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九千岁>第144章

  自从上次孙家家主与唐家家主去林家威逼林家让出粮草生意之后,林家便与孙家不再来往,登门拜访还是头一回。

  孙家家主也惊讶不已,但此刻孙家与唐家结怨已成定局,必然不会在此刻加深与林家仇怨,当即命人将林家家主请了进来……

  林家家主好似忘却了连月来的针锋相对,变得与从前一样谦逊恭谨:“侄儿见过孙世叔。”

  当日之时本就是孙家理亏,见林家有意示好,当即也换了态度,热络的上前扶住林家家主的手臂,亲切的唤道:“林侄儿多礼了,快快落座。”

  林家家主顺势与孙家家主相对而坐,孙家家主朗声道:“快上茶,上林世侄最爱的雨前龙井。”

  “多谢世叔还记得侄儿的喜好。”林家家主说完,随即端起仆从奉上的茶水饮了一口,清雅的茶香在唇齿间漫开,林家家主笑着赞道:“孙家统领茶道,这天下恐怕没有哪处的茶比得上世叔这儿的了。”

  “过奖过奖。”孙家家主心中明白,他之前与林家已经撕破了脸,林家也是一副势不两立的姿态,如今忽然态度大变,必然不单单是求和,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今便看谁先沉不住气。

  一杯茶喝完,一旁的小厮立即上前续上一杯,看着茶杯上白烟缭绕,整个屋子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屋外树梢上永不停歇的蝉鸣声。

  林家家主没有卖关子,当即直言问道:“孙世叔对唐家如何看?”

  孙家家主微愣,却又很快恢复成正常的神情,轻笑了一声,含糊的说道:“我们三家皆是世交。”

  “世叔好气度,侄儿是个睚眦必报之人,比不得世叔宰相肚里能撑船。”林家家主口中满满讽刺的意味,鄙夷的看着孙家家主好似在嘲讽他是个懦夫:“既然世叔是如此想法,便算侄儿今日白走了一趟。”说罢,便直接站起身。

  孙家家主当即变了脸色,他对唐家能有什么好看法,多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唐家明目张胆的欺压张家,他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在林家家主站起身的那一刻,孙家家主立即拉住了林家家主,正色道:“贤侄这是何意?”

  林家家主垂首看着依然跪坐在原地的孙家家主:“唐家家主背信弃义,先负林家,再欺孙家,王爷知晓后也是尤为不忿,世叔容得下便罢了,侄儿不奉陪。”

  看着林家家主欲抬脚走人,孙家家主立即开口问道:“你待如何?”

  孙家与唐家的仇怨可不是如同林家这般好化解的。

  林家家主看出了孙家家主的动摇,便直接开口道“若是咱们两家联手,又何愁唐家之势。”

  说着,林家家主俯身凑近孙家家主,低声道:“八月夷族有一批货,与其三家分割,不如你我均分,王爷也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夷族的商道我林家一家吃不下,但也决计不愿让唐家分一杯羹,只看世叔敢不敢!”

  林家家主放在膝上的手指陡然握紧了衣摆的布料,林家家主说的再多,于孙家家主而言无异于废话,唯独夷族之利才是真正的、可以拿在手中、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孙家家主垂眸,深吸了一口气,林家家主也不急,依然站在原地俯视着孙家家主。

  过了半晌,孙家家主抬起头来,沉着声道:“我老了,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我这个老东西自然要听你们年轻人的,孙家库中还有十万石闲置的粮食,便算是给林世侄赔礼道歉……”

  林家家主顿时勾起嘴角,矮身再次坐回道原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虽不忿当日孙家伙同林家落井下石之举,但如今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而且孙家也给予了诚意,那些过往自然是只当作没有发生过。

  “世叔客气了,侄儿多谢世叔援手,真是感激不尽……”

  孙家与林家沆瀣一气,很快对唐家展开攻势,两家从各行各业打压唐家商铺,好似重现当日击垮杨家的老路。

  唐家呈现焦灼之态,后悔晚矣。

  如今压在库房中的珠宝犹如烫手山芋,孙林两家都盯着,不能出手,只能积压在库房里,比墙角的石头块儿还不如。

  唐家面对如此局面自然知晓大事不好,唐家与孙家林家,三家势力相当,唐家怎么可能同时对抗两家。

  在接连大半商铺亏损之后,唐家名下的合作商也纷纷转投别家,让唐家家主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他有意报复警告一番,却又要疲于应对孙林两家。

  当即唐家便有意约见此前与他交好的孙家家主,甚至愿意舍弃库中积存的宝石,以求生路。

  毕竟只要唐家在,银子往后总能赚到,若是唐家倒了,有那批宝石又有何用?

  唐家有意,但孙家却并非由他随意挥之即来召之即去的小门小户,四大家族共同盘踞江南数百年,自有傲气,岂容他人随意欺辱,孙家坚决与唐家划清界限……

  就在三家斗的如火如荼之时,江南府府尹连带着大批官员无声无息的落下马。

  陆成泽带着早就潜伏入江南的三千兵卒,携君王‘如朕亲临’谕旨,与大量贪污受贿草芥人命的证据,将江南多数官员羁押,由天枢亲自押送京城。

  若是以往此事必会震动江南,可是如今三家自顾不暇,也抽不出手来再管江南官场之事。

  于他们而言如今首要之事,便是孙唐林三家之争,至于落马的官员,大不了新的府尹到了之后重新威逼利诱收买罢了。

  自古都是如此,铁打的江南豪商,流水的江南府尹,只要江南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上,换谁当府尹他们都不在意……

  江南府尹落马不久,诸多罪臣还未押解到京城,萧毅瑾新任命的江南府尹便到了江南。

  新任府尹还未回府尹衙门修整,便率先前来拜见陆成泽。

  陆成泽看着来人跪在面前行礼。

  疑惑的说道:“孙正义?可是孙志玉的嫡长子?”

  孙正义恭敬的说道:“王爷还记得家父,若是家父知晓必定开心。”

  陆成泽见到故人之子亦是欣喜,伸手将孙正义扶起:“怎么是你来了江南?”

  孙正义本是大理寺正卿,正二品的官职,再加上如今他才不过二十有五,还不到而立之年,必是前途不可限量。

  虽然江南府府尹是从一品官职,来了江南看似升迁,但其实远离朝堂,实为暗贬。

  孙正义他还是有些印象的,与孙正德不同,他是个极为聪颖机敏的孩子,应不置于此啊。

  “是微臣自己请命而来。”孙正义浅笑着说道,语言中无半分怨怼:“小弟从军,家父已是一品尚书,若是在京中,微臣这二品官职便算是坐到了头了吧。”

  朝堂之上自有朝中不可言喻的规则,他的弟弟孙正德从了军,他的父亲乃是一品尚书,而他又是大理寺正卿。

  从来没有一个家族中同时又两人居于高位,更何况是父子。

  只要他的父亲还是尚书之位,那他便再也不能升迁,与其在京中虚耗,还不如出来建功立业为陛下分忧。

  等过些年,若是孙正德在军中官职再高些,他父亲必定会主要上折请辞,陛下便是看在他这些年劳苦功高的份上,与他父亲知情识趣主动请辞的份上,总不会忘了他。

  只要再将他调任回京,再不济也得是从一品官职的平调,假若有幸也并非不可任职一品。

  所以在与父亲几番商议之后,他便毅然决然请命来了江南。

  陆成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叹了一声:“为你父亲与弟弟退让,可委屈?”

  孙正义摇了摇头:“说不上委屈,都是为了家族。”

  身为孙家未来的族长,自然要为孙家考虑,他祖母的太上大长公主的名头如今已经不好用了,但他父亲是一品尚书便无人敢轻视孙家。

  他若不来江南,父亲不出一年便会被迫请辞,到时候他不过一个二品的大理寺卿,难免不会处处受人钳制,只有他退一步才是将家族利益最大化。

  至于委屈,或许有一些吧,但都不值一提,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的弟弟,都是血脉至亲,稍微退让几分,也是应当。

  陆成泽看着孙正义好似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的他与孙正义极像,只要是为了家族、为了亲人、为了心中所爱之人,什么都愿意去做,便是心中不甘也会极力说服自己。

  但他如今面对孙正义依然无可奈何,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好好干吧,肃清江南,陛下必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孙正义立即作揖行礼:“谢镇安王。”他走这一趟原也只是为了这句话。

  孙正义请了安之后便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个信封。

  信封上一片空白,没有署名。

  陆成泽将信封拿起,心中犹如深潭滴入一滴微不足道的水滴,荡起阵阵涟漪,经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