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美人靠>第8章 美人靠①

  睡梦中有鸟鸣啁啾,乔容睁开眼伸个懒腰,扭头看向窗外,天色刚蒙蒙亮,翻个身抱住大迎枕,脸埋在枕中闷声唤着绣珠。

  绣珠响亮答应一声,小跑步进来笑道:“姑娘醒了?”

  “没睡足。”乔容懒懒说道。

  “先起吧,白日里无事再打盹补觉。”绣珠说着话来到床边,“大老爷大太太松少奶奶都起了。”

  乔容啊一声忙忙坐起,闭着眼睛伸开双臂,绣珠为她披了外衫,笑说道:“洗把脸就清醒了。”

  乔容慢悠悠下了床,嘟囔说道:“父亲母亲说过这儿起得早,我以为天光大亮起来就是,没想到刚透出亮光就得起。”

  “是啊,姑娘在家可是太阳露头才起呢。”绣珠打趣道。

  乔容由着绣珠给她净手抹脸,坐在梳妆台前梳头的时候,方睁开眼看着铜镜,铜镜里的人睡眼惺忪看着她发愣。

  绣珠麻利收拾干净给她换了衣裳,看她依然蔫头耷脑,出绣房推开侧门上了回廊,几步绕到窗边,隔着窗户喊道:“这难道就是老爷提起的美人靠?”

  乔容心里咚得一下,拔脚就往外冲,到了回廊上,手搭着靠椅的椅背缓步向前,一边走一边向下眺望,山间晨雾正浓,青瓦、白墙、水光、山色,都笼罩在蒸腾的雾气中,恍若仙境。

  几缕清风花香醉人,她闭了眼深呼吸再深呼吸,脚下加快,很快绕行一周,坐下来轻轻靠在曲栏上,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贴合着她的背部,她笑道:“难怪叫做美人靠,靠着这样舒服,若有美人靠坐在这儿,晒着太阳沐着清风,坐上一日都不愿起来,坐累了躺上一会儿,估计也很舒服。”

  说着话身子一歪往下一趟,以为绣珠必得大惊小怪,说她不成体统,谁知却没出声,扭头看过去,就见绣珠站在曲栏边,凝神向下瞧着。

  看得那么出神,看什么呢?她换个姿势跪在条凳上,两手扒着曲栏,顺着绣珠的目光向下望去。

  下面是一座花园,花园很小,大概十几步见方,却有精巧的假山凉亭,凉亭旁小小荷塘中几盏睡莲初绽,荷塘边一弯碧水回绕,拐弯处上下落差,水流声叮叮咚咚,清脆悦耳。

  花园虽精巧别致,可在杭城乔府,比这精巧的所在何止一处?

  乔容看向绣珠,脚下生了根一般,两眼一瞬不瞬依然向下看着,回目又向下望,这次看得更远了些,花园的墙外几株长春花开得正盛,各色花朵姹紫嫣红,较花园中更有一番景色。

  此时雾气已散,她再看远些,花丛尽头是一处小街,小街尽头有一棵硕大的樟树,樟树下站着一个人。

  那人随意站着,仰着头漫不经心四处观瞧,乔容看过去的时候,他正好看过来,四目相对,乔容忙一扭脸,滑下条凳背向外坐着。

  心里突突得跳,那个人身形高瘦长身玉立,分明就是昨日见过的锦衣少年。

  他说他叫秦来宝,就当他是秦来宝吧。

  秦来宝的眼睛很亮,目光灼灼看着她,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他的嘴角扬了起来。

  他不是要去景德镇吗?为何会在延溪村?

  难道如二哥哥所说,大雨耽搁了行程?

  昨夜里住在里长家的,会是他吗?

  他是大官的儿子?有多大?大过和父亲称兄道弟的两江总督吗?

  刚刚没有戴帷帽,他没有看清我吧?就算看清了,也不认得,再一回头,见绣珠探出了身子,扬起手就要向下招呼。

  忙一把将她拉了回来,小声说道:“做什么呢?”

  “那是秦公子,昨日在山神庙遇见的秦公子,跟他打个招呼,问问他怎么也到延溪来了。”绣珠说道。

  “不关我们的事,不许问。”乔容瞪着她,“他刚刚可能看到我了,看到也不要紧,反正是陌生人,可如果他再看到你,就能猜到我是谁了。”

  绣珠哦了一声:“其实知道了也不要紧,不过是偶遇的陌生人。”

  “不想让他知道。”乔容哼了一声。

  正想着要不要让绣珠到财神客栈去瞧瞧,楼梯上响起脚步声,素华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笑问道:“四妹妹可起了?”

  “起了。”乔容忙站起身笑说道,“大嫂子起得真早。”

  “每日如此,习惯了。”素华走进回廊,“知道你路上辛苦,特意让你多睡会儿,怎么也早早起来了?”

  “被鸟给叫起来的,起来是起来了,洗完脸还迷迷糊糊,到这儿才真的醒了过来。”乔容抚着曲栏笑道,“父亲跟母亲提起过徽州绣楼上的美人靠,母亲一直惦记,父亲给她盖起音楼的时候,特意在二楼修了一圈靠椅,母亲兴奋得凭栏而望,看了几次就扫兴了,跟父亲说看来看去依然总是那些景致,楼阁啊亭台啊花园啊,早就看腻了,就问父亲徽州绣楼上看到的景致如何,父亲摇头,没上过绣楼,没看过,想来大抵往远处看,就是山啊河啊大树啊,近处看就是村子里的屋顶啊花园啊。越这么说,母亲就越向往,我今日好好替母亲看了一回。”

  绣珠捧了坐垫过来铺在美人靠上,素华与乔容并肩坐了,笑问道:“为何叫做音楼?”

  “母亲的乳名叫做音儿,是以叫做音楼。”乔容笑道。

  “二叔父和二婶娘如此恩爱,真正让人羡慕。”素华低了头幽幽一叹。

  乔容猜到她的心思,忙安慰道:“大嫂子放心吧,大哥哥过年定要回来的。”

  “回来还不是要走?我们成亲不到半月,他就远赴杭城,之后只回来过一次,住了三日就又走了。”素华泫然欲泣。

  “我去求大伯父,让大哥哥带着嫂子到杭城去,就住到我家,我家有好几个空着的院子,到了杭城,大嫂子就能常常见到大哥哥了。”乔容热心得出着主意。

  “千万不可。”素华一把捏住她手,“我和你大哥哥想要长久,就只能忍。”

  “为何要忍?大伯母刚过四旬,身子健旺,家中又有这么下人侍奉,大嫂子为何不能去杭城?为何非得呆在延溪?”乔容不解问道。

  “这儿不比杭城风气开化,公婆在堂,我得替你大哥哥在堂前尽孝,世世代代的徽州女人,都是这么忍过来的。”素华握着乔容的手,“你记住了,刚刚的话,千万不可在太太面前提起。”

  乔容点点头:“可是大嫂子忍到何时是个头呢?”

  “许多徽州女人,忍一辈子,到头来得一所牌坊,高高竖立在村头,受人景仰。”素华苦笑。

  乔容说一声可是,绣珠进来说道:“少奶奶,姑娘,大太太那儿催着开早膳呢。”

  进了堂屋,大伯父大伯母二堂哥三堂弟已然在座,乔容忙忙告罪:“我起来后在屋外贪看景致,耽搁了时辰,若不是大嫂子上楼去催我,这会儿还想不起动地方呢。让伯父伯母等候,我十分惭愧。”

  “你一路舟车劳顿,就该多睡会儿。”大伯父笑道,“快坐下,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大太太也笑:“容儿可认床吗?昨夜里可睡得好?”

  “睡得比在家里还香,杭城现在有些燥热,这儿却很清凉。”乔容坐下笑说道。

  早膳简单而精致,吃进嘴里又觉分外用心,清粥软糯小菜爽口几样点心甜得不腻咸中带鲜,又有几样早起采来的野菜乔容没有吃过,连声说实在可口。

  乔桐笑道:“四姐姐这金凤凰偶尔来鸡窝里瞧瞧,倒还新鲜上了。”

  “好就是好,我觉得徽州才是凤凰窝,我才是闯入凤凰窝里的山鸡。”乔容笑说道。

  乔柏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饭吃得有一口没一口,听到这话忍不住笑,搁下书抬头笑道:“四妹妹随遇而安,毫不骄矜,真不愧是金二婶娘的女儿。”

  大太太瞥他一眼:“你跟你金二婶娘又不熟。”

  “跟父亲每次去杭城虽然来去匆匆,可金二婶娘待人亲切随和,脸上总带着知足和乐的笑容,令人心生敬意,见之不忘。”乔柏说道。

  “是啊是啊,我也喜欢金二婶娘。”乔桐点头。

  大太太没再说什么,低了头嚼一块点心,嚼来嚼去不见下咽。

  “你二叔常说,没有你金二婶娘,就没有今日的乔财神。要我说,有了你金二婶娘,才有今日的乔家。”大伯父说道。

  大太太猛然抬头,想说什么,看一眼乔容又闭紧了嘴巴,猛得将味同嚼蜡的点心咽了下去,两眼瞪向素华,手在桌案上一拍:“我是个蠢笨的,不认识几个字,你不一样,娘家号称,能读书会写字,也该像金二太太一般,光耀我们乔家的门楣才是。”

  素华说一声是,大太太说道:“你要真能做到可就阿弥陀佛了,也不枉乔松要死要活得非你不娶。”

  素华没说话,乔桐眼珠一转笑说道:“今日早起我到财神客栈看热闹去了,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乔容忙问道。

  “客栈的贵客天刚亮就离开了。”乔桐说道,“跟老板娘一打听,说是浙江省来的,那公子姓孙,身子弱,禁不得风吹日晒,趁着早起清凉赶路,待日头升高有了暑气,又得找地方打尖歇息,这样病歪歪的人,为何要出远门?真是奇怪。”

  “里长家的客人也要走了。”乔柏笑道,“你们听,外面的马蹄声就跟打雷似的。”

  乔容侧耳听了听,哪有什么马蹄声打雷声,诧异看向乔柏,乔桐笑道:“二哥是狗耳朵,咱们都听不到,就他能听到。”

  “什么狗耳朵,真是难听,我这是顺风耳。”乔柏板着脸说道。

  乔容嗤一声笑了,素华也笑,大伯父也弯了眉眼,乔桐笑得最欢,大太太啐一口骂道:“两个死小子就知道耍嘴皮,赶紧吃完回学堂读书去。”

  作者有话要说:

  路过的亲们给收藏啊~没收藏没活路~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