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倾国男后>第80章 寝食难安

  秦王没有食言。

  转年春起,霍清流从云阳出发一路向北。

  王宣带人扈从。不过霍清流确信王宣随行不会是监视自己,保护嬴奭才是他的职责。同时又深感秦王体恤臣下,蒙允驻防九原,多么难得的相聚机会,如此安排也算用心良苦了。

  他这边刚一启程,咸阳那边嬴季就开始寝食难安了。思念就像疯长的野草破土出芽,然后占据心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做什么,眼前闪现的都是那个人的身影。即使在章台宫,所有人全神贯注集中精神商议军国大事,那张清冷玉润的脸仍时不时浮现在眼前。

  好在这次霍清流没有叫秦王失望,每日都有出巡队伍遣回来的使者送回最新的行程文书,另有霍清流的私信一并送回。寥寥数语,或是醉心沿途美景,或是喜闻乡间乐事,亦或是抒发感慨……笔墨不多,并无卿卿我我相思之语,然足以解了嬴季相思之苦。竹简在手里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才摇头轻笑:“这竖子若是肯写思念于我才是怪事!”命人仔细捆扎妥善收好,嬴季不觉自己无意间已悄然把自称换成了“我”。

  算起来二人已多日不见,秦王越发想念那张温润的脸,不由几分情动。但人当初是自己放出去的,嬴季从来没有后悔。其实他希望霍清流不在自己身边,活得自在飞扬,哪怕不及当年十分之一,但至少找回那年衢州街头鲜衣怒马少年郎的影子也好……

  “大王,越地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了。”

  越地,正是霍国、徐国等诸多小国所在区域的统称。

  跟在身边久了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些秦王对越地关注的原因,不过没有人会蠢得把话明着说出来。大王宠那位公孙是没错,但并没有耽于男色,于大王的德行亦丝毫无损。既然无损大王的威名,自然没有人没事跑去惹大王不痛快。

  而探子这个时候传回消息,多半是霍国那位屁股还没坐稳就岌岌可危的新君又耍了小动作。

  这么多年了,霍昭平的日子过得也很辛苦。自从他即位,巨大的不安随之而来。当年一手促成霍清流入秦一事,成了他即位后最大的心病。

  虽然他如愿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国君位置,但其实他对自己即位是非常不自信的,哪怕他背后有楚王孙作为后盾。即位之初,为了能坐稳那个位子,霍昭平曾故技重施对公室手足再次痛下杀手。但这不是结束,最大的威胁被自己亲手送到了秦国,并被秦王小心看护着,这无疑才是令霍昭平寝食难安的病因。

  这些年,不管是出于试探还是刻意讨好,霍昭平没少下功夫。派出的使者一拨又一拨,霍清流的态度试探出来了,不接受自己的册封,等同于与自己划清界限恩断义绝。但这并没有让他松口气,可怕的是秦王的态度。最初他认为霍清流入秦,一旦成了秦王幸臣,那么这个污点便会追随他一生洗不去了,也就再不会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位子也就坐稳了。

  然而这只是霍昭平一厢情愿的想法。秦王不按常理出牌,对霍清流的态度在他看来简直可以用诡谲莫辨来形容。事情没有照着预想的发展,霍昭平打破脑袋愣是没有想出所以然来。

  想当年设计加害潞城君,事后楚赵两国同时问责,险些叫霍侯招架不住。这事被霍侯有惊无险的蒙混过关,但也埋下了疑问的种子。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潞城君拉拢了楚赵两国做后盾?直到秦王把霍清流封在云阳,真相随之呼之欲出。到底他不傻,经此一事,便知不论楚国赵国,秦国才是那个人最强有力的后盾,而造成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的正是自己。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知道真相后总是想尽办法去挽回。霍昭平亦不例外。只不过他的各种示好全部徒劳无功,这么多年,他的使者除了册封公室那一次外,就再也没有见过霍清流。不得不说秦王把霍清流保护得太好,派遣再多的使者都被秦王拦在了门外,如此一来反观霍昭平那日子可就难捱了……

  秦王听完来人禀告,眯了眯眼。吕檠知道那是大王陷入思考的下意识行为,不容有任何打扰,马上就示意其他人退了下去。

  “吕檠。”

  大黄门随即膝行上前,离秦王的御案更近了。秦王的声音若有若无,如果不是秦王叫自己,吕檠几乎都认定其实大王只是习惯上叫了自己一声,并不是真要对自己说些什么。

  “……蒙衍大军增兵东南,霍昭平终是坐不住了。”吕檠看那秦王不由勾起的嘴角,便知大王此刻心情不错,于是舀了一杯酒捧上前去,“有蒙老将军神兵天降,想必两位将军传回捷报指日可待,老奴先恭喜大王。”

  嬴季一怔,满腹疑惑,寡人提到伐楚的事了,不是在说那霍昭平吗?转念一想吕檠不会欺瞒于他,那就是自己真的顺嘴说了出来。

  想到霍昭平,嬴季满眼鄙夷,如果不是因为霍清流也许他永远不会和这种人有任何交集。对付区区一个东南小国办法有很多,但小国存在也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并不是你用些手段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留着霍昭平本意是想天下归一后送给霍清流的,但是现在他改变主意了。霍清流生性高洁,他的手实在不该被霍昭平这种人的血玷污了。

  “召潘甲。”

  一听是潘甲,吕檠捧杯的手不易察觉抖了一下,但他神色如常,应道:“遵命。”

  潘甲平日很少受召,一旦受召必见血光。嬴季自即位起便培植了一股暗黑力量,如果说王宣是秦国的朝阳,那潘甲便是秦国的黑夜,也就是完全可以代替王宣执行王命的人,不过二人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这也是为何秦王可以放心命王宣带人去云阳一走两年的原因。

  如今王宣虽然不在咸阳,但此刻有必要动用潘甲。

  莲枝灯后,秦王的眼底闪烁着一丝复杂情绪,细看竟能发现冰冷的目光鄙夷中掺杂着冷酷与决绝。

  作者有话要说:

  下次更新本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