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九千岁>第72章 兵部尚书

  午时末,陆成泽带领七万雄兵奔赴潍州,骑在马上的陆成泽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皇城,萧毅瑾与太后站在城墙之上目送着他的离去。

  战事刻不容缓,陆成泽收敛起心中的离别伤感,将所有的柔情与温暖统统留在了京城之中,变成了当年那个在战场之上身染鲜血的厮杀兵器……

  潍州战事焦灼,粮草辎重先行一步,陆成泽带领浩浩荡荡的兵马一路疾行,披星戴月,连续赶路半个多月才到达潍州。

  潍州守将对于陆成泽的到来喜极而泣,潍州临近代越,陆成泽早有防备,布置在潍州的兵马多达五万之数,比之边关多呈不让,但这半个月,潍州受蜀地与代越两面夹击,支撑的辛苦。潍州守军向江南府与徽州求助,发至江南府的信函犹如泥牛入海再无踪迹,徽州兵马不多,无法派兵,只能将除了守城兵马必备的武器截留,其余备装尽数支援潍州。

  陆成泽的兵马与大批武器粮草相继而来,让潍州上下都松了一口气,陆成泽手下将士快速休整,接管整个潍州……

  萧毅瑾在御书房中看着一封封战报,心中欢喜,原本胶着的战况,随着陆成泽的到来,藩王联军已尽显颓势。萧毅瑾将战报放下,看着一旁的麒麟椅,原本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椅子上的人,纵使两个人独处一室一句话儿也不讲,只是静静地待在一起,他便没有觉得寂寞过。

  可是现在那张椅子空了许多天,萧毅瑾还是习惯时不时地抬头往旁边瞄一眼,本该堆满了奏折的桌案如今空空荡荡,就如萧毅瑾的心也觉得缺了一块,连带着御书房都觉得空旷的可怕。

  小金子悄悄的推开门,悄然无声的走了进来,弓着身子到萧毅瑾身侧轻声道:“陛下,兵部尚书求见。”

  “兵部?可是有新的前方战报?”萧毅瑾看向小金子,道:“快宣!”

  “是。”小金子再次躬身退了下去。

  不多时兵部尚书走了进来,御书房的门在他身后慢慢合拢,兵部尚书跪地请安道:“拜见陛下。”

  “平身。”萧毅瑾摆了摆手,挺直了腰,身体微微前倾,期待地看向兵部尚书道:“爱卿,此刻求见,可是有新的战报?”

  “回陛下,如今藩王联军不过是强弩之末,朝廷必可大获全胜。”兵部尚书站直了身体恭敬的说道:“微臣此番前来是想向陛下讨个主意。”

  “何事?”萧毅瑾十分好奇,如今大周虽然藩王叛乱,但不足为惧,非战区百姓的生活与往常一般无二,萧毅瑾不知,除战事外还有何事需要一部尚书如此郑重求见。

  “兵部六天前,从工部领到一批改良完善的连弩,可连发六箭,威力巨大。”兵部尚书压低了声音躬身道:“陈无忌要与兵部争夺这一批弩箭。”

  “是吗?”萧毅瑾抬起头看了看兵部尚书,勾起嘴角,忽然觉得有点意思。

  “这批连弩是兵部早就与工部预定好的,准备发往西北边关。”兵部尚书立即躬身作揖道:“如今镇安王手下兵强马壮,藩王之势以日渐颓势,这批弩箭怕是用不到藩王身上了。”

  用不到藩王身上,又用到何处?

  萧毅瑾勾起嘴角,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下面弓着身,满头白发一副忠心耿耿模样的兵部尚书,忽然觉得陆成泽真的没有识人之明,这样的人居然还高居尚书之位……

  “陈无忌一介白衣,仅凭着镇安王的裙带关系便可调派朝廷所有物资……”兵部尚书见萧毅瑾没有说话,便直接跪了下来,仰头看着萧毅瑾,哀声道:“陛下,老臣历经三朝,忠心耿耿,忠言逆耳,只盼着陛下能够明白老臣的苦心。镇安王权势滔天,手下兵强马壮,虽无封地又,可何尝不是下一个藩王,陛下不得不防啊!”

  萧毅瑾冷眼看着兵部尚书,讥笑了一声道:“那爱卿的意思是,断绝镇安王所有粮草物资,将原本优势尽毁,让其与藩王势均力敌,在潍州殊死一战、两败俱伤?”

  兵部尚书垂眸看着地板道:“如今陛下年岁渐长早该亲政,镇安王掌天下兵马大权,六部门生遍布,陛下如今正是大好时机。”

  “往日瞧着爱卿不声不响的,看来是朕小瞧了爱卿。”萧毅瑾冷笑了一声,有快速收敛了神情道:“爱卿原籍可是在徽州?”

  “是,”兵部尚书疑惑不知陛下忽然问及祖籍是为何,但这种事也不是秘密,便点头道:“微臣祖籍徽州。”

  难怪……

  徽州世家向来依附周家,八年前他寻了由头下旨罢黜徽州牧,连带着徽州世家颜面全无,这事明明是他一手主导,也是他亲自下的旨意,可是徽州世家与周家还是将这一笔账算到陆成泽头上。后来他们见讨不了好,便没了动静,萧毅瑾本以为他们是受了教训不敢再用这种阴诡手段,却原来只是隐忍不发直至今日。

  萧毅瑾深深呼出一口气,若是前世,说不定他就真的信了,藩王所有谋划都在陆成泽的算计之中,这场大战,陆成泽也早有准备,加之这一世战事起得匆忙,藩王根本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陆成泽一到潍州便节节败退。

  只要拖一下时日,陆成泽粮草耗尽兵器磨损,朝廷不再拨放物资,陆成泽与藩王便会两败俱伤。

  可是,今生他见过京城繁华,见过百姓喜乐,他见过大街上成群的孩童追着球跑过,见过大街上俏丽的小姑娘提着花篮卖花,见过年长的手艺人捏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

  那些百姓安乐祥和,想必其他州城也是同样,他没有去过潍州,但看到潍州地志,那个有名山有瀑布,有名刹古寺……那么秀丽的山河不该被战火与鲜血侵染……

  “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不过朕自有主张。”萧毅瑾沉声道:“这批箭弩既然陈无忌先生要,你们兵部便再等下一批吧。”

  “陛下!”兵部尚书磕了一个头,哀求道:“陛下三思!”

  “朕已经决定了!如今潍州为重,其他的日后再说。”萧毅瑾沉下声音郑重的说道:“今日便将弩箭交给陈先生,潍州不容有失,若有差池朕决不轻饶。”

  兵部尚书抬起头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萧毅瑾道:“陛下,若是藩王叛军剿灭,镇安王势大……”

  萧毅瑾知道兵部尚书的意思,亦知道这不过是挑唆之言,这天下若说有谁决计不会背叛他,这人必定是陆成泽。

  陆成泽怎么可能会背叛他呢,他们十几年如师如父的感情,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亲情,还有陆成泽对他的心爱之意……萧毅瑾伸手按住放在腰封里的禁军令。

  兵部尚书的言语确实让他的心有一丝动摇,但这一丝动摇还不足以让他做出任何对陆成泽不利的事情。

  他相信陆成泽,毕竟陆成泽将禁军之权送给了他,锦衣卫也交到了他的手上,羽林卫也在上次排查内库之时顺势让给他了。

  陆成泽做的自然,掀开前世遮在眼前的层层迷雾,萧毅瑾看到了陆成泽让权之心,也相信陆成泽绝无不臣之意。

  萧毅瑾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心中那点隐晦的阴暗想法压制下去。

  前世的他毫无作为,纵使有明君之心,却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沿用陆成泽改革的国策,纵使有人反对,但他知道此策对百姓有益,也咬牙扛住压力没有更改半分。但也仅限于此,反倒是太子年龄稍大后接触政务,快速接手,在陆永安的辅佐下完善陆成泽原本的政策,达成陆成泽原本的期盼。

  他前世的时候错过太过,今生他不想在后世史册之中只有一句“守成之君”的评论。他亦想要青史留名,想要流芳万古,想要千百年之后,百姓们闲谈之中,说起明君之时,能数的到他的帝号。

  萧毅瑾盯着兵部尚书的眼睛,一字一句深切地说道:“一切以百姓为本,朕受天下百姓供奉,便有守护他们的责任,无论朕与镇安王如何,谁若是侵害到百姓便是死罪!”

  兵部尚书脸色一下子变色刷白,没有帝王不希望大权在握,没有男人能拒绝权势的诱惑,古往今来又哪个帝王愿意屈居臣子之下。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权势之下哪有不沾染鲜血的。哪次政变不是踏着森森白骨?

  兵部尚书此番虽受族中指示,挑拨陛下与镇安王的关系,但他堂堂一品尚书亲自出马,又何尝不是借着这个由头,向陛下投诚,以表忠心。

  可谁知陛下竟甘心被陆成泽钳制,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兵部尚书只感觉头上乌纱帽不保,连带着脖子后颈都凉飕飕的,他绝望的闭上眼睛再次磕了个响头:“是,臣遵旨。”

  萧毅瑾闭了闭眼睛,既然决定已下,便全力配合陆成泽的安排不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