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风沙镇>第12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连芳草一次一次让梁言韬出乎意料。每一次,都是意外之喜。

  第一次,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梁言韬在连芳草的病床上醒来;第二次,以为自己在穷途末路的梁言韬从一个无名男童那里得知有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恰好愿意为自己做很多事;而第三次,连芳草给了梁言韬后史称为晋岭之役的一场奇迹胜利。

  最初梁言韬说动连芳草帮自己的时候,他只是希望连芳草能够凭借那高超身手为自己取得敌军将领的首级。这不是能反败为胜的方法,可至少,是梁言韬在仅有的资源下唯一能做的事。然而,连芳草否决了梁言韬的提议。

  晋岭一役,连芳草可以说以并无正式授命的幕后军师的身份帮助梁言韬完成了那场著名的的以少胜多。

  从此,连芳草的连胜便拉开序幕。

  从默默无名的幕僚,到直接领兵征战的将领,连芳草用战绩一步步成为南梁的胜利大将军,敌人闻风丧胆的“赤罗刹”。期间,梁文敬在梁言韬的协助上顺利登上了帝位。梁言韬曾想过还与连芳草自由。一直以来,他给连芳草的是别人趋之若鹜,但连芳草根本不屑一顾的名利,他无法给予连芳草那他已经交付给梁文敬的东西,他自私利用着连芳草,也许早已到了应该放手的一天。然而,北齐的野心勃勃让梁言韬不得不继续这样的状态。他需要保护梁文敬,而梁文敬需要连芳草这个南梁的胜利大将军保护这个国家。

  每一天梁言韬都在想,连芳草还会不会为了自己留下来。最令他印象深刻的那次出乎意料,发生在第四年。

  这一次,南梁的军队面临已无可挽回的灭顶之灾。这也是梁言韬的灭顶之灾,让他对一切感到绝望。

  ——因为,梁文敬放弃了他。

  梁言韬能够理解,一个聪明人必须懂得弃卒保车的方法,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原来只是梁文敬的小卒子。

  那一战,梁文敬的援军不见踪影,而北齐的军队却真真实实包围了梁言韬和连芳草的队伍。

  这是连芳草也没有办法扭转的绝对局面,可是,他给出了梁言韬另一条路。

  和坚信梁文敬会派兵增援的梁言韬不同,连芳草一早便预料到这一状况,他在很早之前便未雨绸缪着放出假情报,这让北齐无法确定梁言韬的位置。北齐只知道,梁言韬可能在汾水,也可能在与汾水很近的清州。当然,用来干扰北齐的清州,终究不如汾水那样证据确凿,令北齐更为相信,所以,北齐的大军还是包围了梁言韬所在的汾水。

  连芳草利用的是北齐那一点点不确定的动摇。他让梁言韬和大部队都躲了起来,只由自己带领自愿报名参加的小队留下来迎战北齐大军。

  即便是连芳草,这一战也完全是送死的行为。每个主动报名的士兵都知道自己会死,他们会死得非常惨烈。可是,他们死得越惨烈,北齐便越相信南梁的大部队并不在汾水。清州离汾水很近,若梁言韬的确在清州,北齐有极大可能拥有时间进行第二次围剿。连芳草特地给予北齐那么多希望,就是为了诱使北齐在灭了连芳草的小部队后立即前往清州。

  北齐怎么会想到梁言韬和南梁大军就在他们近在咫尺的地方看着连芳草的小队被屠杀却完全没有任何增援的行动?所以,他们一定以为大军在清州。

  这是连芳草的弃卒保车。与梁文敬的弃卒保车不同,他选择牺牲的人是自己。

  那最惨烈的一战,梁言韬并没有亲眼所见。

  这是连芳草的军令,连督军廉王梁言韬也必须听令。连芳草不允许任何人出现在战场附近,不仅是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也为了避免充满血性的士兵因为眼前的画面而控制不住冲向战场。

  梁言韬只能站在树林深处的那条小溪边。他从来不是冲动的人,可是,从午后一直到黄昏,明明他觉得,这时候或许连芳草已经战死,可是,却还是那么想要带兵冲杀出去。

  最终阻止他的,是临别时连芳草的一句话。

  “不要让我们的死变得毫无意义。”

  整整四年的时间,连芳草为梁言韬做了很多事,却没有对他说过一句透露心意的话,这一句,无论说话之人语气如果平静淡然,却可能是梁言韬从对方口中听到的最接近温柔的一句说辞。为此梁言韬怀疑,若连芳草死了,自己会一辈子记住对方的这最后留言。

  然后,他想,连芳草一定死了。

  他们安插在要道的探子回报,北齐的军队已经往清州的方向赶去。

  连芳草一定已经死了。

  梁言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那么伤心难过。因为他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比想象中的更伤心,还是不如想象中那么伤心。只是,应该尽快领兵撤离的他却久久没有动。

  ……就好像他还等着连芳草回来。

  后来,梁言韬想,自己这辈子最喜悦的一刻,应该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尽管,当时他完全没有察觉。

  那时他只忙着消化那个事实——

  连芳草真的回来了。

  整整三百的士兵,最终回来的只有十七人。可无论如何,至少有十七个人活生生回来了。

  连芳草回来了。

  梁言韬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连芳草看起来依旧那么平静。或许他的脸孔被阴霾遮蔽,一身的硝烟之下是最沉重的倦意,可他望向梁言韬的眼睛里,有可以让梁言韬为之跟着平静下来的东西。

  “天水教的右护法救了我们,他派人给我们指了一条密道。”连芳草如此简单解释了状况,接着又说,“名单上那四百八十三人,就有劳你为他们的家人争取最好的抚恤。”说完,他便往营帐走去。

  这就是连芳草。他差点死去,他侥幸活着回来,他仍然不会对梁言韬多说一句什么。

  梁言韬下意识伸手攫取对方的手腕。若非已精疲力尽,连芳草绝对不会被梁言韬抓住,可实际,梁言韬能感受到对方掩饰不了的无力与倦怠。

  “以后再也不要离开我了。”梁言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说,不知道那么说的自己有什么目的,可他脱口而出。

  连芳草神情不变地看他,回答道:“当初我答应助你一臂之力便不会食言。”

  梁言韬只能用本能来进行这场他毫无准备的谈话。“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连芳草自然知道。他是这世上最能洞察人心的大将军,因此赢了无数场战役,他怎么可能不懂他最在意的人?

  “我只能在战场上帮你取得胜利,无法帮你在内心受伤的时候填补空虚。”连芳草直视着梁言韬的眼睛慢慢说道。接着,他轻轻挣脱开梁言韬的手,转身离去。

  梁言韬没能追过去,他有想过向对方解释自己只是一时冲动,并非刻意想要寻求填补空虚的机会,可是,这显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辩解。

  在梁言韬的记忆中,最漫长的一天最终如此收场。

  幸存下来的军队在沉默中匆匆行军,连芳草策马在梁言韬身边,却又仿佛离得很远。大概还要再过好几天,南梁民间才会将这场连芳草的“空城计”传开,他们用笑声嘲弄被戏耍的北齐,一点不知道连芳草他们为此付出的沉痛代价。

  同样,他们也不知道发生在督军廉王和他们的胜利大将军之间的事情。

  没有人知道梁言韬和连芳草之间发生了什么。

  包括梁言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