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54章 

  两次失意,叫苻枭挫败不已, 这可比当初他初到江左, 帮谢叙做功课要难多了, 有的事情下苦功夫,还能追赶,有的事情天生不可为,除非脱胎换骨。

  姬洛饭后消食,走到中庭, 就瞧见苻枭坐在廊下,头上顶了个不合适的大斗笠,将整张脸都裹了进去,瞧着十分消沉。

  莫不是自己的指点太过高深, 并未因材施教, 才适得其反?姬洛反思一阵, 觉得是自己这个军师出了问题,于是上前与他复盘, 企图找出弱项, 精准打击。

  结果并肩落坐,说了半天,身边人愣是半点回应也无, 姬洛把他斗笠一掀,只见脸上一圈黑布遮光,人正在呼呼大睡。

  姬洛扯着他耳朵,面无表情说了一句:“解牛了。”

  “都说了不要用刀折骨, 要顺着骨节间隙剖解……”苻枭猛地坐直身子,摘掉眼上黑布,茫然四顾,最后将目光落在姬洛身上,嘟囔了一句“噢,姬大哥,晚饭不是我做的”,随后恍然大悟,支吾道:“我……我……我是不是很蠢,什么都办不好。”

  姬洛抬手将他圈住,并未斥责,反而笑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听过吗?”见他点头,复又道:“庄子可不是教世人如何解牛,而是说,凡事顺应天时自然,当力有不逮时,尽心即可。”

  “尽心……”

  “时人常教导说,遇山难便竭力翻山,遇河阻便竭力渡河,河不得渡,山不能翻便不算努力,人不死则不可称英雄,不撞南墙则不许回头,但世上很多事,撞倒南墙也做不来做不好。”姬洛说道。

  苻枭沉吟片刻,眼中有光:“姬大哥,我还想再试试,如果不行……”

  “尽可以试试,此路不通,不如择路而行,”姬洛打断他的话,深深看过去一眼,而后淡淡一笑,气氛又恢复了闲时的轻松,“那斩姑娘既然是个干脆利落的,你便不得迂回求全,不出招则矣,一出手需得正中下怀,依我看……还需投其所好。”

  苻枭郑重点头:“这个我懂,我会去打听打听她喜欢什么。”

  斩红缨喜欢什么,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但苻枭偏是个对风月不开窍的,琢磨不出来,就寻思着收买丫鬟,大丫鬟套不得近乎,小丫头又屁事儿不懂,只傻乎乎笑说,她家小姐最爱那铁的铜的金的银的。

  铁的铜的金的银的不就是十八般武器?看那斩红缨不输男儿的性格,倒也符合,只是,苻枭不会打铁,也不会铸剑锻刀,更不会造枪,最后他想了个迂回的法子,拿精铁和银片,凹了个兔子样式的步摇。

  “斩姑娘!”

  当晚,苻枭在竹林里堵到了人,可左右又想不出合适的措辞,一时怕人嫌弃难看,一时又怕人拒绝得不留情面,最后二话不说,干脆出手,和人过了几招,趁其不备,腾身而起,把那支憨态可掬的步摇,一把插进了斩红缨高束的马尾上。

  “送给你的。”

  苻枭留下话,转身便走,斩红缨不知所以,只觉得莫名其妙,于是喝道:“原来你会功夫,偷袭我便想走,哪有那么容易!”只瞧长枪横抡,朝小腿胫骨扫去,苻枭扑身躲开,落地拉开仆步,做了个起手。

  “我……我只是……”

  “你只是什么?”斩红缨质问,他却低着头,烧红了脸,解释不出,最后干脆咬牙,虚步探前,溜得比兔子还快。

  斩红缨欲要留人问个清楚,可惜手中枪钝,不适宜追逐,只得在发髻上摸了一把,碰巧那步摇尖锐有致,她顺手便给拔了下来,也没细看,抬手当飞镖扔了出去。

  苻枭鬓边碎发被打了下来,脚下没停,反而走得更快。

  斩红缨没追上,把长枪往地上一拄,喃喃道:“我出手也不重啊,平日里想跟我切磋的人从内堡排到外堡,难道他看我长得青面獠牙?”

  那只兔子步摇就插在身侧的竹节上,明晃晃晃着光,斩红缨余光瞥见,皱着眉将其摘下,摊在手心,这才瞧仔细了样式——

  那兔子耳长不一,身子肥硕,缀着的银珠又不够齐整,看起来十分散乱,寻常才子佳人,也会寻个蝶恋花般的好意象,而苻枭的审美,丑得非常不一般。

  不过,斩红缨笑了笑,还是没舍得扔,将东西往怀中一抄,回了演武堂。

  苻枭像只受了惊的鼹鼠,旋风一般冲回屋子的时候,低着头没见路,一股脑往姬洛胸前撞。

  姬洛佯作重伤,借机打趣:“什么仇怨,胸骨都快给你撞断了,寻死请往后厨拿块豆腐……”正说着,苻枭抬起头,借着灯笼光,姬洛这才看清苻枭脸上有伤,虽然只有发丝般大小,但在斩家堡挂彩,事必不小,遂又问了一句:“你脸怎么了?”

  “姬大哥,你……你究竟会不会追女孩子?”苻枭从来难过开心都一副表情,唯有眼睛不骗人,此刻便好不哀怨,再这样下去,保不准什么时候他就竖着出去,横着回来了。

  姬洛满头雾水,心想说就算让这小子当面去跟斩北凉说要求娶他的宝贝女儿,至多不过一通周旋,碍着面子也不会搞得如此狼狈,这灰头土脸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见的是母老虎。

  斩红缨在斩家堡素来口碑极好,不但令那些老古董俯首,更是深受姑婶大娘的喜爱,没听说是个蛮不讲理的坏脾气。

  肯定有猫腻。

  得出结论,姬洛淡淡然道:“不会,你看我这么多年不是孤身一人?”苻枭露出吃人的目光,他忙又正经道:“你别这样看我,别说女孩子,男孩子我也不会……”

  苻枭灰溜溜缩到角落苦恼:“我倒觉得……觉得怀迟要好哄上许多。”

  “那就放弃吧。”姬洛沉声道。

  苻枭讶然不解:“放……姬大哥,不是你说……求娶斩姑娘的吗?”

  “但我说的就一定对吗?”姬洛反问,在屋前徘踱步,不再玩笑。

  苻枭明明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在谢家待了许久,一朝拿得机会,千里远赴长安,可见有底子有谋划,但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便是对人过分依赖。

  因为年少失怙,被迫逃亡,心中对力量充满渴望,同时,也非常希冀能得到庇护,尤其是在谢家见过谢安、谢玄这样的当时无双的名仕对晚辈的指点教导,更迫切地期待有人能引导他。

  这种期盼埋在心里很深,当踽踽独行,不得不步步为营时,他将自己谋划得很好,但是在长安遇到姬洛之后,心里便产生动摇。

  “但起码比我对。姬大哥,你很厉害,不止怀迟,连谢将军也常称赞。”苻枭不知如何应对时,都会把头埋得很深。

  姬洛却冷冷地说:“我不是神,不需要人供奉。”

  少年张了张嘴,眼中满是茫然,姬洛见此,话中不再有半点温存:“从我来到斩家堡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你和斩红缨没戏,但我之所以还不时提点,是想让你知道一个道理——试试,有时候不是知道自己行,而是知道有些事,哪怕有人出谋划策,就算自己重新投胎,也不行!追求斩红缨是,潜入长安复仇也是!你以为你的伯父是什么人,就这样,你还想杀他?还想给坐实了谋逆的五公翻案?”

  “我……”

  “你选了一条艰深的路,却要别人带你走,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姬洛淡淡道,“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除非我是死尸一具,否则,多的是人不想让我活着再踏入长安城,但你,无论此次成败,都必定要回去,如果你还只是希望我能罩着你,后巷酒铺那点细作就是你的后路,毫不夸张的说,你终将步你父亲后尘。”

  苻枭颓丧地跌坐在地,背靠灰墙,双膝并拢,两手搭在膝头,整个人深受打击。在他看来,姬洛说的,分毫不差。

  谢府再好,远水不救近火,谁也不知道秦晋何时一战,何方会胜,所以他敢孤胆北上。可真到了长安才知道,人情复杂,远非自己可想,身陷漩涡而不得力。

  但好在,还有一个姬洛,一个在帝师阁声名鹊起,甚而可以戏弄天下的人,尤其是在目睹钱府一役后,苻枭犹如看到新生的太阳,他心中第一个念头——也许这个人可以帮自己,所以松林遇袭,左飞春逃亡,他都或多或少出了把力,甚而在青州通风报信,也是希望能攻略姬洛,从而得到指点。

  所以,当张蚝将他丢在河间后,他慌了手脚,十万火急传书,直到等来回信,才狠狠松了口气,又是欣喜,又是感动。

  “你要成长,就要学会独立。”姬洛长叹一声,回屋。

  苻枭忽然匍匐在地,伸手抓了一把他的靴子,随后重重磕了个响头:“先生!”姬洛怔了怔,想挣开他,却听见他又唤了一声:“师父!”

  “我何时能为人师表?”姬洛轻声自言自语。

  “我……我没有怀迟那么会说话,你说我真心也好,说我私心也罢,但在我心里,你确实如老师一般。”苻枭又连着磕了两个响头,“在谢家的时候,我很羡慕怀迟,因为他很聪明,从小有名师在侧,稍有不妥,便有人指点,不用担心走弯路,更不用担心走了歪路,摆在他面前的,就是一条集祖辈智慧的康庄大道,而我,只能一个人走。”

  苻枭抬起头来:“一个人的路,太苦。”这大概是他一口气说得最多的话。

  “是啊,一个人的路,太苦。”姬洛晃神,不禁怅然。一路走来,一个人,确实太苦,纵使苦中作乐,也免不去苦。眼前的少年也不过十来岁,他只是坦诚地说出了他的小心思,暴露了他的渴望。

  望着苻枭渴盼的双眼,姬洛心头亦是愁绪滋扰——

  究竟该不该插手斩家堡的事?该不该出手带他一把?或者更露骨的说,该不该“借用”他的身份、他的目的还有他对自己的仰慕?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有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未知的事情,谁都说不清。

  就像那一卦,前路艰险,到底是说苻枭,还是说自己呢?

  姬洛想将少年扶起,但手还没伸出,又已是小退半步,猝然背过身去,缄默半晌后,才留下一句:“你不若好生想想,你的伯父是真的要招安,还是只想与坞堡势力虚与委蛇。”

  皂靴离了手,瞧着身前的人转身欲走,苻枭已是心凉至谷底,此刻乍然听见姬洛的话,一时悲喜参半,舌头打结:“先生……我会努力的!”

  “我可没说要收你为徒,平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姬洛哼了一声,自己这个闲人可一点不闲,哪有功夫带孩子。

  但苻枭喜不自胜,根本不这么想,甚而也不在乎什么名分,毕竟在他看来,实质远超于虚名。

  于是,便见这闷头闷脑的少年,起身往人身前堵去,浑不相让:“姬……姬大哥,你想吃什么,跳丸炙,胡炮肉,还是鱼鲜?谢将军最喜爱在吴溪钓鱼,每每所获丰裕,都会着人做成鱼鲜鱼肴,赠予亲眷,因为此事,还曾为中书令王季琰大人笑话,不过那手艺却也服众,叫人垂涎三尺,我还曾偷师来着……”

  讲道江南,苻枭满面春风,好似那儿才是他故乡,那些芝兰玉树的风流人物,才是他的故交挚友,而北地不过客居,而自己,只似寄居他处的飘萍。

  姬洛注意到他两颊光洁,刚才虽凄声厉呼,但始终咬牙紧面,没有留半滴眼泪。

  谢叙不同,会撒娇会哭会说话,该服软时服软,该滑头时滑头,机灵讨喜,是人人偏爱,而苻枭,是沉闷,笨拙,不会哭也没糖吃的孩子,他和谢叙,就像黑白的两面,身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也映现两种镜像般的性格。

  放在以前,姬洛一定会笑着调侃,打发他将方才的菜品全来一套,然后自己借花献佛,请整个院子的人共赏,只是现在,却是没有那种心境了,再好的厨子,再美味的食物,都比不上饿了几天,在江陵城和屈不换还有桑姿抢食山竹鸡的滋味。

  姬洛只说不用,打算回房。

  苻枭以为自己说错话,忙闭嘴,可想破头又不甘,忙试图挽留:“那不如喝茶,不管如何,敬茶还是要的,学塾立的规矩,怀迟都……”

  “不必,受不住。”姬洛叫住他,右手在他肩上拍了拍,“阿枭,你得拿出些男儿气概,如你所说,谢将军钓鱼烹鲜,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

  苻枭还想辩解:“受得……”

  那双按住苻枭左肩的手却没放下,反而压得更紧。只瞧姬洛垂眸,神色郑重而认真,多年磋磨而霍然宣泄的气势,叫苻枭生不出一丝反抗。

  “你以后会知道的。”姬洛悄然一叹。

  现在姬洛走的每一步,都没有绝对的单纯,也再不可能毫无意义,就犹如在长安对李舟阳玩笑时提及的道家斩三尸之法,也许现在的他,只是欲望的影子——他始终没有忘记,还有一枚八风令在长安,在苻坚手上。

  长安,自会有人去。

  越是落寞,越是怀念以前的时光,怀念以前淳朴以待的人,姬洛的身影消失在转角,但声音却回荡在静悄悄的阆苑:“你会做粟米饼吗?”

  洛水两岸最常见的那种粟米饼。

  “会。”

  苻枭应了一声,提刀进了厨房,这种面食实在没什么难度,不一会便制了一盘,他捡了两块卖相最好的,朝姬洛房前捧去,没想到在石墙下撞上了巡夜的侍从,手上吃力,愣是给捏成了碎渣。

  听见响动,姬洛披衣推门,走到近前,低头紧盯他手上的烂饼子。

  苻枭推推搡搡要避,那侍从一个劲儿告罪,在两人纠缠中,姬洛面不改色伸手拈来两块碎渣,放进嘴中咀嚼,吃得很开心——

  从前有个人,最爱给姬洛带乌脚镇上的粟米饼,但次次都会因为各种理由,压得稀巴烂,他从来就没吃过完整的。现在,这样的人和过去的事,都已渐行渐远,便连自己,也无法与往日等同,好在这小小饼子,还余留曾经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开始日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