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点墨天下(女尊)>第十二章战事起

“嘶——”箭矢破空而来,司徒涟面色一惊,迅速闪避开来,暗卫立刻围了上来。奈何平地开阔,发箭之人又在暗处,几支羽箭仍是堪堪擦过司徒涟的衣袖。

司徒涟目光暗沉,对准不远处的司徒谣,将手中已出鞘的长剑狠狠掷出。

司徒谣呼吸一窒,就地翻身,仰面朝天,本能地举起手中的剑挡在面前,司徒涟的剑疾驰而来,剑身与剑身之间响起尖锐的响声,两剑同时脱手,砸在地上。司徒谣的后背又是一阵撕裂的刺痛,身上冷汗直冒。

司徒涟一击不中,不想那些持弓之人却越来越近,不断的箭矢在雨中穿行,暗卫几人将司徒涟护在中央,竟无力分出心思结果百步开外的司徒谣。

远处渐渐传来马蹄落地的阵阵响声,雨中现出几十个人影向此处赶来。司徒涟环顾四周,只简单的一声“撤。”

既然此局势必失败,那便毫无拖延的意义,不如尽早离开,以防落下更多的把柄。

不过,即便司徒谣逃过今日,又能如何?

她向司徒谣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消失在林中。

“呵。”

领头在马上的便是辛铭,她拉开弓箭,微微仰首,长发被风吹起,英姿飒爽。看到司徒谣只身一人倒在地上,她便收起弓箭,在司徒谣身侧停了下来。

“殿下对臣真是有信心。”她不咸不淡地道,一跃下马将司徒谣拉了上来。

司徒谣痛得说不出话,勉强扯了扯嘴角,半晌,说道:“……我还真不知晓,辛大人的弓箭之术亦如此精湛。”

“仍不至百步穿杨之境,否则方才二殿下便出不得这片林子了。”辛铭的语中竟当真带着几分遗憾。

“殿下今后该如何?”行了不久,辛铭开口问道,“二殿下既然这般无畏,必然已做足了准备。”

“我明白。”她简短地答道,无奈地笑笑。

在林中司徒涟令暗卫刺伤她却不取她性命,自然不单是为了欣赏她的困窘。司徒涟一向谨慎,既要确保她不留性命,亦要做好所有的掩饰,铺好失败的后路。不然,司徒涟不会任凭她说出那些往事,也懒得与她言语周旋。

这计划本是万无一失的,只是最后那一刻到底出了些意外。

“不必心急,司徒涟的大树就要倒了。”

说完这句,司徒谣似乎如释重负,再无法支住疲惫的身躯,失去了意识。

辛铭看了她一眼,沉默地前行。

……

“陛下,秦卿罪该万死,可念在他入宫几年并无大过,还请皇上开恩。”

秦相语中句句带着诚恳,却只是屈了屈身子。

这是认为好事将近,连她这个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

苏渊闻言,不快地眯起眼眸,“秦卿进宫几年向来本分,不想竟做出这等害人之事,若不是知晓秦相忠心不二,朕倒也要怀疑秦卿是否被这居心叵测的小人教唆了。”

“是臣教弟无方,恳请陛下宽恕。”

秦相面色如常,不想苏渊沉默片刻,蓦然嗤笑一声,“既然秦相无能教诲亲弟,又何以贤明于朝廷?”

她的嘴角扬起嘲讽的弧度,眸中带着几分恶意与阴沉,“爱卿为朕奔走辛劳已逾三十年,也该功成身退了。”

秦相不想这个傀儡君主竟有胆气说出这番话,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苏渊已疑心她夺权之事,只是不知这一击究竟是试探亦或是真正想将秦家连根拔起。若是贸然回话,则多说多错,不若以退为进,再寻时机。

秦臻如此自负,自然有着万分的把握。

秦相的面上浮起压抑的悲痛之色,缓缓开口道:“……臣得以为陛下效劳多年,已是毕生之幸,如今得陛下恩典,臣自是感激不尽。愿陛下成就霸业,大楚得以千秋万代。一月后,臣便告老还乡。”

秦相仿佛是一个真正担忧国家社稷的老臣,句句肺腑,好似那逼不得已却又心怀天下的忠贤良臣。

可惜,苏渊只是轻蔑地瞥了她一眼,“借爱卿吉言,今后的大楚便不劳烦大人费心了。”

“……是。”

秦臻只是叹了一口气,缓步移出宫殿。

孙焓不过一个侍郎,竟妄想蚍蜉撼树,其中必然有人指使。不过,大局已定,那位皇子还想掀起什么风浪?

她尽心尽力为大楚筹谋一世,凭何这皇位便只许她苏姓一族。

早在三十年前,金阙殿下,白玉阶前,秦臻便如是想。

秦臻出去后,这大殿又复了方才的寂静,帝王端坐在龙椅上,嘴角一挑。

“传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朱门发出沉闷的响声,苏渊意料之中地看向来人。

苏琰沉默走近,干脆利落地单膝跪地,“陛下,臣请求去边关。”

苏渊惊讶地挑了挑眉,“为何?”

她明白这秦臻一走,定会牵连众多,而苏琰必然在秦臻的谋划之列。而苏琰这一举,只是为了避一避京中的风浪,毕竟,秦相若是决心至苏琰于死地,无人救得了他。

可是,“一个男子,要去边关?”

苏琰起身,沉默片刻,“臣听闻涞寒郡以北的亭山一边战事已起,无需陛下太过费心,臣只是愿为大楚尽一份力,待战事稍平,臣定然立即赶回京城。”

苏琰善理朝政,武功却仅能自保,对兵法一类并不擅长,他的语中避重就轻,刻意表明了自己无心兵权,仅仅想出京保命。

苏渊明显听懂了他语中的意味,却只是轻笑一声,眼中满是戏谑的神色,并未立即回应。

苏琰后背僵直,双手悄悄紧握。

于苏渊而言,此刻她根本无需应下他的请求。她与秦相的抗衡很快便会告一段落,早已不必自己的制衡和谋划,隔山观火倒更是一个除去他的好机会。

不想苏渊眯起眼,“五皇子殿下有这般为国之心,自是可赞,不若你便与前日回朝的云将军一同去吧。”

苏琰抬头,缓缓道:“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不杀之恩。

苏渊愉悦地笑了笑,示意他退下。

一念之间罢了,这一刻她突然想留住苏琰的命,不为其他,只是单单觉得有趣。

执掌生杀大权,看天下生灵如蝼蚁一般,她苏渊却站在万人之上,做什么皆凭自己喜好。

她从不想做一个明君,在此一天,便能享权一日。

--------------------

作者有话要说:

……苏渊是个任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