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悠悠宫事长>第62章 宁知晓向云间没1

  今年最令宫中人欢喜的莫过于贵妃将要回宫了。慧贵妃季氏,既是如今宫中位分最高的人,同时也是今上的发妻。至于她如今为何不是皇后,其缘由已然人尽皆知。当年陛下欲立后之时,贵妃之父立下了不世之功劳,为防功高盖主,前朝臣子纷纷上书求今上莫要立尹氏为后,但却被今上一口回绝。

  只因立后之事被贬官外放的臣子不计其数,最后,是如今的贵妃,当年的太子妃殿下亲去今上宫寝,温和的接受今上的赤诚心意,但同时也婉拒了立后的旨意。她的胸襟着实令人敬服,因此今上封她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一切供应与皇后同,将六宫的掌权与凤印一并给了她,说起贵妃,不仅今上喜欢,便连宫娥们亦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待人宽厚,为人又疏朗大方,她与今上青梅竹马,但两人相处起来在众人看来,与其说是夫妻,倒不如说是挚友。

  这些年或许贵妃称不上是今上心头好,但却可说她是今上最在意的人。这些年今上有了几个嬖爱的嫔御,如今史美人史娘子算是一个,前日里的文才人何娘子也算是一个,还有那更往昔日里头些的,如今已是不可说的前些日子被白绫赐死的霍婕妤亦算一个。都曾是盛极一时的,但按她们皆是盛不过几日,便算是最长的,亦不过七八日日,以此算,今上还真算是雨露均沾,或者说,他如今还没有遇上真正使他动心的人。

  那日贵妃回宫,一众宫娥与中贵人皆在宫门口等候,待她下了煖轿方对迎候的人们说“辛苦了,不必在我这儿立规矩了,做该做的就是。”立于最前的是今上身侧的第一中贵人李蒙,他迎上两步笑说“陛下正于含元殿等着您,请您即刻前去呢。”贵妃笑回道“我还记着那日我去时,陛下说等我归来那日,会亲来迎我,如今看来,这君无戏言倒是假的。”话音刚落,只闻清朗的笑声“你既没忘,如何迟了两日才回来?自己迟了日子不说,倒来怨我未曾前来?”

  宫人们纷纷行了礼,贵妃见他行近,方缓缓屈膝,还未尽礼便被今上扶住。她粲然一笑道“这可不能怪妾,妾原本斋戒日子过了,只是那几日路上降雪滑的很,宫人行走多有不便,还好这几日出了日头,雪化的也快,妾才能这样快回来。”今上顺着势握贵妃手,贵妃垂首无奈一笑。“这一月在外逍遥,还以为你是不甘心就此回来,才在外拖延的。”贵妃睨他一眼“这话也对,不如您再想想,有什么能再出宫的差事,妾再替您去办一办?”

  今上顿了一会忙笑回“这样的好差事,不敢劳你亲自去办了,只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贵妃亦笑“言归正传,六宫事宜这些日子交给旁人,可有给您添乱惹烦恼的?”

  今上颔首“你料的不错,只你走这阵子,才晓得你的辛苦。这些日子她替着你,三天两头的来请旨,竟不知要她有何用了。”

  贵妃回话间是娴静温柔的模样,又有几分取笑之意“若是三天两头,倒也算是好。她们没料理过这些事宜,瞧着简单,但把握起来却也是件难事,她们辗转其中的,心有不平寻衅滋事,如今经历一番也好,知道把持事宜人的辛苦,能多收敛半分也算是给我省心了。”

  今上笑说“你倒达观。饶是处置这样的烦心事,也没见你如她们似的日日蹙眉哀叹。”贵妃回话“是了,既然明知是烦心事了,还遂了它的意当真烦心哀愁,岂不是正中了它的圈套?再者说,有些事情做惯了,千篇一律的无趣或许算是一样趣事。比起我的烦劳,那些闲来无事可做的才是当真无趣的吧?”

  说话间已到了贵妃的寝殿,今上似乎有一点不舍,松开贵妃的手笑说“好好歇歇,这些琐事,想理的时候再理吧。”

  贵妃摇摇头“这话一听就是唬人的,为着您的心情舒畅,妾还是早些理事的好,有我管着这些,你放心。”今上听到最后三字后,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说“辛苦。”贵妃笑回“应当我做的,我都会做到,剩下的我不会多管。但若真有看不过眼的,或许妾也会管一管。”今上轻笑回说“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就是,我不过问。”

  待贵妃回了寝宫,六局的人早已在此等候。犹是尚宫沈氏,已然泪眼朦胧,一见贵妃立即下拜叩首道“娘娘可回来了。”剩余几位亦是如此,贵妃一笑道“年年斋戒祈福的差事都轮不上我,今年好容易叫我清闲清闲,你们不提我欢喜,反在这儿痛哭流涕,没得叫人以为我不情愿去呢。”

  李尚宫回话“只是这些日子,我们由孙婕妤管着实在是诸事不便,且宫里三日两日的会出事,下官便想,等您回来也不好回话不是?”

  贵妃扶了长宫娥的手坐下,仍旧是方才云淡风轻模样“我走时你们是怎么说的,说什么务必会听命行事,不会令六局生乱,亦会率领四司按规矩办事,如今怎么倒是三日两日的出事?”

  李尚宫复回“实是孙婕妤处事着实不公,令各宫嫔御生怨,下官虽也有所规劝,但婕妤都听不进去。”

  贵妃手中把玩一鸽子血的玉镯,玉色通透,一看就是上等中的上等。她听后蹙眉道“她无耐心,自然理不好这些琐事,罢了,你们这些日子也劳累,先回去歇着吧,将这些日子我应过目的东西留下就是。”

  六局的几位女官闻言后皆谢过贵妃,后离开,余下了账本和彤史等物。贵妃翻开彤史后笑与身侧长宫娥遐心说“看来这些日子陛下着实心情不佳,就连御幸都这样稀薄,也怨不得那些掌事的吃心,劳心劳神还讨不到好,可不是要吃心吗。”

  遐心回说“您这一月亦没闲着,为着太后的病况时时担忧挂念不说,将才一回来便要处置这些繁琐事。”贵妃望她说“罢了,这些烦心事不说也罢。这前些日子史美人不还是恩宠优渥吗,怎么我回来时候,她反倒被禁足了?”

  遐心颔首回道“听说是冲撞了嘉贵太妃,您是知晓的,贵太妃的性子急些,一怒之下险些杖责,如今罚四个月的禁足,已然是开恩了。”贵妃哂道“采选不过一月半,这些新晋的家人子们便接连失了圣心,还真如你所说,只得一时之欢,而无长久之好。”

  遐心复回“今岁入宫的家人子亦少,出挑的虽有,然还是以史美人和文才人为首的,如今她二人各有错失,陛下向来喜欢乖巧懂事,不招惹是非的女子,自然也就冷淡了她们。”贵妃失笑“这样听来,我亦极合陛下心意。不仅不招惹是非,还一直替他平息这些是非。”遐心笑回“您一直极合陛下心意,这是阖宫尽知的。”

  贵妃不再与她打趣,只是笑睨她一眼。“出宫这许久,别的没见长,反而这取笑我的功夫见长了。”

  遐心屈膝道“奴婢不敢。有客来,奴婢去为您煎茶。”她说的客是陛下的嫡亲妹妹,如今的敬和长公主。敬和一来便直接坐下,说“嫂嫂可终于回来了。”

  贵妃笑递茶给她“怎么,这纷乱你亦搅进来了?”敬和摇头“我一向不干预后宫的事,嫂嫂是知道的,只是阿娘的病不见好,贵太妃又三天两头来哭,着实恼人。”

  贵妃闻言敛去了笑意,说“太后娘娘的病,太医如何说,诊治这些日子,什么方子都用过,怎的却不见好呢?”敬和叹了口气“当年阿娘的产后病一直未愈,如今天寒又感染了风寒,阿娘一直身子便不大好,该清静养病,贵太妃却偏要日日去搅扰阿娘,我是小辈,有些话到底不能说,兄长这些日子亦忙于朝堂之事,对阿娘的病只是遣人问候一句罢了,嫂嫂,你最聪慧,可有法子治治她?”

  贵妃手中端着的茶碗转了一转“你都说了,有些话小辈不能说,她为你庶母,我也算是她半个儿媳,对这样为老不尊的,想个法子着实不容易。”

  过了一会子贵妃询“贵太妃的长女在夫家日子难熬,可是真的?”敬和无精打采的答说“是,这事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我那位妹妹被养成那般模样,嫁去了婆家亦不肯受半分委屈,但因由她生女后伤了身子,再无法生产,是以受了夫家嫌弃。本非嫡公主出嫁却张扬跋扈,是以不受世人所容。”

  贵妃闻言轻笑一声“这事不知贵太妃知不知,若知晓自己的女儿过的这般不好,不知还有没有那个闲暇去理旁人的事?”敬和听了这话,站起身来屈膝道“多谢嫂嫂指教,我这就去办。对了嫂嫂,这几日兄长为着朝政上的事心情不佳,你若是无事,可去看看他。”

  贵妃瞧她说“陛下为朝政大事烦心,我在此时叨扰未免是不懂事。”敬和又说“但这月兄长来后宫时日着实太少,您若…”贵妃平淡的打断她的话“我明白你的心思,后宫嫔御为陛下繁衍后嗣是理所应当,但若陛下看嫔御生厌,不愿来也是人之常情。”

  敬和公主急的不成,说“嫂嫂,你知道的,就算他看旁人生厌,他看你亦会生厌吗?”

  贵妃轻轻地将茶碗搁回桌上“我与他之间的事,你别管。这些日子贵太妃还替你看着婚事,你自己也要看着,若有属意的,便先自行请旨,莫要让他人抉择自己的婚姻。”

  敬和闻言,又坐道“嫂嫂,他们都说,当年您嫁给兄长,只因为听从父母之命,但您和兄长青梅竹马,难道就没有一点真心的情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