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这剧本要凉[重生]>第63章 【死局】

永兴二十六年初,晟宣国新帝登基,偷袭我国东部边境,与我朝正式开战。所谓新帝,指的自然不是李擎,因为他已经不“新”了。

李擎这个没用的玩意,攒了十多年的资本,不足一年就霍霍光了,跟闹肚子跑稀似的一泻千里。李擎在争斗中落败,被八皇子生擒后软禁,成就了晟宣国历史上命数最短的王朝。八皇子登基为帝,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把我们给打了。

因我朝在东部防守极弱,八成兵力全顶在了抗击突厥的战场上。晟宣国这么一打,我们直接被凿穿了腹地。城池连续失守,带头冲锋打我们的竟是转而投靠八皇子的培国公。

我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命驻守东北的魏云朗调走了近乎一半的兵力去堵东部的窟窿。阿史那依旧被拖在西北,听闻我们被晟宣国打了,隐隐有了要撤退换个方向继续啃的趋势。我怕东北兵力不足,只得让魏叔想办法从北方军里调一些人过去,跟他儿子的部队匀一匀,尽量不要把窟窿眼漏得太大,再把狼给放进来。

形势严峻,阿史那的手探了进来,晟宣国的手也探了进来。我朝被这俩无赖两头拧肚皮,难受得不能行还没法还手。朝中开始质疑钟伯琛当时所提出的计谋使我朝陷入了被动,不少人上书要弹劾钟伯琛。我调集九皋府秘密协商,统一问出了一个问题——晟宣国的新帝上哪儿来的这么大精力打我们?

钟伯琛表示这里头绝对大有文章。李擎虽然是个泥腿子,但能在夺嫡战中活下来,证明他是有能力的。就算败,也不该败得这么快。更何况晟宣国连年战乱后国库空虚得厉害,八皇子怎会皇位都没坐稳,刚结束内战便选择打我们?这怎么看都不符合逻辑。唯一能勉强解释晟宣国这位新帝的所作所为的猜测,则是他在很久以前便跟阿史那联手了,打算一起啃掉我们。

我急得鼻子尖上长了个火疖子,通红发亮。难不成晟宣国跟我朝注定有这么一战?我们又要亡在他手里?最要命的是,现如今我们好好的一个国家被分了三个战场出来,本就不够用的将才更不够了。无人能站出来去掌控东部战场,将晟宣国给怼出去。朝中还忙着弹劾钟伯琛,窝里横玩得倒是挺开心。我跟九皋府众人叽喳一宿毫无收获,最后还是钟伯琛打破了僵局——他自请率兵去抵御晟宣国。

我下意识地想拒绝。钟伯琛在我心里依旧是个文臣,无论有多大的本事也是个文臣。再者,我真怕把他给搭进去。晟宣国的新帝虚虚实实到底有多少家底,不得而知。如若他此战有去无回该如何是好。

可惜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最可行的方案。就算留钟伯琛在我身边,我也保不住他。这些年来,盯着钟伯琛的眼睛没有一天减少过,眼下他终于被人抓了小辫子,怕是得被扒层皮下去。将他放出去打仗,将功赎过,还能堵住众人的嘴。况且朝中只有他能力挽狂澜。

于情,我只想扛着他撒丫子跑路,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然而于责,我也只能命罚暗赏,同意了他的自荐出征。

钟伯琛走得仓促,连包裹都没怎么收拾就启程了。临走前他问我能不能把那块“黎”字腰牌给他。我把腰牌给了他,又从鬓角处薅了撮头发下来,找了个小荷包装了进去。我说这是给你当幸运物用的,不是让你拿来当弗莱格把自己给立没了的,你可心里有点数。钟伯琛表示虽然不懂什么叫“弗莱格”,但是他是不可能就这么凉了的。跟我要点贴身的物件只不过是为了解相思之苦,还望殿下能守身如玉,不要耐不住寂寞,跟你的某位朝臣闹出点见不得人的事儿来。

说完钟伯琛瞪了来送行的苏澈一眼。苏澈端着酒满脸惊恐,似是在钟伯琛的话里好像听出了许多不得了的信息,一时半会有点消化不了。在苏澈发呆之际,钟伯琛已经扭头走了,没喝酒没回头,仿佛跟平常下朝回府一样,大步流星地离去。我看着他的背影沉默着,待他走远了看不清了,才转身回了嘉明殿,波澜不惊似是一切如初。

只是从那日起,我就再也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钟伯琛这么一走便是一整年。晟宣国的进攻被成功地抵御住了,只是晟宣国的脚始终还踩在我们的国土上,一点都没有要挪出去的意思。我们再次对晟宣国打哪儿来的这么大精力展开了激烈讨论,讨论了没多久,钟伯琛忽然寄回书信一封,寥寥数句话却透漏出一个晴天霹雳般的事实。

支援晟宣国新帝打我们的,不是阿史那,而是祁国的大皇子,纯熙公主的长兄。

此消息在六弟那里也得到了证实。祁国国君年迈,众皇子群起夺位,祁国大皇子凭借着朝中势力一枝独秀,与晟宣国新帝狼狈为奸,试图在我朝最羸弱之际平分我们的领土,因为我们有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矿。而祁国国君一直被瞒在鼓里,待他发觉后已然覆水难收。

风向彻底变了。晟宣国新帝有了大金主,足以跟我们耗个天长地久;我朝又失了祁国这个外援,变得孤立无助。钟伯琛提议,再耗半年,如果没有转机,应当立刻向南方迁都,保存实力避免被三面战场围殴。然而群臣们却认为,南方有我大哥,也不是个善茬,眼下跑是跑不了的,还是等死吧。

愁云惨淡,人心惶惶,我朝唯一的世子岑蛮小同志挺身而出,给他老爹写了一封信——爹,能否让我五叔去你窝里避个难?

我打半道上截住了这封信,又在背面加了一句话:“大哥,要亡国了,别苟了,皇位给你坐,求你出山打一打这些个小兔崽子。”

我大哥很快便回了他这辈子的第二封家书。要说他第一封家书非常精简,只写了三个字“不要了”,那么这第二封家书更言简意赅了,上头就一个字:

“滚”。

永兴二十七年末,阿史那再袭边关,转战东北。我朝兵力不足,与晟宣国的对战只能暂时搁浅,将兵力再度调回东北。钟伯琛无奈地表示:“扛不住了。”我叹息着回道:“撤吧”。于是刚被压下去的晟宣国跟个弹簧似的又蹦了回来。钟伯琛率兵退到最内层的防线,守住我们的心脏地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大哥这个“老宅男”终于露了面,率兵冲向了正得意洋洋的晟宣国,一刀把战场劈成了两半,愣是堵住了晟宣国的后援。

大哥这一出戏跟天神下凡差不多,令我再度看见了希望。我很激动,朝臣们更激动,于是在大哥出征后的第二个月,十多个五品以上的大臣跑去投奔我大哥了,要尊大哥为帝。

我听闻后,赶紧把玉玺包了包,等着大哥入鸿濛城那天把玉玺给他。老臣们对识时务为俊杰的我甚是满意,只有九皋府众人为我打抱不平,质问他们是不是忘了摄政王殿下如何拼死扶持的朝廷,如何整治的贪官。崇王缩居南朝廷这么多年,何时管过你们,如今不过打了场胜仗,你们就要倒戈,真是一群墙头草。

墙头草们却表示摄政王都没意见,你们哔哔个什么劲儿。于是九皋府的人又要我立规矩,惩治这些个大不敬的朝臣。我回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意这么些个事儿,大哥要当皇帝我举双手在赞成,你们有功夫赶紧想想从哪儿能抠出粮饷来。

没曾想我没立规矩,我大哥倒是立了。没过多久,大哥给我快递了一个大包裹,把跑去投奔他的朝臣们的脑袋给打包邮寄了回来。在路上颠簸得厉害,这些个脑袋模样都快认不出来了,跟上供用的熏猪头似的。

墙头草们被吓得倒伏了一地,抱着我的小腿哭天抢地让我把玉玺收好了,千万别给崇王。我把这些个狗皮膏药给踹开,跟九皋府的人一起开了个长会。晟宣国和祁国,两大粮食贸易国全部倒戈,我国自产的粮食仅够支撑东部战场。这样战下去迟早要弹尽粮绝。

苏澈提议,如今我们只剩下了一条路——打突厥人手里买吃的。当然,指的是突厥百姓而不是阿史那,总有那么些个要钱不要命的,敢在阿史那的眼皮子底下卖东西。我瞬间想到了阿兰桑,也不知这几年她的部落有没有缓过劲儿来。如若阿兰桑能卖我们些粮食,这场战役的胜率也会大上几分。

我留下了苏澈,挥退了其他人。我将跟阿兰桑秘密合作的事情告诉了苏澈,并把摄政王的腰牌以及阿兰桑的玉佩一并给了他,让他带着东西即刻动身去北方边关找魏叔,表示愿意用精铁换取粮食。

苏澈走了将近半个月,终于带回了消息。他在魏叔的帮助下成功地与阿兰桑接上了头。阿兰桑愿意用牛羊当粮饷跟我们交换精铁,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把东西给运进来。阿史那堵着边关,这么大一批粮饷招摇过市,他不可能不抢。我也想了很多对策,其中最滑稽却最靠谱的手段则是挖地道。

然而我们明显没这个时间去刨坑了。次年秋初,阿史那集中全部兵力为一点,疯狂进攻东北。魏云朗死守城池数月,吃光了所有的粮食后开始扒草皮和树根,眼看就要撑不住了。祸不单行,钟伯琛与大哥联手将晟宣国围困在东部边境,眼看就要将其彻底按进土里,谁知祁国大皇子孤注一掷,倾尽所有支援了晟宣国。祁国八万精兵入境,瞬间扭转战局。

大哥跟钟伯琛被打得一寸寸往回退。钟伯琛连发三封军报,要求我立刻向南方迁都。甚至连大哥也传回了话,他把南朝廷的门给敞开了,让我赶紧收拾铺盖躲进去。朝廷中半数大臣已经把家眷给运去了南方,也有不少偷偷跑路的。来上早朝的人数急剧下降,很快便成了九皋府全权运作,撑住了整个朝廷。

钟伯琛又发了第四封信,让我即刻迁都。因为六弟那边给了明确回复,祁国大皇子已然狗急跳墙,很快将有第二批人马入境。原因很简单,祁国大皇子幽禁了老国君,本以为高枕无忧。哪曾想老国君老谋深算,表面示弱,实则趁他家这不安分的大儿子搞事情之际,把大儿子的后路给断了。祁国国君斥责大皇子不忠不义不孝,见其彻底套牢在了我国战场上后,集中全国兵力“勤王”。

祁国国君在国内“爸爸打儿子”,把这孩子给揍炸了毛。有道是硬的怕不要命的,祁国大皇子现在就是个亡命之徒,决心啃了我们这块硬骨头,抢了我们的领土自立门户。他甚至跟晟宣国还有阿史那两方都谈好了该如何瓜分我们,全然没把我们当人看。我们终于成了砧板上的咸鱼,被砍了好几刀还往伤口上撒盐。

钟伯琛表示,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耗下去。祁国大皇子和晟宣国的联合军马上就要断了补给,只要耗到祁国大皇子山穷水尽,让祁国国君从后头咬了他的尾巴,东部战局即可扭转。

问题是我们没本钱耗。魏云朗的部队开始饿死了人,阿史那终于趁着我朝士气不佳,突破了东北边关。东北外关全部失守,东北军折损严重。魏云朗退兵至内关。而至此为止,我朝版图已经被打得缩水了一半。似是亡国已定。

我坐在死气沉沉的华光殿里,看着稀稀疏疏的大臣们低头沉默。最后终于下了决心——不迁都。

谁人都可以退,唯独我们不可以,不,是我不可以退。一旦迁都,各地守军将成倾山之势。届时,东部,牵扯不住晟宣国与祁国的联军;北部,阿史那将顺着东北一路突进。若是他们两家形成一个环,把我们完全地包围了进去,那迁都也没有了意义,我们会被吃得连渣都不剩。

死局,彻头彻尾的死局。我低头看向龙椅扶手,轻轻摸了摸,心情竟出离得平静。我起身向留到最后的大臣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

吏部尚书默默地看着我,突然一撩衣袍跪在地上喊了句:“起码让微臣过个嘴瘾吧……吾皇万岁……!”

紧接着所有大臣都跪在地上喊吾皇万岁。金碧辉煌的大殿在他们一声声万岁中哑然失色,我突然挺后悔的,早知道他们这么想要个皇帝,打一开始我就该登基为帝。横竖改变不了什么。

我正在发呆,徐长治突然跑进大殿,压低声音禀报道:“殿下……太后娘娘不中了……想见您最后一面……”

母后她终究要走了吗?想来也是,她好像已经活得比前世久了几年。我踟蹰了一下,还是去见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

_(:з」∠)_emmm……虽然数据凄凉,还又又又轮空了榜……

但我还是要写HE……

这是我的人生态度,我的行为准则,我的呜呜呜……(因太啰嗦被捂嘴拖走)

只是要开虐啦(捂住头不让薅)

放心啦,会好起来的!请不要殴打作者,也不要抛弃作者……

唉……

今天的我突然就不想八点更新了,而是提前发了文……

不为什么……小烦躁。

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