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花云侯>第35章 未央

  被连哄带骗说出那种话, 沈庭央这晚说什么都不肯开口了。

  他把枕头丢在被子上, 被子裹着枕头卷了一卷,卷成个软绵绵的包袱, 抱在怀里就要离帐出走。

  看架势是要去找太子。

  花重看得好笑,把人拉回来,扔回床上去:“不是为了笑话你才问,这事总得面对。”

  沈庭央是打不过花重的,干脆把自己卷进被子里, 脸朝另一侧,不去看他:“我在你跟前, 都把脸丢尽了。”

  “怎么就丢脸了?”花重熄了烛火,脱去外袍,躺在沈庭央身后,“你为了太子, 把蛊虫引到自己身上。小王爷这么勇敢, 让人喜欢还来不及。”

  “换成你, 我也会这么做。”沈庭央放低了声音。

  花重把沈庭央连人带被子收进怀中:“那天你说 ,愿意陪我死。”

  沈庭央许久不说话, 最后“嗯”了一声:“你不需要。”

  “我不需要。”花重说,“所以别犯傻。我等你长命百岁的一辈子过完, 下辈子还对你好。”

  沈庭央:“自会有人与你生同寝,死同穴,你只是暂时照顾我。”

  “我活一天,就疼你一天。”花重说, “这是答应你的。”

  “你别这样。”沈庭央反而很难过,“我会相信的……”

  花重又被他逗得笑起来:“好好睡一觉。要放你出来么?”

  沈庭央把自己卷在被子里,想转身都动不了,迷迷糊糊“嗯”了一声,花重把他捞出来,他已经犯困,手脚并用往花重身上一扒,自顾自睡去。

  打发了这两日时间,圣驾启程回金陵。

  裕王自从那天就沉寂下来,桓家随之收敛不少。太后她老人家难得与众人同乐一趟,光熹帝也不好对桓家打压得太过。

  沈庭央对此似乎毫无意见,他每天与太子下下棋,与花重到清净风景好的地方晒晒太阳。

  辛恕为他悉心备药,一天一次按点盯着他喝了,饮食也要过问,周到细致得与他冰冷外表完全不符。

  回金陵的路上,沈庭央几乎不离开侯府马车,他体内的蛊还未到成熟期,不能直接逼出来。

  而按照辛恕的估计,再次发作,也就这十日内的事情。

  “须得尽快北上。”沈庭央喂南雪一块鹿肉,挠挠它颈间羽毛,“云炼信里说,药材大批售往关外,我琢磨着愈发不对劲。”

  花重一手支在额侧,垂眸翻了页手中书卷,道:“何时走,我陪你。”

  马车微微摇晃,沈庭央吹起一片南雪身上掉落的小羽毛,道:“这次要将桓家把持的仓廪、军饷过一遍筛子,争取一击致命。侯爷,你和我一起走,目标太大啦。”

  花重抬起眼:“出了门,我仍作你侍卫。”

  沈庭央就笑:“这么下去,我该离不开你了。”

  “有时我在想。”花重垂眸看书,边说道,“到底哪里做得还不够好,让你总这么担心。”

  “悲欢离合,世间常有。”沈庭央说,“想起从前,就觉得那些好日子都是偷来的,老天突然要我连本带利交出去,我却两手空空,全不由己。”

  沈庭央额头顶着南雪的额头,大眼对大眼:“那时我发现,太多好时光,我根本还不起。”

  那卷书还握在花重手里,他目光却早已移开,静静若有所思地看着沈庭央,不知看了多久。

  行至渌云川外百里,沈庭央把睡着的小海东青放在旁边,凑到花重身边看他的书。

  花重半拥着他,将葡萄喂到他嘴边,沈庭央目光停留在书页上,微微偏过头咬住葡萄,柔润唇瓣触到花重指尖,并没在意。

  沈庭央原本是一刻也闲不住的,时常恨不得在花重身上撒泼打滚,今日格外文雅,在他身边闹腾了一会儿,就转头跟海东青凑作一团。

  最后把脸埋在南雪翅膀底下,蜷缩起来不知在想什么。

  花重看见南雪十分迷茫,张开一侧羽翼笼着沈庭央的脸,不由得好笑之极。

  随即觉得不大对劲。

  “阿绾?”花重试着轻声唤他。

  沈庭央呼吸紊乱,脸贴着南雪的羽毛,竭力让自己不要乱动。

  艳蛊不早不晚,竟真的在路上就发作了。

  花重靠近,扶着他肩膀让他靠在自己肩头,沈庭央眼神迷乱:“叫辛恕……药……”

  花重方才就已让人传话了,辛恕将提前备好的丹丸化开在酒里,递入马车,花重喂沈庭央腹下。

  烈酒裹着药灌入喉头。

  沈庭央体内一直未浇灭的火种,再次熊熊燃起。

  沈庭央死死咬着嘴唇,这是在马车里,前后数千人马,他极度不安,无处可躲,缩在花重怀里轻轻发抖。

  眼睁睁看着自己意识从清醒到模糊,沈庭央几乎有些绝望:“不能……不能在这儿。”

  “别怕。”花重眉头紧蹙,也未想到最坏的情形真的发生了。他探沈庭央的脉,心跳快得骇人。

  沈庭央渐渐失去理智,迷茫地拉扯花重衣襟,浑身发软。他拉着花重的手,本能地探向自己身体,几乎咬出血的嘴唇间不受控制地发出低吟。

  花重将一柄极薄的柳刃刀浸在旁边一碗烈酒中。

  将沈庭央手臂扣在头顶,捋下广袖,隐隐看见沈庭央手臂皮肤下缓慢蠕动的血红蛊虫。

  蛊被药力催逼,沿着筋脉游走,速度极慢。而沈庭央已经濒临失控。

  沈庭央眼角流下泪,滑落鬓边,绝望而迷离地睁大眼睛看着他,快死在这片火海之中了。

  花重一手紧扣他双腕,另一手为他解开衣带,温柔地探去。

  沈庭央羞耻地闭上眼,忍不住要叫出声的时候,花重俯身吻住他双唇,将声音封在喉中,继而细腻的长吻,伴随摩挲身体的那只手,沈庭央浑身颤栗,意识涣散。

  花重始终睁着眼睛,清冷的桃花眼沾染了欲,看清身下少年散乱的衣衫、白皙躯体和含泪的眸子。

  他耐心安抚着沈庭央,移开目光,待得那蛊虫终于浮至腕侧皮肤下,沈庭央颤抖着扬起下颌,抵达痛苦的欢愉。

  花重拾起酒碗中的柳刃刀,划破沈庭央手腕皮肤。

  落吻的同时剜出蛊虫,沈庭央痛得闷哼一声,眼里蕴满泪水与他唇齿交缠。

  昏迷之前,沈庭央朦胧中听见花重问:“要谁?”

  “我要你……花重。”沈庭央喘息着,呢喃着,陷入温暖的黑暗。

  那最后一副药极烈,快速进入成熟期的蛊,几乎耗干沈庭央内力,他睡了极漫长的一觉。

  再醒来,已改天换地。

  不是侯府,是东宫。

  沈庭央睁开眼后,第一个清醒的念头如是。

  薄胤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并非药的问题。”

  花重低声说:“确定他能安然无恙?”

  “太子殿下身体根基弱,但这次引蛊及时……”辛恕的声音很轻。

  沈庭央迷迷茫茫爬起来,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内力耗干的后果就是身体沉重,从武者变成普通人。好在休整之后很快就能恢复,沈庭央也就不放在心上。

  他哑着声音问:“太子怎么了?”

  几人同时望向这边,花重走过来扶他,薄胤递来温水。

  花重等他喝了水,才解释道:“太子还是受那蛊的影响了,或许要卧床休养一阵,眼下是昏迷状态。”

  “能治好?”沈庭央拉住辛恕的衣袖,“太子不能出事!”

  辛恕:“现在还不好说。”

  连精通毒蛊药理的辛恕都这么说,沈庭央的心猛然一沉。

  花重:“这不是气馁的时候,不论如何,我们得尽最大努力。”

  他的温度自手心传来,除去艳蛊前那一吻并未完全忘记,肌肤之亲的朦胧触觉依旧留在身体上。

  沈庭央望着他,有许多话涌至唇边,却都说不出口,只能吞咽下去,暂且封存心口。

  辛恕解释道:“侯爷带世子来东宫,也是想让世子醒来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太子。”

  沈庭央拖着沉重的手脚来到太子寝殿,光熹帝正在榻边沉默着,见他,方才招招手:“小十七,朕听说,你为他引蛊了?”

  沈庭央要下跪行礼:“是。可、可我恢复了,太子哥哥却又病倒了。”

  “免礼。”光熹帝扶住他,二人坐在太子床边,许久不言语。

  萧斯澈俊雅的睡容宁静极了,沈庭央先前刚来东宫,睡眠极度不佳,时常要守着太子很久,才愿意回去安心入睡。

  “朕这些年,亏欠他。”

  殿内半昏半明,宫人都退下,燕慕伊一直守在殿外。光熹帝刚毅英朗的面容刻上皱纹,目光沉凝安静。

  沈庭央看看太子,又看看光熹帝。

  “沈逐泓很疼你,朕听说过。”光熹帝说,“相比起来,太子从小到大……”

  他的话却戛然而止,良久沉默后,归于一声叹息。

  沈庭央想起刚见太子不久,问太子是不是常常要做那些很艰难的选择。太子回他,总是如此。

  皇帝没说完的话,沈庭央也就明白了大半。

  这么多年,桓家虎视眈眈,桓家之外的许多人也在虎视眈眈,东宫这位子不是用别人的血泪换来,而是萧斯澈亲口咽下的艰难苦险铸造而成。

  桓家今日势大,不能说是光熹帝一手造成,却也与他的宽纵、扶植和默许,不无关系。

  桓世亨胆敢勾结帕赫丹昂,将四万崇宁军葬送在北疆狮子坑,把阵亡将领的肩甲收藏在府邸里,光熹帝不可谓没有责任。

  太子此刻苍白的睡容,终于触动这个帷幄千里、制衡八方的帝王,令他开始重新审视桓家。

  如果这个刺激还不够重,那么稍后他回到奉天殿,临窗独坐的时候,大太监魏喜还会在他耳边添几句话,教他知道太子所中的艳蛊,很可能与太后有关系。

  那一刻,光熹帝必将对桓家耐心耗尽。

  沈庭央陪皇帝坐了很久,听他开头一声叹息,结尾又一声叹息。

  沈庭央把太子略凉的手放进被子里,送走皇帝,独自趴在太子手边,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也不介意昏迷中的人丁点儿听不到。

  “我会守着你,守你的江山。”

  “要好起来,等我回来。”

  沈庭央估摸着时间,草草披上一件略宽大的外袍,这衣裳本是裁缝一时大意,将尺寸放宽了些许,该拿去修裁的。沈庭央穿上它,立时显得衣下略空荡荡,身形憔悴瘦削一圈,他对这效果很满意,直接出门,不紧不慢往奉天殿去见皇帝。

  光熹帝刚回去,果真就在御书房对着窗外缭乱树影枯坐了许久。

  大太监魏喜就依照花重私底下吩咐过的,进去添茶时,开口道:“陛下,太子殿下很快就会好的。您可不能太过劳神,别把自己身子拖垮了。”

  光熹帝略带倦意地道:“魏喜,太子他从小懂事,朕也就没怎么管过他。即便是一国之君,对待儿女,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啊。”

  魏喜对皇帝的家事不敢评价,道:“陛下多虑了。这几日,太后总派人给太子殿下送东西,光是老奴碰巧遇见的就有两回。兴许陛下忙起来顾不上的,太后早已顾周全了。”

  光熹帝心不在焉点了一下头,旋即又眉心紧皱,那点倦意困意也唰然消失:“太后?送东西?”

  魏喜作出愕然的表情,像是以为自己说错话了,小心翼翼解释道:“正是。太后给太子那边送了药和补品,回京路上又让人送过参酒汤。约莫是那天太子受困山谷,太后怕他着寒受惊吧。”

  “荒唐 。”光熹帝面色阴沉。

  太后并非光熹帝生母,孙辈皇嗣之中,她从来只对裕王真心关怀,至于其他皇孙或孙女,仅仅做到面子上合乎本分,决无一分多余温情。

  对太子这些关切举动,与其说是亲情,不如说是别有目的。

  什么目的?

  那艳蛊说不定就是太后所为。

  若蛊毒害死太子,正好扶植裕王上位。若太子不死,趁那蛊发作时,让太子与桓家女儿染上些不干不净的关系,顺水推舟嫁进东宫,成为第三代登位的桓氏皇后。

  不论怎么算,桓家都不亏。

  皇帝几乎一口血气涌至肺腑,好一个桓家,好一个三代王族外戚!

  竟要逼得太子生死无路么?

  对萧斯澈的愧疚、对太后诸多年来强势野心的厌恶、对桓家蔑视帝王的怒意统统爆发,光熹帝眼中现出凌厉杀意。

  “陛下,崇宁王世子求见。”

  光熹帝一时竟压不住情绪,威严之势沉沉压下来:“宣!”

  殿门开启,沈庭央一袭白袍的清瘦身影缓缓走近。恍然间与回朝那天,太子牵着他走进来的模样重叠。

  不同的是,今日萧斯澈沉眠于病榻,独留这小少年一人向他走来。

  光熹帝不由得稍放缓了语气:“小十七,什么事?”

  沈庭央将白袍襟摆一撩,端端下跪,恭恭敬敬叩首:“陛下,臣不自量力,但请一事。”

  “何事?”光熹帝凝视他。

  沈庭央跪得笔直,垂眸盯着膝前一丈远的地面:“父王殉国后,臣飘荡在外,独自南下的途中,见曲西、呈山沿路灾民流离失所,而各地牢闭城门,拒不放粮。回朝后禀报,陛下也已派人传令,命其赈济灾民。

  “陛下恩慈,让数万难民免于饥寒而亡。如今正逢江北汛期,臣请命沿路北上,细查仓廪、粮储状况,以避免四野饿殍之惨状再现。

  “臣自知身渺言微,惟愿以一己之力,惩恶除弊、清正视听,使陛下圣恩能达四方疆土,不受奸人佞臣贪吞。”

  沈庭央话音一落,御书房内格外安静,唯铜炉升起袅袅淡烟,无声四散。

  少年清越的嗓音尚有些稚气未脱的纯真,却字字平静铿锵,掷地有声。

  他所指的那片地带,主事官员几乎都是桓家门生。他要做的事,是拔除桓氏根植于地方的势力,清剿其根基。

  光熹帝面色沉肃:“小十七,你可知自己口中奸佞指谁?这么做,又是为谁?”

  沈庭央深深伏地再一叩首,直起身轻轻一笑,抬眼直视帝王锐利的眸:“奸佞便是桓氏一门罪臣。臣无才无德,无志气无野心。这么做,也只为了一人——便是东宫太子。”

  光熹帝却笑了,神情尽显凛冽威势:“好一个‘只为一人’!”

  沈庭央屏息。

  光熹帝再开口,道:“魏喜,拟旨!命崇宁王之子为江北巡察使,自曲西北上,彻查六州仓廪具细。赐天子丹书金令,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杀赦自可定夺。”

  大太监魏喜听至此处不由心惊,抬眼一瞥恭敬跪着的小少年,再不敢有任何一丝轻视质疑。

  沈庭央强撑着的一口气终于长舒,以额头触地,行了今夜最后一次叩拜:“谢陛下,臣定不辱命!”

  他实在疲惫到极点,领了密旨,月下回到东宫,这条路竟如此漫长。

  “辛恕,来接我的么?”沈庭央走到昏暗的南花园,便见熟悉的黑衣身影提灯走来。

  辛恕:“是。”

  两人穿行在静谧无光的花枝林木间,沈庭央说:“辛恕,我没有任何权力给你下命令。可我走后,拜托你仔细看顾太子。”

  “自当如此。”辛恕答道,“不需命令,也自当如此。”

  “我信你。”沈庭央终于笑了笑,“多谢。”

  “小殿下千万不必客气。”辛恕提着灯笼,脚步一停,又继续往前。

  沈庭央望着那一团温暖朦胧的灯笼光:“我总好奇,你为何愿意帮我,旁人说你比薄胤还冷漠,可你很少拒绝我提出的事。”

  辛恕沉默了一会儿,道:“先王爷于我有恩,所以是我欠小殿下。”

  “果真。”沈庭央回忆着从前,道,“父王交游甚广,这也不难理解。”

  辛恕问:“小殿下不问究竟怎么回事吗?”

  “你从未说过这些。”沈庭央笑笑,“定是不太想说,我不强人所难,等哪一天想告诉我了再讲。”



  话毕一抬眼就瞧见廊下灯光里,独自长身玉立的花重。

  “回来了?”花重手里也提着一盏灯笼,想必正要来迎沈庭央。

  没去接,定是脱不开身,沈庭央与他轻轻拥抱又分开:“我们去看看太子,今晚早点休息,有许多事想与你说。”

  花重的容貌笼在半明半暗的阴影中,那温柔的眼神令他心头涌起一丝苦意,不知该如何同眼前人商讨这场离别。

  而花重只是点点头,牵起他的手,提灯映路,走进漫漫宫阙楼台间。他的静默像是一种从容的笃定,笃定不论沈庭央要去往何方,他都形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