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非典型性帝后关系>第112章

  却是万籁俱静,无人回答,大臣们面面相觑,彼此眼神示意着,一刻之后,方才有人出列,说道

  “此事恐怕大有蹊跷,请圣上明裁。”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不过一句废话。

  赵稷沉默不语,只手指摩挲着白玉扳指,底下的大臣见他不说话,便也知道这样的回答实在是说不过去。

  又有人眼睛转了转,站出来道

  “此事必然和吏部脱不了干系,须知向来文考官员皆有吏部官员负责一应事宜,往常不说,今时今日,十份试卷之内容竟然一模一样,虽然不能确定学子们是不是真的全都舞弊,然而必然肯定吏部要承担责任才是。”

  吏部尚书冷哼一声,不以为意且略略愤然道

  “魏大人想要谁担责任,明说就是了,何必如此暗箭伤人,要查谁,明说便是!”

  竟是十分坦然,丝毫没有心虚的表现。

  那魏大人便呵呵道

  “这话不能这么说,我只是提出一个猜测,至于合理与否,自然是要圣上裁夺。”

  “你!——”

  ……

  一阵混乱之中,赵稷冷眼旁观,他虽然不曾想到竟然会有人只因为入狱就自杀——实在是太过于脆弱。

  然而,总是要面对已经死人的现实,赵稷手指点在扶手上,也没有说话,旁边伺候的小太监心领神会,咳了一声,诸位大臣听到这咳嗽声,便立刻停止议论,抬起眼往上看,看到赵稷不虞的面色,便纷纷的禁言了,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虽然圣上年岁不大,到底不能忤逆。

  又是一片沉寂之中,那递了血衣的韩云又向前一步,开口说道

  “臣有建言,不知当不当说?”

  赵稷略略不耐烦的:

  “讲来。”

  谢韵便接着说道

  “现如今斯人已去,其心思无从猜测;然臣亦是文考入朝,最知文人重节,牢狱之灾,莫如毁节,怕再出唐突意外,不若迁出牢狱,另择他处控制。刑部有一处院落,偏僻清净,因不能照耀日光,因此之前一直闲置,正巧这几日腾了出来,打扫干净,提名做问心堂,准备做思过之处,不如便让这些学生尽数转移到刑部的问心堂中,一来环境肃穆,与外界无所联系,静闭之中,叫这些学生自悔,二来不是牢房构造,也可免除其背负罪名之心思。”

  赵稷听他说完,也没有什么神情变化,也没有什么表态,仍然是道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他这样说话,既没有表现出赞同,也没有表现出反驳,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的,好像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赵稷登基时间太短,他又年岁不大,底下这些臣子还没有摸透赵稷的喜好偏向,自然也真的并不能猜测出他的心思,于是习惯性的朝着那帘子后看,想要从太后那里获得什么信息。

  坐在帘子后听政的白玉京闭目养神,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一刻却伸出手摆了摆,站在身边伺候的宫人点了点头,便往帘子边上走去,于是有人看到那默默伸出的一只往下弯的手指,而后又默默的收了回去。

  于是那些大臣心领神会,立刻谏言道

  “臣以为可行,一来顾全文人身份,二来放松身心,三来又不至于无法控制,竟是最好的方法了。”

  然后便是一阵的附和声,虽然偶有反驳,不过也被瞬间打压下去。

  赵稷坐在龙椅之上,将下面诸位臣子的神情动作看的分明,心内又冷笑,一个个的皆不是想要真心为自己办事,搪塞了事,这样毫无建言与朝气的,也不知道是人老疲懒,还是不满自己。

  面上仍然不动声色的,只揉了揉眉心,说道

  “既然诸位爱卿也认同,那便如此罢。”

  说完,便是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了。

  诸位大臣下朝之后,自然满目愁云,那些学生或多或少与诸位大臣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心知圣上震怒再去求情怕是适得其反,于是只能迂回而来,或去临仙宫请安,或又和怀瑜父亲套话,圣上到底是什么意思,总是这样悬而未决的,也太叫人坐立不安。

  李将军却猛地一拍额头,好似才想起来一样,说

  “许多时日没有见过君后。”

  也便是并没有和君后通过气了,诸位摇头叹气,又意有所指的遗憾道

  “可惜那个张问镜了,好好的也被卷了进来,吾等见过其文章,不该是要冒险舞弊的文采啊。”

  他们这些人,早已经知道张问镜最后肯定是要入了李家的门,这样的话,无非是道,他李阳总不能要一个背负考场舞弊污名的人进去他们世代忠烈的门,做他的儿媳。

  李将军不为所动的,跟着啧了一声,叹道

  “命啊,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