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子爷您终于来了!”

  焦急地站在荣王府门口等待的荣王府长吏看到远远驶来的敬国公府马车之后大喜过望, 不等马车停稳,就急匆匆地迎了上去。

  “世子爷,您请, 您快快请进, 王爷已经等待多时了!”

  敬国公世子是一个五十余岁的男子,微胖, 面容儒雅,虽然荣王府长吏或明或暗的不停催促着, 但他的步伐依旧是不紧不慢。

  透着一股文人的气质。

  他缓缓地问道:“如今是什么人在陪着王爷?”

  荣王府长吏听到他的话后一叠声的说了几个官员的名字, 不但如此,他还把刚才书房里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地说了一遍,可谓是知无不言。

  敬国公世子边听边缓缓点头, 两人就这么来到了书房门口, 而屋子里面的荣王殿下见到敬国公世子,可谓是喜不自禁, 当下也顾不得端着王爷的架子,边说着边站了起来。

  “舅舅,你可算来了!”

  “傅……”

  荣王殿下脸色微变,因为他发现敬国公世子背后除了弯腰低头的荣王府长吏之外空无一人。

  “他人呢?”

  荣王殿下咬着牙问道,他特地遣了大舅舅前去,就是为了把如今风头正盛,手握军权的傅永宁请来共商大计。

  可谁知大舅舅却没把人带来,这让原本就不安的他如何不生气?

  不过与荣王急怒相对的,却是敬国公世子胸有成竹的脸色, 他先是向荣王行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见过王爷,臣有一要事禀告,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殿下屏退左右。”

  荣王愣了一下,不明白这个时候除了宫里的消息和傅永宁那边的倾向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消息。不过一直以来对自家舅舅的信任还是占了上风,他挥挥手,“你们都退下吧。”

  屋子内的臣属们左右看看,识趣地低头,“臣等告退。”

  “大舅舅,你要和本王说什么事?”

  不等敬国公世子回答,荣王又焦急地站了起来,来回踱步,“傅永宁人呢?如今还有什么事比他的回复更重要吗?皇后和大哥切断了宫内的联系,如今父皇的病情如何连母妃都打探不到。”

  他丧气地坐在椅子上,狠狠地锤了一下扶手,“本王若不能早做打算,就要任人宰割了!”

  “王爷稍安勿躁。”

  敬国公世子道:“臣今日去了广宁侯府一趟,将王爷您的意思转达了,不过永宁那孩子顽固不化,一口回绝了。”

  “什么?!”

  荣王怒道:“本王许诺的司马大元帅之位,他也拒绝了?”

  “大舅舅你有没有说事成之后本王不但会封他为兵马大元帅,若他立了功还会再赏赐一个爵位给他?让他一门双侯!”

  “说了。”

  敬国公世子想起此事便是一脸不悦。

  今日他去劝说傅永宁改投到王爷麾下,本来是有六七成把握的,毕竟他是自己的外甥,王爷还许下了兵马大元帅这等职位以及‘一门双侯’以待。兵马大元帅会让全天下的兵马都听从他的号令,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而一门双侯……

  不就正好让傅敦和傅玠一人一个吗?

  广宁侯府的职位原本就属于傅敦那一房,若是再有一个爵位,那么正好兄弟两一人一个,岂不是两全其美?

  只可惜他实在是不识抬举!

  如果不是如今的禁军统领以及朝中将领们多是先广宁侯的旧部,有几分香火情,而他在军中又威名赫赫,此次举事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他们又怎么会去拉拢?

  敬国公世子眼神一黯,“王爷,咱们这些年拉拢的人手也够了。虽然禁军统领食古不化,但副统领却识趣得很,有了他也能用上一用了。”

  “到时候把人一杀,那便妥当了。”

  “至于傅永宁,您不用担心,臣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他现在虽然拒绝了,但到时候必会答应的。”

  说完这话,他低声细说了几句。

  荣王听得连连点头,“好!那舅舅,此事就交给几位表兄了,不过舅舅你和他说的时候有没有泄露什么?要是让大哥知道那就不妙了。”

  说起这个事情,敬国公世子淡定道:“王爷放心,臣此次并未透露什么给他知晓,只是说了王爷您有事要找他。至于王爷您许诺的司马大元帅和一门双侯,咱们此前也曾和他提起过,并不新鲜,他并不能从这只言片语上推测出来的。”

  顶多也就觉得荣王想要拉拢他,断不会发现他们真正的意图。

  再说了,即便发现了也无碍,毕竟对方是发现不了具体的时间的,而他们已有了万全的准备。

  荣王沉默了半响,然后抬头看向敬国公世子,郑重道:“到那一日,就一切拜托舅舅了。”

  “王爷放心,”敬国公世子道:“到时候贵妃娘娘在宫内,我等在宫外,里应外合打开宫门,然后王爷您率领归附的禁军、兴德侯派来的兵将们和咱们这么多年培养的死士冲进去……”

  “以太子毒害、囚禁陛下之名。”

  荣王哈哈大笑,似乎想到了以后的风光日子。

  敬国公世子笑道:“王爷,臣还有一个喜事想要向王爷禀告。”

  荣王哦了一声。

  敬国公世子神秘一笑,“王爷,是东宫那头有消息了,自从太子妃有了身孕之后,徐良媛的日子可不好过,所以徐家也是蠢蠢欲动。”

  “臣见此,便帮了一把……”

  ……

  敬国公世子在荣王府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但回到府内却是心事重重,他一路行至其父,也就是敬国公的屋子内,朝里面一个发须皆白的身影道:“爹,儿子回来了。”

  “进来吧。”

  敬国公世子恭敬地走了进去,然后道:“爹,儿子刚去了一趟荣王府,已经把永宁外甥和东宫的事告诉王爷了。”说完了这话对面没有答复,他又小声地问道:“爹,咱们真的要这么做吗?”

  敬国公呵呵笑了两声,然后抬起头,“怎么,你怕了?”

  敬国公世子一滞,说实话他真的是有些怕的,毕竟是谋反啊,若是失败了那敬国公府满门……

  敬国公冷笑了一声。

  “陛下容不下咱们啊!”他叹了口气,“本朝初立时封了三位国公,敬国公、辅国公以及镇国公。咱们敬国公府是降臣,《百家姓》开头就是‘赵钱孙李’,赵姓之后就轮到了咱们钱姓,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辅国公及镇国公当年也是威名赫赫,世袭罔替。”

  “太、祖曾允诺我们三家富贵延绵!”

  “可短短的一百年,先是镇国公府卷入先废太子案中,被抄家灭族,满门上下无一存活。再是咱们敬国公府的子弟们都没了实差,你的两个兄弟如今都只领着四五品的虚衔,在朝中说不上话。”

  “若不是把你那些姐妹们送入宫中、嫁入各个勋贵府邸,姻亲彼此互助,恐怕敬国公府早就不复存在了。”

  “还有辅国公府,那老不死的殚精竭虑,左右逢源又如何?还不是得靠着巴结承恩公府苟活?”

  “等他一去,呵呵。”

  敬国公世子显然不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话,明白爹这个时候并不想其他人接话,于是静静地站在一边。

  果然,敬国公继续说道:“还有六侯,永安侯如今只剩下一人,没有了兵权,此番永安侯在边城立了功,几番上书想要再去,好立些功劳恢复永安侯府的荣光,但都被陛下拒绝了。”

  “至于广宁侯府,也只剩下了傅永宁一人。立了功回来,想要升官还被朝中那些文臣推三阻四,至今没有着落。”

  “兴德侯府远走。”

  “开阳伯府、安平伯府和弘远伯府萎靡不振。”

  “至于其他的老伙计们,都死了。”

  敬国公缓缓道:“镇国公府战功赫赫,全死了;永安侯府的老侯爷和世子也是难得的将才,都死了;广宁侯府支撑到了十年前,还是死得只剩下一个。”

  “就拿此次的粮草一事来说吧,你以为我们的区区几个折子,再让人传一些风言风语,就能让陛下按住粮草不发了吗?”

  “陛下,容不下我们呐。”

  “既然如此,何不改天换地呢?如今耗费多年心血,好不容易才毒倒了陛下,他们以为紧闭宫门,我就不知道了吗?呵呵,太子虽有名分,但毕竟只有二十余岁,并且太过于重情,难堪大任。”

  “只要……”

  ……

  曾淑躺在床上辗转发侧,难以入眠。

  因为傅永宁还没有回来。

  他自从下午出去之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也没说要去什么地方,她的这个心一直都不能安稳。

  “侯爷您……”

  临近三更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守夜丫鬟的细语声,不过很快就又沉了下去。但曾淑听得却是精神一震,连忙坐了起来。

  “可是侯爷回来了?”

  果不其然,听到曾淑的声音之后傅永宁的脚步声就由远及近地响了起来,他走了过来道:“你还没睡吗?”

  曾淑苦笑,“我睡不着,你事情办得如何了?”