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嘿呀!你竟敢把朕当替身>第110章 :民义

  牟瀚简直要被这文臣的性别歧视给气笑了!

  妇人之仁?这话能用在一个把持朝政多年的太后身上吗?你以为人家是怎么当上太后的?像你刚才那样呜呜呜吗?简直可笑至极!

  但汗王偏偏还真的开始思索起这计策的可行性,让牟瀚立刻着急起来:“王上!眼下垣军连破七城,又有反叛军在乱,家国城危在旦夕,而乌古鲁将殿下又远在垣国,臣以为,可将乌古鲁殿下召回,来个内外包围!将这些垣军绞杀于此!”

  文臣:“哼!说得轻巧,乌古鲁殿下在垣国开疆扩土,是大功大业,岂能轻易召回?再说了,就算乌古鲁殿下带大军回来,也需要花费一些时日,眼下情况危急,哪里能等得起!”

  牟瀚:“所以,求和书便是缓兵之策,应当先将求和的诚意带到那批来势汹汹的垣军当中,安抚他们,让他们松懈,设美酒佳肴,奉上美人宝玉,让他们沉溺于温柔乡,瓦解他们的意志!待到乌古鲁殿下归来,就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文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敌人犯我疆土,我却要设美酒佳肴款待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看牟瀚大人是进了一躺垣军营,就和垣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勾当,才会让你在这里一直替他们说话!”

  闻言,牟瀚瞪大的双眼:“你!瓮酉!你休要血口喷人!我何时替垣狗说话!我一直在替王上分忧!倒是你!口口声声说时间不够,却非要将求和书送到相隔甚远的垣皇城!你可算过,就算是信鹰,来回也需要许多时日,就算那垣国的太后真的答应了,再传旨命令这些垣军撤军,消息传到他们军中,又要耗费多少时日!而垣军只答应了七日宽限!你就不担心在你这信鹰往返的途中过了时限,垣军直接发军,又攻下一座城吗?”

  瓮酉:“他们说七日你就信吗?他们随意给我罗织罪名你就信了是吗?我看你出使一躺,却是连自己姓什么都给忘了!”

  牟瀚:“你信口雌黄!”

  瓮酉:“你恼羞成怒!”

  汗王:“够了!都给我闭嘴!”

  汗王出声,两人才停了下来,但是显然还都十分不甘心的样子,两人暗暗互瞪着,谁也不肯服谁。

  汗王也被他们吵得烦躁:“眼下可不是起争执的时候,两位都是孤的爱卿,亦是大天神的子民,越到这种时候,越是应当团结一心。”顿了顿,汗王道:“孤认为两位爱卿所言各有道理,不若书两封求和书,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垣王城,将求和书交到垣国太后手中,一路前往垣军营,将求和书交给垣军将领。”

  “王上英明!”

  “王上英明!”

  汗王摆摆手:“既无异议,就这样办吧,时间紧迫,莫要耽搁。”

  “喏!”

  ————

  几日后,垣国皇城,金銮殿。

  帝王御驾亲征,龙椅就空了下来,可垂帘幕后的安太后依旧在,所以早朝并未搁置。

  自从衡明世御驾亲征之后,一封封军报就呈递到了安太后面前,先是虞城得胜,再到宛城得胜,这御驾可真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一出征就连夺回两城,举国上下五无不为之轰动。

  但随后,被驱逐出宛城得乌古鲁军队开始举兵南下,沿着大河一带前进,一路上烧杀掳掠,干尽了恶事。

  于是圣驾只好暂时放下继续夺回其他几城的打算,先去追杀这批杀人如麻的汗贼。

  此时,安太后尚且不知,衡明世早就在虞城时就已经兵分两路,如今带领大军追杀乌古鲁而去的,并非圣驾,而是是衡明世的鹰卫之一。

  乌古鲁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带军到处流窜,在垣国大河地带四处作恶为祸,垣军则跟在他们后面追杀,势必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安太后原本以为,衡明世带出征的这批军马要么死,要么将汗贼赶出国土,然后她再想办法派人去解决了衡明世,可哪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汗贼狡猾至极,到处流窜,那批垣军也跟着到处追踪,竟是生生把安太后派去刺杀衡明世的刺客给甩脱了。

  说来也是好笑,明知道这批出征的军队人手不够,安太后既然有多余的人手,却不是去增援协助,反倒想着先趁机把衡明世给干掉,想着让这批军队永远也别想再回到皇城。

  都说鸟尽弓藏,兔死狗亨,可现在汗贼依然到处逃窜,骚扰百姓,为祸四方,安太后就开始想着自断手脚了。

  也不知道是该说她太过警惕精明,还是该说她太过于愚蠢无脑。

  至于之前乌古鲁打下来的那些城池,也因为乌古鲁长期逃难,无力守城,垣国百姓们私下自行组建了民间义军,围杀汗卫,夺回城池。

  那是他们几代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能允许异族贼人强占了去?既然朝廷没法帮他们夺回城池,那他们就自己来!

  不过,这些义军既然能组建起来,又怎么可能会在夺回城池之后轻易解散呢?

  汗贼来犯,抢夺城池,烧杀掳掠,多少垣国的黎民百姓死于贼手?朝廷的不作为激怒了他们,夺回自己的城池让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更增添了信心,加上有心人不断地鼓舞怂恿,一场由底层百姓发起的起义军人数渐渐扩大,他们的势力范围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等安太后反应过来时,那起义军已经有了响亮的名号和口号,在民间有了一定的威势。

  安太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心想把衡明世“留”在皇城之外,且几乎把全副精力都用在此,却没想到耽误了增援那些被汗贼攻占的城池的时机,竟无形中让一批批民间势力壮大起来。

  但是后悔已经为时已晚,起义军声势日渐壮大,正在对付乌古鲁的大军又**乏术,不可能再分军队出来增援皇城——毕竟,圣驾根本不在皇城!

  而那些常年驻守在皇城的皇城军,又大多都被王公贵族的各种大小亲戚掌握兵权,平日里在城中作威作福,但是真正放到战场上,十有八九顶不了什么用。

  安太后难得后悔,要是早前她能全力支持出征的军队,先让那些军队把乌古鲁赶出国门,说不定还能分出兵力来镇压一下这些起义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汗贼没有彻底清除,起义军却开始犯上作乱!

  安太后心情烦躁,身体的情况自然就不太好,慈安宫里也开始弥漫出了苦药的味道,比之暝香宫宫有过之而无不及。

  安太后生病的事情很快被传开,加上帝王不在,朝中各方势力渐渐开始蠢蠢欲动,整个朝堂的风气也有了变化。

  尤其是那几个有着皇室血统的亲王,渐渐地都开始站出来秀存在感,看似是对当前局势十分担忧,想要出主意为太后分忧,实际上却是各展全脚,想要让朝中大臣们想清楚站队的方向。

  安太后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心中冷笑。

  她既然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又岂是这么容易倒下的?她手下的势力盘根错节,牵连了多少人,要是她倒台了,那些人可都要跟着一起遭殃,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考量,那些人也不可能让她倒台!

  “太后娘娘,离王爷求见。”宫女在外禀报的声音拉回了安太后游离的思绪,她微抬眼睑,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离王安怀延就跨步进来,对安太后行礼:“臣参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安太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延儿免礼。”又对老嬷嬷道:“你在这伺候就行了,其他人都出去吧。”

  于是左右宫女都躬身退下,老嬷嬷合上了房门,又仔细确认了房间四周没有偷听者的声息,才对安太后和安怀延点点头。

  安怀延是安太后的嫡亲弟弟的儿子,论辈分是叫安太后一声“姑母”,所以安怀延私下来找安太后,别人也不会多想,只当是晚辈来拜见长辈。

  “姑母,近日侄儿的茶庄送来了一批新茶,都是采最嫩的尖儿制成,泡出来茶香飘逸,清香提神,侄儿品这茶甚好,赶紧给姑母送来尝尝。”安怀延说着便将方才随侍给他一道送进来的篮子,放到了安太后身边的桌子上。

  安太后看着他,笑容都慈善许多,“延儿有心了,来坐。”

  安怀延坐下之后,安太后又抬手轻揉了一下安怀延的发丝,眼里满是长辈对晚辈的慈爱……或许,这慈爱中还多了其他别的因素。

  如果衡明世此时在场,就会发现,单独面对着安怀延的安太后,展现出来的态度,明显亲昵和蔼许多。

  要知道,就算是对着傻子皇帝,安太后都没有露出过这样的温柔表情。

  安太后:“近来朝堂内外局势复杂,延儿应当多加小心,必要时,可以称病告假,在家休养,莫要被牵连进去。”

  安怀延谦顺地点头:“侄儿明白,多谢姑母提点。”

  安太后对他的谦顺十分满意:“姑母也是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