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悠悠宫事长>第78章 谁念西风独自凉2

  他日日去长跪之事,六宫皆是明晓的。宫人们规劝过,甚至言官们亦劝说让他保重圣体,可他依然风霜无阻的日日长跪,且不设软垫,只跪直于寒凉之瓦上,任凭寒意透入他的双膝,又钻入他的四肢百骸,直涌去他的心头。须臾一刻,他想了很多种请求之语,或是为她家族抬位,以抹去她鄙薄的出身,或是隆厚的封赏,尽管不求器物,不欲册位,人总有各欲,她亦总有欢喜之物,他阔有四海,未必不能为其收罗。可偏是这样一句直愣愣的言语,是请他不要再长跪。

  他长久不应,她以近乎两人可闻的低声说“陛下,这是妾之错失,并非您之错失。妾怯懦,妾不敢同人顶撞,妾不敢不认当日的罪名,妾畏惧妾不认,会受更重的责,妾更畏惧,会牵累他人,尤为妾亲近之人。”他无声的侧搂住她,一手护在她的颈部,一手揽着她的背脊“徐襄宜。”她答了一声“妾在呀。”

  他正色说“今后不是你的错,便不要认。”她依言,轻轻答了一声“是”。再消磨半刻钟,外间有中贵人传有言官觐见,她便顺势请辞告退。她欲全告退礼时他回说“免,你好好歇息。”她垂首屈膝应说“是。陛下亦要注意歇息。”

  她出含元殿时,阿裕见她彳亍,步调看起来却不似是难行的,于是上前搀住她时亦问“您今日没…”徐襄宜知其所问,还带了笑对阿裕说“是,今日陛下不曾责我。”阿裕扶着她的左臂,行的稳重“可是陛下不曾晋您份位,念及这个,如此亦是责您。”她微微侧首“小产是我的错处,岂敢求恩?”阿裕闻言不觉哀叹一声“可是您…份位是您的依傍,有了份位,什么都是好说的。”

  她轻轻摇头说“母亲虽有嫡妻之位,但她一世都不欢愉,反而是早年侍奉父亲的一个无名分的侍女,却过的比母亲更好些。”又过了大半月,快值八月了,她亦休养得宜,晨起欲向曾经的贤妃,如今的余充仪问安。却受含元殿延请,说今日今上散朝早,于是请她过去。徐襄宜半月以来未曾再见今上,不过念及他胃口不佳,经常送些小食如糕饼之类过去。偶然听御前宫娥议论说,嫔御送的吃食他皆是不用的,并未是惧嫔御有不利之举,而是不喜嫔御行此邀宠之举,以是嫔御呈来的糕饼,皆是由赏予含元宫人的。但…她们着实不曾尝过徐襄宜亲手所制的糕饼,一次亦无。

  徐襄宜是不信的,她自感她与那些嫔御们无甚差别,如说差别,那大抵是她远不及那些嫔御的知礼谨慎。今日他传的早些,然她亦是日日早起先制几次,待渐技法纯熟时再呈去御前。然他今日传的早些,这糕饼方还是第二次将将制好。她兀自拿了食盒出门,见殿前有宫娥向她问安,后说“才人,陛下请您乘轿去。”这乘轿是婕妤以上才有的规法,她距婕妤尚短一品,于是退避道“妾不敢,陛下抬举了。”宫娥屈膝“才人,您此去是得恩旨的,还是别耽搁了。”她闻言,愣愣的上了轿,待至含元,见诰册女官已候于丹墀之上,引她向内行去。

  她徐徐的入含元内殿,见他依旧正坐于案前,奏疏已如数搁于批阅好的那面上。她亦准备好依照稽首礼下拜,他依然提早说了一声“免。”他言“过来。”这两个字令她回想起进幸那一次,他亦是用这两个字,引起了她的羞赧与胆怯。

  他取出明黄色的卷轴,于案上铺开,长卷铺开的是他的旨意,每一笔是他如云烟一般力透纸背,行云流水的羲之行体,如旧的好字。她素知册嫔御的旨意是由内侍省的掌印官代劳的,我朝建朝已久,除却诰封中宫,有些帝王为显举案齐眉之意御笔亲书外,其余他人,不可得此殊荣。她望着那充容二字半晌,方才欲拜下叩谢恩典。却不料他于她臂上一托“改尽的礼,待诰封时再尽。”

  她复将食盒搁于案上,问“近日的糕饼陛下用过吗?”他不知何谓,只点了点头。徐襄宜心里搅的有些慌乱,原不知这话该怎么问,其实本想问“您觉得味道如何?”的,却怕。他未尝过,这样问来难免无话可回。她复问“那…您觉得还可入口吗?”他颔首说“味道不错。”这大概是她几个月来听到的第一句赞赏,徐襄宜心知他是极少夸赞人的,如今这样一句令她心宽了些。他回问一句“今日…是你制的?”她垂首说“是。”

  徐襄宜后又补了一句“日日皆是。”今上摇了摇首“并不疑你。只是,你几时起身的?”

  嫔御起身盥洗的时辰是有规矩的,她一月来因小产不曾有请安之举,是以无需向余充仪问安,锦官林翠无它主位,然她连日仍旧是寅时一刻便起的。

  开朝的帝王定下的嫔御起身的时刻是巳时一刻,如侍奉圣驾,则要随之寅时一刻起身侍奉更衣盥洗。她尤记于暗香疏影时教习是命她们皆按侍驾的规矩来,她前时困倦不已,后却也惯了,到了时辰便自会醒来。她睨了睨他回说“寅时一刻。”他应了一句“今后不必过早。”徐襄宜有些惊罕,毕竟他是谨守规矩之人,只屈膝应道“是。”

  今上平日安静,话是极少的,比起擅言的周铃和善解人意的林茹玉,如此安谧的徐襄宜,有时可以于今上的身侧静立一个时辰亦不出一语。他指了指说“去受诰封罢。”她欲行欲止,足下踟蹰,他本心意在她这里,问“有话要说?”她屈膝下去,手抚于他的双膝上一搭,她双荑的温热透着衣物传至他的膝上,略微碰一碰说“您疼吗,妾给您揉揉?”

  这一刻,今上觉着心间忽地多了一丝暖意,这个怯懦胆小的女人,从不敢与他多说一句话 ,昔日亦是不欲于他共处一室的。今日却破天荒的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样令人动容的一句话。那日她求的,他没有应。依旧日日去长跪三个时辰,直至满一月才止。御前有内贵人传了御医,御医说他膝上有些淤血,欲何时寻司药局的司药来替他揉开就好了。他此刻将她搀起,手松松的握她的腕,没用一点力道“朕责你的时候,你疼吗?”

  这样的一句话,令徐襄宜心惊胆寒。这一个月她过的很舒心,不必问安,无人欺辱。今日这话她如是答的不好,是不是又要回到畴昔去?实言相告,他会责怪自己。但禀不实之言,便是欺君。这一刻她的为难,不亚于嫔御们于她的责难,她徐徐的开口,语气中藏着一点艰难“那时的疼于体肤,比不得您今朝痛于肺腑。”这是句真心话。徐襄宜从来不愿旁人因自己而痛心疾首,她不欲成为他人的负累,只盼无愧于自身。他垂首间隐了一分笑意,说“徐充容,朕昔日不察,你还是很会说话的。”

  她迎上他的目光,说“妾自感于言语上拙劣的极,笨口拙舌,素来只会惹旁人生厌。”

  他伸出手,摩挲她的鬘发,她是质朴之人,素来鬘发清简,并不多添簪钗。后听他放温了口气说“去吧。无需你费力做这些。”她闻言辞退却步而行,待退出含元后,方从简的行了诰册之礼,秉承今上所言的“有礼从简”之圭臬,原本应跪多次的诰册礼,她却只行了一次跪礼。

  两个内侍省的女官恭谨的扶她起身时,她见教习正立于远处。徐襄宜向她走去,教习见她便下拜叩首说“奴请充容娘娘安。”她令宫娥搀起她,屈膝间仍如当初“教习,我要谢你。”许让望着她,她赤诚的目光里,不染纤尘。“充容,奴当不起。”

  徐襄宜颔首间遣退了身侧的宫娥,按常日家人子拜教习的礼数,沉稳老成的行了最后一次礼“尚仪当不起充容之礼,但教习当的起徐襄宜的礼。”许让眸中隐现泪珠,感慨一声“这一路,你走的难啊。是奴之错,奴没有教好你…”

  徐襄宜摇头“教习所授,无一不精。教习以后还会授更多的家人子礼数,我只愿自己不是最拙劣的一个。”许让反泪为笑“奴不敢这样想,您亦是明慧之人,各人原有各人的慧颖所在,不可一概而论。奴责过您,辱过您,但您却救过奴,护过奴,奴原不知,您是这样好的人。”徐襄宜垂首微有一毫的笑“教习的恩源责自辱,我不过是偿恩而已。”说罢她扶着阿裕远去。教习望着她的背影映于早秋的第一缕旭阳之下,身侧跟随多年的掌仪说“尚仪女官,奴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人,会得含元那样的恩。”教习侧首看了看她,半摇首半说“尹掌仪啊,我们都看错她了。她的前程…原不是你我可评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