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心上娇颜>第64章 结局倒数(4)蒋夫人(上)

  暮光四合时分,陆休来看小徒弟。

  昨日云初写了亲笔信给他, 要他留意、着手一些事, 他将所有融会贯通,猜出发生了什么事。

  不放心颜颜。

  贺颜见到恩师, 很开心,“正好, 一起吃饭。”说着,引他到外书房院的小花厅。

  陆休落座后, 端详她一阵, 欣慰亦怅然地道:“真长大了。”心里则是另一番说辞:到底是景国公夫妇的女儿, 经得起风浪。

  贺颜有所指地道:“以前只字不提,不给我们半点儿启示, 是担心我爹爹反对吧?”

  陆休笑着叹气,“他定要与我翻脸, 让你离我远远的。况且我终究不在庙堂, 不好干涉他的举措。”

  “明白。”贺颜亲手奉茶给他, “您是我与阿初最好最好的师父。”

  陆休揶揄道:“竟用这种大白话夸人, 真不知道那才女名声是怎么得来的。”

  贺颜没心没肺地笑,顺着他的话道:“我也纳闷儿呢。”

  陆休哈哈地笑。

  “昨日闲话时, 提到了我小时候说您为老不尊的事儿。”贺颜挠了挠额角,汗颜不已。

  陆休笑意更盛,“那时你学到个词儿就乱用,阿初又一味偏帮你,活神仙也上火。”

  丫鬟小厮摆好饭菜, 师徒二人入座,边吃边谈,笑声不断。

  .

  翌日,是蒋府举办宴请的日子。

  辛氏将璐哥儿交给奶娘,帮贺颜待客。

  贺夫人与周氏本也要来。

  但是,今日一早,蒋云初亲自去了贺府,带着十来道很难解的算术题,请贺夫人解出来之余,附上令人一目了然的步骤。

  至于原因,说是以前一个同窗给他找的事儿,他近期实在不得空,便请善于此道的岳母帮忙,最好是三两日便能出结果。

  女婿第一次求自己实打实地办件事,贺夫人自是二话不说地应下。周氏本着求教的心思,帮婆婆解题,便也留在了家中。

  贺颜闻讯后,笑了。一听就知道,是蒋云初故意找辙,让他的岳母三两日内不出门,以免有人在人多的场合提及那些事。

  能让他称之为难题的题……母亲、嫂嫂这次可着实要费些脑筋了。

  依着贺颜先前所说,杨素衣赶早过来了。贺颜一直留她在自己左右,神色柔和地告知每一位宾客:“这位是我的好友杨小姐,闺名素衣。”

  寻常来讲,女子名字不可告知外人,但若曾在翎山书院就读,名字便是众所周知了——先生没可能这家小姐、那家姑娘的唤人。

  而今日这样的引荐,自然是贺颜的刻意为之:杨素衣已经脱离赵家,不再是劳什子的昌恩伯世子夫人,如今只是杨家女、贺颜的手帕交。

  受邀前来的人,或是与贺颜常来常往,或是来往不频繁但相互欣赏的,哪一个都是玲珑剔透的心肠,见这情形,自然高看杨素衣一眼——最起码,以前的偏见变成了如今的好奇、探究,晓得日后明里暗里的,都要给杨素衣几分照顾。

  如今的杨素衣,不在乎旁人对自己的态度,却晓得断不可辜负贺颜的好意,一言一行便透着从容大方,宛若一个全新的人。

  做人不就得这样么,旧日的自己,需得你先于别人放下、忘掉。

  许书窈与何莲娇联袂而来。

  二人之前与贺颜相见、通信时,便逐步知晓了杨素衣的转变,随着贺颜有了改观,抛下了以前那些不愉快。

  这时见到杨素衣,一如见到昔日同窗,亲亲热热地叙旧。

  贺颜拟定的宾客名单,共有三十名,其中包括张阁老、安阁老的夫人,秦牧之的夫人及几个儿媳;锦衣卫、暗卫、京卫、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里数得上名号的人家中的女眷,此外还有罗十七、冯湛各自的母亲。

  应邀前来的人,又少不得带上一两个人,是为捧场,亦是让亲友多个开眼界的机会——这般宴请,何尝不是一众京官首脑的缩影。

  此外,还有听说消息不请自来的人,只要不是贺颜不待见的,都会得到与其他宾客相同的礼遇。

  是以,三十名宾客就变成了五十来名。

  这情形在贺颜预料之中,命厨房准备的席面刚刚好。

  偌大的花厅之中,就座的女子大多比贺颜年长一截——正如各家夫君比蒋云初年长一截或是一大截,年岁相仿的,只得十来名。

  贺颜从容不迫地游转在宾客中间,与谁都是言笑晏晏,不难看出,言语都是令人由衷愉悦的。

  张夫人与安夫人坐在一处,观望了一阵,相视一笑。

  安夫人叹道:“我像蒋夫人这么大的时候,还跟在婆婆身后长见识呢,别说这样的八面玲珑,便是遇到这等场面不怯场,已是不易。”

  张夫人会心一笑,“我与你不同,婆婆走得早,嫁进张家便主持中馈,起初三二年举办宴请,都要这里那里地去查看,好似我是京城第一个大忙人,没一次是不出岔子的。”

  安夫人莞尔,“你瞧瞧人家,与去别家赴宴无甚差别。”

  “到底是蒋侯爷的意中人、陆先生的得意门生。”张夫人慨叹之后又道,“我们倒也不需自惭形秽,毕竟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的是。”安夫人颇以为然,连连颔首。

  开席之前,贺颜在主座就座,与秦夫人闲话家常。二人隔着辈分,但因蒋云初、秦牧之是忘年交之故,便无形地亲近几分。

  晓瑜听得传话的婆子的话,面露不悦,随即目光微闪,走到贺颜跟前,行礼后语声如常地禀道:“王夫人与王小姐前来,并无受邀的请帖,外院的护卫小厮请夫人示下。”

  贺颜略略调整了一下坐姿,沉了片刻,敛了笑意,神色转为淡漠,语气亦是:“王家?”

  晓瑜称是。

  在座的宾客有意无意间,都随时留意东道主那边的动静,见一向和颜悦色的蒋夫人冷了脸,不免噤声。由此,喧哗声减去十之六七。

  贺颜又漠然问:“王小姐,王舒婷?”

  晓瑜再次称是。

  此刻,花厅内全然安静下来,人们齐齐望向贺颜。

  贺颜牵出一抹凉凉的笑,继而对众人解释道:“那王舒婷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有一度没事就递帖子过来,说了多少次不见,只当耳旁风。近来倒好,那边厢与素衣摆架子意图刁难,这边厢又与我来一出不请自来。”

  杨素衣先是讶然,猜不出是谁把前些日子的事告诉了颜颜,随即就意识到,颜颜在言辞间把自己带进去,何尝不是存着让别人晓得她蒋夫人护着杨素衣的意思,心下一暖,绽出清浅笑靥。

  旁人轻轻的亦或无声地笑了笑,静待下文。

  贺颜道:“礼送二人离开,说我不想倒胃口。”

  晓瑜脆生生称是,转身之前,留意到了夫人眼里闪过一抹赞许,不由得嘴角上翘,步子愈发轻快。

  在蒋府当差这么久了,便是与侯爷夫人学不到多少,也与那些人精一般的管事妈妈、外院的小厮管事学到了诸多处事之道。

  她就知道,王家母女的事应该当众禀明,夫人亦会当众表明态度。

  可是,到了外院,见到王家母女之后,她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件蠢事:

  王夫人的态度倒还好,听得晓瑜转述了贺颜的回话之后,便欲转身离开,神色间有着对女儿的不满。

  王舒婷却拦住母亲,神色傲慢地道:“怕倒胃口,也就是想大快朵颐了?也就是心情不错了?那你告诉她,不恭恭敬敬请我进门,她会后悔的。她的事,我知道了。”

  晓瑜听了,扬了扬眉,第一反应是不着痕迹地挖苦对方几句,下一刻便意识到,对方来意不善,似是握住了夫人什么把柄,这样的话……

  “二位稍等,容我回禀夫人。”她行礼道。

  晓瑜再见到贺颜时,宴席已开,她附耳禀明。

  “让她滚。”贺颜微声道,“交代阿海,带人将王家母女两个盯住,她们若是离了蒋家便去贺家,直接设法将她们抓起来。”

  晓瑜神色一整,称是匆匆而去。

  贺颜垂了眼睑,端起手边的茶,啜了一口,以此掩饰眼中闪过的薄怒。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万幸,是意料之中。

  她岂止是怒,若非身在这样的场合,怕是已对王舒婷起了杀心:得知别人那样的身世秘辛,想到的只是谋取好处,是什么东西?——若不想谋取好处,便不会是如此行径。

  连带的她可以确定,王舒婷并不能笃定有心人告知她的消息,要不然,今日这一出,不是这样的唱法。

  这很好。

  .

  马车上,王夫人横了王舒婷一眼,“好端端的,非要拉着我过来讨没趣,真不知你整日里在想什么!”

  王舒婷不以为意,自顾自吩咐车夫:“去贺府!”

  王夫人瞪着她,“吃闭门羹上瘾了是不是?”

  王舒婷笑得不阴不阳的,“我存的可都是好心,蒋夫人不领情,就让她的母亲听听我所知道的那件事。到最后,别说蒋夫人,便是蒋侯,也要对我感恩戴德。”

  “大白天的就开始做梦了。”王夫人嗤笑一声,“到底是什么事?”

  “您别急,眼下您不知道最妥当,知道了反倒没好处。”

  王夫人走这一趟,完全是担心女儿惹祸上身,倒并没多少好奇,“这是最后一次,我纵着你折腾,往后给我好生留在家中,等着相看婆家。”

  马车往前走了大约一刻钟之后,被数名锦衣卫迎头拦下。

  王夫人心头一凛,王舒婷变了脸色,有人在外面道:

  “锦衣卫千户成广,问王夫人、王小姐安。”

  王夫人撩开车帘看了看,见前面十来个人果然身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为首的人对她出示令牌。

  王舒婷也凑到母亲身边,留心打量,没看出任何不对之处。

  对方只是千户,王夫人不需下车见礼,颔首道声万福,问:“不知大人有何事?”

  有一名锦衣卫出列答道:“这一段路临时出了事,官府通缉的采花贼在这一带出没,为免贼人狗急跳墙殃及无辜,顺天府请五城兵马司、锦衣卫援助,封锁这一段路。”

  王夫人闻言变色,“那我们——”

  那名锦衣卫恭声道:“二位是官员家眷,车停在路上多有不便,蒋侯命我们临时征用了些像样的宅子,用来安置经过这段路的女子,且命人严加守护,直至贼人落网。过一阵,侯爷会亲自过来,向众人解释。您二位看——”

  王舒婷莫名有些不安:怎么会这么巧?但她刚刚很仔细地打量过,那些锦衣卫个个神光充足,透着精炼,又有令牌在手,不是人冒充的。再说了,什么人敢在光天化日下冒充锦衣卫?那不是活腻了,等着蒋云初索命么?可是,真的会这么巧?老天爷都不允许她今日成事?

  她思忖期间,王夫人已经轻轻地透了一口气,“那自然是好,我们听从安排便是。”

  于是,没多久,在锦衣卫引路下,王家母女的马车及随从进了一所很是清净雅致的四进的宅院。

  一行人如何也想不到,那些锦衣卫——包括自称成广在内的人,是阿海招呼弟兄们假扮的,身处的宅院,是十二楼备用的宅院之一。

  事发突然,阿海手边备用的服饰,只有飞鱼服最合用,情急之下就想到了这一招。他是想着,锦衣卫是侯爷掌领,他们又是为夫人办事,侯爷闻讯后,看在夫人的情面上,总不会责难的。

  当然,阿海没忘记在同时禀明蒋云初:先斩后奏与着意隐瞒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这事儿得请那位爷善后。

  蒋云初上午都留在内阁值房,与几位阁臣议事。午间离宫用饭,听得随从说了阿海那边的事。

  沉了沉,他一笑,“鬼小子。”随后命锦衣卫告知各处弟兄,上午他有件急事,临时征调了十来个散在外面办差的凑数唬人,谁若是得到此类消息,不需在意。

  真正的成广与其他人听说之后,因着“凑数唬人”一句,俱是哈哈大笑,善意地打趣上峰几句。

  谁也没当回事。

  事情发生之际,便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