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万人景仰>第32章 阴谋算计(四)

  莫厌迟以身作保,黄林之不多言谢,却将这份恩情放在了心上,比起朱启明的卸磨杀驴,莫厌迟更让人信服,愿意全心全意追随。

  黄林之事情未有定夺,宏治帝便让大理寺将之关押起来,不让接触他人,以免向外传递消息。莫厌迟怕朱启明再次杀人灭口,派了不少人看守,一丝机会都不曾给他。

  朱启明恨得牙牙痒,黄林之被莫厌迟收买,自己的秘密便成了把柄,随时都可能被莫厌迟咬上一口,摔入万丈深渊。

  偏偏闹蝗灾的地方是望乡台,莫厌迟出面说情合乎情理,若换做朱启明倒是显得别有居心。

  望乡台离京城来回也要一个月余,虽有官员早前有提及此事,宏治帝也曾派人去治理,只是事情关乎到工部贪墨以及莫厌迟的名誉,宏治帝不得不谨慎而为,再次查证。

  此次茗凉宫之行先是没了个秦会岚,后又闹出贪墨的事情来,宏治帝连避暑赏玩、给皇子选妃的心思都散得干净,没几日便下令回京。

  行宫人多口杂,藏不住秘密,众人都知道回程的原因,自然不敢多言,收拾收拾便又踏上来时的路。

  回到京中,官员鸡鸣而起,披上朝服,日复一日拿着可观的俸禄,做着重复的事务,闺阁少女架起女红架,挑针穿线,望着四角的天期待婚嫁后的日子。

  一切回归到原点,茗凉宫一行于很多人而言不过黄粱一梦,回想起来如痴如醉,渴望再梦一场,而于个别人而言却是充满阴谋杀戮的噩梦,循环往复,无法苏醒。

  朱启明便是如此。

  不论是秦会岚还是江婉,明明是为人称道的才子,成了他的幕僚后却不甚出色,几乎泯然众人,还不如殿试前来得顺利。说到底,其实还是要归于一个卫灵将,只要卫灵将在,朱启明便难以取胜。

  回到京中,朱启明便修身养心,安静了许久,一放面又叮嘱手下人提防着莫厌迟,不让他钻了空子。朱启明一旦沉寂,大皇子党也不如以前活络,莫厌迟在朝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这日,下完朝,朱启明正打算回府,跟在静贵妃身边的宫人跑来传唤,说静贵妃有急事找他。

  朱启明偶尔也会去请安,这几日专注于莫厌迟的事,竟将请安一事抛在了脑后,思及此,朱启明便跟在宫人身后去了九鸾殿。

  刚到殿前,朱启明便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九鸾殿的人似乎少了不少。

  “殿下,娘娘在里面等很久了。”宫人提醒道。

  朱启明不及多思,推门而入,出乎意料的是殿中除了静贵妃外,还有一人静静站在她的身旁,目光傲慢,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

  “母妃,唤儿臣来有什么急事?”那人跟静贵妃比肩,举止尤为亲昵,从身着打扮来看显然不是宫中人,朱启明警铃打响,瞪着那人。

  静贵妃眉眼的笑意掩都掩不住,只是这份情谊是给身边人的,再看向朱启明时眸中带了冷意。她道:“明儿,最近是怎么回事?”

  “儿臣无能。”朱启明不欲多辨。

  静贵妃蹙眉,若不是顾及身边的人,只怕她此时早就出口责骂了。

  站在静贵妃身边的人笑道:“莫要为难孩子。”

  “太……”静贵妃正要开口,对上对方含霜的眸子,生生止住了话头。好在没将“太子”二字宣之于口,静贵妃转而对朱启明道:“这是本宫特地给你找来的谋士,殷公子,你且让他给你回府,日后万事可同他商讨一二。”

  “这……”朱启明欲言又止。

  “领回去后便是你的人,去留由你,不必再知会本宫。”静贵妃养大的人,心里想什么自然清楚。

  未等朱启明应答,那人便走了下去,露出一张苍白阴翳的脸来,那人似笑非笑,道:“大皇子殿下,殷某借给你的那两人如何?”

  “是你!”朱启明反应过来,又喜又惊。先前静贵妃看到信时反常的反应也说得通了,感情二人早已相识。

  代阏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大皇子殿下可还满意?”

  从借来的人手,或者是信中的消息都不难看出这人手段高深,势力也不低,加之是静贵妃举荐,朱启明没理由拒绝,二话不说道:“得先生之才,是本王的荣幸。”

  代阏拱手而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静贵妃将人交到朱启明的手中,却是万般不放心,若不是代阏坚持,她绝不会让朱启明知道他的存在。

  九鸾宫是静贵妃的地盘,人又被支开了不少,倒是不必担心有隔墙之耳,只是代阏心中自有沟壑,况且静贵妃一介女人,不必知晓过多,他便没有多言,略略说了几句后便示意离开。

  朱启明有心跟静贵妃相聚说话,不曾察觉到代阏的神色,反倒是一颗心落在代阏身上的静贵妃,一眼瞧出了他的不耐,便道:“本宫乏了,你们先回去吧。”

  朱启明愣了下,起身告退。

  未免他人生疑,代阏便没有跟着朱启明离开,而是扮成宫人的模样,悄悄来到城墙附近,张望了没发现人后,一个跃身飞出了皇宫。

  朱启明将马车停在附近,见人神不知鬼不觉从宫中出来,不由称道:“先生武功不错。”

  代阏不搭,径自进了马车。

  朱启明蹙眉,终是没有责备代阏对自己的不敬。

  代阏道:“殿下,关于工部一事殿下不必插手了,在下自有办法。”

  “哦,先生有何高见?”朱启明为这事急得焦头烂额,眼见宏治帝派去的人就要回京,再这样下去,工部便要拱手让人了。

  “殿下不插手便行,其余的拭目以待。”代阏不多言,高深莫测道。

  朱启明本就无计可施,便点头答应了。

  大皇子府不比九鸾宫森严,代阏这才上了马车,邢衍便带着消息找到了萧知尽。代阏身为代国太子,身份高贵,昔日出游时露过不少次面,邢衍稍稍一查便知道了他的身份。

  萧知尽早已料到代阏会有所举动,只是不曾想过这一天竟这么快,而且还是直接成了朱启明的人。

  “你再派人盯着,看看他有何打算。”萧知尽道,如今敌暗我明,他只能防着代阏,其余的便静观其变。

  邢衍点点头:“是。”

  “宏治帝派去的人现在到哪里了?”萧知尽问道。

  邢衍算了算道:“差不多要入京了,最迟明晚。”

  等到那个命官复命,即便保不住黄林之的官职,保住这条命也是不亏的,而工部也顺理成章落入莫厌迟的囊中。

  萧知尽必须尽快给莫厌迟铺好往后的路,毕竟手中的卫灵将不是他的,再强也有物归原主之日。

  宏治帝派去的特使探回来的消息事关贪墨,一路上不敢停缓,快马加鞭,原是以为次日傍晚才到,不想早朝才过,宫人便来禀告特使回来了。

  望乡台却是闹了不小的蝗灾,因那地偏僻荒芜,所剩无几的村民病的病死的死,去的时候只剩下几户人家,治不治理都无所谓。

  特使将事情一一说清,直到最后一件事,才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犹豫了许久,才道:“陛下,微臣此次前去,还带回了两人。”

  “何人?”宏治帝问道。

  特使专门带来的人必不是等闲,宏治帝不得不见,他看着紧闭的门,莫名烦躁,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那两人正在殿外候在,殿下不若将人唤进来,让他们说吧。”特使的脸色不是很好,不知是惊的还是累的。

  宏治帝摆摆手,李公公心领神会,垂首走了出去。只见殿外站着一对中年夫妇,正在交谈,神色内疚不安,鬓上因为几日舟车劳顿而染了几缕白丝。

  李公公走过去,道:“二位,陛下让你们进去。”

  那男子猛地止住话头,双手揣在袖中,步伐有些急切。

  两人相互扶持入了殿内,朝着宏治帝行礼,道:“陛下,草民斗胆面圣,事关皇子之事。”

  语罢,男子将袖中之物取出,是个镶着红色宝石的项圈,其金光流连,显尽光芒,一看便知不是这两个身着简朴的百姓该有的东西。

  宏治帝猛地拍桌而起,起身上前,将项圈夺回,来来回回看了许久,连眼眶都止不住红了,他背过去,按捺许久,才问道:“尔等怎会有这个东西?”

  “十五年前草民偶然间捡到一个婴儿,那人身上正有此物。”男子不敢隐瞒,细细道。

  “如今婴儿何在?”宏治帝问道。

  男子垂首:“在京中,名唤——萧知尽!”

  殿中侧侍的宫女心头一震,她站在角落,无人注意到,便悄悄退开,绕过巡逻的守卫,找了个僻静之地将消息传了出去。

  目送信鸽远去,宫女不敢松懈,正在转身回去,不料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人,眼神森然,手中拿着匕首,未等她反应,冰凉的刀刃没入胸口,刀起刀落,干干净净。

  宫女临死前想罢,幸不辱命,将消息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