤说的对吗,大哥?”

  穆珏藏在袖里的手暗暗捏紧,强笑道:“殿下所言极是。”

  长案与席都摆在侧边,是卫昭用来处理军务的地方,笔墨纸砚等物一应俱全。穆珏自在长案后翩然落座,抬眼看到卫昭手中所持书卷,突然眼睛一亮,笑问:“卫侯看的可是前朝栖霞客所著的蜀中游记?”

  卫昭点头:“大皇子也对这书感兴趣?”

  “嗯。”穆珏似有些不好意思,道:“说来不怕卫侯笑话,雨润因身体缘故,长这么大,从未看过除西南府与帝京城以外的风光,心中委实向往栖霞大夫笔下所描绘的那些秀丽山水与人文景观。”

  “栖霞大夫所著游记,文字鲜活有趣,尤其是对各地历史掌故的记载,比许多地方志都详实清晰,雨润也甚是喜爱。可惜后来从西南府北上时,不慎丢失了整册,待侯爷看完,可否将此书借给雨润一阅?”

  表面上在看书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的太子殿下在听到便宜大哥和卫昭讨论书时就已经很不爽了,一听这话,立刻就炸毛了。

  “不行!”

  “这书孤已经借了!”

  “大哥想看,为何不到翰林院找去,翰林院可收藏着很多这种前朝本子。”

  “大哥一向宽厚大度,总不至于连本书也和孤抢吧。”

  卫昭眼角抽了抽。

  虽然某只小崽子戏有点过多了,可这本书是他的母亲卫夫人生前爱看的,上面还有很多卫夫人亲手做的笔记,卫昭的确是不愿借给任何人的,便也乐得顺势下坡,歉意笑道:“大皇子若急看,不如臣派个人去翰林院取趟?”

  “不、不必了。”

  “如此小事,怎好麻烦侯爷。”

  穆珏是打算作罢了,可已经被点炸的太子殿下又抑制不住的想找人不痛快了。

  “大哥今日穿的衣服颜色好鲜艳啊。”

  “大哥不是崇尚节俭,只穿素色衣裳吗,今日怎么爱华服了?”

  “这衣料用的是江南府上贡的轻容纱吧,听说成纱率极低,要数百名女工同时劳作,一月才能织出寥寥几匹,大哥可要珍惜啊。”

  “诶,大哥今日的唇色似乎也比往日鲜艳,莫非是涂了丹?”

  “……”

  “……”

  “……”

  穆珏几乎要压制不住眼底狰狞恨意,深吸一口气,道:“臣的衣裳,只是随意搭配而已,请殿下慎言。”

  少年一脸无辜:“孤只是实话实说,大哥为何如此激动。”

  卫昭起初还没注意到,经某只小崽子一搅和,才突然意识到,大皇子穆珏今日的穿着与往日似乎的确有些不同。不仅唇上涂了丹,面上似还敷了粉,纱袍上也散发着一缕若有若无的幽香,联想起方才与他交谈时穆珏刻意流露出的羞赧之态,卫昭不觉皱了皱眉,面容有些扭曲。

  ……

  未到卯时,宫门还没打开,所有等待上朝的官员都按品阶立在文德门前的广场上,三三两两交谈着,有的在讨论早餐,有的在讨论孩子课业,有的则在抱怨家中夫人如何不讲理,更有无聊的,在吹嘘昨夜自己打死了几只蚊子。

  当定北侯府的马车慢慢驶近时,众人只是远远的用眼神表达了一下敬畏之心,并未过多关注。但当众人看到太子和大皇子穆珏一前一后从定北侯府的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几乎一起失声,并更用力的揉了揉眼睛。

  什么情况?

  大皇子和定北侯共乘一车也就算了,太子和定北侯共乘一车是怎么回事?

  大早上的就这么劲爆,真的好吗?

  不少想象力丰富的大臣立刻在脑海里脑补出一场大戏,试图还原事情真相。

  嗯,一定是这样的,今日早朝路上,坐在马车里的定北侯无意看到了前方策马而行的太子,狭路相逢,新仇旧怨一起涌上心头,定北侯于是假意邀太子乘车同行,真实目的其实是报复,是谋害,是暗杀,但定北侯来不及施行计划,就又邂逅了马车出现故障、请求搭个顺风车的大皇子穆珏(他们恰好看到了这一幕)。

  有大皇子在旁,定北侯自然不好再公然报复小太子,于是,三人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同乘一车,来到了宫门口。

  嗯,逻辑严谨,无懈可击。

  光风霁月的大皇子,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美好的品德救了臭名昭著的小太子一命,真是既感人又令人钦佩。

  难怪朝中近日都在传大皇子要拜定北侯为师,看来真是确有其事啊。定北侯的马车,那是谁想蹭就能蹭的吗?也就大皇子这位未来的准徒儿才有此殊荣吧。

  尤其是武帝朝的老臣,甚至在心里有些恶意的想,要是今日大皇子的马车没有坏,大皇子没有搭乘定北侯的马车该多好,说不准此刻小太子已经呜呼哀哉了,说不准下朝之后,他们期待已久的新任储君就诞生了。

  而百官之中,最堵心的当属以长宁王为首的那群老宗亲们,他们今日本打算联合起来,在早朝前给烂泥扶不上墙的小太子穆允最后施一次压,若小太子还不打算乖乖听话,他们便决定在早朝上正式向昌平帝提出:由宗亲们将太子带到宗祠,管教一月。

  这是武帝临终前亲口所说,并写入遗诏的,昌平帝无权拒绝。而且宗亲们也想不出昌平帝拒绝的理由。

  皇帝这个叔父表面功夫虽然做得不错,可心里恐怕和那些老臣一样,巴不得小太子这个武帝血脉尽快从世上消失吧。

  由他们老宗亲出面代为管教,皇帝何乐而不为。

  他们实在无法忍受小太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玩火自焚,说不定哪天就将他们一道儿给焚了。

  事情预想的很好,可他们万万没料到,小太子竟然坐着定北侯的马车来了。卫昭如今主持着朝中军政大事,手握北疆三十万大军,为人刚冷无情,铁面无私,即使是他们这帮老宗亲,也是万万不敢轻易得罪的。

  何况太子刚咬伤了卫昭,与百官们一样,老宗亲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是卫昭想挟私报复太子,才故意把太子“请”上马车的。现在卫昭对小太子的恨意正深,鸡贼并善于明哲保身的老宗亲可不想让卫昭想起是他们这群老宗亲在背后捧着武帝遗诏为小太子撑腰,万一卫昭一个不爽报复到他们身上怎么办。

  只要不触及到储君之位,小太子自己惹得祸,还是让他自己去受着吧。

  “你,立刻去给本皇子查查,大皇子为何会出现在定北侯的马车里。”

  另一边,刚下轿子就看到这辣眼一幕的二皇子穆骁,整个人都散发出了酸味儿。什么拜师,什么收徒,呵,他英明神武的偶像战神,怎么会看上他大哥那朵手无缚鸡之力的盛世小白莲,就算真要收徒,也该收他才对。男人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事一定有内情。

  还有,瞧瞧他大哥今日穿的那叫个什么样子,翠绿翠绿的,像根葱似的,简直比穆允的红袍子还扎眼。

  “另外,你再仔细查查,大皇子这段时间都在忙些什么?”

  柠檬味儿爆表的二皇子恶狠狠吩咐,他就不信,揪不住这白莲花圣父的小辫子。

  ……

  伴着三声鞭响,宫门大开,文武百官及诸皇子按次序鱼贯进入承清殿。

  按惯例,文官之首立着王丞相与内阁之首卫闳,武官之首则立着如今总领军政大事的定北侯卫昭。

  “殿、殿下?”

  负责检查百官站位的礼部官员无比惊讶的望着武官之首多出来的那个绯袍少年。自定北侯回朝,武官之首就仅有定北侯一人的位置,还从没有第二人敢站在旁边。早朝站位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即使身为储君,太子也没资格任意选位,说轻了叫不遵守纪律,说重了那就是藐视天威。

  礼部官员有心提醒一下小太子站错了位,结果刚开口,就收到了少年饱含威胁的一记眼刀,仿佛在说:“你敢多管闲事你就死定了!”

  刚上班就遭遇滑铁卢的礼部官员:“……”

  昌平帝端坐在龙椅上,当看到立在武官之首的绯袍少年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站位问题,而是怀疑自己眼睛花了。

  他的太子,竟然按时来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