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79章 

  而穿过潼关向东,风马默正坐在牛车里加急赶路, 他面色姜白, 血气明显不畅, 有积劳成疾之兆。

  他和宗平陆关系亲如兄妹,送去苻坚那里的消息,他也得了一份,看过之后,就着火盆烧去, 脸色却更差,只是随侍望过去时,他却做出一副嗤笑:“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让斩家损失更惨重一些, 沿线的驻军都干什么吃的?”

  “他们都……”底下的人大气不敢出。

  风马默是个文人, 倒是没有莽夫的咋呼, 一个眼色交换间,大致已明了了局势, 顿时又急又气:“都是些圆滑精明的笑面虎!这个时候望风而动, 想必也想看看这姑娘能走到什么地步。”

  下头人提议:“要不立即上书陛下,或者,安排我们的人去敲打敲打?”

  “你以为陛下心中不清楚?”风马默睨了一眼, 为他的自作主张而不快,“除了拱卫长安的二十万氐族亲兵以外,四境之内的驻军都是降兵降将,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当初连王丞相都给不出更好的法子,只留下四字徐徐图之,你以为现在是什么好时机吗?代国才刚灭不久,一个燕凤携幼子回归云中,已叫人头疼不已,更别提慕容垂这只老狐狸,说不定正巴望改弦更张!”

  “那……随她去?”

  “随她去?”风马默抄起竹简,狠狠挥打过去,“不惜一切代价,活人过不去,死人更别想!呵,我倒是小瞧了那头‘河间孤狼’。”

  “斩北凉已经死了,会不会不是他?”手下人似想起什么,犹豫了一瞬,从袖口里摸出一支竹简,递了过去,“我们的人在房山附近查到些蛛丝马迹,只是还不能确定。”

  风马默将东西接了过来,正要拆去蜡封,心口却一阵麻痒,最后猛地咳嗽几声,四下寻找手帕,整个脸憋得像打了霜的柿子。

  取了帕子,竹筒外侧已沾了一手的汗,风马默从方才寥寥两句话中,体悟出了深意,也不拆开,原封不动扔了回去:“送去长安吧。”

  手下人不敢耽搁,赶紧领命而出。

  “姬洛,我知道你没死,迟早我要让你死在我的手上。丞相来不及除去的人,我都会一一替他除去。”

  没过多时,风马默又打起帘子,将人招呼了回来:“我交代你办的事如何了?”

  “望都关那边已经备妥。”

  风马默不置可否,手一松,竹帘哗啦放了下来。他靠着车壁闭目养神,手头那块帕子却越绞越紧,手掌一圈,都勒出红色的印痕。

  《山川十卷》他又解开了一卷,这一次倒是与泗水无关,而是一封藏头藏尾的书信,只是信未寄出,但又怕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想了个法子,拆字组到了书卷中,以时时提醒自己寻机再送。

  虽然这寥寥数字的密信写得极其含蓄,但“宁公垂念”四字,却叫风马默怀疑,天下姓宁的人虽然多,但值得他父亲如此谨慎小心的却只几位。

  “难道那一枚融风令,原本是要送到刀谷的?可若是父亲已见过宁不归,为什么没有送出去呢?”

  而远在晋国,京口大营,谢玄坐镇中帐,正与另外几位将军商谈,听得最新的快马飞报,其中好几位都频频摇头,对斩红缨这莽撞的行为感到不妥,先不说她能不能跑脱,就算成功归来,所带的人又有几何,还不是杯水车薪。

  唯有谢玄捻须一叹:“她已别无他法,求全不甘,唯有死志可明。”

  那些将领忍不住都低下了头,朝廷中风声传闻,他们也多有耳闻,正是猜忌,才将其逼到了绝路。

  “这是一种精神,带着这种精神,所到之处,便可如星火不灭。经年累月之下,北方早已服软,可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便会有十个百个甚至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往后还有机会,收复失落的半壁山河!”谢玄振振有词,满座皆不由起身致意。

  谢玄随即下令:“保下她,争取保下她!在座可有毛遂自荐者。”

  这时,一面相凶狠,须髯猛将缓步而出,抱拳示意:“所谓天降奇兵,多半乃是斩北凉谋算得当,早将部下暗渡至边境,只要我等与其里应外合,便能打开缺口一道,成功助其南来。在下参军刘牢之,请愿领兵,请谢将军允。”

  谢玄看他五大三粗,腰背有力,也觉得这样的猛将只任个小小参军可惜,便也准许,令其山口伏击,一为接应,二为防御秦军不顾一切强攻。

  等人都散走之后,底下有人悄悄迎上:“谢小少爷还未归来,已断了几个月的信,要不要……”

  闻言,谢玄并未表态,而是携着人一同到校场查阅练兵。年轻招募的新兵中,许多是逃难的流人,面黄肌瘦,别说对敌,稍稍干点重活也不行,而如今,却练达起来,正跟老兵一一对训。

  谢玄忽然笑了,旁人不解,便追问为何。他只道:“以前谢叙那小子听说军中的故事,是想一出是一出,嚷着要去从军,我就打发他那个跟我学过点拳脚的书童阿枭,去给他练两手,没想到他二人合伙假打,那阿枭看着是被揍得鼻青脸肿,实际上都是装出来的。”

  听话的人不明所以,只得讪笑:“小娃娃就爱玩闹这些。”

  “怀迟啊功夫不行,但脑子却还灵光,”谢玄负手,唇边笑意不绝,“他会回来,若回不来,也当不得我谢家的子孙。”

  ————

  夏秋多雨,碧草挂露未干,便被疾驰的马蹄踩进土里。

  原上的婆娑丁被劲风带起,雪白的冠毛被吹向长空,随之辗转去向别处,来年后生根发芽,长成一片。坡下的野菊怒放,黄白相接,素雅和美,若是没有那扬起尘土的战马和擂鼓般的蹄声,便是神仙画卷。

  就在这成海的素色里,突然绽开了一朵俏丽的红花,迎风而动。

  那不是花,是一个人。

  斩红缨一袭红衣,杀进这一汪绿色之中,比火还灼烈,比血还刺目。她提着一杆银|枪,靴镫旁挂着皮卷筒,胸前用布包兜着一个盒子,整个人纵情扬鞭,一路向南。在她的前方,是有目的零散分散的斩家堡骑兵,但奈何战马难得,能送出来的,亦不多,只得这一小撮,负责吸引追兵的视线。

  而在她身后,负责追击的人,恰恰是临危受命的河间公苻琳。苻琳其人,有苻坚言传身教,儒学文典熟识,乃是不可多得的文咏之才,但鲜少人知,论起武艺,此人也甚是卓绝,尤其善于引弓,好引重弓,百步穿杨。

  第一箭射来时,斩红缨未曾回头,听风而动,以长枪摆尾横扫,撞偏了箭矢,却错估了其手头劲力,那偏离的尖锋划开身上的绑带,穿过腋下,撞翻了软布托着的盒子。

  只听“噗”的一声,盒子碎裂,一阵白色的粉末腾起,散入疾风之中宛若白雾。

  斩红缨霍然色变,立即撕下腿上布巾,勒马一揽,连着碎盒粉末一起笼了回来,仔细贴身收放胸前,这才又驾马快奔。

  “毒烟?”

  “石灰粉?”

  第二箭在弦上,苻琳见那磷光,叹了口气:“是骨灰,斩北凉的骨灰。”此话一落,周围男儿,忽地默不作声。

  “放箭!”

  一声令喝,秦国的勇士如梦初醒,纷纷张弓搭箭,一时箭雨如注。

  斩红缨打马,竭力想跑出弓箭所及的范围,但纷乱的流矢不给机会,听着耳畔风声嘶嘶,她只得一跃腾空,在宝鞍上一踏,挥枪将箭矢扫了下来。

  可她一人之力,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过来,更何况肉体凡胎还有力竭之时。眼见右膝上中了两箭,斩红缨咬牙掰断外露的箭杆,旋身落回马鞍上,驾马继续往前奔驰。

  苻琳抬眼,心中憾然,手头动作却没有半分迟疑,趁她负伤动作缓慢之机,第二箭已然离弦,破风而去。此后,他又连射三箭,每一箭皆追着前者去,一破为二。

  “斩姐姐!”

  “斩小姐!”

  远处的高崖之上,郭滢刚要发声,便被王石那双粗粝的大手捂住嘴巴,勒着腰腹拖到了风化的巨石之后。好容易这边丫头消停了,那头苻枭又撸着袖子,去马上拿下劲弩,打算出手相帮。

  “你们还愣着干啥?还不快把他拖住!”王石低吼一声,那几个傻了眼的侍从,这才扑上去,一个抱腿,一个抱腰,还有一个去夺兵器。

  打接了长安的指令,苻枭便离了戍边大营,欲打马洛阳,再改道西行,哪曾想头天刚听说斩家堡巨变,回头就跟斩红缨撞上。

  这小子一听到风声,便打算暗中援手,王石觉得眼下是非常之期,追人的又是天王贵子,河间公苻琳,这好容易摆平了怀疑,不能在此刻坏事儿,于是把人拦了,强行拖走。

  结果好巧不巧,没走多远,偏又碰上郭滢和其他人冲散,混在流民里,正被武力镇压的军队追堵。追堵的是受煽动的百姓,而非斩家堡逆党,一番权衡后,苻枭出面,教带队的人安抚为上,严家看管即可。

  郭滢趁机跑脱,却认出了苻枭,以为他也为此公干,便悄悄跟着,直到方才看见斩红缨遇险,她才忍不住出声。

  那几个亲信不敢下重手,苻枭挣了两下得了空手,推开挡路的王石,连滚带爬去捡回弩箭。

  “你现在去,不仅救不了她,连你自己也会死,你忘了姬先生说的话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王石红着眼,拼命抑制情绪,以至于上下嘴唇都在发抖。

  苻枭的动作果然止住,他颤巍巍转过身去,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郭滢默然,在王石小臂上咬了一口,落地踩掉了鞋也不顾,使出吃奶劲儿往前跑,跑到苻枭跟前时却缓了速度,忽然不解:“你真的喜欢她?”

  “他娘的难道天底下只有喜欢二字才值得付出吗?”苻枭怔了一瞬,忽然骂了一句粗话,两眼滚圆,双手指骨捏得咔咔作响,“我就是想救她,没有理由!”只有在经历过流离无助,害怕孤独,才会明白,绝境之时有多期望有人能伸出手。

  郭滢往前进了一步,突然出手,揪着苻枭双肩,往后推了一把,推向王石跟前:“不需要你救,不需要你救,不需要你救!”她连喊了三遍,眼泪唰地留下,这三句话语气各不相同,所代表的含义亦不相同。

  苻枭傻了眼,被王石拿住,郭大胆捡起地上的劲弩,向前扑地,把头埋低,只拨开一簇崖边的劲草,瞄准。

  苻琳骑射了得,每一支箭所选角度刁钻古怪,斩红缨强行避过了五支,还剩两支之时,斜地里一道白光斩来,将好把那箭杆斩成两段。

  羽箭虽断为两截,但箭头却尤有余力,继续飞驰,擦过斩红缨的手臂,划出血痕,好在避开了要害。

  斩红缨闻声回头,只见一飞影甫身。长刀自苻琳身前游走而过,将他逼得勒缰退散后,却不纠缠,而是继续向前,一头扎入身后的骑兵之中,挥刀杀得酣畅淋漓。

  “卫洗?”

  苻琳已然反应过来,留下一句“不留活口”,径自驾马去追。斩红缨咬牙,点穴止伤,也顾不得滋味不是滋味,夺路而走。

  此后,两骑拉锯,她又中了一箭,伤在腰上,行动大大受限。

  平原尽头,一线峡谷自天边而来。斩红缨抬头,眼中一片清亮,她抿唇含笑,右手摸到鞍上挂着的皮卷,狠狠往下一拽,拽断缠绕的细绳。

  苻琳紧随其后,见此眯眼,抱着马鬃甫身,谨防她还留了一手压箱的暗器,做同归于尽的打算。

  然而,并没有什么飞镖细针,只瞧那红衣的姑娘扬手一挥,往那银|枪|杆上一挂,迎风而展,竟是一面旗帜。

  “斩家堡的鹫旗?”

  苻琳先是震撼,而后哭笑无语,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斩红缨回头,如狼顾一般,深深看了他一眼,当着他的面把腰上的那支箭矢折断,随后在谷口下马放马,长枪立定,扬起下巴冷冷一笑:“我斩家,一定会再回来的!”

  那坚强的姑娘单手抵在胸口,眼中光芒闪烁,骄傲无比,却没有半滴眼泪。话音一落,她提着长枪,转身没入青谷。

  苻琳一个大老爷们儿,一生不说戎马,便是那偌大的长安宫城,什么勾心斗角,什么尔虞我诈的场面没见过,却被斩红缨这不吼不叫,平静无比的三言两语镇住。他驾马在谷口转了两圈,往后看了一眼,后援未到,谨防有诈,迟迟不敢进入,可一时又心有不甘,只得朝一旁的老树青石挥了两鞭子撒气。

  山中林风飒飒,吹在行客的脸上,疲惫和痛苦涌上心头,便半点力气也使不出来啊。斩红缨寻着小径而走,双腿都在打摆子,手心里全是热汗,哪里有苻琳想得那么轻松。南边根本没有跟她取得联系,如果山里没有伏兵,如果苻琳发狠追来,如果……如果天下人依旧不信她,那么等待她的结果,比死还惨。

  她没忍住哂笑一声,脑中晕眩,脱水脱力失血让她头重脚轻,正要往下栽,一双手忽然扶住了他。

  那是个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人,身形轮廓有几分眼熟。

  “斩姑娘,我们又见面了。”那人抬起斗笠,一双梨涡,笑容温暖,可眼中却少了一分色彩,斩红缨想了很久,才想起,是那种单纯明亮的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和深邃。

  只听那少年轻声一叹:“是我,谢将军是我的叔父,我是谢叙。”

  作者有话要说:  啊,给斩姑娘打call! 还有一章回到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