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青藻宫咸鱼纪事>第138章 终离

  “焕儿,”我柔声打断他,缓缓道,“龙袍加身,你现在是大宁朝的皇帝了,你要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的性命,远比我重要。”

  “不,不是……”

  “好了,”我道:“焕儿,明日登基大典的巡游,是个亲民的好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三皇子道:“好,陈娘娘,你在宫里等着我,我明天还要让你看我穿龙袍的样子。”

  “好,好孩子,我等着你。”

  少年人的心意,一片赤诚,几乎要把我这三十岁的老女人给烫伤了,可惜这份心意,我注定是要辜负的。

  第二天。

  旭日东升,新皇登基,宫门大开,礼炮齐鸣。

  我几乎一夜没合眼,只等着三皇子离开皇宫,开始巡游,便立即从床底拖出了包袱。

  “清芳,你好了没有?”

  “等等我!我想再带几件翡翠走。”

  我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又转身冲回撷芳殿,进入书房,提笔写了封告别信。

  “焕儿,我欲游历天下,归期未定,你可宣布我的死讯,直接当我是为先皇殉情而死了,愿你保重,做一个圣明君主。”

  顺子早已被我打发去领炭火了,我和冯静仪疾步向霖泉宫走去,那嬷嬷已经等着了,嘉嫔也是一夜未眠的样子,见到我们,打了个哈欠,道:“走吧。”

  宝儿倚在门边,泪眼汪汪道:“姑娘千万保重自己,注意膳食,春捂秋冻,近日不可减衣……”

  嘉嫔摆摆手,道:“好啦好啦,又不是永别,哭什么,你应该为我高兴啊傻丫头。”

  阿柳、小兰与宝儿将会被托付给良妃,我已经留好了信,将来良妃若随二皇子去封地,这几个丫头被带出来,也许我们还能重逢。

  宫门大开,我们三人穿着宫女的衣服,被嬷嬷带出皇宫,巧的是,裴元福也在,他看见我,并没有什么反应,仍面色如常地与下属交流。

  我松了口气。

  嬷嬷需带我们走出皇城,一直到有车夫的长街上,我们三人被嬷嬷领着,走了一条较为偏僻的小路,这条小路并未铺石板,两边杂草丛生,显然并非人为铺就的路,而是走的人多了,被硬生生踩出来。

  嬷嬷带我们走了许久,一直走到一个矮洞前,突然“诶”了一声,露出疑惑的表情。

  嘉嫔道:“怎么了?”

  嬷嬷慢慢弯腰,将头探出去,看了看,才直起身,迟疑片刻,摇摇头,道:“没什么,主子们接下来可要委屈一下了,我们得从这洞里钻出去。”

  这洞说高不高,说小不小,若要钻出去,虽无需像钻狗洞一样四脚趴地,但至少要弯腰弓背,像那嬷嬷一样先将头探出洞中。

  那嬷嬷率先出去了,接着是嘉嫔,嘉嫔一边钻,一边道:“你们看这只出一个头的姿势,像不像砍头前被压在虎头铡上?”

  冯静仪踹了她一脚,将她踹了出去,道:“你能不能闭嘴!”

  我和冯静仪利索地钻出矮洞,只见荒草萋萋中,一条小路蜿蜒至远方。

  嬷嬷道:“主子们随我来,可千万别跟丢了。”

  这条路常有水坑,并不好走,但每一个水坑中都有一块大石头,倒也勉强可行,我们走的艰难,却是难掩雀跃。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转了个弯,只见一条狭窄的巷子,巷子口有几个太监蹲在那里,看见我们,起身道:“哟,这位嬷嬷,可带了买路费来?”

  “带了带了,”嬷嬷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公公收好。”

  一个年长的太监接过去,掂了掂,便让出了路,道:“去吧,去吧,天黑之前可得记得回来啊。”

  嬷嬷笑道:“公公就放心吧,咱们宫里当差的,哪个不是有名有姓、有户有籍的清白人,如何敢做那没家的下三滥?”

  公公道:“理是这么个理儿,只是咱们也总得交代一句,您说是不是?这几个姑娘和姑姑瞧着还挺壮实,是吃胖了还是穿多了?”

  我们按照嬷嬷的吩咐,将包裹藏在了衣服下面,嬷嬷道:“年边儿宫里头油水多,可不就得养出膘儿来嘛,当奴才的人,谁会不怕冷?怎么能不多穿些呢?”

  公公道:“是啊,饭难吃,钱难挣,咱们站在这风口里,收你们一锭银子,万一染了风寒,十锭银子都不一定能保下命来呢——姑娘姑姑们,去吧。”

  嬷嬷转头对我们道:“你们都出去吧,沿着这巷子一直走,走到头儿,就到街上了。”

  我们顺着巷子往前走,果然很快就听见人声,走过最后一个转角,便是一片宽阔的大街,有驴车停在街道两边,嘉嫔付了钱,带我们上了一辆车,道:“去大福客栈。”

  “好嘞!”车夫喜笑颜开地收了钱,扬鞭赶起车来。

  我们在来福客栈包了个半日间,换好衣裳,等外面响起新皇回宫的锣鼓声,我们才火速赶往城门口,乘车出城。

  假身份是嘉嫔办好的,我则拿着上次去契丹寻三皇子时皇上给我的通行令,冯静仪在人群中发现了上次载我们的车夫,他显然已经不认得我们了,但此人上回的表现还算靠谱,我们便上了他的车。

  “三位姑娘,你们去哪儿?”

  我们三人都梳着姑娘头,佯装是大龄未嫁的女商人,嘉嫔道:“去邻京县。”

  我们在邻京县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去往镖局,点了镖师护送我们前往西京郡的百花城。

  这是嘉嫔要求的。

  西京郡有一百花城,城中气候温暖,常有百花盛开,又距离京城较近,京城大半的奇花异卉都是由百花城培植运送的,百花城百姓皆以卖花为生,有几大花商,珍贵花卉无数,每到春天,便会有一斗花盛会,斗花持续三天,据传,斗花盛会后,百花城的香气能飘到十几里外的村庄,香气十余天不散。

  “你们看,这就是旅心画师画的百花盛会。”嘉嫔果真是被旅心画师迷的神魂颠倒,连溜出宫都不忘带上旅心画师的精品画作合集,“这是百花城的花市,在京城要卖到一百两的花,在花市可能只要五十两就能淘到。”

  冯静仪含了块蜜饯,道:“那你准备买吗?”

  “不准备。”

  “为什么?”

  “我的钱不多了,”嘉嫔道,“我们还要去很多地方,钱要花在刀刃上。”

  能从嘉嫔嘴里听到这句话,可真是不容易。

  乘马车沿官道行了整整四日,我们在第五天中午到达百花城。

  我们来的巧,到达百花城时,正好是斗花盛会的第一天,嘉嫔请各位镖师在酒楼吃了饭,结了客镖的钱,得到了镖师关于出门在外衣食住行的指点,便与他们告别,住进了百花城的客栈内。

  斗花盛会前后,百花城外客众多,鱼龙混杂,客栈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为省钱,二为安全,我们定了大的雅间,三人同住。

  客栈提供的茶是花茶,点心也是各色鲜花饼,极富百花城特色。

  嘉嫔道:“斗花盛会第一天,尽是些俗物,我们明天再去看吧。”

  看得出来,嘉嫔为这场游历做了不少功课,既然已经有人安排好了,我和冯静仪自然没有意见。

  第二日的斗花盛会,我们三人挤在人群中,看花商们捧出一盆盆压箱底的奇花。

  其实这些花在宫中也有,甚至被花房照料的更精细,但看民间的花儿争奇斗艳,总感觉比宫里的花要更好看些。

  我们昂了大半天的头,早已脖颈酸痛,但依然兴奋不已,回到客栈,我和冯静仪泡了个热水澡,嘉嫔则开始挥笔作画。

  沐浴更衣后,我躺在床上,浑身放松地眯了一会儿,才感到腹中饥饿,正准备唤店小二送些吃食来,却突然听见敲门声。

  天已经暗了,这敲门声来的古怪,我心里一跳,转头看见冯静仪和嘉嫔也挣扎着起身了。

  这敲门声三下一次,每敲三下都会停顿片刻,不轻不重,不疾不徐,既诡异又有些彬彬有礼的感觉。

  我和嘉嫔都没敢说话,沉默片刻,冯静仪率先出声道:“来者何人?”

  外面传来一个带着百花城本地口音的声音。

  “本店免费赠送茶水点心,有鲜花饼,花茶,还有用花瓣、花蜜和一些小果子做成的蜜饯儿,不知客官可需要?”

  我们顿时松了口气,我下床开了门,门口果然是一个捧着吃食的店小二。

  我让开身子,让店小二进屋,店小二将装食物的托盘放下,看了看书桌上的笔墨,突然道:“客官,您可还需要几盏更亮些的灯吗?”

  嘉嫔道:“需是需要,不过,加灯要加钱吗?”

  店小二笑道:“不用的,您放心,每年斗花的时候都有很多像您这样的人住店,画个画儿,写写字,咱们便会提供灯火,您这是上房,可以用上咱们店里最贵最好的灯。”

  嘉嫔道:“行,那就送来吧。”

  店小二转身出了房门,片刻后,带着一个矮个子男人,两人竟搬了三盏琉璃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