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这病治不了,也得治>第24章 

  春天的雨又少又快。

  一会儿就转晴了。

  太子后悔了。

  这时机说不对,也挺悠闲,说对,也有些牵强。

  他心中突然难受起来,觉得自己莽撞。

  至少应该再等等。

  等查到幕后凶手再说。

  东宫的马车就停在原地。

  高大强壮的侍卫,刀全部出鞘,手全部都按在刀把手上。

  将站在车前的太子团团围住。

  行人来往,看到凶神恶煞的持刀侍卫头也不敢抬,都飞快的绕着走。

  乌达拉开刀鞘搭扣,握紧了手中长刀。

  随时预备砍人。

  良久,乌达望了望天上的太阳,看了看仍旧举着伞的太子。

  他摸了摸鼻子,尽量没什么存在感的问道:“殿下,回去吗?”

  许久无声。

  太子恼怒的脸在伞下一闪而过。

  伞叶遮住他眼睛,只能看到唇微微张合,他哑着嗓子,说了一个字:“回”。

  乌达松开握刀的手,松了口气。

  太子登上马车。

  马车默默前行。

  乌达站远了些,唯恐煞气波及到自己。

  东宫。

  闫真站在门口迎接归来的仪仗。

  太子下了马车,一路进了书房,咣当一声将门关上了。

  闫真视线追随太子,被那满身戾气的背影,吓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闫真走到乌达身边,望着那扇紧闭的门。

  堂堂太子殿下,叫人摆在大门口,当着那么多手下的面,闹了个没脸。

  乌达简直没脸说出来。

  他不答反问:“我听宋太医说什么当年怎么怎么样……”

  “这咋回事儿?”乌达问,“我怎么不知道?”

  闫真“嗨”了一声,“好几年前的事了,那会儿太子不是还……”

  他看了看,四下无人,刚要接话,乌达率先点了点头,“浑不济的,我知道。”

  闫真张了张嘴,“……还年轻,有些言行无状。”

  “宋太医的爹宋澜,下了狱,他求到东宫门前,靠着太子少年时的伴读搭桥,见了咱们殿下一面,求他救人。”闫真三言两语概括完当年事。

  “救了吗?”乌达问。

  闫真点了点头。

  乌达十分不解,“那怎么,殿下帮了他,他还整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似乎不怎么待见殿下?”

  闫真抬手示意他稍等,将他拉到角落里,悄悄道:“那会儿太子不是……贪玩儿么,把宋太医给……折磨够呛,次日将人送走的时候……”

  “等等,次日?”乌达似乎听到了什么了不得事,震惊的瞪大双眼,“折磨了一宿?怎么折磨?”

  “就……”闫真含糊不清道:“就是上不得台面那些玩意儿……”

  他继续压低声音说:“宋太医走的时候,连件完整衣裳都没有,叫几个人抬了出去,露在外头的肩膀上,全是血……”

  乌达捂住了因为震惊而张大的嘴。

  他头未动,眼珠子在眼眶里转向了书房。

  闫真朝他无可奈何的眨了眨眼。

  乌达紧紧闭上嘴,伸出双手在嘴前打了个叉。

  当年太子殿下视人命如尘埃,视尊严如草芥,将别人当珍宝养大的孩子放在手心里调戏、磋磨。

  一念之差,将人得罪的干干净净。

  事后再想反悔,却再没机会了。

  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反面教材。

  命运无常。

  直至今日,宋春景仍旧对他敬而远之。

  太子终于付出代价,尝到了后悔的滋味。

  乌达往深处一想,这一人之下的太子,一张嘴要人性命,一摆手血流成河。

  别说玩弄个把个小男孩儿,就是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杀人全家,也没人敢说什么。

  同时他又设身处地一想,将受害者替换成了自己,立刻便觉得像被扒光了衣服游街,毫无尊严可讲,登时咬牙切齿。

  这种身份,想要什么没有,做什么非要去为难一个救父心切的少年?

  还使出重重龌龊手段。

  真是丢人。

  一时之间,乌达脸色变换几次,晴了阴,阴了晴。

  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宋春景淋了雨,当天晚上就生了病。

  可见太医也是肉体凡胎,也会生病。

  沈欢代他去太医院告了病假。

  本来为淑嫔看顾胎儿这棘手的事,到底还是落在了宋春景头上。

  他认错认的及时,院判问了三遍是否自愿。

  生怕被太子再找一遍麻烦。

  宋春景再三确认,确实自愿。

  也当做将功折罪。

  院判乐得差点找不着北。

  北还没找着,宋春景那边又病了,总不好叫病人拖着病体给淑嫔看病,只好自己先顶上了这棘手差事。

  准了他的告假。

  然后示意他好好休养,并装了一包珍贵药材叫沈欢带回家。

  宋春景看着那药材,觉得院判这人时糊涂时精明,怪好玩儿的。

  沈欢抱着那棉布包裹住的方盒子,问道:“师父,咱们能用这些药吗?”

  “为何不能?”宋春景反问道。

  “就是,这不是,用了算借职位谋取便利吧?”他慢慢搜罗着词汇,想更精准的描述重点,“而且,院判之前都没个好脸色的,万一从这里头添了什么有毒的药材,岂不是要坏事了。”

  宋春景没忍住,扭过头,笑了好一会儿。

  沈欢被他笑的脸都红了,“怎么了?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宋春景用棉白色的面巾捂住嘴,打了两个喷嚏,才停下来。

  “你一个预备医师,还要担心哪些药材不能用吗?”宋春景说:“礼是院判送的,也算他谋取私利,跟你我有什么关系?”

  沈欢似乎是懂了。

  又仿佛没懂。

  觉得大人的世界真是太繁杂了。

  宋春景说:“给我看看病吧,沈大夫。”

  说罢伸出手。

  沈欢吃惊的“啊”了一声,“我?我哪里会啊。”

  他后半句小声嘟囔。

  “来。”宋春景说。

  沈欢不敢不来。

  有模有样的将脉诊垫好,学着宋春景平日的样子,先看了看他重病了的迹象。

  因为一直守在身边,早已知道是什么表现,因此只式样着看了一眼。

  宋春景正低着额头,顺着那流畅弧度一路向下看,到尖尖下颌戛然而止。

  尖锐之上,仍有嘴唇两角尖尖,微微垂着。

  “我觉得头疼、头胀,胸口有些闷。”宋春景低声说。

  肤色温柔,表情坦然,一切说不出的顺当自然。

  “师父像块玉,”沈欢不由自主道,“叫人忍不住想摸摸。”

  “沈欢。”

  宋春景面容冷了下来。

  他发着烧,双颊微微泛红,像是喝醉酒的人正要发怒。

  很吓人。

  沈欢顿时吓出了汗。

  他不敢再看,安静下来,将手指放在了他腕间。

  “好烫,师父你发烧了。”他皱着眉道。

  “……”宋春景差点张不开嘴。

  体感也算是望闻问切的一种,他叹了口气,“叫你探的是脉,旁的先不必说。”

  摸完了,沈欢什么眉目也没摸出来。

  宋春景:“再探自己的。”

  沈欢依次进行。

  仍旧没摸出什么大的区别来。

  只觉得跳动略有些轻缓不同

  “先按下不提脉象,有个适应时间,不可一蹴而就。”宋春景抬起下巴尖,指了指那一包药材,“按照风寒治治看,若是药材不够,小库房里还有许多,你看着抓吧。”

  沈欢指了指自己:“我抓药吗?”

  宋春景点了点头。

  沈欢只好去抓药。

  绞尽脑汁的想了想风寒该拿些什么。

  宋春景道:“不会的,可翻翻书。”

  沈欢赶紧跑去隔壁翻书。

  他连图带字对照着,好不容易拿齐了药材,又带着整棵药材去制药坊的小药格子里一一取出散药来,一起捧到了宋春景跟前。

  宋春景看了眼,点了点头,“粗粗是对上了,风寒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季节更换,冷热交替。我是淋雨生病,受了寒凉气,便要多加一味祛湿的药材,去掉一味发热药材,本来就烧着,再继续发热,怕是要烤熟了。”

  说着,指了指其中一棵纤细枝干,不见叶子的枯草药。

  沈欢笑了笑。

  将那棵取了出来,放在一旁,“要多加哪一味呀?”

  “你先背背,祛湿的药材都有哪些?”宋春景问。

  沈欢立刻背道:“陈皮、藿香、佩兰、厚朴、苍术、芡实、还有……”他想了想,犹豫道:“茯苓?”

  宋春景点了点头,随意夸奖道:“不错。”

  “茯苓略微平和,有湿除湿,无湿健脾;藿香性温和,能及时排除体内湿气,同时能顺带治一治寒热头痛。”他道。

  沈欢想了想,“那今次用藿香吗?您说有些头痛。”

  宋春景摇了摇头,“用茯苓。”

  沈欢又想了想,试探着问:“是因为可以健脾吗?”

  宋春景顿了顿,坦然道:“……因为没那么涩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