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73章 

  苻枭已比来时沉稳许多,他明白, 姬洛不可能一直相伴, 且不说出了斩家堡势力范围, 极度容易暴露在“芥子尘网”之下,只怕现在斩北凉一死,斩红缨自顾不暇,连整个燕都都不再是不透风的墙。

  他再和姬洛一起,对他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两人至此分道扬镳, 只是不知再见是何时,苻枭很想下马磕个头,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整理衣衫, 召唤王石等人, 朝着风来的方向离去。

  自苻枭走后, 姬洛改道向太行,去取百厄刀谱, 至于斩家, 生死皆有天命,连斩北凉都已看开,他又有何不敢顺势?

  姬洛挽缰策马, 一路上反复思索——

  如果说是姜夏的人与郭益合作,企图破坏南边的结盟,那么他们便应该帮助苻枭,迎娶斩红缨, 直至整个斩家堡被招安,而不是任由辜二杀人。辜二杀人,显然是意在破坏斩家堡和秦国的关系,但这讲不通,如果认可斩北凉一心向南的做法,就应该帮助他和谢家联络,不该暗中操纵郭益。

  自相矛盾,完全自相矛盾!

  那么只剩唯一的可能,姜夏既不想晋国讨得好,又不愿秦国占便宜,俨然已跳脱两国势力,可奇也怪哉,他又不似李舟阳乃王子王孙,担着复国任,那他又有何求呢?

  想到这里,解释不通的问题就像拔出萝卜带出的泥……譬如高念的死,从辜二暴露的行动来看,一定有关,可嫁祸斩家堡又有什么好处?挑起斩北凉和宁永思的争端?让河间的人自相残杀?

  不,人不会做不得利益的事情,姜夏更是不会白白给人出力。

  或者说,他想控制卫洗,创造出一柄可以大杀北方的“刀,”,亦或者经由他,拿到百厄刀谱,去培养更多的丧尽天良的杀人魔?有这种可能,但这比起觊觎扶余宝藏这个理由来说,真是三流的目的,实在不太符合姜夏的风格。

  说不知所措,却偏偏到处都是线索,可千头万绪,又没一手能够说得清。也许,斩家堡这次的事件中,还有他们都忽略了,甚至完全没想到的地方。

  姬洛心中一紧,直指最可能突破的关键点——姜夏自始至终没有现身,他究竟去了哪里?他一定藏在河间的某个地方!

  ————

  回到斩家堡后,斩红缨没有第一时间将斩北凉身死的消息公之于众,而是在樊学成的帮助下,先将局面稳住。

  尽管有香料辅之存放,可依旧难当天气渐热,尸体腐烂的麻烦,这种麻烦甚至还包括之前死去的斩家堡弟子,以及被郭益盯上的几个倒霉鬼。他们留在堡内的同行伙伴,在打抱不平之余,态度各异,但不论怎样,郭益已死,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他们不便再留,在斩红缨的安排下连夜离开了燕都。

  晚间时分,斩大小姐前去探视昏睡的郭滢,随后一个人回了书房,挑灯静坐,直至下定决心。

  她着人联络樊学成时,后者也正好找来。

  “樊叔,我想好了,烧了吧。”斩红缨的声音很平静,开口时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樊学成听来却觉得不甚震撼。

  祖制承袭,从来没说人死不全尸入土的,这在宗族里很没规矩,若有耆老坐镇,必然会强烈反对,可眼前少女倔强的目光,却在昭告,她并非心血来潮。

  樊学成忽然意识到,这不再仅仅只是一个行动的指示,而是一种态度:“然后呢?”

  “埋在应该埋入的土地,”斩红缨笑了,残存的悲伤被巨大的勇气裹挟,身上的正气压过阴郁,“我会继承父亲的遗志,也必然不辜负他曾打点好的一切。”

  “决定了?”

  “决定了!”

  “好!”樊学成一拍掌,招呼这个小侄女紧跟自己:“我正要和你商量这个事,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不过在这之前,你先跟我来,看过之后,若你还坚持,我会助你一臂之力。”

  两人离屋,从内堡一路走到西闸门,登楼一望,樊学成指着远山下的点点火光,还有迎风招展的将旗,沉声道:“探子回报,张蚝部分兵力已穿过了太行八陉,在山外安营扎寨,宁永思他们的人离开荻芦岗后却下落不明。”

  斩红缨隐隐觉得不对:“你是说他们被人擒了?”

  “西去山势横亘,不似东边一片坦途,‘金刀燕子’不蠢,她的人察觉有变,纵使要躲,也会寻些崎岖坎坷的地方,不会被一口气吃掉,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燕都不再能置身事外。哎,斩大哥给我交代时,虽言明人固有一死,但连他自己,兴许也没有料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樊学成解析道。

  斩北凉在河间混了那么久,不说修出个大智大慧,但对人对事,也是极具敏感,他应了比试,要给宁永思留脸面,甚至要保下她,都在分寸的把握之中。

  在既定的计划里,让斩红缨以出嫁之名,和南方搭线是第一步,送走精锐是第二步,他留下虚以为蛇是第三步,苻坚不能出无名之师,冒险毁去联姻,送走独女,必须用别的来补上失当,而这个补偿就是保下苻枭。

  宁永思一来,实际上反倒送来一个极好的借口。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斩北凉有信心教宁永思杀不得他,且还能趁机诱出姬洛暗指的内贼。

  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来了个七剑卫。

  以上种种,偷听到自家父亲与姬洛夜谈的斩红缨,又如何不知。眼下一听樊学成的叹息,当即是闻言握拳,眉头深锁。

  “那些人呢?”过了半晌,她重重吐出一口气。

  樊学成颔首:“现下藏得很稳妥,为此,宗主曾倾注数年心血,该出现时自会出现。”

  “毕竟连我也瞒得死死的,”斩红缨抿唇,语气加重,“既然无法回头,就需得把牺牲降至最小,纵使我们都走不出这片大地,也定要完成父亲多年的心愿。”她顿了顿,迎着火炬与夜风,昂头,“不,不只是他一人的心愿,还是久违的信仰和信念,是如今天下,正需要的一场东风,樊叔,让我们唤起他们斗志,当战则战!”

  翌日一早,张蚝的人虽然没有把军旗插进斩家堡的城头,却指挥人把燕都虚围上一圈,打是不打,就是来递个口信,一面表达了对斩北凉之死的沉痛哀悼,一面邀约新宗主前往军寨谈判。

  托信的人显然没把小丫头放在眼里,礼节上也并不周全,处处充斥着轻视。斩红缨没有亲自来见,派人推说,心有哀思,夙夜守灵,精神委顿,不得相见,只等来日收整,再行前往。

  纵使想出头,也不是现在,张蚝之所以来这一下,八成是捕风捉影,想要诈一诈斩家堡的底气够不够硬,说白了,就是盯着那几千部曲。只是,精锐已然转移,现下万不可被看出端倪,斩红缨只能一面怂气,叫人卸下防备,一面又要适时强硬,不教那等杀伐血性的人,得了出手的机会。

  于是,斩家的人得了嘱托,两拨人一杠上,一撮动拳头,一撮唱和,既不算缩头乌龟,却也不敢嚣张跳脚,张蚝很满意,算是被唬了去,等着斩红缨口中的来日。

  来日并不久,未免夜长梦多,没两日,斩红缨便单枪赴会。

  那身红衣驰马,原野上拉开一线向西时,姬洛站在太行的高岗上,望着南边的军寨烽烟,心中十分笃定,苻坚这一次定要失算——

  “那个小姑娘,绝对不像那些个大男人轻视的那般软弱,只要给她机会,便能破开一线生机,她有着比她父亲,更加坚定的心。”

  张蚝军寨前相迎,扛着环首大刀,立在马上凝视了许久,方才着人牵绳跃下,不紧不慢走过去,表情掩不住的轻视和讥嘲:“哟,小斩宗主。”

  “‘万人敌’张将军,久仰。”斩红缨不卑不亢作揖,身侧只跟了两个年轻的随从,细胳膊细腿,除了马上挂弓和身负之枪,瞧起来不过无用的摆设,樊学成等几个老人是一个也没来,张蚝打量,不仅揣测,是否这年轻丫头并不能服众,若是压不住老油子们,或许正需助力,倒是个好机会。

  张蚝恻恻一笑,一边将人往里引,一边随口道:“斩姑娘风姿仪度不凡,本该是得觅良人,成佳话一段,不曾想却叫那一帮歹人坏了好事。这不,天王垂怜,特有抚慰,咱们里边儿谈。”

  斩红缨只笑了笑,跟着人走,却没搭话。

  入营门的时候,身后跟着的两个愣头青起了冲突,不肯缴枪,愣是斩红缨不悦地瞪了一眼,二人才安分了下来,不情不愿除了武器,左右恨死了张蚝和那一帮秦兵,一副不甘又气恼的模样。

  越是如此,张蚝越是不把几人放在眼里,反倒故意绕了远路,将他们一行带过校场。

  秦军练兵,吼声震天,那些割首论军功的虎狼之辈,浑身都充斥这杀伐血腥,哪是两个嫩崽子能比拟的,当即是看傻了眼,吓破了胆,脚下摆子,身子发怵,唯有斩红缨面不改色,冷静异常,似乎并不为所动。

  张蚝故意道:“小斩宗主觉得如何?”

  “勇猛无匹,骇人胆魄。”

  “是我疏忽了,血气犯冲,我看这两位可是有点……”张蚝睨了一眼那俩小儿,忙向校场的校尉呼喝。

  “将军想说怕吗?”斩红缨抿唇,袖中的指甲掐在掌心的嫩肉里,深吸了一口气,“坞壁存在河间近百年,历经风浪亦不曾溃退,身在故土,我等有何可怕?莫非这天王陛下并非有意招安?若是如此,何必只演而不动,小女子人就在这里,且便。”

  闻言,张蚝正色肃容,立即挥退了闲杂人等,将人请入大帐。谈判不是谈判,用直接传令,更为准确。

  苻坚要南下,得先安定连年征战并下的后方,确保无后顾之忧,蜱虫虽咬不死老虎,但却能左右骚扰,叫行动受掣,河间上接漠南下邻中原,实实在在是战略要地。

  但眼下情势却夕不同朝,斩北凉那种历经三朝的老油条要忌惮一手,但一个女娃娃,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这次来,是有两件好事要说与新宗主,”张蚝改了称谓,心里多了一丝认可,“陛下有旨赐婚,不过不是赵公,而是河间公苻琳,小宗主若不愿入长安,也可一直留在河间。”

  作者有话要说:  Ps:关于评论,最近系统升级改造,所以暂时无法在首页查看,但是可以在后台“收到评论”和“发出评论”两栏中看到~

  大概半个月后恢复

  注:姬洛又走啦,特此说明一下,姬洛从来没有说过要帮南边打北边或者帮北边打南边,所有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追查泗水楼中楼的叛徒。

  另:第七卷 从戏剧性上来说,不算特别好看,但是剧情很重要,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第八卷~第八卷基本可以说时姬洛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