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万人景仰>第55章 争锋相对(三)

  事实上莫厌迟的直觉是很准的。

  几人聚在一起闹了半天,用过膳后又搬了茶具到院子里赏月饮茶,待到萧父萧母困乏去歇息了,已然是深夜。

  莫厌迟倒是一点困意都没有,目光闪闪,精神得很,捧着茶慢慢喝着,嘴角含笑,看起来乖巧讨人。

  萧知尽抬手让下人们退下,原本就安静的院子更加寂静,几乎能听到对方的呼吸。

  莫厌迟眼观鼻鼻观心,在萧知尽毫不掩饰的注视下,慢慢红了耳根。而对方倒是耐心十足,撑着脑袋看着他,就是不说话。

  心虚的人最先败下阵来,放下茶杯,低声叫了他一声。

  萧知尽感觉自己被猫尾巴撩了一下,心头发痒,他清清嗓子,道:“这会儿知道叫哥哥了?”

  莫厌迟想起刚刚萧知尽憋屈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下,对上萧知尽冷静的眸子,又赶紧板起脸来,严肃认真地等着他发话。

  “还敢笑。”萧知尽道。

  莫厌迟正襟危坐,竖起三根手指来,“不敢了不敢了,以后都不敢了,我发誓。”

  他说得肃然,眉眼的笑意却藏也藏不住,萧知尽拉过他的手,轻轻拍了两下,道:“今日怎么这么开心?”

  “不知道。”莫厌迟握住他的手,不让他乱动。

  萧知尽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某人是不是忘记了自己还得罪人呢?”

  某人指尖一顿,默默将手松开,垂着脑袋喃喃自语,似乎在抱怨着他。

  “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莫厌迟话刚说完,便被萧知尽拉了过去,他吓了一跳,抬起头跟萧知尽对视,正要开口,却被萧知尽堵住了嘴。

  这个庭院并不偏僻,即便是深夜也偶有巡逻的侍卫走过,莫厌迟紧张得连毛都快立了起来、

  萧知尽察觉到他的紧张,伸手慢慢抚摸着他的脊背,低声安慰着他。炙热的气息近在咫尺,莫厌迟脸色通红,脑袋却一片空白,只能凭着本能回应着他。

  两个都是未经人事的少年,好不容易找到心悦之人,这会儿有了亲昵的时刻,自是难分难舍,唇齿交缠,紧紧相拥,全然忘记了身处何处。

  待到分开,两人气喘吁吁地搂在一起,也不知道是谁先笑出了声,另外一人也跟着笑,若不是怕侍卫过来,只怕还要闹出更大的动作。

  莫厌迟坐在萧知尽的腿上,指腹描摹着萧知尽的唇,低头啄了一口,喘息道:“尽哥哥胆子真大呀。”

  萧知尽不言,凑近封住了他的唇。

  ……

  宏治帝作为一国之君,有些事情还是很有手段的。不过一日,京中便传出卫灵将隶属历代帝王的话,百姓从未接触过卫灵将,倒是没有多大感觉,而百官闻言瞠目结舌,又不敢当面询问宏治帝,只能私底下议论着。

  这话也是宏治帝始料未及的,他让李公公传的指使卫灵将隶属皇室,不知怎的就变了个样。他暗骂了萧知尽两句,却是放任其自由。

  萧知尽得知外头的传闻,忍不住勾唇一笑。

  莫厌迟看了他一眼,道:“你也不怕父皇怪罪。”

  “陛下无凭无据,怪不到我头上,况且他还要我帮他找贤王呢。”萧知尽笑道。

  提起贤王,萧知尽一颗头两个大,卫灵将效忠现主,不认前主,但有一条规矩,便是不帮现主调查前主的行踪。

  萧知尽已经开始在建立自己的势力 ,奈何比起卫灵将,他的势力不过一个尚未说话的婴儿,要想找到贤王,简直天方夜谭,万般无奈,他只能写了封信,让卫灵将交给贤王。

  按理说京城不大,即便是看完回信也能在一日内回来,可萧知尽左等右等,只等来一个双手空空的手下,还有一句:“贤王殿下说他知道了”,然后就再无回音。

  他抬手揉揉隐隐作痛的脑袋,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贤王像了谁,行止由心,万事万物都叨扰不了他。

  莫厌迟握住他的手,道:“慢慢来吧,不急的。”

  “没事,左右也没打算指望贤王,接下来继续按照计划来。”萧知尽回手牵他,凝重道:“我们时间不多了,趁着卫灵将在手,先把路铺平了。”

  莫厌迟被他眼中的坚定所染,也神色肃然,点了点头。

  两人并没有在状元府温存多久,京中便下了急召,命两人入宫,这次是为了恢复二皇子的身份,李公公不敢藏着掖着,乘着皇宫的马车来宣旨,又很大阵仗地将二人接走。

  朱启明听到消息,心急火燎地要去找江婉,不想才将人叫过来,宏治帝便召他入宫。

  “你随我一同入宫。”朱启明沉着脸。

  江婉云里雾里,点点头,坐上自己的马车,跟在朱启明身后入了宫。

  两人到时,殿上已经站了好几个人,皆是品阶不低、说话有分量的老官了。

  那些人听到风声,不会傻到主动询问,个个低着头,等着宏治帝发话。

  宏治帝今日脾气出奇地好,见到江婉跟着朱启明,也没有多话,摆摆手让人找地方站着。

  莫厌迟早早便来了,躲在萧知尽身侧始终不吭声,默默承受着官员们复杂的视线。

  最坦荡的大概是萧知尽了,等到该来的人都到齐了后,他便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召臣等来所谓何事?”

  你不是清楚么!

  宏治帝清清嗓子,道:“朕召众卿前来赏画。”

  百官们愣了下,百思不得其解,不处理卫灵将的事,叫他们来竟是来赏画的。

  宏治帝没理会底下细细的议论声,示意了李公公,李公公了然,拍了拍手,门外走进来两人,小心翼翼捧着一副卷轴进来。

  两个宫人早早得了李公公的吩咐,拿了宏治帝寝殿中的画前来,这会儿听到命令,便慢慢将画展开,面朝着各位官员。

  莫厌迟只觉眼前的画面熟悉得很,心跳得格外厉害,当见到那双眉眼的时候,忍不住眼眶一红,撇过脸不去看。

  画中人正是莫皇后。

  百官哗然,从画中人的服饰猜到了她的身份,他们在莫厌迟和画中人之中来回审视,一个尘封的念头又一次被掘开。

  莫皇后乃是莫家嫡女,自幼学习琴棋书画,从未在外头露脸,即便大婚,他们也不敢多打量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以致于皇后仙逝多年,除了宫中人,很少人能知道莫皇后的容颜。

  如今一见,官员们不由感慨果真是红颜薄命,又惊讶于莫厌迟,两人长得太像了,便是不想承认都难。

  一官员最先回过神,打破满殿的寂静,道:“陛下,这是何意?”

  宏治帝被李公公扶起身,走到画前,似乎眼眶都红了一圈。站得近的官员看着一代明君抖着手,不敢触及画中人一丝一毫。

  那些跟着宏治帝拼搏至今的老官员止不住抹泪,虽从未见过莫皇后,两人的佳话早已传遍了天下,皇后仙逝之后,宏治帝罢朝一个月,百官请旨临朝都未曾出现过一面,直到有人进言若是国亡,失踪的二皇子殿下恐怕凶多吉少,他才撑着身子,又把持朝政。

  这些事本不是秘闻,只是太过心酸,十几年来鲜少人说起,久而久之,后来的官员也便不知道这段苦涩的历史。

  身边几个官员在偷偷抹泪,宏治帝也不好受,叹了口气,道:“一晃眼过了这么多年,朕如今唯有一愿,便是找到皇后的孩子,看着他长大,将来也不至于无颜见她。”

  “陛下,请您节哀。”

  “都过了十几年了,朕还能不节哀吗。”宏治帝淡淡道,抬手让宫人将画收起,又成了说一不二的帝王。

  朱启明铁青着脸,几乎将牙都咬碎了,这番作态,不就是为了莫厌迟么。宏治帝对先皇后情深义重,那置静贵妃于何地?

  宏治帝落了座,打量着众人的神情,抬手招呼着莫厌迟走近。

  莫厌迟愣住,被萧知尽拍了怕背才回神,一步一步走向宏治帝。他原本就站在角落,众官员顺着宏治帝的视线看去,不由自主地让出一条道来。

  少年还是一如既往沉静,被人盯着的时候会垂着眸子,不过比起以前闪烁慌乱的神情,如今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和坚定。

  他带着笑,慢慢走着,一如画中人,恍若先皇后在世,眉目如画,眸中带笑,走向她的帝王。

  “父皇。”莫厌迟微微行礼,站在了宏治帝面前。

  宏治帝欣慰地点点头,道:“众卿,见到他尔等可有什么想法?”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开口。一个老官员自幼跟在宏治帝身边,如今对帝心揣摩得透彻,且多次接触过莫厌迟,对他印象颇佳,这会儿站了出来,拱手道:“微臣斗胆,莫公子跟先皇后如此相像,其中想必有所隐情,事关皇族血脉,望陛下再行定夺。”

  这话论起来,着实大逆不道,若是宏治帝当真错认了皇子,日后史书必有这不光彩的一笔。

  他话音一落,殿上鸦雀无声,老官员面不改色,保持着拱手的姿势,等着宏治帝开口,事实上,冷汗早已浸湿了他的脊背。

  宏治帝不置可否,抬头看了萧知尽一眼,问道:“萧卿,你觉得呢?”

  萧知尽了然,道:“臣有一事,想问问陛下。”

  “何事?”宏治帝蹙眉道。

  “民间传言卫灵将归属皇族,此事可是真的?”萧知尽道。

  那老官员闻言,心底咯噔一跳,回头看着萧知尽,自上次宴后,谁人不知道卫灵亲主是萧知尽,他这么一问,其中含义复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