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长姊>第75章

  陈夫人看着缓缓朝自己走来的苏槿时,眯了眯眼。

  以往见她,便觉得她气质风姿过人,如今见了,只觉更甚,添了衣妆,竟不逊于自家二女。

  思及她们,心里生出些不适来。

  微微按了按,端着脸,目光在苏槿时与苏槿言身上转了一转,露出不愉,“这是你哪个弟弟?”

  陈夫人记得明明让孙嬷嬷交待过,带那个五岁成为童生的天才弟弟过来!怎么随便带了个阿猫阿狗来凑数?!

  苏槿时福身行礼,“回夫人,去年我在陈府帮工时带来的,便是这个弟弟。因着前些日子府试,回来之后病了一阵,又出了些事,直到如今才有机会叫上他与我同来拜见夫人。”

  听着她的话,陈夫人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按苏槿时话里的意思,他们之前到陈家借住,只是因为陈家雇了她来做工,并不是他们得了陈家的帮助……

  “好一个白眼狼!”陈夫人在心里暗嗤,面上却不得不收了施恩者的神色,连带着对苏槿言突然间长大这么多的惊讶感也忽略不计了。

  只要来的这个是她想要见的那个就是了。

  轻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了就好。我听说了你的事,既是打算搬来了昭县,怎的也不与我说一说?不说别的,我们陈家名下有的是闲置的房屋与铺面,哪里需要你这般辛苦操劳挑选?还有你家小郎,年纪轻轻就考上童生,你不该这么荒废他。就让他住在陈府,我来照看吧。届时会给他请个好夫子,好好地教导。”

  苏槿时知道,陈夫人已经把自己在昭县的举止都打听得清楚了,是以没有要遮遮掩掩的意思。倒是让苏槿言再来陈家的话让她心里生出反感来。她什么时候荒废了他们家未来的状元郎了?!

  直接道:“一家人的生计,总是要自己操劳的。能得夫人相帮自然是最好。可惜夫人需要一个精于刺绣的苏槿时,我却只会做对夫人无一用处的豆腐……无功不受禄,我又如何能理所当然地接受夫人的帮助呢?我家弟弟亦是如此。”

  陈夫人平静地看着她,似是想要看入她的心底。

  苏槿时不畏不惧,迎着她的目光抬眼回视,带着浅浅淡淡的笑意。

  片刻之后,陈夫人移开视线,“我也不是非得逼你如何。只是你走的那条路,太过辛苦。也不是要让断了你们姐弟的联系,不过是想给他个更好的未来。想必,你作为他的姐姐,真心疼他,也想让他以后更好才是。”

  她这话可是真的诛心了。

  若是家中没有苏轩这个无人可比的夫子存在,苏槿时怕是真的要在两者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幸好……

  苏槿时暗舒一口气,“能与家人一起,不觉得辛苦。我也不曾委屈到我的弟弟。”

  若是做针黼,只她一个人能做这份工作,家中余下的人都找不到存在感,难以拾起曾经被打入微末的自信。现在,说起秦记的成长,他们至少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会磨豆子的话,都能觉得自己能发挥的哪怕不多的作用。

  眼下,只有苏槿笙的还是闷闷地自卑的。

  她看向苏槿言,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赞同的神色,心里的最后一点苏槿言有可能被陈夫人说动的不安也没了。

  一家人搬到昭县,自然把苏轩的学堂也搬了过来。

  就在家中隔了前院的一大片地方,置成学堂,不日便能开始招收学生了。

  陈夫人见她油盐不进,没了耐心,拉下脸来,“家人?!有了足够的利益,家人才能过得好。你如今走成这样,光有家人有什么用?能让你的生活在短时间里由农家女变成富家女?牵牵扯扯,分不清轻重缓急,便是你现在能赚这点钱,又能如何?以后能赚多少?稍微厉害一点的商户便能轻轻松松地把你们给吞了!你能给你弟弟找什么好的先生。你想要让一个状元之材折在你的手里不成?”

  陈夫人说得又快又急,叫苏槿时与苏槿言都有插话的机会。

  刚准备换口气继续斥责,就听到了一声嗤笑。

  后面的话便被拦了下来。

  顺着声音看去,那个身高已经到了苏槿时耳垂的少年挑着眼尾,似笑似嘲地看着自己,细看之下,确实是那五岁童生的眉眼轮廓。她沉了声,放缓了语调,尽量柔和地问他,“你,笑什么?”

  对于这个少年,她是一心要拉拢的。

  换句话说,若不是苏家还有这个少年在,她根本就不会再理会苏槿时。

  说了这么多的话,也不过是在明知苏槿时不可能为己所用的时候,想要离间他们姐弟,让苏槿言能归她所用。

  陈家两个女儿进了宫,却比不过之前只有一个女儿在宫中的情况。

  以前还能借着长女在宫中为妃得些好处,经营生意时总是格外顺利,现在……纵是明里暗里地提示对方陈家有两个女儿在宫中为妃,也还是处处受阻。

  因着想到自家的情况,刚才的那一番话,倒真是有几分真情流露的。

  陈家在昭县独大,去了京城,还不是能被人随意拿捏的?

  苏槿言无辜地眨了眨眼,拉着苏槿时的手,“她好可怕啊,为什么这么凶?比那天铺子开业时砸铺子的坏人还凶……”

  苏槿时拍了拍他的手,“别怕。陈夫人不是那些坏人。”

  而是坏人的幕后之人。

  陈夫人一噎,斥责的话突然就说不出来了,明明感觉到苏槿时的语气有些不对,却瞧着她的神色,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陈夫人收回视线,整了整思绪,用尽量柔和的语气对苏槿言道:“好在你家里还有你一个争气的,只要你努力考取功名,位及人臣,以后便是一窝鸡犬都能跟着升天。不过是想叫你有更好的前程,也不知你阿姊为何为得要束着你。”

  苏槿言状似懵懂,眼底飞速闪过不悦,笑道:“晓得了。不过我不耐烦听人斥责伊伊,她也从来不曾束着我。对了,去年在这里见过的那个姐姐呢?那会儿她可爱与我们说话了,今日怎么不见她?”

  陈夫人面上端着笑,心里却如同被人往伤口上捅了一刀一般。她如今倒是两个女儿都得道了,却连她都没跟着升天。

  而眼前的挑拨,显然也没达到她预想的效果。

  思绪一转,反应过来骂苏槿时的话转骂到了自己身上,自己不自觉地把自己列在了鸡犬一列,面上的笑意有些绷不住了,眸色复杂地盯着苏槿言看了看,确定那双黑亮的眸子里只有无辜和单纯,这才移开了视线。

  “伊伊。我苦口婆心,不过说得多了总会招人厌,这就不多说了。我再给你一回劝。你不该为了家人放弃你自己的前途。我可以安排人去帮你打理秦记的店铺,你好生地学针黼,待你的手艺到了你娘的水准。我自会送你入京,助你得一份光鲜的前程。”

  陈夫人眼里转着精光。只要苏槿时把秦记交给她来派人打理,往后的经营还不是她来说了算?

  不过她自以为诱人的话,落到苏槿时和苏槿言的耳中只叫人觉得恶心讽刺。

  事至如此,苏槿时已经没了与她虚与委蛇的心,不客气地问道:“光鲜的前程?和娴儿一样吗?”

  面上的笑意沾满了讽刺,“我福薄,受不起这样的前程,自然也受不起陈夫人的好意。”

  微一福身,“我心无大志,什么前程都不如家人与自己的幸福安康重要。秦记是我们一家人的心血,也不劳夫人惦记。”

  陈夫人脸色变得狰狞,“你不要不知好歹,给脸不要脸!想当初,若不是我对你们母女的照顾,你们母女早就饿死了!”

  苏槿时的眸光沉了沉,无退让之意,“若不是夫人曾经对我母亲的帮助,我也不会在第一时间便想到与夫人合作。可惜夫人拒绝了。夫人,是您亲自拒绝的。商机,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您经商多年,想必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苏槿时说完便拉着苏槿言转身大步离开,她拉着比苏槿言,紧紧的,似乎生怕自己一个不留心,把身边的人弄丢了。

  苏槿言侧过脸看着这手,唇角微微勾着,细细比对着相握的两只手。

  嗯……

  他的手已经与伊伊的一般大了。再长大一些……

  再长大一些,他就能把伊伊的手包在自己掌心,让她觉得安全了。

  苏槿时没有注意苏槿言的小心思小动作,遇到门口的孙嬷嬷时缓了缓神色,听到里面瓷器粉身碎骨的声音,向孙嬷嬷抱歉地笑了笑。

  没有多言,但孙嬷嬷已经懂了。

  无奈地叹息一声。

  她已经劝过陈夫人了,奈何陈夫人不听她言,一次又一次地把人推远了。

  屋里的陈夫人看到屏风后面转过来的人,才回想起还有旁人在。

  原本想要借着过往的事让苏槿时听从自己,给自己在宋掌柜面前长长脸,叫人知道她即便没有与秦记合作也在秦记有绝对话语权的计划落空了。

  她绷着脸面,极力让语气平静,“自家的孩子不听话是最可恼的。可即便是这样,那也是自家的孩子……说吧,你想要怎么做?”

  宋掌柜听着她故意绷面子的话,思量着要如何让她与自己合作,猛然听到最后一句。呆了一呆,反应过来陈夫人已经恼羞成怒,要与他合作了。

  为了不让陈夫人再度恼羞成怒地拒绝,他压住几乎要控制不住地嘲笑,让自己显得惊喜万分,“陈夫人智慧过人,只要夫人出手,哪里有让这样的小人物得意的机会?”

  他话锋一转,“先前的事,不过是夫人念犊容她,才没下死手。既是她不知夫人的好。我们何不叫她真正知道些厉害。”

  这几番话说到了陈夫人的心上,让她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些许,“正是如此。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也不必把事情都推到我的头上。你当我不知?”

  陈夫人似笑非笑地瞅他一眼,抬手叫人上茶,“那苏槿时从一开始便没有想过要与我们陈府合作,不过是被我女儿识了好物,才带回来的,在那之前,她先去了祥名酒楼。可惜啊……”

  她惋惜地啧声,从宋掌柜面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神色,才满意地继续道:“你竟想要欺她,贱价收了她的酒,自己去寻人查方子酿造。她不许,你便记恨在心,得知她开了铺子,更是觉得她断了你的生财之路……”

  宋掌柜这样的事情干多了,被陈夫人提及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咱们都是做生意的,生财之道就是衣食父母,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自与她誓不两立。夫人的财路也被她断了,只是夫人仁慈……”

  他的话顿住,意味不明地笑了一笑。

  未尽之意,两个人心知肚明。

  陈夫人冷哼一声,“你到底有什么法子?”

  宋掌柜见好就收,将早就想到的法子说了出来,“我观察了些时日,秦记里的酒不足为惧,因着她不知如何从酒中牟利,每日定量,便是再给她个十年五年,也成不了气候。里头真正得让我们上心的,是豆腐。可这昭县辖地这么多做豆腐的,哪有南明山的出名?那南明山的豆腐,可是在昭县家喻户晓了几十年了。”

  “你是想……?”

  “南明山的豆腐这么出名,咱们自然不能让有才的人一直埋没着,早日请出山,那秦记自然不能一家独大了。”

  陈夫人眯起眼。

  何止不能一家独大?

  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琢磨出的豆腐,必然在南明山豆腐面前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