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锦衣夜带刀>第129章

  纸条被打开,又被叠起,如此反复,折痕最深那处已然破了一个洞,手的主人犹自不肯放过纸,直到另一只手伸过来按住了它。

  谢翊之劝道:“别担心了,等镜天来,我们一定能商量出一个法子。”

  “我和他长得一样,脑子肯定也差不多,我解不出的难题,他能怎么办?”元也说罢,觉得自己醋意太过明显,连忙找补道:“你也听杜三郎说过了,朗思语现如今昏迷不醒,根本看不了信,李观镜来了又有什么办法?”

  杜浮筠站在窗边,正透过窗缝看着下面的街道,蓦然听他们提到自己,心神便被牵引而回,道:“翊之说得对,郡王府和朗府明面上来往密切,镜天若是正大光明去看望朗小娘子,便是朗詹本人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朗小娘子意识尚存,她看不了信,不代表听不见话。”

  “好罢,希望如此。”元也再次打开纸条,这是当日朗思语带他们离开朗府时塞入元也手中的,其中只有草草四个字,显然是匆忙间写下,旁人看了会不明白,但是元也却立刻懂了朗思语的意思。

  纸条上书“昙花一现”,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朗思语想见云心。

  元也没有将话说明,但杜浮筠仍旧感觉出了端倪,不过他对打听别人的风月没有兴致,因为并未问纸条的意思。几人正各自思索,忽然一声“回府”从楼下传了过来,声音甚是熟悉。

  “李观镜!”元也猛地站起,一不小心扯到胸口的伤,只能一边嘶气一边要去开窗。

  杜浮筠看着缝隙里的人,伸手拦住元也,道:“他不来了。”

  谢翊之连忙问道:“都已经到了楼下,为何不进来?”

  “带的随从太多了,他今日来宣阳坊不为赴约。”杜浮筠看向李观镜来的方向,心领神会,“他是从朗府而来。”

  元也和谢翊之面面相觑,异口同声问道:“他去朗府做什么?”

  “这就不得而知了。”杜浮筠回头看向他俩,不知为何,心情忽然有些好,笑道:“我听说双生子之间有心灵感应,会不会是他感觉到了元少侠的心意?”

  元也撇了撇嘴:“不会,他受伤我从来感觉不到,我想什么,他肯定也不会知晓。”

  “这倒也是。”杜浮筠关好窗户,道,“无论如何,今日是等不到客至了,两位,我们先回去罢。”

  元也沉浸在朗思语的愿望中,转身就要往房外走,谢翊之起身后,却关心了一句:“杜三哥,你的事怎么办?”

  杜浮筠沉吟片刻,道:“明晚开始,长安城一连三日没有宵禁,等到天黑之后,我带你们去郡王府找他。”

  元也脚步一顿,喜道:“这就好了!反正也不差这一天。”

  杜浮筠心里一沉,其实并不乐观。那日在东宫遇见阎如意后,他察觉到太子对其另眼相看,思索再三,还是去查了查此人,没想到竟一路查去了平康坊云韶府,对方藏得很深,但杜浮筠还是从蛛丝马迹中查到了阎姬的身份。

  如顾素生所言,束凌云在将李观镜换进大理寺前,曾经去过云韶府,再结合李观镜在颍州听说阎氏族人特征时的反应,杜浮筠很难不将阎如意出现在东宫的事与李璟联系到一起。找准这个方向后,杜浮筠反过去再去查阎如意便容易得多,轻而易举便查出他曾是齐王府入幕之宾的事实,而太子正是在皇子们去齐王府参观时遇见阎如意,不久,此人即消失在太常寺的乐人名录中。

  太子知道阎如意是李璟的人,可还是将他留在身边,这让杜浮筠一切的提醒都显得毫无意义,但他还是想要知道真相,或者说,他不耻于这种将人当做礼物相赠的做法,想知道李观镜是否参与了这一场交易。

  李观镜离开郗风家时,天已经快要黑了,他赶在宵禁前最后一刻进了永兴坊。昨日刚被气吐血,今日又奔波一整日,等回到家中时,李观镜已经是筋疲力尽,他在前院下马,一边揉着眉心,一边往大门走,不料无意间一瞥,发现阍者一脸欲言又止,他便停下脚步,问道:“怎么了?”

  阍者连忙上前回道:“下午来了一位娘子寻公子,看着似乎有急事,奴说公子出门办事去了,她却不肯走,一直等到快天黑才离开。”

  李观镜问道:“可留了名姓?”

  “奴问过,但那位娘子说不必留。”

  李观镜心觉不妙,追问道:“她还说了什么话?”

  阍者看李观镜面色肃然,登时有些慌,努力回想了片刻,道:“她好像说什么‘来不及’,奴没有听真切。”

  李观镜皱眉道:“样貌呢?”

  “娘子戴着面纱,奴没看见脸,听声音应当二十来岁,大概有这么高。”阍者比了比,又补充道,“对了,她穿着一身黑衣,这却不常见。”

  是阎姬!

  宵禁的鼓声从承天门传来,李观镜看向西方,停顿不过一瞬,果断牵起缰绳,翻身上马后便要往外去。

  阍者和几名侍卫见状,纷纷上前来拉马,劝道:“宵禁了!公子不能出去!”

  “让开。”李观镜心中着急,虽然他与阎姬不算太熟,但通过这次归来后在云韶府暂居的经历来判断,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阎姬绝不会来找李观镜帮忙,因此即便知道出了坊门就要承受二十杖的处罚,李观镜还是执意要出去。

  前院的喧哗早已被门房传到了主院,郡王妃急匆匆赶了过来,一出大门,便见李观镜的马即将出门,她眼前一片天旋地转,喊了一声“站住”后,便倒在了地上。

  “夫人!”

  “王妃!”

  侍女仆从闹成一片,成功让李观镜停了下来,他回头看去,只见郡王妃坐倒在地,捂着胸口,手指着自己,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犹豫的片刻功夫,侍从蜂拥而上,将李观镜从马上半拖半抱下来。

  郡王妃见人留住了,胸口那口气总算缓了过来,众人将她扶起,顺气的顺气,垂肩的捶肩,琳琅得了空闲,便走下台阶,语重心长地劝道:“奴今日逾越,但有些话却不得不说。因为昨天的事,夫人一夜未能入睡,今早公子去上值,夫人整日心神不宁,好不容易将你等回来了,公子却执意要顶着宵禁闯出去,这万一出了什么好歹,让夫人如何是好?”

  李观镜在原地沉默了片刻,然后疾步来到郡王妃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仰头道:“阿娘,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

  “离了你,这天难道会塌下来?!”郡王妃厉声道,“琳琅!你去看看府里几百号人是不是都死绝了,这才凡事都要咱们李世子亲力亲为才成!”

  李观镜解释道:“阿娘,这……”

  “你们父子俩总是这样!从来不为我考虑半分!”郡王妃说完这一句,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止也止不住,她指着李观镜,颤声道,“我怀胎十月,九死一生才生下你,你却从不知顾惜自己的身子!郭里旻好好一个人能被活活打死,何况是你?!”

  李观镜也红了眼,哽咽着坚持道:“阿娘,我得去,我真的得出去……”

  “子女有事,父母岂会坐视不理?”琳琅上前拉起李观镜,悄声道,“不管是何事,我们回院中谈,若是阿郎都帮不上的忙,公子此时出去也于事无补,对不对?”

  李观镜茫然了一瞬,渐渐冷静下来——琳琅说得对,郡王有暗卫,他们可以悄悄潜出去。先前因为事涉李璟,所以李观镜总觉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但是当下,他确实已经不可能再单枪匹马。

  郡王妃见李观镜态度软下来,立即拉起他,道:“跟我回去!”

  李观镜醒神,上前扶着郡王妃,母子俩一同往前,琳琅则留下处理仆从的口径。

  进了主院,郡王妃停下脚步,将胳膊从李观镜手中抽出,气鼓鼓地看着他。

  李观镜自知理亏,低眉顺眼地站着。

  过了片刻,郡王妃狠狠点了点李观镜的额头:“迟早有一天会被你气死!”

  “阿娘,你别生气,我心里有谱。”

  “我看你心里离谱得很。”郡王妃发泄完,担心真的耽误了事,便道,“你父亲在书房,去寻他帮忙罢。”

  “多谢阿娘!”李观镜抱了抱郡王妃,见她终于憋不住要笑,这才安心往书房去。

  前院的动静自然瞒不过郡王,他知道留下李观镜后,便安心坐在书房,等李观镜进门,先插上一刀:“昨日要拿刀杀人,今日要闯宵禁,李大公子当真是一日比一日出息啊!”

  李观镜当做耳旁风,直接道:“阿耶,借我两个绝对忠心的暗卫。”

  “做什么?”

  “今日有个恩人来找我求助,她的身份容我以后再解释,总之她那边一定是发生了十万火急的事,我一定要立刻知道她遇到了什么困难,晚了恐怕会追悔莫及。”

  郡王怀疑地看着李观镜,顿了顿,问道:“此人如今在何处?”

  “她是平康坊云韶府楼主,让我们的人去云韶府后门寻门房通报,说要见阎姬便好。”

  郡王眉头一拧:“平康坊?云韶府?”

  李观镜认真道:“以后我会解释。”

  “不必以后,就今晚,我且看你如何狡辩。”郡王说罢,摇铃招人,将李观镜的请求吩咐了下去。

  李观镜看着那两个暗卫飞快离开,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知道郡王肯定有不少这样的手下,意有所指道:“我要是有这些手下,做什么事都方便了。”

  “这些人是我花费多年心血培养而成,你想坐享其成?”郡王嗤笑一声,“便是都交给你,你也驾驭不了。”

  李观镜张了张嘴,转而又闭上,他知道郡王说的是事实,越是有本领的人,越是不容易服气,而自己缺失的恰恰是让人心悦诚服的本领。

  这个话题触及到郡王多年的隐忧,此时既然提起,他难免怅然:“也不知我百年之后,还能有谁来护着你。”

  李观镜道:“我可以。”

  “你可以什么?”郡王叹道,“这次放手让你去做,是希望你能有所长进,但如今看来,你本性如此,又被毒药耽误了许多时光,恐怕注定不能在官场上走远——罢了,此间事了,我们便辞了京官,去封地做个闲散郡王罢,等到他日你有了孩子,好好教授他本领便是。”

  李观镜脑海中不自主想到杜浮筠,虽不知他们之间还有没有可能,但自己肯定是无法再去与小娘子成亲了,也就不会有郡王口中的“孩子”,至于元也……李观镜更加不抱希望。可是让一个古人接受自己没有血缘后辈的现实很难,李观镜冥思苦想,忽然想到了郗漾,他灵机一动,试探地问道:“一定要是我的孩子么?”

  “何意?”

  “如果我看中了一个特别上进的孩子,觉得他能让我们家变得更强盛。”李观镜小心看向郡王,道,“那么只要他在我们家的族谱中便好了,至于他是不是我的孩子,其实并不重要,对么?”

  郡王定定地看着李观镜片刻,预想了几种反驳的意见,最终还是觉得此事交给郡王妃更加合适,便道:“你将这些话说给你母亲听。”

  李观镜由衷道:“此事要从长计议。”

  郡王想到郡王妃的反应,忍不住露出笑意,心情好了几分,便不再纠缠此事,而是催促道:“这位阎姬是怎么回事,还不快交代?”

  李观镜将阎如意刺杀自己的事略过,只简单介绍了阎姬、阎如意和李璟的关系。

  郡王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只得道:“平康坊说远不远,他们有消息会很快传回来,你就在这里等着。”

  两人相对坐了片刻,李观镜看郡王好整以暇地开始看公文,纠结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道:“太妃怎么了?”

  郡王眼皮抬都没抬,淡淡道:“你是想问,我将太妃怎么了罢?”

  “照影说是阿耶的手笔,我却不信。”

  郡王放下书,皱眉道:“我方才怎么说你?心慈手软如何做得成大事?”

  “我没有说阿耶做得不对,也不是同情太妃,她做了那么多错事,合该有此结局。”李观镜看向郡王的眼中带了一丝心疼,“太妃能嚣张到今日,是因为阿耶不愿对长辈动手,可是事到如今,你却不得不违背意愿,如同你不得不圈禁起照影,可是他刚回来时,你明明是想给他挣一个好前程的。”

  郡王愣了片刻,撇过头,低声道:“说这些做什么?”

  “这些天,我总是忍不住怀念以前的日子,也不是很久远之前,像上半年那样就很好,有三两好友插科打诨,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李观镜想到那些画面,却有恍如隔世之感,“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郡王沉默了片刻,道:“一切都会过去。”

  李观镜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一定会。”郡王肯定道,“二十年前,婵儿死在我的面前,我一度以为我过不去这一关,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世间会冲淡一切,有你母亲,还有你在身边,那些不美好的事终归会被掩埋。也许有一天想起,我们仍会觉得难过,但也只是那一小阵而已。”

  李观镜心头压抑多日的阴霾被驱散不少,他从郡王的话中看到了希望——坚持下去,或许云开月明的日子并不会远。

  --------------------

  作者有话要说:

  《旧唐书·本纪卷十四》记载:“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

  ----

  李观镜:妈妈再打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