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姨娘】

  杨姨娘, 不,如今应该称呼为王太太了,这一日午后, 她懒洋洋地窝在塌上, 看新来的小丫鬟们在她跟前说话逗趣,她们两人童言稚语, 你来我往的说着一些家乡趣事,时不时地让她笑出声来。

  没过多久, 妇人打扮的石英从外头走了进来, 她瞧见屋内的情景,随手抓起两把果子打发了两个小丫头,然后走进前来小声地对风韵犹存的杨姨娘道:“太太, 杨家那头又来人了, 候在门房那呢。”

  “杨家人又来了?”

  听到石英的话后她嗤笑一声,“是杨老爷还是杨大少爷?这回是来打秋风呢还是想让夫君帮什么忙?呵呵, 当年为求荣华富贵巴巴地把我送给了钱家,后来表哥找来的时候他们也百般刁难。”

  “要不是侯爷和夫人体恤,不但放我出府还送了一笔嫁妆,我和表哥哪有再见的缘分,如今还有脸求上门来?”

  “真以为我是好性子啊?”

  杨姨娘带着怨气说完了这番话,又低声咒骂了两句才道:“让门房赶他们走,都多少年不来往了。”

  “是,太太。”

  石英答应着,转身走了出去。

  待石英走后, 杨姨娘怔怔地出了会儿神,杨家的人找上门来,让她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往事。

  那个时候, 她还是广宁侯的妾室。

  妾室,哪是正经女儿家愿意做的呢?所以为了不莫名其妙地在府里死去,她一直小心地躲避着侯爷。

  钱家那些人一方面瞧不上被父兄送去的她,一方面又忌惮她的容貌,生怕她得宠后威胁到先广宁侯夫人也就是小钱氏的地位。所以她们就想了个法子,想要“去母留子”。

  这样既除去了她这个碍眼的,又得到了一个“儿子”。

  一开始的时候,杨姨娘想不明白这里头的缘由,因为小钱氏不是不能生啊,她一进门就怀上了,后来更是生了长子傅敦。傅敦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侯府嫡长子,再怎么说也不需要借腹生子,更不需要找她这么一个比主母还貌美的女子做妾。

  直到后来,她发现了那个秘密!

  小钱氏临死之前的那段时间里,精神时常恍惚,有一日她和秋姨娘说话的时候正好被她听到了。

  原来傅敦不是侯爷的儿子!

  原来侯爷和小钱氏没有肌肤之亲!不但新婚夜没有,就是后面的那一年多里也没有!两个人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亲戚。所以钱家才找了她来,那是心虚,想要对侯爷做弥补。

  杨姨娘当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侯爷远远的,绝对不能怀孕,更不能生下侯爷的儿子。因为一旦她生下了儿子,必定是留不住的,而且自己还会有性命之忧。毕竟钱家就缺一个“侯爷的儿子”呢!

  “那个时候的我,真是再想不到后来会发生那样的事啊。”她望着窗外开得绚烂的花朵,感慨地道。

  谁知道侯爷顶住了重重压力,娶了个小官的女儿?谁知道小官的女儿不但得到了侯爷的心,还牢牢把持住了侯府?谁又知道,显赫的敬国公府,竟然会不满足自家的富贵日子,谋反了呢?

  真是再想不到的。

  钱家败落之后,杨姨娘那是彻底地松了口气,深思熟虑之后寻了个机会和夫人道明了傅敦的身世。

  她原本以为夫人会大吃一惊的,毕竟这样的事实在是骇人听闻,但谁知夫人却是一副早已知道的模样。夫人都知道了,那么侯爷定是也知道了,不管他们两个是谁告诉了谁,都意味着亲密无间。

  所以杨姨娘就知道,自己得找好退路了。

  正在那个时候,小时候和自己定过亲的表哥寻了过来,原本他只是来瞧瞧自己过得好不好,但是……

  想到这里,王太太高兴地笑了起来。

  “娘——”

  一个模样与她有几分相似,但鼻子和眼睛长得更像夫君表哥的女孩儿跑了过来,高兴地对她道:“娘,我们上香去吧,听说有庙会呢……”

  【钱家】

  钱家多年前谋反失败,全族的男丁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砍了脑袋,钱家的宅子铺子田地等也没能留下,都在抄家时都被凶神恶煞的官兵收走了。所以最后,钱家只剩下了一些无辜的妇孺以及几个不知事的幼童。

  满打满算不过十余人。

  爵位自然是没有了的,但先帝也没有赶尽杀绝,所以他们全都变为了庶人。这样的情形下,广宁侯府是不能不管的,于是曾淑和傅永宁商议过后,便决定将钱家剩下的人送到他们老家去。

  那里远离京城,他们这些罪人之后也能避开风波,更好的生活,等下一代长大后虽然不能科举做官,但凭借着广宁侯府给他们置办的产业,做个富家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只可惜,他们不是这样想的。

  “老夫人,该吃药了。”

  曾淑从丫鬟手里接过一碗熬煮得漆黑如墨的药汁,然后摸了摸碗沿没觉得烫手于是就舀了一小匙,送到了老夫人嘴边。

  老夫人钱氏头发全白了,身子枯瘦,整天板着脸看不见笑容,眉宇间也带着几分去之不尽的郁气。她沉默着喝完了一碗苦药汁,然后咳嗽了两声道:“家里人明日就到了,你可都安排好了?”

  曾淑站了起来,对老夫人道:“您放心,都安排好了,除了您那侄孙安排在前院之外,其余的女眷们都安排在您院子附近。”

  老夫人点了点头,道了句好。

  婆媳二人相顾无言。

  直到曾淑走出这间屋子,两人都没再说什么话,其实,这也是她们这对婆媳相处的日常了。

  钱家败落,此前觉得曾淑家世低微的老夫人再也硬气不起来,所以她面对曾淑这个儿媳妇的时候总有些尴尬。而曾淑现在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对于老夫人这个婆婆也做不出什么苛待来,所以两个人这些年就这么处着了。

  离开了老夫人那间充满了药味的屋子,曾淑也松了口气,她对侍书道:“钱家人明日就到了,等她们住进来之后你让人注意着些,别的倒没什么,但前院和隔壁的公主府都是不能去的。”

  侍书笑道:“夫人您放心,前院是二爷的住处,而隔壁的公主府则住着大公主和咱们家三爷,这两处啊,都不是钱家的人该去的地方。”

  “是啊,防人之心不可无。”

  曾淑望着平静的湖面感叹道:“要不是老夫人这次病得厉害,太医说她老人家时日无多了,我是不会让钱家人来的。毕竟琛儿虽然尚了大公主,但玠儿那孩子都要加冠了却尚未成亲。”

  傅玠和傅琛是曾淑的两个儿子,在傅珆和弘远伯嫡长子定亲之后,他们两个的婚事就一直挂在曾淑的心中。如今傅珆已经成亲,和夫婿在江南那边居住,傅琛也在上个月和大公主喜结连理,就只剩下了傅玠。

  每次问他都说不急,一颗心都扑在了战场上,只想着建功立业,也不知道将来哪家的女孩儿才能降得住他。

  想到此处,曾淑笑了起来,“难得今日他们父子三人都在,你让厨房那边置一桌好菜,挑选上好的羊烤一只,他们爱吃。再给我和公主炖两盅燕窝,就用上回珆儿送回来的那些。”

  侍书也跟着笑了起来,“夫人,再做一份荔枝肉吧,这个您爱吃。”

  “今年的荔枝送来了?”

  这不怪曾淑感到惊讶,广宁侯府每年都能得到宫里赏赐的荔枝,在别的人家是按颗数的时候,广宁侯府最少也有一篓。但在她的印象里,这两日并没有接待宫里出来的内侍啊。

  既然宫里没有赏赐,那荔枝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不是宫里赏赐的荔枝,”侍书解释道:“是我当家的在外头买的,他说南边的船是越做越大,不但能把贡品荔枝运到京城,今年还捎带了好些,如今熟了可不就往外卖了,贵得很,要十两银子一颗呢。”

  “这样啊,那让人再去买些,给家里的亲戚们都送去。”

  “是,夫人。”

  ……

  【后来】

  傅玠是在三十五岁,父子二人领兵出征立下大功这一年成为广宁侯世子的,除了他被封为广宁侯世子之外,傅永宁这个征战沙场几十年,立功无数的老将也被加封为镇北伯。

  一门双爵,广宁侯府再一次风头无两。

  白日的喧嚣过后,曾淑和傅永宁两人相对而坐,曾淑伸手摸了摸他鬓边的几根白发,低声道:“这次之后,你就不用再出去了吧?”这次的大战,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是傅永宁布置了十几年才得到的机会,以后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傅永宁喝了一些酒,有些微醺,所以他看向曾淑的笑容比以往的都要灿烂,“不去了,即便我想去,陛下也该不放心了,他今日跟我说加封我为‘太师’,所以往后我都会待在京城。边城的事,就交给玠儿那孩子吧。”

  “他早就该独当一面了。”

  曾淑刚刚因为他卸甲而放下的心还没来得及落地,听到他说的这句话后又悬了起来,眉头微皱。不过没过多久她又想开了,不管是傅玠、傅珆、还是傅琛,亦或者如今已是四品官的傅敦,都不是不能经风雨的。

  有他们在,她和傅永宁也能放心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全文完结了,感谢支持。

  后面这几篇番外卡了很久,干脆写完再一起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