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驭凰吟上>第22章 越楚交战

  裕王身穿紫色皇子服,亲率带五千轻骑兵连日赶路,两日就从首都会稽到达了余杭,余杭以西的地方早就在十年前被楚国占领了。

 

  来到余杭,余杭守将戚将军接待了裕王殿下、 军师及左右将军。带他们来到城池了解情况。从城上向远处望去,隐约看到远处的楚军的帐篷,集结成连绵一片。随时有可能攻城。

 

  “戚将军,他们集结于此有多久了?”裕王凝望远处。

 

  “差不多一个月了,每天向前移动十里。”

 

  “探子有什么回报?”

 

  “有,粗略估计,大概有三万兵马,一万骑兵。看不到攻城辎重。然而后面楚国城里有七万常驻大军随时可以弛缓。”

 

  裕王低眉想了想说“可能这是先头部队,在等后面的攻城部队和运送辎重。所以他们不敢囤兵在城下,怕我们突然杀出去。”

 

  戚将军点头表示同意。

 

  “本王带了五千骑兵,余杭守城兵三万兵,这里有多少骑兵”裕王问。

 

  “只有五千骑兵。我国严重缺军马。”

 

  “骑兵不够,可以造大量火箭 ,zha药,加上火油,石油,火攻敌营。”裕王看着远方黑压压一片的敌营。

 

  越国地处中原东部沿海地区,不是产马地区,战马就更加少。但是越国产火 yao ,也是沿海地区,船运十分发达,与各国经商方便。

 

  “末将请命,明晚三更集中,派两支骑兵,左右夹击,在四更偷袭。把他们三万先头部队杀一半。五更撤兵回来。免得他们汇合后面部队,我们就更难对付了。如果能够杀了或者生擒住楚国太子就更好。”

 

  裕王也觉得可行,就点头同意了:“现在冬天比较干燥,经常吹西风和西北风,突袭最好火攻。但是五更必定要撤回,不能恋战。”

 

  两人会心地笑了。

 

  翌日清晨

 

  戚将军在教场上对着骑兵下达命令,把骑兵分两队,一半由自己身边副将军带领,攻右边,自己带领一半攻左边。命他们喂饱马,回营休息,晚上三更集中各自用布绑好马脚,套上马嘴。以免发出声响。

 

  裕王忙于查看守城设备,看到兵器库里面兵器不够,大部分是多年前陈旧的武器。

 

  近十年来,越国开采铁矿都要上缴给楚国,致使本来就缺乏金属的国度,更加缺乏金属。

 

        虽然刀斧可以重新磨利。但是箭有一部分破旧无法用了。都要召集全城的所有工匠日夜赶工打造。

 

  裕王出发前已经大概了解过情况,早就要求越王派船队出国购买兵器,军备,比起自己生产更加快。

 

  这十年来,越国在楚国严厉管治下,一直严禁越国购买战马。而且大部分兵器加工场早就被楚国捣毁。就连越民的农耕铁器也是受到严厉管制。

 

        这样的情况下,也很难怪元老们反对攻楚。即使全国各地的兵器加工场迅速加建,但是几十万支的箭和刀剑兵器,几万个盾牌,铠甲,怎及大批大批的商船队去马上购买回来快呢!

 

        裕王命兵器库看管员把可以用的兵器拿出来重新磨利,分派给各位士兵。不可用的放城池附近,留待以后守城时用作火攻。

 

        虽然兵器不足,但是可以在城池上用投石器把石头、巨木、火球投砸敌军。

 

        裕王用了简易的字句,在城里的衙处发出告示,团结百姓协同守城。

  楚国虎狼,欲灭越国,

  城之将破,毁家灭族。

  父母叔侄,任人宰杀,

  姐妹妻女,任人掠夺。

        十年仇恨,尤在眼前。

  全城出力,男女有责。

  凿石砍树,运输器械,

  众志成城,保家护国。

  

        裕王一方面命左将军驻守城池,和负责训练士兵。

 

         另一方面命右将军指挥去带领民众,有条不絮地开凿石头,砍伐树木,并搬运来城门附近留待以后备用。

 

        城里的年轻百姓看到后告示后,都踊跃参加。连妇女都来帮忙运送米粮。所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裕王又安排国师去邻国吴国,劝对方趁早派兵来合围楚国。

 

  楚营

 

       楚国太子一早就坐在帐篷里,皱着眉头听着底下一名满面胡子的高扬大将的军报。得知越国一位裕王亲自带三万兵来到余杭。那就意味着越王不肯交人了。李政乾从来没有听过越国有一位裕王。从那里冒出来呢?难道越国主有私生子,而且刚刚相认,临时封王? 

 

       高扬大将继续禀告:“殿下,我们三万大军,没有攻城辎重,又没有城池做抵挡,既不攻城,又不回去,囤兵在这里,这是干什么呢?,如果越兵突然攻出来。我们怎办?”

 

  “越王那么怕死,不敢出兵的,他只不过怕我们攻城,所以派几万大军来守城。你派探子查一下那个裕王是什么人?”。太子当然不敢说自己只是拿几万兵做做样子来吓唬越王,逼其交出紫玉公主。

 

  “是殿下。现在冬季,西风紧,这几天都是吹西风,如果对方突袭,火攻,就……… ! ”高扬将军曾经跟着楚皇南征北战,很有作战经验。屯兵在这样的一马平川地形上而且又毫无任有效何阻挡,根本就是置自己于险境,加上这样北风干燥天气,就提出意见。

 

  “这……,你马上去安排人马把军营外围扩大200步,晚上加紧巡逻。即使他们火攻,也超出射程。还有立即命几队人马到溪边运水过来,把每个帐篷上面淋湿。每个营帐旁都放三四缸水,特别是粮草附近,加派士兵巡逻看守。小心设防。”

 

     四更,到处黑漆漆的。

 

         戚将军和副将都穿着纸甲,带着两对身穿黑服的骑兵,背着泡了火油的箭。偷偷来到距离楚营400步附近。

 

         他们提前分开左右两队向两边包围。骑兵们下马拉着马慢慢移动到距离400步停下来。然后以戚将军发的第一次火箭为号。

 

  “嗖”一声,黑夜的天空被一支火箭迅速擦亮。立即几千支沾了火油的火箭密密麻麻射来。一刹那间,楚营的外围的营帐全部着火了,火势猛烈,不断随着西北风方向把西北面的一个连一个帐篷烧过去。

 

  楚营里面的人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跳出来。外面一片火海。士兵没了上司号召,跑来跑去一片混乱,手上没有武器,又困在火海里,看不到敌人,不知道能做什么。士兵们究竟是去扑火、还是打敌人、还是去逃命,大脑一片空白了。

 

  越国骑兵继续从距离50步的距离向楚营快速前进200步,向楚营的更深入地方射火箭。又继续向前推进五百步继续放火箭。看到从里面跑出来的楚军就马上砍杀。

 

  楚太子从中军营帐跑出来,看到外围军营着火了,士兵们乱成一堆。

 

         太子政乾大声吆喝“ 慌什么慌,外围着火,这里是中营,烧到这里了吗?本太子不怕,你们怕什么?营帐旁边不是有水缸吗?中营士兵集中起来。”

 

  中营的兵听到号召就立刻集中起来,太子命令手下副将军带着第一二三队用附近水缸的水扑火。

 

  主将带领四五六队用弓努、手 努向左右两边放火的越军发射。把走近楚营的越军逼退出去。阻止他们向更深处的中帐放火箭。

 

  第八队负责冲出去砍杀越军。一步步把越兵逼出楚营。

 

  第九、十队负责把去后面小溪继续挑水来。来支缓一二三队士兵灭火。

 

  第十一队负责救人。 

 

  李政乾有条不絮地指挥着。

 

  越国骑兵见密密麻麻的□□弓箭经过火海向他们的方向射出来后都变成火箭,只好向后撤。

 

        越军的两队长带领骑兵立即改变方向从正面继续火攻,再冲入砍杀。

 

       很快五更了,越兵正烧红了眼,舍不得走,听到城里发出的鸣金收兵信号,无可奈何的收兵往回跑。

 

  楚军将领虽然有所准备,但是还是被烧了前营。保住了中营和后营的粮草。即使这样也算是打了败仗。

 

         楚皇收到边城太守加急军报,“楚军三万兵马在越国边界外,被半夜突击,前营被烧,阵亡三千多人,还有几千名将士不同程度的烧死,烫伤,不能作战了,太子差点被困火海。”

 

  楚皇怒目而视,拿着军报的手都抖了起来,呼吸也跟随凝重起来。一拍台面,“反了,越国竟然敢造反!敢用火攻围攻太子,朕要越国付出代价。”

 

  吓得身边的卫公公和宫女们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楚皇立刻写了圣旨递给卫公公,“卫公公,传朕圣旨,命陈彪将军,立马星夜赶路到前线支援太子,把这圣旨交给陈彪,边境地区十万兵马及军备由太子调动。附近城镇把存粮拿出来当军粮,支缓太子。”

 

  卫公公拿着圣旨,马上去陈将军府。

 

 

作者有话要说:

纸甲,又称纸制甲胄,在中国古代纸甲是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

 

         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来源于网上信息。读者可以自己查找关于纸甲的资料。

 

希望读者多多收藏,分享支持一下我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