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八月乱长安>第17章

  +新增收藏类别

  建兴元年(313年)四月,皇帝司马炽的死讯传到长安,太子司马邺举行了哀悼祭奠之礼,谥曰“孝怀皇帝”。

  对于这个过世的叔叔,司马邺并无特别的感情,在洛阳时,两人之间就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司马炽被害,司马邺虽然感到难过,却没有痛彻心扉的感觉。

  可当他在祭典上,偷偷环顾周边的诸臣时,一个个哭得肝肠寸断。“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这般伤心?到底是真哭还是假哭?倘若我今天死了,他们也会这般难过吗?”司马邺腹诽着,脸上却也挂满了悲痛。

  阎鼎之事后,司马邺对这些臣属产生了一些芥蒂,他知道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作为一个君主,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他却总是忍不住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和猜忌他们。

  祭典毕,麴允率群臣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陛下为贼所害,逆贼势大,四海不宁,非明主不能定天下。为社稷计,唯有殿下继承大统,方能荡除叛逆,为陛下报仇,臣等恭请殿下即皇帝位!”

  “三推让”的戏码司马邺还是知道,这是程序正义的一部分。在这个政治传统深厚的国度,表现出谦让的样子,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美德。

  表演,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司马邺摇头道:“陛下遇害,本宫此刻悲痛欲绝,哪有心思妄图大位,还请诸卿另选贤明,以承大统吧。”业已十四岁的他,越来越有演员的天赋。

  诸臣也秉承的同样的默契,不再多言。

  经过“三辞三让”的必经之路后,司马邺总算“不情愿”地当上了皇帝。

  四月二十七日,司马邺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大赦天下。

  同时,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綝为尚书右仆射。

  几乎是同一时间,汉将刘曜再次率领大军兵发长安,刚刚成立的长安小朝廷就面临倾覆的风险,司马邺忙派遣麴允领军抵御。

  五月,司马邺下诏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刘琨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张轨为司空,张轨再次请辞不受,但他派参军麹陶率三千兵马协同保卫长安。

  一桩桩任命发出的同时,长安的朝廷也发出了出兵的要求:并州出兵攻平阳,秦州出兵至长安,江东出兵攻洛阳,三路大军齐出,一举定乾坤。如果这个粗糙的用兵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胜利,那么朝廷的颓势就会瞬间逆转!

  六月,并州的刘琨与鲜卑拓跋氏制定了出兵的计划,汉主刘聪马上派出自己的儿子刘粲等进行严密的防御。面对这种情况,刘琨知道取胜的几率不大,便退军了。

  司马邺又派出了使者,催促司马睿及时出兵,司马睿以江东刚刚平定为由,拒绝出兵。

  刘琨无功而返,司马睿拒绝出兵,三路大军中的两路就成了泡影。在这种情况下,司马保出兵已无意义,再次派使者催促更无必要。

  各地的诸侯、大臣、将领早已实际割据多年,如同独立王国。他们不听调也不听宣,一个个拥兵自重,见风使舵,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刚刚新组建的小朝廷,既没有足够的钱财去收买,又缺乏优势的兵力去压制,在他们面前,根本谈不上威严,更谈不上臣服。

  又一个噩耗传来:留守开封的舅父荀籓逝世。虽然阎鼎、荀藩分道扬镳,政治同盟破裂,但司马邺还是对这位舅舅抱有期待的,有他的牵制,能缓解关中的军事压力。可他的离世,意味着关东再无一支军队可以作为依靠。

  本来便无甚信心的司马邺,沮丧到了极点。

  幸好还有杨清,默默地陪伴着他,给予了他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支持。

  司马邺登基之后,杨清的官职也再一次晋升,她的官阶已经升至正六品,同时兼任司膳、司设、司籍三个职位;护卫将军林泉也胜任正六品,两人一内一外,组成了司马邺宫廷的班底。林泉麾下的,只有百名宫廷护卫,杨清管辖的,也只有十数名宫女罢了。

  和当年世祖武皇帝动辄万人的后宫规模相比,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唏嘘。但对司马邺而言,已经足够了。

  外有汉军大兵压境,内有诸藩不服调遣,巨大的压力,让年仅十四岁的司马邺喘不过气来。

  “幸好还有清儿姐姐!”这是每天司马邺心底由衷而发的感慨。

  每天与诸臣议事,或是面对旁人在时,司马邺都必须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年仅十四岁的他,已经比过去更加沉稳和成熟,他不再是那个随和可亲的秦王,而是一个居上位睥睨天下的少年天子!

  仿佛自登基之后,司马邺就瞬间长大了。

  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因为只有如此,显得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才能使身边的人安心;只有做出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姿态,方能显示出自己的帝王威仪。

  似乎帝王就是无情的、冷酷的,不可接近的。

  只有杨清知道,十四岁的司马邺,哪怕已经成为了帝王之尊,依旧是脆弱的。虽然这种脆弱,只会在她面前才会表露出来。

  汉军就在长安以北的北地郡,如果麴允大败,刘曜随时都可以挥师南下,汉军的铁骑就可以在旦夕之间,把长安包围得密不透风。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举着一只巨大的铜鼎,稍微不留神,就会被压在下面,无法翻身。

  每天夜里,司马邺都屏退其他值夜的宫女,只留下杨清一个人。在其他宫女的眼里,杨清得宠的模样,让她们嫉妒不已,皇帝甚至一天都离不了她。她们哪里猜得到,她们猜测的夜夜笙歌的两个人,只是每天和衣睡个觉。

  真的只是睡个觉,因为只有在杨清的怀里,司马邺才能睡得安稳。只有杨清在身边,能触到她的身体,看见她的面容,听她轻轻地唤自己“邺哥儿”,他才能入睡;每当他被噩梦惊醒,也只有杨清,才能让他安抚下来。

  他把自己所有的怯弱,都展示给杨清,也只会展示给杨清。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不是一个合格的情郎,但他真的走投无路了。自登基以来,他不再去想男女之情,甚至也没有心思再去欣赏杨清的美貌,于他而言,杨清是唯一、也是最后的港湾。

  但杨清或许不这么看,在她看来,爱情不仅仅两个人之间每天的卿卿我我,相互依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比如她的温婉安慰,邺哥儿每天流露出来的脆弱,与她而言,都是爱情的一部分。

  在爱情开始之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被呵护的那个人,因为被呵护总是幸福的。但最终还是有人选择成为呵护对方的那个人,因为只有真正地身处爱情中的人才会发现,呵护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司马邺为自己不停地向杨清索求安慰而内疚,而杨清却也沉浸在了呵护司马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杨清的呵护,司马邺早就崩溃了;如果没有司马邺的汲取,杨清的心田或许早已如同荒漠。

  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