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锦衣夜带刀>第20章

  方笙走后,李观镜立即着人将郗风叫来,嘱咐他去查一查元清,尔后不等他出发去找尹望泉,郡王的人先来一步,将他带去了主院书房。

  李照影也在书房里,见到李观镜,冲他眯眼笑了笑,道:“哥。”

  从初见开始,李照影就对李观镜表现出了很明显的亲近和友善,李观镜因此对他印象十分好,此时也笑着点点头,尔后向桌案后的郡王问道:“阿耶刚下值么?”

  “嗯。”郡王示意二人入座,想了想,还是提醒李观镜,道,“只给你请了两日假,明天该去上值了。”

  “阿耶放心,我记着的。”

  郡王看向李照影,道:“你大哥如今在工部挂职,不出意外的话,等加冠之后,就会正式进入工部,他的事差不多定好了,你这边可有什么想要去的衙门?”

  李照影愣了愣,似是没想到郡王会说出这些话来。

  李观镜心道这是好事,向李照影笑道:“阿耶说的是,你虽然刚回来,但加冠在即,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李照影却没有笑,呆愣了片刻后,也不知想到了什么,面上的温和渐渐消失,变成稍显木然的一张脸,低声道:“不瞒父亲,我想考科举。”

  李观镜有些奇怪,不明白李照影为何不愿走现成的路,而去和众人挤独木桥,他看向郡王,发现郡王脸上也有些惊讶,不过郡王没有问原因,只问道:“你想考哪一科?”

  李照影既有心走科举之路,在李观镜的推测里,肯定不是明经科,便是进士科了。

  “制科。”

  郡王一挑眉,道:“我可以寻公卿为你推荐,但制科并非常选,不知圣人何时会下诏,若是只等制科,恐怕耽误时光。”

  李照影面有动容,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我以为父亲会说,制科选‘非常之才’,儿不该好高骛远。”

  郡王道:“你既有此心,想必早做准备,最差不过落第,府中多养你一阵罢了。”

  李观镜想到自己的不思进取,羞愧道:“二弟志存高远,阿耶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会怀疑你的能力?”

  李照影心下一阵轻松,后面的话就更容易说了:“我想考制科中的‘才堪经邦’科,若有幸得圣人青睐,入仕之后,想先去做几年县官。”

  李观镜不自觉看向郡王,以为自己会在对方眼中发现一样的疑惑,却不想郡王双手交叉在桌案上,垂眸看着手,陷入了沉思。李观镜看他似乎不打算说话,便自行问道:“为何做县官?要去什么县?以后还要回长安么?”

  李照影笑道:“要回长安的,做县官是为了增加阅历,只有了解民生,才能真正做出对百姓有用的决策。”

  在一瞬间,李观镜觉得这句话有些不妥,关乎民生的“决策”不该由臣子来决定,不过他转而想到自己这个二弟久居江南,远离朝堂,偶尔说错话实属正常,自己不该会错意,何况往细了说,李照影这一番话可谓是高风亮节,若想歪了,反而是对李照影的不尊重。

  李照影期待地看着郡王。

  李观镜开口要劝,一声“阿耶”刚说出,便被郡王抬手打断,郡王向李照影道:“我会考虑,不过此事不急在一时。今日叫你二人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李照影面色僵了僵,不过还是很快掩饰了过去,神色如常道:“父亲请说。”

  “过几日便是中秋,宫中必会设宴,蒙圣人恩典,那晚我们都要进宫去。照影如今刚回来,对长安人事皆不熟悉,若贸然进宫,恐应对不当,因此你们母亲主张三日后在府中宴请亲友,这是拟请宾客名册,你们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增添的人。”

  李照影起身拿过名册,转身交给李观镜,道:“我都不认识,劳烦哥帮忙看看。”

  李观镜也不推辞,接了过来,一面安慰道:“无事,宴会之后,你自然就都认识了。”

  郡王见着李观镜翻阅名册,李照影凑在一边看,脸上扬起笑意,只是片刻之后,他不知想到什么,面上笑意不减,眼中却逐渐冷静下来,不过片刻功夫,便决定开口破坏这般和睦的氛围,问李观镜道:“你院中侍女方才来回,说从早到现在没见你吃饭,可是真的?”

  李观镜手一顿,小心抬头看郡王,见对方神色淡然,知道他恐怕心有不悦,忙道:“忘记了忘记了,我这就回去吃。”

  “去你母亲屋里吃罢。”郡王道。

  “这……”李观镜倒不愿意被一大屋子人围观着吃饭。

  李照影看看郡王,又看看李观镜,笑道:“我留在这里的话,哥吃得也不自在,不如我先回屋,待晚些时候再去哥的院里,如何?”

  李观镜闻言,心里放松了不少,点头答应下来。

  待李照影走后,李观镜收拾好名册,正要起身,郡王淡声开口:“再坐会儿。”

  李观镜一愣,后知后觉地理解过来:郡王是故意支走李照影,有话单独和他说。

  “前些时日瞧着警惕了些,如今怎么又变得迷糊了?”郡王轻皱眉头。

  李观镜茫然了一瞬,心里有了推测,便确认道:“阿耶是说照影么?”

  郡王不答,只道:“说说你对照影的感觉。”

  “温和谦逊,善良稳重。”

  对此,郡王没有表露出任何意见,示意李观镜继续。

  李观镜迟疑了片刻,道:“方大夫曾经说她几年前见过我,可是我却不曾见过她,原先我以为她见到的人是照影,因此昨日初见照影,其实我很惊讶。”

  “即便如此,你还是放弃了怀疑,去相信他?”

  “照影对我确实友善,这做不得假。”李观镜说完,轻叹了一声,“我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到一个做大哥的责任。”

  郡王摇了摇头,并不是很赞同李观镜的话。

  李观镜认真地看着郡王,道:“我这两日仔细回想了一番,过去我以为阿娘对照影不甚在乎,是因为照影未曾养在膝下,如今看来,他其实……其实并不是我二弟么?”

  郡王眸色渐冷。

  李观镜明白郡王这是肯定了他的推测,因此更加奇怪,既然郡王夫妇早已经知道这个“李照影”并非自己的孩子,为何隐忍不发?而李照影又是谁呢?他的眉眼与郡王那般相似,莫非……李观镜倒吸一口凉气:“莫非他确实是阿耶的孩子,却不为阿娘所生?”

  郡王见李观镜神色几经变换,转而恍然大悟,正要欣然于他的开悟,不想却听到这般话语,当即黑了脸,呵斥道:“胡说什么?!”

  李观镜缩了缩脖子,想到前几日郡王夫妇吵架时,郡王还赌咒发誓只有这对双胞胎孩子,自己转眼便推断他有私生子,自己若是郡王,也得跳脚不可。

  郡王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李观镜一眼,心道李观镜既然已经注意到异常,应当不用自己再多说,何况李照影的身份着实不便与他说明,否则李观镜一个不慎,将自己卷了进来,岂不是白费了夫妇俩这些年的苦心保护?

  李观镜尴尬地摸了摸耳朵,小声道:“那照影……”

  “去吃饭罢,别叫你母亲久等!”郡王用同样的理由赶客。

  李观镜气道:“每次说到关键的地方你就这样!你要急死我么?”

  郡王显然是没想到李观镜这次竟然会反抗,颇愣了一会儿,才道:“你小心些便是,其余的事情不需要知道。”

  李观镜左手捂住胸口,右手按在胯上,深吸一口气,十足十的气闷模样,一字一顿道:“我!想!知!道!真!相!”

  郡王皱起眉头,眼看着又要发火。

  李观镜先他一步,走到案前,双手按在书桌上,沉声道:“我这些年遇见了什么,想来不需要和阿耶再一一罗列,难道即便如此,阿耶还觉得我能置身事外么?我什么都一知半解,又没什么好脑子,查也查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他年若是死了,想必也是个投不了胎的冤死鬼!”

  郡王一拍桌子,怒道:“问便问,好端端诅咒自己做什么?!”

  李观镜被吼得脑中一清,冷静了少许,便抱住手臂,冷冷看着郡王,大有今日不说清楚便不走的架势。

  郡王扶住额头,挥了挥手,道:“你先去吃饭,吃完饭过来,想问什么,介时再问。”

  李观镜狐疑道:“你不会溜出去罢?”

  “我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李观镜忙抱着头躲了出去,依言去主屋吃饭。

  方才书房又是拍桌子又是摔书的,外面人哪里听不出动静?只是见李观镜一副饿坏了的模样,郡王妃倒不急着问,在他吃饭之后,便放他回到书房。李观镜这顿饭吃得十分有心机,又要快,又不能让郡王妃察觉自己吃相不好,破费了点功夫,才离开了主屋,尔后急匆匆便冲回书房,生怕郡王躲了出去。好在自家父亲还是遵守承诺,既答应了会回答,便真的一直等在书桌后。

  李观镜吩咐琳琅等人清理掉书房周围的人,尔后在桌案前坐好,道:“阿耶,我要问了!”

  郡王被逼着回答问题,十分不悦,此刻见李观镜志得意满,更是觉得不顺眼,便讽道:“怎么,要我找人吹锣打鼓迎接一番么?”

  李观镜汗颜:“不敢不敢,阿耶别气。”

  郡王冷哼一声,道:“问罢。”

  李观镜方才吃饭时,就一直在整理思路,此时既开口,便从最开始问起:“阿耶,我的二弟……他还在世么?”

  郡王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道:“他平安长大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姓元,名也。”

  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